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就算将来把军队的指挥权还给皇帝,那也是以后的事情。说起来,勋贵们的野心,主要还是体现在海外的巨大红利之上。对于政权没有太多的奢望。皇帝在呢,他们更愿意后退一步,扮演一个保卫北京城,稳定乱局,保证平稳过渡的角色。

    或者这么说,武勋求的是利,文臣求的是权。这么说吧,新的内阁制度之下。只要掌握了军队的指挥权,真的可以做到文臣控制整个国家。年轻的皇帝根本就干不过文臣集团。

    天色微明,城门打开,两支队伍各走一边,一个奔着丰台,一个赶去南苑。

    快马轻骑的,这点距离真不要多久。太阳出来的时候,洪承畴带着五十家将已经来到了南苑的兵营之外,并且得到了卫兵朝天鸣枪的“热烈欢迎”。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发现洪承畴和他的随从后,值班的卫兵立刻用喇叭喊话:“军营重地。不得擅闯。”

    洪承畴骨子里畏惧陈燮,不等于他怕这些小兵,根本就不理这个茬,径直继续向前。逼近至五十米之外,一家丁单骑上前高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洪承畴在此,何显何在?”

    把名字亮出来之后,洪承畴的信心很足,觉得能镇住这个小兵了。没曾想这个值班的士兵朝天扣动扳机后,举起喇叭喊话:“后退,其余人等立刻后退,否则以冲撞军营的罪名论处。”他这一开枪,动静就大了,值班的骑兵连长立刻赶了过来,指挥部下做好战斗准备,一排排的枪口对准了上前的家丁,只要一声令下就能给他打成一个马蜂窝。

    洪承畴根本就没想到会是这个变化,示意其他人止步,翻身下马。把家丁唤回,自己一个人往前走,身着官袍的洪承畴还是很有底气的,认为飞鹰骑不造反的话,就不会对自己不利。要说造反,陈燮想造反还用等到今天?

    走到营门三步之外,面对一百多个枪口,洪承畴心里还是有点发虚的,万一哪个王八蛋一紧张走了火,今天就得交代在这里。不过这个时候不冒险,更待何时?只要拿下飞鹰骑的指挥权,今后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就是自己的。至于卢象升,他去丰台的使命,在洪承畴看来,根本就无法完成。新军只听皇帝的,理由是他们用的每一分银子都是内库出来的。也就是说,新军对兵部没什么认同感。、

    说起来这帮文臣这么干,真是胆大包天了。这也就是在明朝,还得是在朱由检死之后,文臣对过去的那种体制有着强烈的追求,才会这么去冒险。这么说吧,这一届内阁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方式一旦得手,就本质而言,已经无限的接近了君主立宪制度。

    那么,为什么陈燮不站在文臣一边呢?很简单,一旦这些人的权利失去了约束力,他们这个集团就会疯狂的趴在国家的身上吸血。过去他们是这么干的,现在也是这么干的,将来还会这么干。让文臣掌握朝局,或者能催生出很多资本家,并且一步一步的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但这不是陈燮想要的东西。为什么?因为资本家是没什么国家观念的。他们也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何在,只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去做事。届时非但传统的道德体系被毁掉,新的制度还未必能健康的成长起来。关键还是制度,只有先确立了制度,才能保证这个国家的稳定,只有稳定,才能谈发展。

    洪承畴依旧被阻拦在营门之外,值班的连长丢下一句话:“等着!”这让洪承畴有一种强烈的屈辱感,这还是大明的军队么?忍!忍了!将来再算账。

    何显总算是出来了,站在门口没有迎接的意思,而是遥遥拱手道:“洪阁部,可有圣意?”一句话就把洪承畴给说的傻掉了,怎么会这样呢?面对一个武夫,洪承畴还是有自信说服他的,于是上前一步道:“何侯爷,可否借一步说话?”

    何显毫不犹豫的回答:“阁部,请回吧。没有圣意,我这里是不会开门的。”

    “何显,你大胆!”洪承畴终于忍不住了,呵斥一声,看看何显一愣,随即又继续道:“本部堂亲自来此,你不出迎就算了,连营门都不让本部堂进么?”

