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可法有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免掉田赋?这是一个什么情况?真有这么一天,那就是真正叫天平盛世,天下大同了。这可是农耕文明的大明,不是后来那个世界第一制造强国。这里面的区别太大了,史可法根本就脑子不够用。

    “这怎么可能啊?”自言自语的来了一句,军官却笑道:“怎么不可能?如今登州的厂矿,都用上蒸汽机了。那玩意干活,只要人不让它停,那就不会停。举个例子,织布机知道吧?我听工匠说了,一台蒸汽机带动的织布机干活,能顶上几百妇人干活。民报上有个数字,泰西各国,每年流入大明的银子,最少都是三五千万两的规模。这些银子去哪了?大明不缺银子,为何朝廷没银子?这道理很简单,登州的商户心里明白,大明不安稳,他们那点家底未必将来能保住。你看看河南,流贼来了,赤地千里,多少大户遭殃?所以呢,让他们出银子,心里就乐意。再说了,种地一年才挣几个银子?登州那边,现在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进厂子做事情的劳力,一年怎么也能挣个三五十块银圆的,不比种地强?就算是妇人,进了织布厂,一年下来,也能挣十几个银圆的。粮食才多少钱一斤?登州能买到从美洲来的面粉,两斤才一文钱。”

    史可法觉得自己的耳朵听错了,这尼玛还是大明么?这是世外桃源啊!大明真有这地界么?这一瞬间,史可法动了去登州看看的念头。可惜,城门在望,这次谈话结束了。当兵的不能进城,得在城外的军营内报道去。挥挥手,两人道别,史可法进城的时候,被人拦住了。

    “宪之先生,真是你啊,太好了,省了派人跑一趟。”拦住史可法的是推官黄澍,两人有点交情。史可法上前拱手道:“见过推官大人。”黄澍赶紧拦住道:“别,这就没意思了。宪之自回乡以来,在下可没给你脸色看,你这么对我,说不过去吧?”

    史可法笑了笑,没有再说啥,心里倒是很暖和。黄澍这才道:“昨天的到了急报,陛下松了金口,宪之的恢复了官身,立刻进京就任工商司郎中一职,在下这里先恭喜一句。”

    史可法的脑子里翁的一下,怎么可能啊?这个事情,比天下大同都荒唐吧?当今这位的性子,那真是刻薄寡恩,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淡忘了自己给他找的麻烦?

    黄澍也不着急,微笑的等待。史可法晕了一会,这才拱手道:“此事,可有什么说法?”

    黄澍道:“邸报上有消息,引用的是陈阁部的原话。史宪之刚直清廉,虽有犯上之嫌,却无私人之念。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然陛下垂询,臣不能不坦言。以臣一管之见,工商司郎中一职,非史宪之不能胜任。窃以为,君子和而不同,政见上的不同,不妨碍继续共事。只要都是为了大明越来越好,就算有不同的政见,也不能成为互相攻讦的理由。”

    史可法听完之后,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好半天才淡淡道:“这个陈思华,说话还是这么不文不白的,书读的还是少了点。”说是这么说,脸上的感慨,是个人都能看的出来。

    黄澍笑道:“陈思华为了让宪之出任这个职位,冒着犯上的风险推荐宪之,人所未料。”就是谁都没想过这个事情,江南那么多官员给陈燮拍马屁,每天都在排队等接见,陈燮一个都没推荐,单单推荐了刚刚被陛下罢黜的史可法。而陛下真的接受了他的意见,改弦更张,重新启用史可法担任这个重要的职务。

    史可法稍稍沉吟,淡淡道:“此君虽然胡闹,但有古君子之风。”这话说的,陈燮听了一定会脸红的。这家伙暗地里做的很多威胁官员的事情,那是不能上台面的。对付小人,陈燮就是威逼利诱,胡萝卜加大棒子一起上。对付史可法这种一根筋的君子,那就玩另外一套。你要说史可法治理地方的能力,陈燮真未必敢恭维。但是让他在这个位置上干活,清廉这个问题就能胜任。朱由检登载邸报上的东西,其实是断章取义了。

    陈燮还说了,史宪之主政一方,治军打仗未必胜任,担任工商司郎中或御史之类的职务,还是比较称职的。陛下用人,不要看他的短处,要看他的长处。把一个人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这就是陛下最该做的事情啊。史宪之阻挠商税之事,不是他要反对陛下,而是他的眼界不够宽,死盯着一亩三分他那点田赋还有读书人那点脸面。今后可能他还会谏言犯上,陛下就算生气了,也不要往心里去。只要他能做好本职工作,这就够了。

    陈燮推荐史可法一事,在大明官场引起的震动,比一场八级地震都来的猛烈。很多人突然发现,陈燮居然能推荐史可法的时候,对这个人的认知发生了颠覆了。史可法的人生,可谓来了一个神转折,从一个被罢黜为民的在家白丁,突然就摇身一变,再回仕途,还是一个人人都眼红的肥缺。对于整个大明读书人而言,很有一批人被陈燮“高尚”的人格感动了。当是也很有一批人,私下里还是很客观的说“邀买人心”,可惜,史宪之未必就此依附之,日后该找麻烦,还得给他找麻烦。

