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5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这三道命令,陈燮有给京师写了两封信,分别给杨廷麟和卢象升,信里面就一个意思,我要回来了,任何人敢于在这个时候兴风作浪,都将坚决镇压。不管他打的什么旗号,谁敢妄谈储君之事,一律视作陈燮的死敌。最后还有一句话,值此国家多事之秋,稳定压倒一切。不想做敌人的。那就乖乖的夹着尾巴做人。

    不但如此,陈燮还赶了一份稿子,发往南京《明报》刊登,提出了两个坚持,坚持大明正统绝不动摇,坚持陛下改良制度的思想绝不动摇。并且发出了赤、裸、裸的威胁。任何人敢于动摇这两点,将毫不客气的打烂他的狗头。此文一出,天下震惊!

    之前的各种妖风,随着陈燮的归来和一份檄文,戛然而止。他们是因为陈燮的文章写的好么?呵呵呵,真这么想就是蠢了。他们害怕的是山海关的军队,害怕的是停在海面上的舰队,害怕的是进入南京的军队。害怕的是,陈某人再现襄阳大屠杀。

    得知陈燮归来的消息。原本沉默不语的辽东、江南、山东三省督抚,先后上奏京师,附和陈燮的论调,京师之内,一直比较沉默的内阁,也开始发布一些消息。比如,陛下无恙之类的话,翻腾了小半年的大明。突然安静了下来。唯有驿道上的快马在飞奔,传递来往消息。

    京师。紫禁城,王承恩在床榻边上,给朱由检念报纸,躺在船上的朱由检,突然流泪,含糊不清道:“思华回来了。朕撑下来了。”大病之后,被诊断没有多少生机的朱由检,居然意外的坚持到现在,不就是想等到陈燮回来么?诸多未竟之业,只能托付给陈燮去做了。

    跪在榻前的太子朱慈烺。听到这话也露出喜色,但是看看歪嘴流涎的父亲,拿着帕子去擦了擦,眼泪忍不住就往下掉。边上的周皇后,田贵妃等人,也在抹眼泪。就算是皇帝又如何,生病之后起不来了,整个朝廷都在紧张之中,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出事了。

    同样也是这个时候,大明朝新的内阁制度的优势体现出来了,就算没有朱由检,内阁正常运转。掌握披红权的内廷,一般的事情根本就不能拖,大事情才会拖一下,等到朱由检缓过来能说话了,再报给他听。这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王承恩的态度,他的眼睛里只有皇帝一个人,只要朱由检还有一口气在,他就不会动摇。

    储君的问题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关键还是辅政大臣的问题。现在这个内阁其实很不错了,但是朱由检还是要坚持等陈燮回来,再做决定。这就是一个态度了,将来太子登基,陈燮就是首席辅政大臣,就算不去内阁上任,他的地位也不在首辅之下。

    陈燮这一路赶的很急,人到天津,等待这里的是王贲,草原上的事情基本稳定后,朝廷遍练新军,王贲被朱由检调了回来,负责新军之事。这个举动固然引起勋贵的不满,但是他们没有太好的办法,也闹不出什么事情来。朱由检生病后,魑魅魍魉都出来亮相,关键时刻内阁首辅周延儒下令京师戒严,调新军进京,立刻把局面稳定了下来。

    昨夜京师下了一场雪,等岸之时,大地上白茫茫的一片,遮住了很多东西。辽东和江南调兵的事情,早就传进了京师,陈燮的强大在这一刻暴露无遗。内阁那帮人也不得不承认,陈燮就是大明朝局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不管在朝还是在野,大明都很难乱的起来。这不,人还没到京师,局面就控制住了,隐藏的暗流也停了。

    “京师的情况如何?”陈燮一句废话都没有,见了面就问。王贲简练的回答:“一切如旧,有您在,乱不起来。”陈燮点点头道:“好了,我们立刻进京。”五百骑兵护卫之下,陈燮一行立刻上路,这季节在路上可不舒服,尤其是那些骑兵护卫,没多久手脚就僵了。

    但是这个节骨眼上,也不顾的那么多了。陈燮也跟骑兵一样骑马,连夜赶路,一口气赶到京师,次日一早就出现在广渠门外。负责守备这里的将领,乃是登州旧将,见到陈燮,在城头上说了一句:“公爷,您还得再等等,小的这就派人去通报。”

    陈燮笑着摆摆手,下了马,活动活动差不多冻僵的手脚,大家都是一人双马,不少人一停下来,就从马背上掉了下来,摔的结结实实。一行人赶紧互相帮忙,拿出酒壶来一口,暖和一下。等了不到半个时辰,城门打来了,屁股着火似得的吴直从里面出来,边走边喊:“我的活祖宗,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惦记着门禁呢。”

    看见陈燮,吴直二话不说,立刻给跪下道:“公爷,陛下就盼着您回来,赶紧地,奴婢已经派人进去报信了,您先上车歇一会。”吴直把陈燮的马车也给弄来了,看这意思,一直就在附近候命来着。陈燮也不矫情,上了马车,交代人招呼好近卫,跟着吴直就往宫里去。

