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这些害苦了的兰州百姓非但没有任何的反对,全都都拍手称快,这些垃圾杂碎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苦难,老曹本着宁可杀错,也不能放过的原则,大肆展开搜捕,几乎所有前来兰州响应马家军的人都被抓了起来,做过恶行的全部枪毙,剩下的那些人也要进行全面的劳工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被当成了劳工,用来修建即将建设的兰州到新疆的铁路。
兰州之战算是一个比较奇特的战役,张孝淮和曹锟等人在公布战果的时候,只说有三万多马家军死忠份子被歼灭,但是事实上死的人超过了七万还多,历史上往大了夸赞军功的大有人在,但是故意往小了说的恐怕就不过了,兰州战役就成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特例。
但是天下的诸侯都不傻,甘草店到兰州城,全都被鲜血染红了,没来得及打扫的战场在十里以外都能闻到血腥之气,而且马家军上上下下一个不留,保守估计死亡数量也要在五万人以上。
不到一天的战斗,消灭了五万骑兵,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啊,就是五万头猪也要费好大的功夫啊,别说是五万活生生的马家军骑兵了,就算他们装备落后,但是马家军的悍不畏死是全国闻名的,尤其是这一次并没有出动空军进行轰炸,不然马家军恐怕连半天都撑不住啊。
想到这里所有的地方诸侯都感到脖子之上一阵阵的冒凉气,中央果真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听从安排吧。
而其实乔宇也从外蒙赶到了兰州,张孝淮,曹锟等人全部列队迎接,乔宇对于兰州战役的效果是非常满意的,杀鸡骇猴的打算完全实现了,而且还将西北的动乱分子铲除了大半,尤其是让乔宇满意的是曹锟的明智,让自己剩了很多的麻烦,还不用承担骂名,看来还真应该好好重用一下这些北洋老人,就算才能可能不足,但是懂得揣摩上意,会办事!
用起来更是舒心,比那些才高气傲的人好不少,想到这里乔宇才猛然惊觉怪不得历史上皇帝都喜欢用奸臣呢,原来奥妙-就在这里啊,他们没有棱角,用起来舒心顺手,而且他们名声狼藉,所以要全力取悦你,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他们的位置。
等到他们实在是臭大街了,再轻轻松松的把他们拿掉,顺带换上另一个更挺好的,还能够博一个明君的名头,这就是所谓的权术的奥妙-,不过这样一来可就是苦了天下的老百姓了。
北洋老人作为旧时代培养出来的人物,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很了解,但是却还是忍不住权势的诱惑,甘心做那个马桶。
“曹巡阅使,闰农,你们这一仗打得很好,为西北打出了和平,为天下打出了太平,我代表政府要感谢你们!”…;
第三百五十五章 莫敢不从
“仲珊,这里是一份我给你开出的入党介绍信,我向你正式发出邀请,希望你加入统一民主党,为国家民众多做贡献!”
曹锟一听乔宇居然亲自邀请自己入党,那就等于自己和乔宇的关系更加亲密了,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啊。
“多谢总理,我现在就去写申请书!”
“当年北洋也是聚集了全国的精英的,其中有不少可用之才,你也帮我出面劝一劝,尽量让他们都加入进来!”
掌控了全国之后,乔宇的眼界自然就不同了,如何平衡国内派系力量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川系和其他的派系如何形成一个平衡已经成为乔宇首要处理的任务,乔宇要做的是全国的总理,不是川系的总理,北洋袁世凯等人的错误绝对不能够重复,因此川系必须加以控制和制约。
保留北洋的老人宿将,让他们进入统一民主党也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当然川系如今已经十分庞大,不只是军事方面,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有着难以想象的影响力,一家独大的局面对于中国政局的安全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乔宇不止要用曹锟这样的人物,甚至要对江浙资本力量进行扶持,还要拉拢传统的晋商势力,让各地都孕育出自己的资本力量,在国内形成新的的平衡。
当然川系还是乔宇的力量来源,也不能够过分削弱,因此这个平衡是很微妙的。全凭着乔宇自己拿捏,将曹锟调到了北京之后,西北还需要其他的人员来管理,乔宇经过自己的思量。将山西督军阎锡山调了过来,任命他为西北行政长官,主管西北民政建设。
阎锡山算是民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从辛亥革命开始,就当山西都督,一直控制山西到了49年,当了整整三十八年的山西王,和北洋抗衡。同光头抗衡,打过日本人,也对付过解放军,在他的治理之下山西这样一个内陆省份在民国期间民生居于全国的前列。而且教育水平也非常高,还能生产军火,算起来也是一个异数。
