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珠习礼并不知道,王贲其实玩的很败家,随身携带的火箭弹全部打光了,目的不是为了杀伤多少蒙古兵,而是把对手彻底的打怕,一次就让他们死绝了增援辽阳的心。科尔沁部落和清国虽然是一条船上的,但是不代表这些蒙古人,愿意为清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种步兵对阵骑兵的战斗,实际上还是有讲究的。经过参谋部的反复研究,如果对手不计伤亡的反复进攻,用人命来消耗弹药,理论上打二十发弹药,枪管就承受不住了,必须停止射击散热。大炮的情况更差一些,打十炮左右,炮管就得发红。这毕竟是前膛枪,如果是后装步枪,这个问题就不那么明显了。

    但是蒙古人不知道,这个时候,步枪兵的枪管已经红了,炮兵的炮管也红了。如果他们还有勇气冲上去,就只能上刺刀了。但是蒙古人不知道,他们还以为继续战斗,也是如此。

    按照近代军队的标准来计算,出现三成的伤亡,军队还能继续战斗,这就是合格的军队。出现四成的伤亡,还能有序的组织战斗,就是铁军,达到五成,还能坚持正常的编制战斗,那就是钢军。登州营是不是钢军不好说,反正蒙古骑兵没这个牛逼。

    脸色铁青的满珠习礼,不甘心的看着依旧站成方队的登州营,走还是不走?要不要继续去增援辽阳,这个问题已经引发了争执。

    “你说什么?要去你去,我整个部落的青壮男子都在这里了,四十岁到十六岁,都在这里。他们死光了,你还来吞并我的部落是吗?”发出声音的是满辉,他正在跟一个关系不那么好的首领争吵。满辉的身边,聚拢了五六个跟他关系不错,大家一起发财的首领,虎视眈眈的看着那个跟满辉吵架的家伙。这个首领的人马要多一些,能有两千人,满辉只有一千人,但是几个部落加起来的实力,就不好随意的得罪了。

    “都不要吵,撤退。不去辽阳了!”满珠习礼果断的做出了决定,不然他担心会内讧。那个满辉,满珠习礼是知道的。这老东西有个女儿,被登州人抓走了。据说是买给了一个山西人做妾,然后弄了好多登州的货来便宜他。登州的雪盐、血糖、茶叶、棉布,甚至连钢刀和锁子甲都能弄的到。在也是满辉最近一年多,实力快速膨胀的原因,从一个只有一千战士的部落,发展到两千多战士的部落。多尔衮出兵的时候,满辉贡献了一千兵力,人人都装备了登州锁子甲。据说这种甲,满辉拿货是一匹马换两副。卖给别人,都是一匹马换一副。真是个黑心肝的家伙,换成以前,满珠习礼就对他动手了。但是现在不行,需要他们打仗,登州营都打到了辽阳了。不是内讧的时间。就算是内讧,满珠习礼手下的一万多人,跟他们一伙人打起来,也未必能讨好,原因就是装备。一些蒙古人,还在用骨头箭。满辉的部下,用的都是铁箭头。这是因为他能弄到登州的生铁,又一个山西商人做女婿,还真不错啊。

    “大家都听我的,不去辽阳了。回去之后,都互相靠近一点,免得被人眼红。我跟你们说,我那有登州出的锁子甲和钢刀,每家送一百套。我们要是不团结,迟早被人吞了。”满辉对身边的朋友们低声这么说的时候,眼珠子偷看了一眼满珠习礼的那边。不少人凑在一起,也在不断的看着这边。这些小部落抱团,大部落也是要抱团的。部落之间,为了争水草,械斗也是经常的事情。

    满辉可没对这些朋友说实话,他可是知道自己的真女婿是哪个。靠着女儿走关宁军防线带回来的登州货,满辉其实不担心部落过冬的问题。登州来的粮食,茶叶,那是一车一车的送,便宜的很。别人一半的价钱都不到,他就能拿到足够的货。哼哼,登州营打破了沈阳,你们就等着看,到时候谁才是赢家。

    辽阳,城外,一群军官凑在一起,用手里的望远镜观察地形。天空中到处都飘着热气球,这一带是平原,一望无际的荒野上,难得看见一个活物。天气已经有点冷了,渤海也快结冰了。换成以前,这都不是作战的好机会。但是这一次不一样,盖州城内囤积了大量的作战物质,动用了三万民夫和三万多头牲口运输物质,从盖州到海城还在修道路和轨道,这就是占了地盘不打算走的节奏了。

    “辽阳不是海州,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这一仗的难度,不是海州那种已经被打破胆子的汉军可以比的。满人要守住老窝,肯定会跟我们拼命。按照中丞大人的估计,辽阳一战是关键,如果能攻克辽阳,满人的勇气会彻底消失,很可能会弃守沈阳。”

    常时仁一边观察,一边提醒身边的军官们。打辽阳,他没有着急,而是先慢慢的做准备。囤积均需,清扫周边,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能够四天打破海城,不等于辽阳就能简单的拿下。随着战线的推移,这已经到了满人的腹地了。如果不甘心退回深山老林,满人就会在这里跟登州营决一死战。

    “说的对,换成是我,也不会退回深山老林去。那地界要是呆着舒服,干嘛要往辽东打。”

    “苦寒之地,根本就不是人呆的。这么些年,在辽东呆的舒服,换成谁都不乐意跑走。”

    军官们的思想还是很统一的,这一点常时仁很欣慰。第一次指挥这么大的战役,说不紧张没压力,那是骗鬼。登州营有过打破城市的经验,但都是建立在敌人抵抗不是那么坚决的状态下。这一次,是奔着敌人的老窝去的,经营多年的老窝,怎么会轻易放弃?

