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门打开,看陈燮探头看过来,身后还有几个女子的脸,红娘子的心里一阵不舒服,哼了一声扭着腰转身不去看他。陈燮若有所思的看了一会,缩回车里继续上路。红娘子转身之时,马车已经走远了。不知道为啥,一向坚强的心里有点酸酸的。

    “有人来拜访?等了半个月?”陈燮听到这个消息,多少有点奇怪。外面的人,想进张家庄内部是很难的,这几个自称江南文人的访客,只能住在集市上的旅馆里。是谁这么有耐心,一等就是半个月?陈燮看看拜帖上的名字,还有一个是匆匆见过一面的。

    桐城孙临、方以智,松江夏允彝、徐孚远,联袂来访。陈燮对大明这些文人,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好感。这真是屁股决定脑袋。话说回来,如果这些人家的背景不是大地主,而是商人的话,陈燮不介意勾搭一二。毕竟现在为陈燮服务的读书人,实在是少的可怜。以前还有个张瑶跟陈燮比较亲,上一次张瑶长时间的思考之后,决定辞官回家养老。这就是保持中立,两边的都不站队。并且有意识的跟陈燮团队保持距离。

    这种做法,让陈燮清楚的认识到,大明的文人阶层,是很难接受一个有可能变成乱成贼子的家伙。尽管在利益上,张瑶代表的登州本地官商集团,现在跟陈燮是一个利益群体。但是不妨碍这个群体当墙头草,两边都下注。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在乱世。张瑶就是如此,自己在家赋闲,留在登州城里闭门读书,大儿子张薪则去了京师,借口是读书,准备下一次的春闺。

    张瑶的态度,陈燮真的无所谓了。已经走到了现在这一步,接下来的事情不是大明带着他往哪里走,而是陈燮要推着大明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移动。

    陈燮还是决定见一见他们,指望这些习惯性对朝廷指手画脚的文人纳头便拜,那是玄幻小说里才有的段子。大明朝的读书人,天老大,我老二。陈燮无非就是想看看,他们面对自己的时候,到底会说出一些什么让人啼笑皆非的建议。

    四位结伴而来的文人,在登州呆着有一个多月了。上次陈燮回到登州,他们就想去拜见。没曾想赶到张家庄,陈总兵出海去了。于是四人一商议,留下来继续等呗。反正这些人家都不差银子,登州的生活水平也不高,单纯的吃住,花不了多少银子。

    打着游学的旗号,到了登州,这四人自然要四处走动,看看登州的风貌。这一转就是一个月,处处透着新奇的登州,实在是有太多他们难以理解的事情。

    就市面上而言,从来就没见过这么整洁的城市。街上一个乞丐都看不到,更看不到那些哪里都经常见到的青皮混混。这个城市,自上而下都充满了一种规则的美感。走在大街上,道路比别的地方都宽一些,车马一定是走右边。肩膀上呆着红袖章的“城管”随处可见,这些人面像凶恶,但是却没有见过他们做什么欺行霸市的坏事。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大致上对这个城市有所了解之后,他们才发现已经被这个地方吸引了。习惯了这里的干净和生活上的便利,让他们回老家的农村里呆着,真的会担心不习惯的。

    尤其是天气热之后,登州城里蚊子少了很多这一现象,更是让人吃惊。

    他们一直在谈论一个问题,陈总兵对登州的治理,是用什么方法做到的?于是他们迫切的想见到陈燮,拜访不得之后,显得很有耐心的等待。在张家庄一带,他们的走访得到的信息更多,这里才是陈燮的老窝,很多事情更为直观。

    发现能在这个地方获得更多的信息之后,几位读书人直接搬到集市里的旅馆住下。每天四处溜达,到处看看,在茶馆里跟人聊天。渐渐的,对陈燮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很难说他们对陈燮的感官是否正面,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希望更深入的了解陈燮。

    韩山找到旅馆,这几位出去了,留下话让他们明天一早过去便离开了。四人黄昏前回到旅馆,从掌柜处获悉消息后,意外的没有过于激动,反倒是安静的坐下来,面带思索。

    “我们都得好好想一想,见到陈思华,该说点什么?”方以智这个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也有不同的观点,比如孙临便反问:“为何不是陈大人?我以为就算将来有一天成了两榜进士,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我们与陈大人的差距何止万里?”

    方以智眉头一皱,对着妹夫便不客气的开口道:“你我都是秀才的出身,有功名在身。陈思华贵为总兵不假,但是就出身而言,不过是一个监生。这个跟治国之道有何关联?”

