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8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燮到底有多少家产?他自己都不清楚,现在是一个上千人的团队在打理他的资金和产业。该分出去的陈燮都分了,不该分的留在手里的,将来会作为一笔社会基金的存在。陈燮不打算捐给国家,但是会给那些确实需要帮助人提供帮助,这个事情现在已经在操作了。

    “相爷,相爷!”鹤子轻声叫了叫,陈燮睁眼:“怎么了?”

    “内阁来人了,说是葡萄牙、荷兰、瑞典、三国的合约到了,等着您去用印。”

    西山这一片现在是权贵的领地,陈燮的别苑最大,占地上千亩。新年一过,陈燮就来到这里,除了欧洲战事,别的事情一概不问。陈燮不在内阁,但是各部门依旧显得井井有条。除了欧洲战争的事情,也没啥事情大家处理不了的。这种做派,内阁大臣们欢欣鼓舞。谁也不想头上坐着一个指手画脚的老不死,还真的是个老不死。

    现在内阁在负责的是副总理陈子龙,年龄也不小了,一直在撑着。内阁的后起之秀,则以孔尚任为首,这哥们现在也不写《桃花扇》了,作为圣人后裔,他的崛起内阁乐见其成。现在的大明,圣人的学问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孔子和孟子的文章,被重新解读。

    孔尚任就是靠着重新解读圣人文章出头的,甚至还翻出汉代的公羊学说作为论据。圣人是肯定没有错的,错的都是后人的理解。是啊,你看看人家汉代的人怎么理解的?总结出来大白话就是一句“不要怂,就是搞。”没有圣人的理论作为思想武器,我大明何来如今的疆域?只有不断的对外战争,大明的疆域才会有今天的局面。不过汉代的人没有能从战争中获得财富,那是汉武帝个人的问题,跟圣人的思想无关。

    你看看现在重新解读后的圣人理论,大明高举圣人思想的旗帜,东征西讨的同时,一点都不耽误挣钱,大家都靠战争发财了。要不怎么说前车之鉴呢?汉武帝就是前车之鉴,不能通过战争发财的理论,那就不是好理论。至于儒家为何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千万不要奇怪。儒家思想能够一统中华这么多年,靠的就是给统治者提供理论依据这一招。人家玩这个太熟练了,只要上面需要的,不管圣人有没有说过的话,这些人都能从故纸堆里给你重新找出来。

    现在的新儒学,打的旗号就是“格物致知”,这才是圣人思想的精华。你敢说不是?你不怕我们人多么?口水淹死你哦!要不怎么说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什么动物,而是人呢?人有思想,趋利避害,在利益面前,有几个人能坚持“真理”的?

    等在外面的自然是内阁大臣、教育部长孔尚任,这个先生最近一直在推广殖民地的儒学教育。就是派人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宣传儒家思想。当然了,格物致知这样的精髓不教给那些土著,教的都是什么谦恭忍耐之道。总而言之一句话,要做顺民哦,不然用刺刀捅你。

    应该说他的推广还是成果丰硕的,在世界各地开办了一百多加孔孟学院。最近还在谋划着,是不是去欧洲也开几家。这不,拿到欧洲反馈回来的合约,立刻兴致勃勃的求见内阁总理大臣阁下。

    “给相爷请安!”孔尚任极为恭敬的行礼,陈燮抬眼看看他,笑着招呼落座。这家伙很有意思,他的政敌是侯方域为首的另一帮人。这么说吧,新儒学也是分派系的,虽然打的都是格物致知的旗号,不过有的是复古派,(代表人物孔尚任),有的是新派(代表人物侯方域),双方在理论阵地上杀的不亦乐乎,在朝堂上也是处处争锋相对。一个是教育部长,一个是财政部长。手下各有一票兄弟,隔三差五的就在报纸上对喷。有趣的是,这俩都是尼玛复兴党的中坚,后起之秀。(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一章

    第九百一十一章

    陈氏内阁的地位排名,总理一号,二号是副总理,教育部长排在第四号,财政部长排第五,那么第三是哪个呢?当然是配合总理执政的内政部长。

    也就是说,孔尚任的排名是高于侯方域的。这就是大明内阁的一个特点,教育非常重要。内政部甚至出台了一个规定,如果某个地方官员的办公地点比公立学校的教学楼好,那么就乖乖的等着议员的弹劾吧。大明的官不好当了,议员监督就算了,媒体跟苍蝇似得见缝就盯。

    屁股干净的官员不怕事,因为新闻法规定,捏造、风闻、没有证据的报道,可以列为诬告。就怕那些屁股不干净的,官场多年贪腐的陋习,不是朝夕可改的事情。这么说来,当官看似没什么意思了。其实不然,一个县令每年的俸禄是六千华元,足够一家老小活的很滋润。运气好能活到五十五岁退休,每年有三千华元的退休津贴,国家一直发到你死为止。