    何显听完了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回了一句话:“飞鹰骑驻扎在此之时,先帝有命,没有圣命,谁来都不开门。真不是何某不给阁部的面子,实在是圣意难违。洪阁部,就不要为难在下了,赶紧回去请圣意吧。”

    这番话跟晴天霹雳劈在脑门上似得,当时洪承畴就呆住了。怎么还有这个说法,难道真的是先帝有这个话么?仔细想想这个飞鹰骑里头,确实是有监军在内的。想到这里,洪承畴一头的白毛汗就出来了,浑身上下瞬间汗水淋漓。一时间进退不得时,决定再博一次,又喊了一嗓子:“何都督,在下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请允许入营一晤。”

    何显笑道:“天塌下来,没有圣命,外廷的大臣都不得入内,不单单是文臣,武勋亦然。”

    这一下洪承畴彻底的麻了,绞尽脑汁都找不到办法,人家根本就不跟你废话。总不能站在门口喊一嗓子,“陈燮遇刺,生死不明”吧?真的喊了这一嗓子,那些士兵的手真的一抖,他就变成一具尸体了。

    “如此,洪某先回去了。”洪承畴只好放弃了,转身就走,很果断的走了。因为他突然觉得不太对劲了。这事情仔细一想,真的有点诡异,怎么连进去说句话的机会都不给?具体问题在哪,他一时也想不明白,也可能是里面的内侍监军的意思。毕竟这一大清早的,他跑过来还不带圣旨就不正常,你都不正常了,还指望别人正常么?

    卢象升的动作也不慢,晌午的时候,来到了丰台大营的哨卡之前,报上名号之后,一路连着过了三道卡子,出现在第一师的指挥部驻地之外。没想到如此顺利,看着高高的围墙,再看看门口肃立的翁正清等人,卢象升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慢慢的翻身下马,步行上前,朝众人淡淡的拱手道:“本部堂以兵部之名来此,各位……。”

    话说一半,卢象升就说不下去了,因为他看见一众军官中间,站着一个一脸平静的熟人,正在用一种无限惋惜的眼神看着自己。“为什么?”卢象升坚定的迈步上前,盯着陈燮那张在他看来极为丑陋的脸,发出了怒吼似得的责问。(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八章断送的机会(晚点还有)

    第一百一十八章断送的机会

    面对责问,陈燮露出淡然的微笑,丝毫没有被对面的气势吓着,视线平视反问:“为什么?”卢象升重重的“哼”了一声,把头扭开了。似乎在整理心情,暴怒之下面对陈燮,恐有失言,冷静下来再说话也不迟。

    “这里不方便说么?那就进去说吧。”陈燮没有把卢象升的扭头当做胜利,这是个意志坚定道德高尚的文人,他扭头不是觉得自己错了,而是觉得有一点淡淡的愧意。陈燮生死不明之际,就来抢兵权,这是他心里难以迈过去的坎。

    一前一后,两人进了指挥部的办公室,卫兵端茶送水退下后,一直端坐闭目的卢象升彻底的平静了下来,看着陈燮的眼神里依旧带着愤怒的情绪,不过没那么强烈了而已。

    “你先回答我的问题吧,只有你先回答了,我的回答才有意义。”陈燮依旧在微笑,端起搪瓷缸子,吹了吹茶叶末,喝了一口之后放下,笑眯眯的看过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卢象升搬出了这么一个名句来作为答案,陈燮听了忍不住噗嗤的笑出声来,这下卢象升的脸变得极为难看,愤怒的情绪再次蔓延,怒视对面道:“很好笑么?”

    陈燮收起笑容,目光顶了回去,摇摇头道:“我相信你说的是真话,你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去做的。至少是在做你认为对的事情。但是我要告诉你,这四条指望你们这些读书人,永远没有做到的可能。所以,这就是一个根本没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你……。”卢象升的脸都红了。腾的站起来,指着陈燮,意外的发现无法反驳。尤其是大明朝的现实告诉他,距离这四句话那就是遥不可及。

    “坐下吧!”陈燮的语气很淡,但是卢象升觉得自己就是一朵火苗,这话就像一盆冰水。一下就给他的火熄灭了。因为,陈燮说的也是真话。这个世界上真话最难听,也无法反驳。史书读的越多,越觉得这话就是一个梦,还是遥远的梦,偏偏这是信仰!

    “刚才你问我为什么?现在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你心中有自己的信仰,我的心中也有。并且我愿意为了这个信仰献出自己的一切。你和我最大的区别,在于我可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把个人和集团的利益放在一边。而你,则无法做到。”卢象升张嘴欲反驳,陈燮却抢先道:“不要试图反驳我,那只是自取其辱。从我踏上大明的土地那一天起,我做了什么,你们做了什么,你心里非常清楚。不要拿你那虚无的信仰来衡量我心中信仰,为了信仰我可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去做事。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我。”

    卢象升楞了一下才反问:“你的信仰?”陈燮点点头:“我要让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如果这么说你觉得太缥缈。那么我说点现实的。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所经历的苦难太多了,我决不允许历史上那些因为我们自身的缘故而遭到的外辱重演。”

    这话也就是能跟卢象升这种人说,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话。其实话题的核心不是什么信仰,而是两个字“兴替”。中国历史漫长,有足够的例子来借鉴。北宋的张载喊出来的口号。也仅仅是口号而已。究其原因其实是四个字,“利益之争”。

    努力让自己心平气和的卢象升,在听完陈燮的话之后,还是无法反驳。因为这还是真话,你无法反驳真话。非要反驳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