    马车一到,宫门就开了,直接进去,陈燮不敢过分,进门就招呼停车,下车步行往里走。没多一会,便见着了王承恩,直接就到了朱由检的病榻之前。陈燮二话不说,跪在病榻之前,看着一双眼睛盯着自己的朱由检,低声道:“陛下,臣回来了,您有啥要臣做的,只管吩咐。”

    朱由检含混的说了一句,王承恩立刻道:“都在,都在,奴婢这就去叫。”

    看见陈燮,回光返照的朱由检,不知道哪来的力气,死死的抓着陈燮的手,含混不清的说着什么,陈燮仔细的听,大概是说“万世一系”,还是这个梦想没有事先的遗憾么?陈燮立刻很肯定道:“陛下,臣虽不及武侯,但是愿做大明的武侯。”

    听到这话,朱由检笑了,虽然不明显,但却是真的在笑。很快周皇后进来了,值班的内阁大臣周延儒、洪承畴也进来了,相互之间飞快的交换了一下眼神,大家心里都很明白,最后的时刻到了。看看朱由检紧紧抓着的手,众人心里各自滋味。

    王承恩在一边道:“各位大人,奴才已经派人去请太子殿下和其他阁臣,陛下的意思,今天就在这里,把事情都交代清楚。”朱由检含混的说了一句,王承恩立刻道:“陛下问陈大人,还有什么要说的。”

    陈燮想了想道:“臣可以在京十年,之后,不论大明如何,臣都要离开京师。臣在外也好,在内也罢,大明的制度形成了,都不会乱。只有一个好的制度,才是大明朝万世一系的根本。陛下,臣定当竭力辅佐太子,完善陛下未竟之事。将来臣百年之后,去见陛下,臣一定能很自豪的告知陛下,大明朝万世一系的道统,是陛下奠基,后人不断完善。”

    陈燮这个话,算是说到朱由检的心里去了,紧握的手力气更大,呼吸更加急促,含混的说了一句话,这一次陈燮听懂了“君臣一场,朕要先走了。”即便是陈燮,听到这里也知道这是最后的时刻,忍不住的热泪流下。在大明朝,陈燮是朱由检唯一毫无保留信任的臣子。

    临别之际,陈燮也只能强忍内心的酸楚,看着鬓角发白的朱由检那张扭曲的脸,使劲的点头,哽咽道:“陛下,臣定当竭力打造一个完善的制度,为大明千秋万代不余遗力。”

    这个时候陈燮也不说什么虚的,朱由检似乎累了,闭上眼睛不说话,眼泪却是不断的溢出来,依旧紧紧的抓着陈燮的手。内阁大臣们先后来到,朱慈烺也到了,跪了一地的人。王承恩这才拿出一份圣旨道:“陛下有旨……。”(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章庙号

    第六百五十章庙号

    “十九年,冬,腊月初三,京师大雪,圣宗薨。”这段文字摒弃了传统的天干地支的记录方式,也是朱由检圣旨中的一个要求。传统记录方式太过复杂,百姓很难搞懂。

    一个皇帝的庙号,里头有个“圣”,可谓最高评价。有史学家在翻查前人笔记时,找到一段文字记录,大概意思是,因为这个“圣”字,朝廷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还是陈燮站出来说,“先帝登基之始,内有阉党横行,外有建奴逞凶。先帝扫平阉党,荡涤乾坤,正欲一展宏图之际,西北灾祸连年,辽东兵乱不断。中原民变之汹汹,大明二百年未有之难局也。值此为难之秋,先帝励精图治,定辽东,平民变,改制度,方得大明焕然一新,生机勃勃之态也,……。”大致上就是这个意思,高度肯定了朱由检,从他的个人生活之简朴,到他遇见的苦难,最后战胜一切,痛感大明制度不善,大力改良。由此,奠定了大明江山永固之基。

    那么实际上呢?这个事情的争论非常的激烈,传统文人对这个看的比天还大,如何给先帝定庙号,这个问题吵翻了天。朱由检在的时候,很多人是不怎么说话的,现在没了,一群人冒出来,各种言论都有,但是都心里藏着四个字“刻薄寡恩!”只是没人敢说出来而已。

    那么朱由检真的刻薄寡恩么?得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了。

    新帝登基这一天,首先讨论的问题是年号的问题,这个本是礼部的舞台。这一天是腊月初四,坐上龙椅的朱慈烺,看着群臣中的陈燮,站在那里很安静。心里的不安和忐忑全然消失。正如先帝所言,燮者,大明之定海神针也。

    礼部尚书洪承畴站出来,提出要定先帝庙号和新君年号的事情。新君登基,这是一等一的大事,谁来都不好使。这个事情。必须尽快顶多。在这个年代,一个国家是否安定,新君的年号都是一个信号。出来的快,说明朝廷君臣一心,出来的慢,那原因就很多了。

    朱慈烺的教育班子,可以说是新制度的最大受害者了。姜逢源之辈,本该在新君登基自后,先在内阁行走。然后慢慢的掌握领导权。大明历朝差不多都是这个节奏,但是现在这个节奏,被朱由检打断了。这一届内阁成员,如果没有大错,你就得等到他们到期为止。朱由检改制的时间是三年前,也就是十六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