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是咨议局的选举,这不一年要过去了么?”

    朱慈烺这才收起兴奋的表情,很认真的问起这两件事情的细节,朱媺娖也不知道,就一句话:“晚上你姐夫回来,你问他好了。”对于这个太子弟弟。提到陈燮喊姐夫,她很满意。

    住进总督府,先洗个澡,等陈燮回来吃饭。进了浴室,朱慈烺又被镇住了。在皇宫也好,在太子府内也好,要说生活设施,根本就没法比这里。巨大的浴室内。地上铺着褐色的地板砖,墙面上是白瓷砖。还有一些玻璃画做的屏风。宫女在里面伺候着,走路都有人提醒要当心滑倒的话,这就不说了。关键是哪个浴池太给力了,大啊,能在里面游泳了。

    洗澡的时候,擦背按摩。全是一些不知道从哪找来的妇女。小兄弟不听招呼抬头的时候,里头的妇女还顺手给撸了一发,最后还给修了脚,伺候的舒舒服服出来时,脚都是软的。

    陈燮回来的时候。朱慈烺还在浴室里头,直接去了书房,看朱慈烺给他带来的束脩。朱由检可不是什么大方的皇帝,交代太子来带的礼物,还是一些不要钱的古董字画之类的东西。不过这一次带来的,有不少好东西。远的有宋徽宗、赵子昂的作品,近的有明朝的一干名家的代表作。瓷器方面,直接从官窑弄了一整套日常用具,就给陈燮打发了。

    正在看的仔细时,朱媺娖进来招呼一声,陈燮出来看看朱慈烺站在院子里,冲他笑笑道:“一路辛苦了,先去吃饭吧,有什么话,饭桌上慢慢讲。”这也就是陈燮了,在别的地方吃饭的时候说话,那是要被骂的。朱慈烺到了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自有。

    夫妻俩陪着,也没其他人,就是一桌子小菜,三人对坐。这个场景,在京师是不要想的。

    “这里不是京师,没那么多规矩,都是家里人,不搞那么多花头了。”陈燮亲自动手,给他倒了杯甜酒。朱媺娖在一边给他夹菜,这个场面朱慈烺觉得浑身都是暖洋洋的。

    “姐夫,我想去秋闺的现场看看,以前听先生们说过,如何如此的辛苦。想亲眼看看。”朱慈烺觉得自在,说话也很随意了。陈燮听了便笑道:“那你还是不要去了,这一次秋闺的规矩,跟以前不一样了。”

    朱慈烺听着大吃一惊道:“怎么,乡试的程序都不一样了么?”陈燮点点头道:“以前那种考试法,太折腾人了。实在是不人道,什么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过龙门之前,各种羞辱的检查,考试时各种非人的待遇,真是不知所谓。这些人作为国家官员的预备人才,不是靠刁难就能看出他有没有才能的。关键还得看他们考试的成绩,还有实际的动手能力。”

    朱慈烺一听这个,立刻兴奋道:“那我更要看看了。”陈燮笑笑道:“行,我带你去。我这里还有一份新的考试规则,你晚上可以看看。”

    话说今年的江南乡试改革,陈燮做了很多的改动,反对的声音很多,但是全部无效。陈燮根本就不听,爱反对反对,我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考试内容就不说了,以前是八股当家,这次八股还是要写的,代圣人言那一套,暂时不宜去掉。多出来的内容,就是农学和算学了。

    还有就是考试的规矩变了,贡院那个地方,过于破败了,陈燮年初就安排重修了,并且推出了新的考试规矩,第一天考八股文,第二天上午考农学,下午考算学。当天考试结束后,不用住在贡院内,可以回去休息,次日一早再来。而且这个检查,也不像以前那么严格了。考生不用带考篮进去,直接就拿着笔墨纸砚进去就行,里面一切都有准备好。

    朱慈烺来的正是时候,休息一天之后,乡试正是开始。一大早就跟着陈燮去了贡院,正好赶上秀才们进考场的一幕。没有排什么长队,贡院有几十个入口。按照要求,长衫拿在手上,摆在一边让人检查,手拿笔墨的秀才们都觉得新鲜。觉得吧,这一次的检查,算是给人检查。以前的检查,那根本拿人当牲口看,脱衣服都是小事,看你不顺眼的,谷道都给你查一下。检查长衫后,检查笔墨,没问题就直接放行。

    进入考场之后,才发现跟以前完全不同了,都是窗明几净的大房子,一排一排的座椅,整整齐齐的摆好了。按照手里的号牌,找到考场和位子,坐下之后等待考试开始。

    陈燮亲自充当一次监考,带着客串的朱慈烺一道,两人进来之后一前一后。在木头搭起的台子上坐下,居高临下的监督考生。考题有专人发放,都是印好的题目,考试前才从印刷厂里出来的。桌子上有准备好的稿纸,还有茶杯、茶叶,地上有一个暖壶。

