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好,就算拼上一半的家财,为了家人和族人,杜某也愿意,丢点脸算得什么?”杜麟征站起来表态,吴梅村也点点头道:“算我一个,一起去听听他都能怎么对待我们。”就这话里,还有些不服气。

    陈子龙站起苦笑道:“二位,你们要是这个想法,还是不要去了,免得事情搞的更为僵化。我们要去,就得把姿态放低一点,好好听人家说说,他的治国方略。陈思华是个做实事的人,不喜欢夸夸其谈,也不喜欢唱什么高调。他说出来的话,很少没有兑现过。最近京师有消息传来,不知道你们知道没有。牧斋先生上书朝廷,言只要整顿商税司和船舶司,建立一套督查机制,他有把握达成在南洋各地征收商业税和关税的目的。”

    这话把大家都给吓着了,夏允彝也愣住了,钱谦益啊,他怎么也走上了这一条路。

    “大势如此,无人能挡了。”钱谦益的卖身投靠,给了在场诸位一个沉重的打击。这是钱牧斋啊,士林领袖啊,怎么都去投靠陈燮了。说完这个话,吴梅村站起道:“好了,都别想太多了,总归陈思华是大明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的一代名臣。”

    言下之意,投靠他其实也不丢人。这话是说给大家听的。陈子龙也好,杜麟征父子,包括吴梅村自己,都想在师徒上有所作为的。读书人嘛,辛苦遭逢起一经,不就是为了做官么?整个儒家,在历史长河之中,不也在不断的根据统治者的需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言行么?

    “先求得谅解吧,然后再说其他。”陈子龙来了这么一句,算是给大家存了一分颜面。

    其实这个事情,放在别人的内阁大臣身上,在场诸位根本就不会当一回事。陈燮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家伙怎么说呢?根本就不会按照传统的套路跟你玩游戏,他做出来的是事情,大家都猜不到。当年剿灭流寇的时候,谁能想到陈燮一口气杀光了左良玉和他的部下。谁又能想到,陈燮这个家伙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平了辽东,谁又能想到,他能在海外打出那么一大片天地,从此拉开了大明海上贸易的新天地。整个江南,在陈燮的手里变化之大,谁能想到?

    所以呢,对这个家伙,就不能常态话。其实这里最了解陈燮的就是夏允彝,知道陈燮这个人不会就这么算了,出于当年的情分,这才苦口婆心的劝说。本以为还是要费一番心思的,谁知道刚刚说明厉害,这几位都怂了。唯一没怂的陈子龙,还是一个比较实在的人,就算嘴上不服气陈燮,心里还是肯定陈燮功绩的人。(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五章怎么会这样?

    第六百八十五章怎么会这样?

    结账离开茶楼之时,楼下已经没有客人,掌柜的看着离开的背影,大声的对伙计道:“记住这几个人的样子,下次他们再来,不让进门。这种人的生意,不做也罢。”

    伙计答应的跟干脆道:“掌柜的放心,小的早就记下了,忘不了。”

    声音很大,如同一把锥子,狠狠的扎在了一行的人心窝。下意识的站住脚步,杜登春怒气冲冲的回来,站在门口怒吼:“掌柜的,你什么意思?”之前压抑的不满和火气,其父拽都拽不住,非要跟这茶楼的掌柜说个明白。

    掌柜的冷笑道:“你们是读书人,是老爷,自然是惹不起的,那就躲的起好了。我一个买卖人,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的将本求利,比不得各位老爷十指不沾阳春水。我心里有一杆秤,同样是做买卖,陈阁部来江南之前,虽然不用交商税,但是各种苛捐杂税不断。大老爷家里的买卖,自然是不用担心这些,我们这些做小买卖的,可算是被害苦了。如今呢?只要交足了税,一年到头不会有别的麻烦,安心的做自己的买卖,过自己的小子日。你们想回到过去,我们不想。”

    掌柜的说完,一行人脸色都青了,这时候站一边的伙计也开口道:“各位大老爷走吧,不要在这里闹事了。我等都是寻常百姓,不说如今的日子好过了,但说这谁家没有家人或者亲戚,得了大肚子病被陈阁部开的医院治好的?江南多少人家里供了陈阁部的长生牌位,你们可晓得?这医院不但治病,还告诉大家怎么防病,这些年哪天没有医疗队下到田间地头给百姓看病。帮着杀灭钉螺?单单是那药水钱,就海了去了。这些,可都是陈阁部出的银子,各位大老爷,哪个会管我们寻常百姓的死活?你们再看看那些厂子,多少人家的闺女能进去做一份事情。挣一份银子帮着养家,没有陈阁部,能有大家今天的好日子么?你们有没有良心我不知道,但是父母自小就教我,做人得讲良心。”

    小伙计年纪不大,十六七岁的样子,伶牙俐齿的一番话,说的杜登春哑口无言。昔日的江南跟今日的江南,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以前是老爷日子过的好。百姓照样吃糠咽菜。

