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你个洪承畴,大爷我不伺候了!”阿济格见充不进去,恶狠狠地扔下这句话,扭头便想离开。
在一旁看戏的耿仲明将阿济格拦了下来,脸上挂着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英亲王息怒。英亲王慎言呀!”
阿济格猛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虽说贵为亲王。却被看作“逆贼”多尔衮一党,实在是姥姥不爱舅舅不疼的角色,恐怕在太后心中,恨不得找个机会借洪承畴之手将自己干掉呢!
一想到此,阿济格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生生地止住了步伐。
“帐外何人喧哗?!”一生中气十足的声音传入阿济格的耳中,他心里咯噔一下,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不是洪承畴又是哪个?
他明明知道是自己在外面,又装什么蒜?
阿济格下定决心。汉人不是常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么,老子现在就当缩头乌龟,等着翻身的那一天!
阿济格眼观鼻鼻观心,躬身而立。将头埋得低低的。而此刻洪承畴已经掀开了中军大帐的门帘,看见阿济格和耿仲明,故作惊讶地发出“哦?”的一声之后,就不再说话,只是冷冷地看着二人。
阿济格低着头没搭理洪承畴,而一旁的耿仲明则是谦卑地一揖倒地。嘴里谄媚地道:“末将鲁莽了……末将不敢打扰太师,先前末将也在劝说英亲王呢!”
耿仲明嘴里说自己“鲁莽”,实则后半句话早将“鲁莽”的锅扔给了阿济格……不是么,人家在劝说“鲁莽”的阿济格呢!
洪承畴微微颔首,轻飘飘地说了一句:“你二人下去吧。”
“是……”耿仲明立刻朗声应诺,掉头就走……他转头的瞬间,充满好奇地瞥了一眼中军大帐,隐隐约约看见洪承畴身后的帐篷里面立着一个人。
那人个子不高,五短身材,因为是背对着外面,故而耿仲明也看不太真切具体容貌。
耿仲明又如何敢多看?快步往自己的营帐走去,他一边走脑子里一边琢磨着那个人到底是谁?
从身材来看,自己明显没有见过此人。那人比一般人都要矮出一头,不管是汉军旗的将官还是女真人的王公,都没有谁这么矮,更别说身材高大的蒙古人了。
不是汉军旗,不是满八旗,甚至也不是蒙八旗,那会是谁?
西洋人?
不可能,西洋人比蒙古人还高呐!
耿仲明想破了头也想不明白,洪太师不肯见自己和阿济格,居然对是和那矮子在议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
黄昏时分,团山军的营地中开始埋锅造饭,兵士们按照自己的编制在属于自己的地盘里静静得等待着炊事兵将饭送来。
这年月水稻产量很低,团山军的伙食基本是面食和土豆为主。不过兵卒们更喜欢吃馒头,土豆当饭吃一顿两顿可以,天天吃实在是味同嚼蜡一般。
由于今天奋战了大半天,故而晚餐是两个大馒头……要知道在平时,兵士们的晚餐都是一个馒头两个土豆。
张力的伙食自然要比普通兵卒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去,今儿个算是开荤,因为万治从朝鲜人那里弄了几口肥猪过来。
原本张力的意思是让伤员们吃点肉食,不过安子还是给张力弄了一大碗红烧肉过来,张力也就懒得矫情,跟安子一起大快朵颐起来。(未完待续。)
第540章 援军
洪安通上前两步,走到孔有德跟前,躬身一礼,而后笑着道:“孔都督容禀,他们的大军已经往开城而去,今日午间就出发了呢!”
顿了一顿,洪安通掐着手指头略一计算,接着道:“若按我大清的行军速度,最迟明日黄昏以前便可抵达开城!”
“唔,七万人竟然集结了整整三日才出发,这效率也真他娘的低了点!逼得洪太师不得不出城而战,将团山军拖住!”
洪安通立刻换上一副“蔑视”的神情,附和孔有德道:“谁说不是呢!我家太师不过还是看着那帮蛮夷人多,而且兵士还算可堪一战,要不太师岂会搭理他们啊?”
孔有德眉头皱了起来,面露不屑之色,冷冷地道:“就那帮瘪三?本都督眼瞅着长得一个个跟猴子似的,也不知洪太师怎么就认定他们有一战之力?要本都督说,恐怕还是西洋人稳妥一点。”
“唉,谁说不是呢!可是西洋人要价太高啊!”洪安通脸上挂着苦相,双手一摊,不住的摇头,唉声叹气起来。
孔有德微微颔首,不再说话。他很清楚,在洪太师的计划中,“我大清”现在不管满、蒙、汗八旗都打不过团山军……其实若是“我大清”倾举国之力,集结数十万大军与团山军对决的话,胜负也说不清楚。毕竟团山军在朝鲜过也不过五六万人,还要分兵据守,能战之兵也就四万出头罢了。
先不说“我大清”能不能集结起如此数量的兵力,就凭团山军在辽东无处不在的那些“细作”,完成这种级别的兵力集结肯定一早就被张力知道了。别到时候清军集结兵力入朝,而张力来个金蝉脱壳,跑去袭击沈阳,那可就亏大发了。
所以这一次在朝鲜国的开城决战,洪太师押的宝不是内援,而是外援!