    考一天才考一篇八股文,上午又不用三四点就起来,这些考生的精神还不错。拿到信封里的试题,打开一看,题目为“何以抱怨”。话说,出这么一道题的目的是陈燮的意思,就是想看看,这些书生读书是不是读傻掉了。负责改卷的考官那里,陈燮提前打了招呼,凡是说什么以德报怨的,全都算落卷,直接啪掉。

    朱慈烺表现的很尽责,以前都是先生考他,今天能考别人,心里别提多激动了。坐在后面一排,等考生开始写了,可以背着手在里头溜达,看看这个,看看那个。遇见哪个考生不服气,回看的时候,努力让自己很凶的瞪回去,吓的考生赶紧低头,那滋味,酸爽啊,别提了。一点都不必浴室里那个给他擦背的女的服务效果差。

    一天考下来,中午在考场里吃的,考生不用自带饭菜,考场提供肉包子,一人两个。中午还可以趴在课桌上休息一下,上厕所的时候,每次只准出去一个人。

    顾继坤也是考生的一员,相比其他的考生,他显得很轻松。在明报的生涯,让他学会了很多东西。不再是以前那个脑子一热就上街的秀才了,已经学会用多角度来看这个世界。这次的考试,他准备的很充分。八股文就不用说了,做了无数遍。算数和农学,他是第一时间拿到教材的,比别人早准备好些天。

    上午八点进的考场,拿到题目,稍稍准备一下,就可以打草稿了,要求是八百字,力求言简意赅,把该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八股有既定的套路,说难不难,说不难,又难比登天。这东西怎么说呢,没有一个衡量标准。很多时候,决定成败看考官的口味。

    考试期间,上了两次厕所,下午四点交卷子,回去休息,第二天还是八点开始考试。可以说吧,新的考试制度下来,整个人都觉得很轻松,不像以前那样,搞的不人不鬼的。

    两天的考试下来,紧绷的弦松弛了许多,接下来就看放榜的事情了。

    考试结束之后,自然是要改卷子,陈燮带着好奇宝宝朱慈烺,进了改卷的地方,让他见识了一下,到底是怎么改卷子,怎么评分。(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七章教导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崛起》更多支持!

    第五百五十七章教导

    问题宝宝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朱慈烺在玩了一天角色扮演的游戏后,回到总督府便追着陈燮问:“以前的科举制度不好么?为什么要改变呢?”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陈燮想了好一会,很仔细组织措辞,希望用最简单的语言,来灌输一些理念。朱慈烺是未来的君王,他对这些事情的认知,影响力是必然的。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们先从科举说起。正常情况下,一个读书人要从一个童生考到进士,话费的时间怎么也得二十年吧?假定这个人从六岁开始启蒙,到三十五岁中进士,这就算是比大多数人快的了。在这段期间,他只需要读四书五经,学习怎么做八股文就够了。可以说,人的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时光,都花在四书五经上面了。那么等他中了进士之后,从七品的县令做起,这个时候他除了四书五经,其他的东西知道的都不多。那么就得在任上学习政务,不可不要小看一个县令,在大明的体制内,一个县的事情,县令都能做主。税收、断案、教化地方、兴水利、修桥铺路等等。这个时候再学这些东西,已经有点晚了。那么在他没有学会之前,实际上他已经是一个官员,掌握了一个县的最高权力。什么都不懂,一切都要现学,又在位置上,你认为他能把这个县管好么?那么再说为什么要学算学。人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都离不开算数。比如殿下在华亭逛街的时候,你买那么多东西,你付钱了么?该付多少钱,你算的明白么?再比如,修桥、铺路、水利等等。这些事情都要用到算学、农学。现在回头再看,在做官之前就懂一些常识好呢,还是一无所知再去学好呢?”

    说到这里,朱慈烺有点明白了,但还不是很明白。陈燮只好继续道:“这样,假定一个同进士到一个县里做县令,一般的任期是六年(京查)。在这段期间,因为对政务知道的不多,怎么也得花上一到两年的时间来熟悉政务吧?那么好了。等他熟悉了政务,最少过去了一年。这过去的一年里,这个县里的政务,实际上是处在一种县令没发挥太多作用的情况下。再假定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县令,很喜欢执行自己的权利,什么事都要他做主。那么你再想想,这一年多时间内,他做出的决断。能给这个县的百姓带来多少麻烦?抛开这一切,我再告诉你。实际上在大明这个体制下,县令的政令,很多时候是没有发挥太大作用的。知道为什么?”

    朱慈烺摇摇头,陈燮笑道:“大明的官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最低层的百姓说起,本朝之初。以里甲制度为基层制度,后加入保甲制度,里甲制度虽然没取消,已经名存实亡。这些基层的吏,手里有权。但却不是官员。加上民间的宗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