    打扫战场的事情,登州营交给了那些俘虏。意外的是,这些人没有抱怨的意思,欢呼着冲进战场,干的很欢实。王贲不理解的时候,还是阿沅给了他答案:“按照规矩,他们能拿三成。现在他们都是奴才了,以前的家当,都不属于自己的。今后想要家当,得自己去挣。”

    王贲无语的看看那些人,又看看还在冒烟的黄泥洼。(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六章慢慢的折磨

    第四百一十六章慢慢的折磨

    大锅里炖着大块的马肉,香气传的很远。登州营的士兵们,热切的看着锅里的肉,怎么还不熟啊。不少人都在吞口水了。压缩饼干和罐头这两种东西,早就吃腻味了。出来打仗这么些天,总算是能敞开吃新鲜肉了。马肉的味道很一般,肯定比罐头和饼干好吃。

    相比于登州营的士兵,满汉俘虏们则完全无法理解,不就是马肉么?那玩意多难吃啊。还是眼前的罐头和饼干美味啊。这种产自现代,加了淀粉和各种添加剂的事物,在这些俘虏的口中,变成了人家的美味。拜托,那是调料的味道,真心没啥营养的东西。

    阿沅就很喜欢吃罐头,切成一片一片的,用木棍串着,放在火上烤。热油往下滴的时候,焦黄的午餐肉很烫,这小女孩却不怕,一口一口的吃的很起劲。

    王贲看着她熟练的吃了一个罐头,依依不舍的看着箱子里的其他罐头的时候,实在是无力吐槽了。赶紧来一句:“喜欢就都拿走吧,还有饼干。”

    “我拿走了,你吃什么?”阿沅不敢相信的看着他,这世界上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居然随便的送人?这不科学!王贲努力让自己严肃一点,很认真的样子对着那双清澈的眼睛说:“我喜欢喝小米粥,能放点肉和皮蛋就更好了。煎饼和白面馒头也不错,还得有大葱蘸酱。”

    “哦,我知道了。晚上我给你做。不过先说好,我只会熬粥和煮肉,别的不会。”满心欢喜的阿沅,抱着一箱罐头走了,去医院找她弟弟,走之前来了一句:“谢谢主子。”王贲差点摔倒,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这女子不过十五六岁,纠正她这种思想还来得及。

    当兵的用马肉烫就着馒头,吃的很开心。俘虏们吃着战斗口粮,也很开心。场面意外的和谐。一个试图逃跑的人都没有。后来王贲才知道。一个是不想跑,因为吃的很好,罐头和饼干的味道太好了。一个是不敢跑,按照规矩。跑走一个人。其他人都会倒霉的。所以。战俘们很自觉的,互相监督。没准还没跑,就被自己人发现拿下了。

    满人敬畏强者。登州营就是强者。既然战败了,成为了奴隶,就顺从的生活就是。好像这里的生活很不错的样子,就算是后来改吃炒面了,味道也比干巴巴的肉强多了。

    俘虏们对铁器有着意外的执着,黄泥洼的大火熄灭之后,不少人要求回去,王贲同意了。派一个小队的士兵看着他们,回来的时候一个不少,几乎回去人,手里都拿着一件铁器。最多的是铁锅,然后是锄头之类的东西。

    确定蒙古人撤走之后,王贲留下一个夜不收小队继续监督,主力开始往辽阳方向继续清扫。落在后面的山东兵和一个乙字营上来了,携带了大量的辎重。辽河即将封冻,船队必须回去,这是没法子的事情。

    两军汇合之后,王贲手里的兵力多达三万余,胆子更加大了。一路往东,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北上,拔掉长胜堡、长勇堡,戒备可能还会来的蒙古人。主力往东,拔掉了长安堡、王大人屯之后,从西侧威胁清军的增援路线。

    常时仁这一边,有条不紊的清理周边,花了五天的时间,把太子河以南的地区,五十里范围都清扫了一遍。主力在城南、东南两个方向,扎下营盘,摆开攻坚的阵势。天冷之后,辽东的大地会变的很硬,挖坑道是不用指望了。同样,在辽阳城下的外围阵地上,清军也放弃了挖更多的沟壑。

    战场上意外的平静了下来,交战双方都知道,这是激烈战斗前的宁静。

    范文程见到了豪格,第一句话就说:“大贝勒,皇上说他就在盛京呆着,奴才自请来助阵。上阵杀敌,奴才是不行了,出谋划策,还是可以做到的。”

    豪格很不喜欢这个家伙,但是这个时候没有露出来,拉着他上了城头,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