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5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暗中的苏哈托,这个时候已经束手无策了,这边不能快速冲出去,最多二十分钟,援兵就能感到。到时候他就是死路一条了。拼了,带着最精锐的士兵。苏哈托亲自冲上去,砍翻了三个往回跑的土著后,数百人再次往回杀。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对面的日裔大明士兵们,已经适应了战斗的节奏,在渡边的激励下。忘记了一切恐惧,不断的开枪,不断的丢出手榴弹。就算是苏哈托亲自冲锋,也没能改变被死死挡住的局面。

    短短的百米距离,成为了一道天堑。简单的工事面前。躺下了不下二百人,有土著,也有日裔的大明士兵。牛藤一直在不停的战斗,带着四十几号人,用刺刀把冲进来的人都干掉后,回来时只剩下十来个人。没有时间多想,把身上的手榴弹都丢了出去,利用对手后退的机会,快速的装弹开火,再装弹,再开火。

    整个战斗进行了不到半个小时,后面就出现了一片火把,一支来自登州的步兵队,正在急速的追来。前后夹击之下,苏哈托这五百人彻底的崩溃了。在枪声之中,决定做最后努力的苏哈托,往里边的野地里跑,没想到一脚踩空,摔倒再稻田的烂泥里。

    等他爬起来的时候,追上来的一个日裔士兵,狠狠的将刺刀扎进他的后背,抽出刺刀的瞬间,似乎浑身力气都没有的苏哈托,软软的倒在了烂泥中,最后看一眼的是正在燃烧的万隆,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和一家老小死在一起呢。

    学这崔浩的做派,牛藤次郎给自己点了一支烟,这东西还真的很有效果,除了呛的咳嗽了几下,很快就让人没那么疲劳了。战斗最后一刻,他觉得自己浑身的力气都没有了,疲倦的一动不想动。总算是缓了过来,再看身边的士兵,少了很多人。

    天色发白了,朦胧的晨色中,从草地上挣扎着起来,默默地走到渡边爆炸的那个点,努力的去寻找一点东西,最后被他找到的是几肢体,勉强拼凑在一起,已经不成人形了,脑袋不知道飞哪里去了,怎么都找不到。牛藤次郎跪在地上,嚎哭:“渡边,找不到你的头,怎么办啊?渡边,你的家人,就是大家的家人,放心的去吧。”

    一名大明的军官默默的看着这一幕,虽然不喜欢这些矮子,但是这一刻他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再次想起在某次军事会议上,长官是这么告诉大家的,只要这些日本人,认同大明,并以做一个大明人为荣,他就是我们最佳的战友。以前不认同这句话,现在他必须承认,说的很有道理。一百零三个日裔士兵,以伤亡五十五人的代价,死死地挡住了苏哈托的逃路,最终逃走的土著,不过区区数人。

    虽然这些人还在说日语,但是他们努力的学习大明的官话,时刻把自己当一个大明的士兵来看待。这就是一种内心的力量在发挥作用,为了自己和家人没来的美好生活而战斗。

    林雅得到消息后,丢下了城内正在进行的激战,赶到这个小小的战场。路边的草地上,躺了一排尸体,都是日裔大明士兵,一共是三十六人,还有重伤的士兵十九人,已经送往医院去抢救,能活下来多少,就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不识多少字的牛藤,看不懂文书记录的名字,但是不妨碍他小心的收好,准备为这些兄弟办好后事。经过这一场战斗,剩下的这些人,就是可以互相依托性命的战友。

    “牛藤次郎!”一声招呼,让正在忙活牛藤次郎站了起来,看见林雅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整理军装,然后啪的立正。大步上前的林雅,面带万年不该的严肃,仔细的看看他的身上,没找到伤口之后才露出一丝微笑道:“你这家伙,真是个副将啊。羊栏村的战斗有你,挡住了数千土著的夜袭,这场战斗又有你,挡住了苏哈托的套路。你放心,那家伙已经被干掉了,这是日裔步兵十三小队的功劳,谁都抢不走你的。好好干,将来你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高级军官。”林雅说着拍拍他的肩膀,牛藤把腰挺的更直,用蹩脚的官话喊:“大明威武,大明板载,愿为大明效死!”说万岁的时候,还是习惯性的上了日语。

    林雅自然不会计较这个细节,抬手找来身边的一个军官,取下他肩膀上的肩章,亲手给牛藤次郎带上,然后满意的笑道:“恭喜你,牛藤大队长!”

    这个大队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呢?这里要解释一下,日本雇佣兵以百人为一个战斗小队,三十个为一个战斗小组。装备就是滑膛枪,没有炮。现在牛藤次郎的职务是小队长,本来就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的做法,结果一场战斗下来,本来就很缺军官的林雅,直接给他弄了个大队长,也就是能指挥两个小队的军官,再上一级就是营官,能指挥五个大队,一般这个职务都是大明出身的军官担任。

    牛藤次郎就跟做梦一样,加入大明军队才不过区区的三个月,他就是指挥两百多人的军官了。下一步,脑子里想到的是薪水,大队长的薪水,好像是五十个银圆啊。好多!

