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8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燮为何要躲到西山来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他手腕上的“表”,最近一直在不断的微微震动,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见吴琪那个家伙出现,就是震动,没信息显示。看着就是一块普通的手表,但是一直在频频的微微震动。

    总觉得要出事情的陈燮,只好躲在西山,手里的权利不断的交付给其他人,甚至加快了资产的安置。这不,孔尚任走后,陈燮又回到了书房内,手上的表又在震动,却依旧没有任何信息,震动很轻微,别人看不出来。

    所有该处理的资产都处理完毕,陈燮看着最后一份资产,这是他多年积累的黄金和古董,本来打算是带回现代的,迟迟没有机会发挥作用,就那么搁置着。现在看来,是时候处置了。

    拿起电话,陈燮叫来一个人,已经年过五十岁的阿喜走进书房,这些年她一直在负责培养一些东瀛少女,作为陈燮身边贴身的侍女。这也是为何东瀛少女能被陈燮接受的原因。

    “如果有一天我突然离开了,你把这份文件交给内阁副总理大人。”

    阿喜默默跪下,双手举起接过文件,问了一句:“主人,我们怎么办?”

    陈燮又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她道:“该交代的都在里面,到时候你会知道的。”

    如何安置阿喜这些人呢?陈燮的办法就是让她们回到社会上,过正常人的生活。而且在北美西部,陈燮给她们买了一大块地盘,还留下了足够资金。

    对于陈燮的交代,阿喜这样的人只会不折不扣的执行。一直以来,她都知道陈燮可能会突然消失,神嘛!本来就不该存在这个世界。

    张广德在欧洲的行动提前结束了,最后还有一个英国没搞定,这让他很不爽。非洲军团已经在制定计划,明年春天进攻英国本土,到时候欧洲问题才算彻底的解决。至于欧洲内陆的问题,大明不关心。扶持一个法国去折腾就好了,估计实力没有多少减弱的法国,成为欧洲公敌的时间也不远了。

    尽管提前回国,抵达京师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了。张广德和陈平道去了一趟西山,然后陈平留下,他回内阁述职。正式接任内政部长的职务,之前这个位置空了半年了,只有次长。正在履新的张广德,根本就不知道好友陈平的心情很复杂。

    陈平的心情为何复杂呢?因为他发现一个问题,最近一段时间,陈燮不断的派人将散落各地的女人和孩子都接来,轮流在西山住上一段时间。陈继业这个一生都不会离开爪哇的兴海王,都乘坐军舰北上,有机会在西山别院住上一个月。公主阁下,也从总理府的庵堂里出来了,在西山别院等着陈继业。欧洲舰队司令叶海,也都接到了指令,回国出任海军部副部长,兼任本土舰队总司令。

    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在昭示一个含义,那就是陈平可能真的要失去父亲了。尽管这个父亲看上去,也就是五十岁的样子,实际年龄已经奔九了。一直以来,陈平对父亲的情感都很复杂,他从来都不认为自己的父亲会死在自己的前面,现在看到父亲似乎在安排后事,内心的情绪非常之复杂,真的没法说清楚他此刻的滋味。这个大明,有陈燮跟没有陈燮,完全是两个国家。陈氏家族,有没有陈燮更是天差地别。陈平从父亲的话语中,不难得到一些暗示,有的事情他可以做的稍微大胆一点了。今后的陈氏家族,主要靠他和陈凡来维护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二章

    第九百一十二章

    陆陆续续,只要还健在的跟陈燮有血缘关系的人,都来到了京师。这样的一个过程持续了半年之后,陈燮正式宣布辞职,陈子龙在人生的暮年,总算是达到了人臣的极致。

    辞职之后,陈燮卸任复兴党党魁一职,因为在欧洲外交成绩极为出色,为大明争取了巨大利益的张广德,出任党魁一职。实际上这就是在告诉天下的党员,这是接班人。并且在正式卸任之前,陈燮在党章中立了一个规矩,党魁必须有外交工作的经验。

    为什么会设这一条,外人无从得知。复兴党内部则普遍认为,大明现在最担心的不是内部环境,而是领导人需要一个面向世界的眼界。一个对世界了解不足,没有跟外国人打过交道的领导人,是很难带着政党乃至整个国家走向一个正确的方向。

    正式离职的这一日,陈燮出现在国会,发表讲话。该讲话纵论国际国内形式,指出大明的未来在于大海,在于海外殖民地,在于教育,在于科技(格物)。陈燮从三宝太监郑和开始说起,谈到了大明当初错过的机会。正是因为当时的政治人物缺乏远见,为了一己之利,打着为国家的高尚旗号,断送了大明走向世界,由此富强的道路。因为这个决策的错误,大明放弃了大海,放弃了海量的财富,差点断送了二百年的国祚。最后,陈燮抑扬顿挫的对满座议员和官员道:“我们已经打开了掌握这个世界的大门,将来如果有人以治内的借口,提出闭关锁国的政策,这里我要强调一句,此国贼也。人人得而诛之!”

