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拱微勉强的拱手道:“舍弟无状,思华先生多多包涵。”这就是给身边的男子找一个台阶了,得罪了陈燮。区区一个隆平候,可顶不住南京城里那些靠陈燮发财的权贵为讨好陈燮而对张家下毒手。在利益面前,在绝对的武力面前,隆平候这一家,屁都不算一个。

    “你们走吧,今天的事情就到这。”陈燮还算好说话,意思就是不追究了。张拱微松了一口气,其弟张勋卫扶着他离开,身后没受伤的家丁赶紧跟上,根本就不管那些地上躺着的。一群友人。也都畏惧的看着陈燮。不甘的走掉。

    宅院的门口站着一个粉裙女子,年龄不大,也就是十五六岁,一双眼睛很大。明眸皓齿。身材高挑。站在那里盯着陈燮一阵猛看,好久才露出笑容道:“奴家王月,见过思华先生。”

    陈燮冲她微微一笑道:“我不是来找你的。我的事情办完了,该回去了。告辞!”陈燮说着转身就走,王月一脸的惊讶,看着大步回去,上了马车的陈燮,在马队的簇拥下离开。最后看见一个孙临站在那里,王月瞟他一眼,剁了剁脚,转身回去了。

    孙临跟个呆子似得,看看王月回去,犹豫了一会还是进去了。

    没有预想中的有情人在阴霾散去之后的相视一笑,更没有陈老爷强抢民女的戏码上演。唯一可以被当做故事来的讲的八卦,就是陈老爷一拳打飞了隆平候张拱微。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历史一直是这么告诉后人的,不同的是方式发生了变化。后人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换了个方式来达到目的,仅此而已,本质没有变化。

    黄昏的时候,孙克咸派人送来了一个消息,他在街上遇见了方以智和一个余姓老乡,一起去别处喝花酒去了。这么快就从郁闷中走出来,不知他和王月谈了些什么。或者说在王月那边遭遇了什么。秦淮河是烟花地,遇见王月而不得,未必是坏事。

    “陈思华一怒劈公侯!”这个段子第二天就成为了南京城的主流八卦,有说陈燮争风吃醋的,这是主流的观点,老百姓喜闻乐见。也有说陈燮经过,被隆平候家丁无力阻拦,愤而出手的。这是理智分析派的观点,毕竟陈燮没有进王月的门嘛。还有说陈燮早就跟张拱微有仇,特意去报复的,这是脑洞大开流。

    总之,陈燮又出名了,成为八卦的中心。作为八卦主角的陈燮,回到家里后则在写信,一封信送往安庆,让游击将军林雅率部往武昌,去参加熊文灿的军事会议。另一封信则送往凤阳,让王启年出兵大别山区,把张献忠往河南和湖广赶。

    安静了两天,孙临回来了,历史果然没有走样,他还是跟葛嫩走到一起去了,纳之为妾。两人拜过陈燮,一起回了孙家。方、孙两家,自八年起,移居南京,方以智这个大舅哥,心里怎么想的,陈燮就不知道了。

    秦淮河对于陈燮来说,值得留恋的东西不多。过一日,陈燮北上,柳如是、郑妥娘随行。孙临留南京主持明报诸事,算是陈燮照顾这个家伙。

    船到镇江,夜宿江边。微风白浪,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陈燮的客船靠在岸边,夜里无事,与二女谈笑。经过几年的锻炼,柳如是和郑妥娘的见识不差,谈起事情来也有来有往的。不像以前,都是陈燮说,俩人听。三人聊的正好,丫鬟来报:“苏州叶氏来访。”从这个称呼上,陈燮判断出叶纤云和张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叶纤云没一会便进了舱房,看见郑、柳二人,心里没来由的酸了一下,脸上的表情也有点硬。上前道了一福:“见过陈老爷,见过二位姨娘。”

    陈燮招呼她落座,笑道:“脱离了张家,你今后有啥打算?”叶纤云低着头,声音里带着淡淡的哀怨道:“这些年,为张家挣的银子,我一两都没要。等到打倒了沈家,就算是还了人情两清了。”

    陈燮沉吟不语,实际上是不知道说啥才好,叶纤云是正儿八经的良家,和离的压力其实很大。尤其这是在明朝,坊间的口水都能淹死人。这样做,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

    “打倒沈家不难,难的是一旦正式对外宣布离开张家,你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还是换一个地方呆吧。”有的事情,陈燮也无法改变,几百年的民俗观念,深入人心,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想到这里,陈燮不免怒道:“理学害人,朱熹害人。”

    一番话说的在场三个女子都傻了眼,叶纤云突然抬头,目光莹莹的看着陈燮,少顷起身道:“时候不早,奴家该告辞了,这是计划书,按照您的要求写的。”放下一份计划书,叶纤云有点慌张的走了。陈燮明显很惊讶的看着她出去,郑妥娘赶紧去送人。

    “这位张家少奶奶,叶家大小姐,怕是意属姐夫了。”柳如是在旁笑道,陈燮苦笑着摇头道:“她倒是个能干的人才,长的也不差,可是这天下的才女美女可不少吧?总不能见一个,就收一个吧?”