    万隆变成了一个死城,两万大军杀进城后,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开始了。命令是陈燮下达的,一个男性都不留,女性超过四十岁也不留,没那么多粮食养活。命令已经如此的残酷,真正在执行的过程中,只会更加的残酷。到底这个城市内多少人被杀,没有人统计的清楚。唯一有个大概是数字,就是作战部队自己的统计,一共抓了大概五千年轻女性。

    熊熊的大火再次点燃,这一次不是什么火箭弹,而是煤油在燃烧。这种从石油中,用简陋的工艺提炼出来的燃油,在爪哇生产出来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堆积如山的尸体,堆上柴火,浇上煤油,点着之后空气中弥漫了肉的香味和煤油味道混合的怪味。

    类似的火堆到底有多少,也没人去统计,后来的史学家发现一个大明士兵留下日记,解开了后来人称爪哇同化时期残酷血腥的冰山一角。

    “我搬了整整一天的尸体,堆成了一座小山,浇上煤油的木柴被点着了,耳朵里都是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像爆竹在响,听说这个城市杀了好几万人,彻底的变成了一座鬼城。我亲手点燃的火堆,烧了整整两天两夜才熄灭,灰烬都被丢进了河里,我决定从此不再吃淡水鱼。”(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章地理发现

    第六百一十章地理发现

    大规模残酷的镇压给这个岛国带来了多少伤亡,历史学家们在五百年后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百万左右。陈燮这个历史人物,因为这一残酷的行为,五百年后的史学界争论的非常激烈。客观的中间派的态度很明确,那个时代没有所谓的“公理”“人权”之类的概念,那是一个殖民时代,进步的社会在落后的社会进行残忍的掠夺是一种常态。后来人无法责备他什么?左派则鼓吹陈燮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先驱者,没有他开拓的万里海疆,后来人就无法享受到如此巨大的生存空间和资源。陈燮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主义者,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绝对不容许反对派抹黑,任何抹黑他的行为,坚决砸烂抹黑者的狗头。右派的说法也很激烈,认为陈燮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没有人性的野心家,因为他的扩张行为,给广大的南洋诸岛国、大洋对岸的美洲等各地的人民,都造成了极为沉重的灾难。

    好吧,这是历史。陈燮肯定不知道,正如现代社会的美帝,不少人拿印第安人来说事情,又能奈何的了美帝一根毛么?

    崇祯十七年初夏,坐镇兴海城的陈燮,开始了一场肃清治安战役。伴随这场长达整整五年的战役,是一条公路的开始延伸。这条公路东西贯穿了整个爪哇,耗费的时间长达十年。无数的土著,因为这条公路,倒在了热带丛林中。后史学家统计,至少二十万人死于这条艰难的公路建设,并且这位历史学家总结:“每一米公路下面,都埋着一个土著的尸体。”

    陈燮根本就不会在意别人会怎么说自己。坚信历史会公正的评价自己的。再不济,也能落个“民族大融合”的定义吧?五月初,又一批日本雇佣兵登陆兴海城。简单的适应性训练后,两万雇佣兵投入了从兴海城往西推进的肃清战役。

    和平会议之后,陈燮修正了自己的一个命令,那就是“反抗者死”。改为尽量多抓俘虏,用于道路的修建工程。一个地方要想快速发展,没有交通保证是肯定不行的。往西北方向推进,渡海进入苏门答腊,打通马六甲海峡的通道,呼应海峡对面的新加坡。

    如果不是修路,这一战役不会持续如此之久,陈燮的要求不是什么快速,而是一点一点的往前修路。一点一点的推进。虽然慢,但是每走一步都非常的坚实,每走一步,都会给当地人带来巨大的深重的苦难。当然,这是只不肯合作者。

    这一年的万隆之战后,大大小小好几百个土著部落中的大半,选择了与侵略者进行不屈的战斗。剩下的一小半,一部分选择了合作。另一部分还在观望。不过这个观望的时期不算太长,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算是面子上合作,墙头草们都做出了选择。

    合作不是简单地说说那么轻松,精神和物质付出巨大。物质付出只的是交税,商业税和农业税,精神上的付出就是强行推行汉字。任何一个部落,都必须要出资兴建一所小学。由政府派教师,每年要保证有多少毕业生,达不到标准的部落,等待的将是严厉的惩罚。

    这些在当是的土著看起来很可恨的做法,在土著的后代们的眼中。却完全是另外一个答案。五百年后的历史学家搞调查,意外的发现,土著的后裔对于陈燮这个人并没有多少恶感,更多是一种敬畏和感激的态度。为什么会这样?好事者做了一个调查,土著后裔们的观点意外的统一,巨大多数人都认为,是陈燮给他们带来了现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