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卢象升的天雄军和延绥军已经抵达京师,驻扎在北京城西。
张力对卢象升一直很关注,因为在这个黑暗透顶的年代,卢象升绝对是一个异类。
张力扫视了议事厅中众将一眼,建奴这几日一直没有起想象中的总攻,让自己心中颇有些不安。
今日城下一战,更多的像是一种炫耀,为了打击明军士气而战,并不是攻城之战。若是攻城,至少建奴的火炮、云梯等等攻城器械都要上场才是,然则建奴偏偏在北京城下展现他们的“骑射之术”。
建奴仿佛不是真正的想攻打北京城,他们要干什么?
……
紫禁城乾清宫中,崇祯皇帝脸色铁青,一个人坐在龙椅上生着闷气。
在大殿之上,还有一人正垂手而立,却并不是辅温体仁,而是次辅周延儒。
这两日建奴起了不少试探性的进攻,不管是守城还是守河,明军都损失惨重,折损的兵马过五万。╡┝┢┟。{。
幸亏北京城城防坚固,加之无定河河水暴涨,建奴才没有得手。即使如此,也足以让满朝文武胆颤心惊,再没人愿意“献计献策”……
除了周延儒。
周延儒今日一大早递上了一封密折,果不其然,崇祯皇帝立刻就召见了他。
现在崇祯心情很糟糕,周延儒自然是非常清楚,但是他这一次放的“大招”自己很有把握,一定可以重创心中那个最大的“奸贼”!
“周爱卿,你在奏折中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你意指何人?”
周延儒心神一凛,立刻朗声应道:“臣恐大明之忧,不在建奴。而在京师之内也!”
崇祯皇帝毕竟不是傻子,周延儒这话虽然略微有些绕,可是他还是懂的……
“你是说内臣与边将?!”
崇祯额头上青筋暴露,显然周延儒这话击中了他心中最敏感的那一处地方……
周延儒不直接回答,而是山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圣明!”
崇祯皇帝整个身子开始起抖来。。(?。c〔o[m周延儒的意思再清楚不过。温体仁是内臣,洪承畴是边将。温体仁是内阁辅,文官系统一把手,而洪承畴是“勤王兵马大都督”,总领勤王的二十余万兵马……唔,已经被鞑子灭了六七万,只有十余万了。
尼玛这两人“捡肥皂”的话,崇祯皇帝可就危险了!
死寂,乾清宫内针落可闻,气氛异常的诡异。
良久过后。崇祯皇帝颤声道:“周爱卿,眼下局势恶劣如此,国家还需借重洪都督呀……然则,爱卿所言亦有道理,可有良策应对?”
周延儒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温体仁那老贼先前“敬献”的威力太大了!即使多疑的崇祯皇帝,竟然对他只字不提,只说还需借重洪承畴,这尼玛……
不过也只短短一瞬间,周延儒便开口了。因为他先前已经想好了种种对策。
“启禀皇上,陛下须得防范董卓之故事,不可让勤王兵马入城!”
崇祯虽然不读《三国演义》,不过《三国志》这种正史还是读过几页的。三国董卓的事儿他又岂会不知?
很快,崇祯皇帝就下了决断:“爱卿言之有理。周爱卿去内阁拟定一个条陈出来,守城便用京师三大营的兵马,所有勤王军队尽数移防城外。”
“臣遵旨!”
周延儒长长地应了一声,眼下要扳倒温体仁时机还不成熟,不过已经开始了第一步。若是洪承畴战败。温体仁定然逃脱不了干系!
北京城守不守得住,周大人自然是不关心的,大不了跑南京去嘛……扳倒温体仁,那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
夏天的太阳很毒,团山军五千多火枪兵尽数隐蔽在战壕里,悄无声息地监视着无定河对岸的鞑子军营。
卢沟桥对面的鞑子是正白旗,也曾经试探着远远用弓箭攻击过几次团山军的阵地,不过被三百斤弗朗机炮“教育”一番之后,他们就不再靠近河边了。
团山军的炮兵队以三百斤弗朗机炮为主,千斤弗朗机毕竟太过于笨重,并不适合野战。
此刻,张力带着高元良,在木头的陪同下,正在阵地前视察。
张力手中拿着一个“千里镜”,其实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望远镜,西洋人早就明出来了,只不过清晰度还不行,但也能看个大概。
张力通过千里镜将河对岸距离二里地扎营的鞑子正白旗营地看了一遍之后,缓缓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神情严峻起来。
高元良见张力这副表情,心中隐隐感觉有些不妥,于是开口问道:“大人,对岸的鞑子有什么不妥吗?”