    柳如是大概是受陈燮影响最深的女人了,笑道:“这世道,就没女人的自主选择的余地。”

    一句话,说的陈燮颇为惭愧,他何尝不是这个世道的受益者?哈哈哈,陈燮干笑几声,赶紧转移话题,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免得说出一些让自己难受的话来。

    熊文灿坐镇武昌,先见到的是左良玉。刚开始,左良玉还有点怕熊文灿,谁知道是不是另外一个卢象升。这个时候的左良玉,已经有点军法的意思了。张国维拿他不住,熊文灿又哪里能驾驭的了他。说起这个熊文灿,还真是个奇葩。上任之后,每天开会,就是没一个说法。怎么打,谁去打,也没个准话。三两下试探之后,左良玉看出这货是个废物来了。

    左良玉在洪承畴、陈奇瑜、卢象升手下都干过,这三位指挥打仗,那是一套一套的。

    很快,熊文灿的绝招出来了,“招抚”。这一招,直接让左良玉玩起了消失。赶到武昌的林雅,在左良玉消失之后,他也消失了。咱不伺候这位傻蛋。

    接下来的故事就好玩了,熊文灿广发消息,倒是送信,让流贼知道,本督要招抚你们了。问题是,熊文灿的情报系统太渣,根本就找不到他项招抚的张献忠和刘国能。怎么办呢?他派了几百人个,到处张贴告示,通知这俩。

    赶上王启年率部西进,在大别山区打了几次,流贼望风而逃,一股脑的进了河南和湖广。王启年也不追了,就在大别山区外围呆着,那意思你们别来啊,来了我揍你。

    损失惨重的张张献忠躲到了湖广,刘国能缩进河南。李自成这个时候比较折腾,在打四川。结果遭遇了秦良玉,打正面秦良玉未必能打赢,但是守城一点问题都没有。李自成进不了四川,只好回头往陕西去。结果被洪承畴和孙传庭连续教育怎么做人。

    李自成一看陕西也待不成了,那就再往四川跑吧,赶上杨嗣昌处处堵截,李自成想跑都跑不动,只能窝在原地,看着自己的活动空间一点一点的缩小。

    这个时候,熊文灿的招抚事业,在其孜孜不倦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回报。刘国能投降了,带着五万多人,向只有一万多人的熊文灿投降了,接受招安。这一下熊文灿大喜过望,再接再厉。张献忠一看不是个事情啊,这会尼玛李自成都快被玩死了,他在江北被王启年打的很惨,跑到湖广来一看,我艹,刘国能抢先投降了,干脆,我也先休息一段时间。(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章运河疏浚费

    第四百零四章运河疏浚费

    崇祯十年十一月,刘国能接受招抚。张献忠在江北吃了败仗,跑到湖广来,打着官军的旗号,打算偷袭南阳。结果,十一年春天,在南阳遭遇了左良玉。热衷于造反事业的张献忠,再次被重创,乱战之中,被左良玉射中肩膀,又一刀砍来,要不是孙可望拼死相救,张献忠同志的造反事业,就得画上一个休止符了。

    张献忠掉头往湖广跑,到了麻城,结果遇见刚刚接受招安的刘国能。以前这俩关系就不好,经常闹矛盾。刘国能带着好几万人投降,才混了个守备的职务。正想着在官军的事业上有所进步的时候,当然一点都不客气。造反的时候,混号闯塌天的刘国能,派人告诉张献忠,此路不通,你换个地方去呆着吧,看在过去的情分上,就不打你了。

    张献忠跑到了谷城,这才算是暂时安定下来。崇祯一十年春天,杨嗣昌的十面埋伏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李自成奄奄一息,刘国能投降,张献忠困居谷城。其他的造反队伍,都是小股,而且被打的不成样子。根本就没有崇祯九年的那种造反**的影子。

    这个时候,熊文灿很聪明的坐镇安庆,这里有登州营,流贼不敢来,安全有保证。至于陈燮怠慢他的事情,熊文灿很聪明的没有去提。刘国能投降后,马士秀、杜应全也都跟着投降了。这时候的张献忠非常的苦逼,用教材上的话来说。“革命事业”进入了低谷。

    往江北,登州营的地盘,根本不敢去,惹不起,去了一准倒霉。往河南,左良玉在等着他,去了也没讨好的可能。往四川吧,刘国能还不答应。长江挡在南下的路上,无路可走了。

    这个时候,张献忠得到一个重要的消息。当初救过他一命的陈洪范。此刻在熊文灿手下做总兵,张献忠派孙可望携带金银珠宝去给陈洪范送礼,让他为自己说好话,同时请陈洪范代替自己个熊文灿送了一份厚礼。表示愿意接受招抚。收了好处。本来就打算招抚的熊文灿。当然是大喜过望,表示可以接受。但是朝廷内有不同的声音,张献忠是谁啊。挖了朱由检祖坟的家伙,这仇恨不共戴天。

    张献忠有招,手下有个麾下姓薛,韩城人,跟首辅薛国观是是不出五服的叔侄关系。张献忠让他去京师,四处送礼,然后为他说话的人就多了。过去的事情,就不提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