孔有德微微叹了口气,眼睛深邃了起来。原本洪太师的首选是七千人的弗朗机雇佣兵。与在开城的三千雇佣兵凑到一万人,则团山军必败无疑。按照西洋人的说法,若是没有火炮支援的情况下,他们的军队只有团山军的“不动营”可以匹敌。不动营是三千人。弗朗机雇佣军若是一万,那简直可以轻松吊打团山军了。
可惜澳门总督马士加路给洪太师开的价码是一人一千两银子,七千人就是七百万两……这简直跟明抢没什么区别,我大清自个儿也缺银子,洪大人好不容易弄了二百万两来朝鲜过。与西洋人的要价相差太远,只能作罢。
退而求其次,洪太师选择了另外一拨外援,这帮人数量不少,足足七万大军,说是后续还能弄二十万人来……只是被洪太师一口回绝了!
这帮人不要钱,只要地,要朝鲜国的土地。
孔有德哑然失笑,蛮夷就是蛮夷,朝鲜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哪有大明关内的花花世界好呀?待收拾了团山军。我大清入关,定鼎中原那才是正事。至于这朝鲜国,谁爱要谁要,爱谁谁……
……
在院子的西边,依然是两间厢房,而靠东的一间里济济一堂,坐着七个人。
这些人个子都不高,前额也没有头发,却并没有留辫子,而是在头顶上挽着一个像刀把子一样的发髻。
他们是坐着的。是的,坐着,席地而坐。厢房内的桌椅板凳悉数被撤去,整间屋子铺着一张竹席。
盘腿而坐在主位上的人年纪不大。约摸二十出头,而在他的两侧却是一左一右坐着两名须发皆白的老者。
再往下,左右依次盘坐着四人。
左侧的老者盘坐着原地转了一下方向,腿并没有特别大的动作,双手拄着席面,对着主位上的人深深地一鞠躬。开口说道:“主公,我国大军已经出发,预计明日抵达开城,与清国的洪太师并肩作战,定可大获全胜。”
这人一开口,竟然说的是倭语。
没错,在场诸人正是倭国远征朝鲜的大将,而主位上的是叫做德川家喜,乃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亲弟弟。
原来洪承畴找的外援,正是倭**队!
德川家喜“嗯”了一声,面上并没有什么表情,两只眼睛微微眯着,似乎实在琢磨什么要紧的事儿。
刚才说话之人名叫井伊直弘,乃是德川家的家老。“家老”是一个官职,解释起来也比较麻烦,日本国所谓的“大名”可以理解为诸侯王。“大名”的麾下职位从低到高依次是:足轻,足轻组头,足轻大将,侍大将,部将,家老,城主,国主。足轻是武士阶级最低的职位,也就是冲锋陷阵的小兵,国主是大名手下的最高职位,因为拥有一国或多国的管辖权,所以在势力上也算是大名级别的了。当然,倭国的“国”大概等同于大明的一府之地,倭国地小人多嘛,名称上唬唬人那也是很正常滴。
由此可见,这“家老”也算是德川家的重要大臣了。
井伊直弘眉头微皱,瞥了一旁的另一位家老石川木雄一眼,见他没什么表示,于是接着道:“主公,您是否在担心清国人?”
由于德川家喜是“大名”,也就是相当于诸侯王级别的人物,所以井伊直弘称呼他为“主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德川家喜“啪”地一声,将手中用来装十三的扇子重重地拍在地面上,朗声说道:“我听说清国人都是蛮夷,几十年前乃是通古斯野人,与这等穷乡僻壤的人合作,岂不是那啥啥与虎谋皮?我心里甚是不安呀!”
井伊直弘正要说话,盘坐在德川家喜右手边的石川木雄却抢着开口了:“主公容禀,这一次与我国接洽的人物乃是清国太师洪承畴,他先前是明国的正二品大臣,也是权倾一时的人物哟!”
井伊直弘用余光瞪了抢话的石川木雄一眼,立刻将话语权抢了过来:“主公,洪太师以前在明国,那可是相当于太阁殿下一般的存在……连他都投了清国,说明清国更有前途呀!而且现在明国已经灭亡,正说明洪承畴洪太师的慧眼如炬!”(未完待续。)
第541章 倭寇入朝
德川家喜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亲弟弟,也是此次征朝的总大将。【】
原来在多尔衮兵败广鹿原的时候,洪承畴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此战过后女真人再无战胜团山军的任何可能。
这也是很显然的事情,连最能打的多尔衮都打不赢,而且还上了满清最精锐的白摆牙喇兵,依然是大败的下场,女真人那一套骑射和步战绝壁是不靠谱的了。
来到朝鲜国之后,洪承畴忽然想起万历年的往事……倭国一直对朝鲜念念不忘,而他们确实也有强大的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