张力皱眉道:“鞑子在北京城下与我军对峙,实在不是一个好战场。唯一的解释,便是鞑子想控制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通州。可是,我总觉得这是一种表象。”
“表象?”高元良微微有些错愕,显然张力的思维有些跳跃。
木头这几天一直在卢沟桥防线值守,此刻他也开口道:“大人,有一桩事,属下觉得有些奇怪,也不知……”
“何事?”张力立刻追问,毕竟第一线指挥官往往能够现一些“运筹帷幄之中”的人,不能现的情报。
木头的眼睛深邃了起来,口中淡淡地吐出了两个字:“粮车……”
“粮车?”张力一声惊呼,“鞑子的粮车?粮车怎么了?”
“这几日鞑子往军营运粮的粮车,比前几日少了一大半!”
“什么?!”张力和高元良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呼喊了出来。
粮车大量减少,说明吃饭的人少,那也就是说明……
鞑子军营中没有那么多人了!
“木头,你怎么不早说?!”(未完待续。)
。。。
。。。
第382章 延绥军
木头也只是前日才现,他琢磨着鞑子万一有存粮也不一定。┞┢═┝┟。{。这下张力才冷静下来,确实,正所谓关心则乱,木头的想法并不是没有道理。
一天两天粮车减少并不能下准确的判断,不过连续几日运送粮食的粮车都减少的话,那就说明问题了。
想通此节过后,张力微微颔,也不责怪木头。
高元良似乎也明白了,一脸焦急之色地道:“大人,鞑子分兵他处,恐怕……”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张力口中喃喃地重复着这一句话,整个人剧烈地抖动起来。
高元良和木头都是大惊失色,张大人还从来没有这样,而且他说这句话的意思,难道是害怕鞑子了?
不可能啊!害怕鞑子,张大人又怎么会登6金州卫,与真鞑子在兔儿屯死战?
当然不可能!
张力眼中冷眸一闪,咬牙切齿地道:“木头,拿地图来!”
木头哪敢墨迹,立刻下去拿了一份地图前来。张力接过地图,用力一抖,将大号的地图摊开放在地上。═。〈。
看地图也只短短一炷香时间,张力立刻下达了命令:“木头,你传我的命令,全军立刻集结,准备开拔!”
“是,大人!”木头不敢多问,马上就下去传令。
而张力看了高元良一眼,一字一句地道:“元良,你让夜生派出南北两路斥候,北路至昌平,南路至大兴,探查敌情!”
高元良重重地应了声喏,正要离开之际,却又听到张力说话了。
“来不及了,全军紧急集合,马上往南边转移……唔,大兴有可能有敌人,那么往西南边的固安进!”
高元良点点头。也着急忙慌地下去传令。此刻张力身边只有几名侍卫,他也立即掉头就走,那几名侍卫赶紧快步跟上。
……
卢象升的三万延绥军,其中包括五千嫡系的天雄军。驻守在京师西北的石景山。
后世石景山已经成为都的一个区,然而在明代,这里还是属于郊区。
此刻卢象升正与延绥总兵官李玉东和榆林镇总兵官胡尔风两人,在延绥军营地议事大帐中议事。╪╪。?。
卢象升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而躬身立于他左右两旁的李玉东和胡尔风则是神情黯淡。
就在今日。朝廷下达了命令,所有勤王大军一律在城外驻扎,连“勤王兵马大都督”洪承畴洪大人,也移防西山了。
延绥军先前分配的任务是守广渠门,不过现在也不用守了,现在的任务是守石景山。
本来延绥军就是三等公民,出了名的装备差,大明边军老大是蓟辽军,老二是宣大军,余者边镇军队跟叫花子也差不了多少。
蓟辽军和宣大军的大炮火器。在延绥军处几乎是看不见的,譬如榆林镇总兵官胡尔风麾下一万两千人,一共只有一千把火铳,那还是嘉靖年荡平倭寇以后淘汰下来的……掐指一算的话,这些火器尼玛都有六七十年历史了,这玩意能使?
故而延绥军主要还是以冷兵器为主,不过刀枪箭弩也都是锈迹斑斑……
胡尔风心里有些不爽,其实这次他和李玉东一起大老远从陕西前来勤王,为的就是弄点军饷,再弄点军备物资回去。也好鸟枪换炮……至于打建奴么,他俩自然是没有半分兴趣。
可是来到京师勤王以来,军饷却是一个子儿也没见着!好在山人自有妙计,胡尔风和李玉东自然也有生财之道。
广渠门是他们的防区。附近也住着上万户的百姓。大明朝向来“开门党”私通建奴的奸细就很多,胡总兵和李总兵说你是奸细,那你就是奸细了……除非交钱赎人。
这项财的买卖是跟宣大军学的,延绥军只爽了短短数日,朝廷一道圣旨,就叫他们滚蛋了。
眼前这石景山乃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又怎么弄银子去?
此二人心中所想,卢象升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卢象升重重地叹了口气,心里盘算着应该怎么“敲打”手下这二位总兵官。
自己是“三边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