    伙计说完,掌柜的又补刀:“时候不早了,别跟他们废话,赶紧准备一下,码头上扛包客快来吃午饭了。他们有时间跟这耗,我们还得挣钱养家糊口,回头别叫东家训斥。”

    一行人默默不语的去了,杜家父子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来时春风得意的青年才俊,走时步履蹒跚。吴梅村和陈子龙的表情也是一副凝重的样子。不难看出此刻他们的心情。

    这时候杜家父子雇的马车夫出现了,行礼之后放下两块银圆,淡淡道:“对不住了各位,你们的买卖不做了,不是嫌银子少,而是担心做了你们的买卖。今后在这华亭新区被唾沫星子淹死。”说完车夫就走了,回到马车上,驱赶马匹扬长而去。

    一行人再次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呆滞之中,怎么还会发生这种事情?夏允彝见状,上前叹息道:“县衙不远。先去休息一番,回头我来安排车马。”

    今天的事情,给这些人的打击可谓沉重,一行人都提不精神来,往日里在乡间呼风唤雨,高高在上,今日却被一群下里巴人给喷了。而且还喷的毫无还手余地,真是怎么都想不明白,这些本该对上他们时唯唯诺诺的下人,怎么就敢这么对待他们?

    这个世道怎么了?

    沿着宽敞平整的马路往县衙走的时候,后面跟着衙役也没什么好脸色给他们,冷冷的看着他们的后脊梁,似乎与这些大老爷们有仇一般。

    “没有马车就算了,轿子也无一顶么?”杜登春终归年少,抱怨了一句。

    夏允彝听了苦涩的看看这个年轻的后辈,淡淡道:“本县倒是有一辆马车,不过都安排去送那些教员了。贤侄辛苦一二,走几步就到了。”话是这么说,这是中午时分,顶着夏末的烈日走路,那可真不是滋味。六月底的太阳,可是毒的能晒死人的,没一会大家都一身是汗。官服在身的夏允彝倒是一派从容,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事情,其他几位就有点扛不住了。吴梅村抬手道:“歇一歇,喘口气。”

    夏允彝回头对衙役道:“来个人,去路边的冰饮店里买点冰来吃。”一个衙役不情愿的样子,嘟嘟囔囔的抱怨着走了,班头下的命令,不去还真不行。没想到这衙役抱怨的脸去,回来时却是一脸的笑容,对夏允彝作揖道:“回禀大老爷,那家冰饮店的掌柜说了,不做这几位大老爷的买卖。”真是好事不出门啊!茶楼里发生的事情,不足一刻,整个华亭新区的店铺似乎都知道了,做买卖的人都不做他们的买卖了么?

    什么时候堂堂的读书老爷们,在大明成了过街老鼠了?一行人再次原地愕然,根本就想不到这样的结果,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啊?这里是江南啊,是绅权最为强大的地方。

    “这些贱民,安敢如此?”杜登春怒不可遏,吼了一声。杜麟征立刻呵斥:“闭嘴,竖子,你惹的麻烦还少么?”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前后花了半个时辰,才走到县衙,整个路程不过三里地,间接的反应出华亭新区的街道长度和这些老爷们走路的能力。

    “彝仲兄,这华亭新区的街道,到底有多长?”陈子龙倒是一直走下来了,关注点也不一样。对上夏允彝,也用上了兄。其实两人关系一直不错,都是几社的成员。今天夏允彝冒着得罪陈燮的风险搀和进来,大家心里都是感激的。夏允彝这个人呢,风骨是有的,节操值也是满的,今天的事情就算他跟陈燮无关,也不会袖手旁观。在场各位有人未必这么想就是了。看着十里长街,夏允彝淡淡道:“新区初建,规划的时候就是十里长街的主街道,这两年又在不断的延伸,到底有多长,在下也不得而知。”

    陈子龙默默的看着街道远端,感慨道:“昔日不过是荒滩和芦苇荡,今日变成了繁华的都市。走遍大明,也只有登州能与华亭新区一较高低。”陈子龙这话还是收着说的,曾经游学各地的他,走了不少地方,目睹了大明各地百姓生活的艰难。

    “卧子,不必感慨了,进去吧。”夏允彝难得露出笑容来,陈子龙这个人不是酸腐之辈,他一直比较欣赏。陈子龙此刻突然正色道:“先帝二年,陈思华横空出世自今,凡其走过的地方,百姓无不念其之好。直隶、河南、山东、江北、湖广,这些地方在下都去过,了解过当地百姓对陈思华的看法。我辈读书人,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自阳明公以来,治学方向走极端,一味的讲究修身,全一己之德行,罔顾天下之苦。窃以为,与圣人教诲背道而驰。今观兴海之言行,无一不合圣人之所求,天下大同,人人为公。”

    陈子龙真是厚道人,这会就记得礼记里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