    之后,议会以立法的形式,两院上下全体通过了一条法案,凡有提议闭关锁国者,以叛国罪论处,不许保释。这一条。直接写进了宪法。

    陈燮离任之后,大明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个政治上没有陈燮的时代。离任的陈燮不是锁在西山修养,而是带着一帮人离开了京师。乘火车到天津之后,转到辽东,途径平壤、汉城,抵达仁川,由此渡海前往江户。陈燮此行所到之处,百姓自发沿途迎接。抵达沈阳之时。沿途三十里,百姓设香案焚香,一日不散。辽东之百姓的心目中,陈燮就是万家生佛。当年的移民,救了无数人的性命。辽东民间有陈公祠上千座,都是百姓自发建造。

    抵达江户之日,城内万人空巷,码头上人山人海。几十万人整齐的跪地,迎接“东瀛王”。至今的东瀛人。还是以陈燮为王。在江户停留一周之后,陈燮转道长崎,乘新式战舰往北美。民间乃至整个大明对于这个路径,似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陈相要回家了。这一次,陈相真的要离开大明了。离开大家了。

    报纸上公布了陈燮的行程之后,民间无数百姓痛哭流涕。陈相自北美海外而回,民间的主流观点其实早就断定,陈相非凡人也,假托北美而回。如今将驾鹤而回也。

    反正各种说法都有,民间无数的版本,最终都归于一个地方,那就是神仙。

    紫禁城依旧暮气沉沉,手里捏着一封信,已经不年轻的朱慈烺,望着落日中的紫禁城,久久难做决定。这封信,要不要打开呢?这是陈燮临行之前,让人送到皇帝的手里。陈燮走了,但是朱慈烺并不高兴,甚至有一些害怕。陈燮在总理的位置上,他的小命和生活都是有保证的。陈燮离开了,继任者是不会对他有半点纵容的。利益太大了,大到谁都不会心慈手软。可以说,自打议会诞生之日,国家就不可能回到过去,更不可能出现所谓乾纲独断的皇帝。大明的皇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间,已经泯然众人矣。民间或许有凡夫俗子会认为他们高人一等,但是朝廷的大臣们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是绝对不会对皇室有半点放松的。

    朱慈烺最终还是打开了信封,颤抖的手拿着信,默默的读了起来。

    “我走了,什么也不会带走。你我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你认为天下是一家之天下,我认为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如果你想有一个善终,那就宣布搬出紫禁城吧,把这个过去象征皇权至高无上的地方交给内阁,对外开放,让普通百姓也能进来走走看看。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大明至高无上的象征将始终姓朱。临别的肺腑之言,接受不接受,在你。”

    这个建议,朱慈烺到底有没有接受,陈燮完全不知道。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在大海上,看着无尽的太平洋,吹着海风,向东,再向东。护航的战舰有五艘,都是最新式的巡洋舰。按照陈燮的意思,根本不需要护航,但是海军一再坚持,陈燮最终作罢。都到了这个程度了,再做儿女姿态就没意思了。

    抵达夏威夷的时候,陈燮特意停留了几天,登上山头,居高临下的看着珍珠港。以前只是在电影里看过,这次亲临现场,自然是要看看的。不过现在的珍珠港,与电影里的差距可不小。建筑不多,没有机场,更没有航母和雷达站。

    海湾内的只有码头和兵营,山上有炮台,架设的是最新式的要塞炮,口径150和105。大明现在的度量衡还是有点乱,旧的尺码民间还在用。但是学校和工厂,因为工业的需要,全都改了。官府用的也是公制,陈燮相信,再过三十年,旧的东西都将消失。

    海风拂面,看着眼前的景致,陈燮没有壮怀激烈,更没有赋诗一首的心情。反倒是非常的平静,大明之旅,该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一直以来,陈燮根本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只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或者说是根据实际情况,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很多人认为陈燮没有称帝是一个奇迹,实际上陈燮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当皇帝。只要有陈燮在,皇帝最终是要变成一个象征意义的东西,何必祸害子孙后代,让他们来做这个众人瞩目,又没有任何乐趣的皇帝呢?民主这个东西,不管是一党指正还是多党轮流执政,最终都是要走上这条路的。却别在于党内民主和党外民主,好坏很难分清楚,至少陈燮觉得自己看不出来。大明的未来会走向何处,还是顺其自然吧。

    站在炮台上,一手扶着一门要塞炮,陈燮身后的人都离他十米之外,没人上前来打扰他的思绪。实际上这个时候的陈燮,没有任何思绪,他就一个念头。轻松的完成一次寰球旅行吧,另外一个时空的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这个时空就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了。不然谁知道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