    江南省的监督使这个职务,最终落到了南京户部的一位五品官头上梁松的头上。这一位为何被陈燮看上,没人能知道。只有心知肚明,这货乖乖的上任了,并且对陈燮俯首帖耳,不敢有丝毫违背。没法子,陈燮手里捏着他的黑材料,哪天他乱来,就让他身败名裂。

    这个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就是各府县的工商监督这个职务的安排了,别看这不过是一个八品的小官,不少人都眼睁睁的盼着。南京的吏部,为了这些职位,吏部尚书每天都去求见陈燮,就是要求一些名额。没法子,南京有太多的官员,过着闲的蛋疼的日子。不找点实缺,实在是日子不好过。谁都不希望自己被闲置,拿一点干俸禄的日子太难过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四章大员之行

    第四百八十四章大员之行

    具体到下面发府县,陈燮就不太客气了,直接拿出一份名单来。真正是做到了顺昌逆亡,江南一省有举人功名的文人,意外的有很多人选择了依附陈燮。

    等这个事情尘埃落定,各地的官吏都确定下来,已经是七月初的事情了。一支以登州兵为主的侦缉队和征税队伍,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正式开始在江南推行商业税十税一的政策,并且成功的把各地的官府都架空了,在这个事情上官府说不上话。

    这么说吧,这个体系自成一系,直接依附在君权之下。征收上来的税到了京师,八成交给户部,二成入内库。这个分赃比例,也是一个妥协的结果。不过呢,在地方上收到的税,上交给京师的只有七成,三成留在本地,作为各种开支之用。

    新的商业税体系正式运作之后,陈燮玩了一把失踪。似乎在一夜之间,陈燮就离开了江南,谁都不知道他去哪了。好在陈燮是个三省总督,不可能总留在江南。朱媺娖倒是留在了南京,由此可见今后陈燮会以这里为大本营。

    大员岛遥遥在望,海面上的景色单调的让人发疯的时候,总算是看见了目的地。红娘子趴在栏杆上,晕船的反应已经没那么强烈了。刚刚上船的时候,吐的叫一个惨烈。

    陈燮的手温柔的在背后抚摸,一边柔声道:“叫你不要来。你不听。”红娘子倔强的抬头,横了一眼道:“你都不回济南了,我只好来找你。刚到南京,你又要出海,我不跟着你,不是白跑这一趟么?再说了,我不跟着来,也会便宜那些高丽女人。”

    陈燮只好笑笑,这女人犯浑起来,没道理可讲。这一趟真的没想到。红娘子会突然来到。本来的计划是带着一群朝鲜女人走一趟。她们不晕船,狠狠的一路**过来,缓解一下最近一段时间的辛苦。没曾想,红娘子半路杀到南京。陈燮熬不过她。只好带着上路。这一路上。红娘子晕船太惨了,陈燮也没心思去**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南方是瘴疠之地。实际上没那么玄乎。就是疟疾在作怪。北方人到了南方,鲜有不给疟疾弄的很惨者。陈燮有青蒿素,自然不担心这个东西。大批移民抵达大员之后,全靠着青蒿素才活下来九成,其余的没撑住的大概在一成。

    五十万人在大员岛安居,这就是陈燮坚持不懈的移民成果。开荒这些都是小事了,关键还是在大员岛上,淡水两岸,出现了几百个定居点。在淡水河口,修了坚固的要塞,还有码头和一支常驻的舰队。

    与此同时,荷兰人还在台南呆着,陈燮一直没刻意去针对他们。但是很明显,随着大员岛上的移民数量的剧增,荷兰人感觉到了严重的威胁。多次向郑芝龙提出抗议,对此郑芝龙不予理睬,荷兰人抗议就抗议好了,丢一边,客气话都没一句,他得忙着挣银子。

    现在的郑芝龙,已经做到了总兵一职。但是手下的军队人数,反而大大的减少了。兵不过一万,战船不过一百。反倒是他的商船,现在多的很,有两百多条,专门跑福建…扶桑,福建…泗水两条航线。身家不菲的郑芝龙,现在是安定当他的富家翁,海上霸主的心思,早就淡了。这就是过上好日子了,也没有了争斗之心了。更现实的是,登州海军的实力,强大到他无法望及项背。短短几年的时间,六七千料(两千吨级别)的大船,多出来好几十条,三四千料的大船,多出来近百条,这还怎么玩啊。

    别说郑芝龙了,荷兰人在台南,时刻都担心被打出去,甚至担心被打到泗水去。这是很现实的担忧,这个时候的欧洲,情况并不那么乐观,面对英国的崛起,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实力,无法兼顾东南亚已经是很现实的问题。

    荷兰人的崛起,也就是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17世纪初的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绝对是海上的霸主。但是这个国家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