    所以说,当官是很不错的职业,还有就是有些灰色的收入,比如政府工程什么的。不过这种事情呢,只要工程质量不出问题都没事。但是出了问题,轻则流放,重则坐牢。为啥说轻的是流放呢?因为大明的流放地北美,现在根本就不是什么蛮夷之地,而是遍地机会的地方。大批官员犯了事情,一般都会找讼师要求,流放北美,争取在那边翻身。

    “三国合约交付,本该是外交部门的事情,怎么是你来了?”陈燮的态度随和,照例问一句。顺便开场白。孔尚任恭敬的微微欠身:“回相爷,卑职正好有事求见,故而主动请缨。”

    “哦,你讲!”陈燮微笑点头,示意他继续。孔尚任道:“回陈相,时下大明孔孟学院。遍布南洋、北美以及大明周边。卑职以为,欧洲蛮夷不知大明天威,盖因缺少教化之故。”

    啥意思呢?欧洲那些番鬼呢,其实是缺少教化的缘故,不然怎么会跟大明打起来呢?这个道理其实很扯淡,国家之间讲的是利益,为了利益动刀动枪太正常了。要不哪来的一战和二战,又哪来的冷战和美帝对华的遏制政策。说穿了就是利益在作祟,不过政治人物嘛。为了利益总是要披上一件好看的外衣,别人接受不接受是一回事,看上去顺眼一点就OK。

    这个意思背后的意思,就是两个字“要钱!”很明显,教育部的款子,财政部一般不敢作怪,但是轮到什么孔孟学院之类的款子,你得另外打报告。这时候死对头侯方域就会哈哈哈的大笑三声,姓孔的。你落在老子的手里了吧?嗯,就是这个意思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教育部穷么?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每年财政预算的百分之三十都花在教育上,这根本就是个土豪部门好吧。以前的报告,财政部都给打回来了。为何孔尚任这一次还是孜孜不倦的继续呢?甚至还到陈燮面前来说?目的很明显,陈燮怎么看不懂?

    孔尚任的智商,也不至于蠢到在这里上一份眼药,就能搞定侯方域。那么简单的话,政治也太容易混了。其实说白了就是两层意思。一个是让陈燮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一个是碰运气。万一陈相心情好,来一句“报告拿来,我批了。”那就是意外之喜了。不但能得到经费,还能打击一下政敌,告诉侯方域,陈相很支持我的,你小心点。

    这点小心思,陈燮一目了然,他们斗他们的,陈燮不会往里掺和,也不会有什么助攻。

    “以前是怎么处置的?”陈燮不动声色的反问一句,孔尚任被点了穴道似得,不安的扭动身子。陈燮如果公事公办,那还好一点,现在一句反问,他有点慌了。陈相积威,他这个政坛老手都觉得不自在。好在还能实话实话。

    “回陈相,以往都是当地贤达赞助一些,教育部从经费里再抠出一些。”孔尚任赶紧回话,陈燮听了面无表情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惯例吧。有个事情,倒是要交代一句的。当下各地多有外籍人士,要来大明留学或者工作,这个事情教育部门可以管起来。出台一个政策,明确要求警察部门,外籍人士想长期留在大明,除非情况特殊的,余者必须达到一个标准。那就是汉语水平有一个标准,让他们考核,不通过的就不发签证。”

    说这话的时候,陈燮心里真是爽的不能再爽了。以前读个破三本,还要英语四级才能毕业。鬼知道是哪个制定的规矩,现在得给洋鬼子倒过来,不会汉语,别想签证。

    孔尚任就跟坐过山车似得,开始还觉得很不安,听到这一句真是大喜过望。好嘛,在些年对外的贸易繁华,洋鬼子没少在大明,周边一些国家也一样。现在有这么一个规定,那就好办了。想来大明读书么?您得汉语过级别,想来大明定居么?要考试哦。想来做生意么?呃,资本家得罪不起,放过你了。

    “这个政策具体的实施,教育部回去拿个章程出来。暂定的实施范围在大明本土,海外领地主要针对那些长期定居者,汉语必须过关。”陈燮心里真是爽翻了,大有大仇得报的意思。孔尚任也很嗨皮,这都是权利啊。

    在三国合约上盖了总理的打印,陈燮打发孔尚任走人,回去之后,还要皇帝加一个印。不过现在皇帝这个印,根本就不在皇帝的手里,而是在内阁副总理陈子龙的保险柜,凑齐内阁排名前五的大臣手里的钥匙才能打开。当然了,这也是陈燮搞出来的规定,两个印盖一起,就能对外宣战的,肯定不能放在一个人的手里。

    陈燮手里的钥匙,直接丢给了陈子龙,这不是他在西山修养么?陈子龙现在也不年轻了,虽然不是名正言顺的内阁总理,实际权力已经差不多了。陈燮基本不管事情,他做主的时候多。今后的副总理,基本上就没这个待遇了,陈燮是头一个这么干的,也是最后一个。

    陈燮为何要躲到西山来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他手腕上的“表”,最近一直在不断的微微震动,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见吴琪那个家伙出现,就是震动,没信息显示。看着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