阎锡山能够成为政坛不倒翁,其实还是和他高超的发展经济的能力很有关系,有了民众的支持。阎锡山的位置才坐得稳,坐得牢,不过阎锡山的眼界和心胸的确不够,一直被限制在山西一隅。如果他能够更加大胆,更有魄力。将河北或是陕西等地纳入控制之中,进而吞并整个北中国。只怕民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现在阎锡山在山西当政已经接近十年,根深蒂固,已经形同王国,乔宇现在掌控了天下,对于阎锡山这种人才肯定要用,但是却要控制,因此将他从山西调到西北已经成为了必然。
阎锡山说实话并不愿意离开老窝,只是他现在也清楚自己根本没有对抗乔宇的本钱,尤其是兰州之战彻底震撼了阎锡山,自己也进行建设,但是自己这点成绩比起人家乔宇来说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前思后想了一整夜,在阎锡山的心中那杆小秤在不断的衡量,耳朵里也都是算盘子的声音,仔细衡量了得失之后,阎锡山老老实实的前往兰州,听从了乔宇的指令,临走之前阎锡山将老部下都叫到了一起。
告诉他们要主动配合,听从中央命令,不要和中央对着干,那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山西人不能做马家军第二,反复叮咛之后,阎锡山离开了主政将近十年的山西,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心中不断的盘算,乔宇调任自己当西北的行政长官,这个任命十分有趣。…;
第三百五十六章 进京赶考
乔宇很清楚多数党的本事,虽然他们过于急躁,留下了不少后患,但是短时间之内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对于贫穷落后的中国还是十分有吸引力的,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中国建设的比苏联更好,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力的防止苏联的渗透。
两个大国一旦相连,就会本能的产生不安全感,既然命运将中国和俄国放到了一起,那就只能够尽力争取优势,争取最后的胜利。
乔宇又向阎锡山仔细交代了许多事情,甚至乔宇都觉得有些絮絮叨叨,但是他太清楚西北的重要性了,这里是整个中国版图之中的最薄弱环节,却又是中国对抗外国的第一线,深处内陆,经济先天不足,如果没有得力的人手主持,乔宇是真的不放心。
对于乔宇的不厌其烦,阎锡山感觉到的是沉重重的压力,不过这也是自己的机会,大展才华的最好机会,在这个时代谁的心中没有雄心壮志啊,因此阎锡山也是极为珍惜这次机会,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乔宇又将张孝淮找了过来,“闰农兄,接下来还要给你一个任务啊,现在还是冬天,不便于行军,只要天气转暖,我们就要面对俄国红军了啊,我想让你去新疆去辅佐一下刘湘,你看如何?”
虽然乔宇趁着俄国的内战的机会将巴尔喀什湖东南的地区都拿到了手中,甚至将势力伸向了中亚。但是由于交通限制,在这里和俄国作战,中国并不占优势,而现在新疆之中除了有刘湘的雍州军区的老部下之外。还有新疆督军杨增新,陕西督军陈树藩,甘肃督军张广建三位大佬,部队杂乱,难免就会发生指挥不便的情况,因此统一整编,加强战备十分必要。
不过乔宇几经考虑,刘湘的能力绝对没有问题。而且又是自己川系的心腹,虽然论起名头刘湘可能比不过张孝淮,但是乔宇也要考虑川系将领的情绪,东北的巡阅使被张作霖得去了。蒙古方面交给了徐树铮那么长时间,现在西北民政又交给了阎锡山,那川系将领就不能独当一面么?如果在让张孝淮当了主帅,那些心腹将领还能不能有出头之日啊!
因此乔宇必须要给他们足够的舞台才行,这次让张孝淮给刘湘当助手。就是这个目的,让川系将领安心,张孝淮并没有想明白乔宇这种安排的目的,他一心只想着能够到边疆建功立业。这正是大丈夫的作为,就算是当个副手也没有什么。况且刘湘当年在平定西藏叛乱的时候就立过大功,自己给人家打下手一点都不屈。
“总理。我一定竭尽全力,给刘湘当好参谋!”
“嗯,闰农兄,现在的俄队并不同于以往,多数党有着沙俄无法比拟的执行能力,对于军队的控制也达到了相当严密的程度,面对这样的对手你们千万要小心,不能有任何的轻视,除了正面作战之外,还要善于利用中亚地区,民众对于俄国残暴统治的不满,发动民众的力量,侧面牵制红军,不能光把眼光盯在战场上,要学会不战而屈人之兵!”
张孝淮本来满脑子都是如何排兵布阵,现在一听乔宇的提醒,也是茅塞顿开,的确不光考虑战争,更要考虑战争以外的东西!
“总理,您放心吧,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西北的事情都交代差不多了,乔宇觉着时机已经差不多成熟了,自己这个总理也该进京了,只要真正到了这个政治中心,自己的政府才算名正言顺啊。…;
第三百五十七章 围攻青岛
第三百五十七章围攻青岛
“大总统,劳烦您老前来,是晚生之罪啊!”乔宇虽然和徐世昌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