    年龄大一些的夏允彝立刻开口,打断了孙临准备反驳的话道:“都不要争了,没有意义。大家都回各自的房间去,仔细想想,明天该怎么面对陈总兵。”

    大明给了读书人太多的地位,直接导致他们习惯了高高在上。尽管他们走知道,明天还这样,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但是大家还是在心里有各自的想法,出身不错的方以智,还是不会改变他的观点。一个再怎么成功的武将,都比不了两榜进士的吸引力。同样是在登州呆了同样时间,每个人心里的定位都不一样。夏允彝想的是,如果我在他手下做事,我能做到什么地步?徐孚远则在想,陈总兵是靠的什么方式,打败了后金。孙临则比较干脆的想,我要留下来,给陈大人做事。

    太阳再次升起,新的一天来临了。四位读书人,在楼下汇聚后,享用旅馆的免费早点时,韩山出现了。报上来意后,四人很快吃好,各自的书童丢下,跟着韩山出门,上了等在门口的马车。塔塔塔的马蹄声,一阵一阵的敲打在心头的时候,四个人的心思都有不同的感触。

    一身长衫的陈燮,站在侧门口,看着马车过来,打开车门下来的四个人站在面前时,陈燮拱手笑道:“我就是陈燮,四位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能够看见陈燮站在门口迎接,这四位的内心想法还是不太一样。方以智顶多认为,陈燮不是传说中的轻慢之人。孙临和夏允彝则认为这一举动是礼贤下士。徐孚远的心思,全在兵法上面,别的没多想。

    进了大门,步入会客厅,等丫鬟送了茶水下去后,陈燮笑道:“四位朋友,有何见教?”(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碰撞

    第三百四十一章碰撞

    “既然以朋友相称,在下就不客气了。思华兄,登州市面繁华,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走遍大明,从未见到过这等所在。在下颇为好奇,登州治下为何不同于大明别处?思来想去,在下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特请思华兄教我。”

    方以智上来就摆出一个平等的姿态,这还算是收敛的。毕竟陈燮有监生的名头,因为是御赐的,比起货真价实的秀才,还是有所不如。

    陈燮多少有点惊讶的看着这个年轻人,说他虚心求学吧,看看他的表情和指点江山的气度,似乎又不相符合。想了想,陈燮给了一个让人方以智有点难受的答案:“这个问题,说起来有点复杂。我就算告诉你,你也未必会明白。这样吧,你真的想弄明白这个事情,就留在登州,呆上一年半载的,以你的聪明才智,大概能搞清楚。”

    本打算跟陈燮好好探讨一番的方以智,一头撞上了棉花堆。准备了一晚上的问题,一个都用不上。陈燮似乎不打算跟他较劲,这让他想发力都无从谈起。

    就在方以智有点尴尬的时候,徐孚远笑着拱手道:“久闻登州镇陈总兵乃兵法大家,在下喜好兵法,特请教陈总兵,登州营如何练兵,陈总兵学的又是哪家的兵法?”

    这个问题,陈燮也觉得很蛋疼。什么叫哪家的兵法?想了想,陈燮还是决定坦诚相待。很认真的对他讲:“徐先生,陈某没有学过兵法,所谓练兵之道,其实一点都不复杂。登州营练兵,说穿了很简单,粮饷充足,严格训练,赏罚分明。如果非要拿大明别的军镇比较,陈某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比较。我这么说,徐先生能明白么?”

    徐孚远也哑火了。对啊。登州营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朝廷的银子,严格意义上这是一支私兵。不过徐孚远很快就想明白了一个事情,大明其他军镇,不也都是私兵么?可是。他就是没法跟陈燮去提这个事情。大明军事上的弊端。徐孚远心里很清楚。站在一个读书人的立场,当着陈燮的面,总不能问人家。为何不把登州营交给文官去指挥吧?

    之前的这两位,说穿了心里对陈燮还是不服气。觉得自己要是有那么多银子,也能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他们觉得陈燮的登州营有作弊的嫌疑,这点倒是想的没错。问题是,就算他们有那么多银子,真的能练出一支同样的登州营么?这就是眼高手低的问题了。

    方以智缓了一阵之后,再次抢夺了话语权,不等别人开口便道:“思华兄,你以为大明现今的问题,主要是什么?”陈燮看他有点激动的样子,心里暗暗叹息。就算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桐城方以智也就是那样了。指望大明的文人能摆脱时代的桎梏,穿透历史的迷雾去看的更远,真是不要做梦了。就算是一直没有开口的夏允彝,在批评东林和复社“无一实策”的时候,心里何尝想好了实策呢?

    陈燮看着方以智,似笑非笑的点点头,稍稍思索便道:“这个问题,其实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又何必来问我?”方以智被这个回答气到了,腾的站起道:“在下诚心求教,何以思华兄推三阻四,避而不谈?”

    陈燮不动声色的看着他,沉声道:“方先生,何必激动呢?你心里的想法,不外是当今天子被奸相蒙蔽,大明朝只要君主信赖任用君子,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治理国家,整顿乱局,真的是仅仅依靠亲君子远小人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么?正是因为你心里把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