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阶段指望南京一地都以银圆为货币是不现实的,只能是潜移默化。万事开头难,走出了第一步,接下里的事情就是慢慢的稳步发展。对此陈燮信心十足。

    四月十五。第二期《明报》出炉。头版的下半个版面,是一副巨大的广告,恭贺大发钱庄南京分号开业。这在明朝,绝对是一个新鲜事物。十首律诗。十首词。刊登在第三版。引起大极大的轰动。读书人好名,这些诗词在报纸上出现,一日便可传遍整个南京城。作者可谓一日成名。

    编辑在抬头处按:诗词录用,以编辑个人喜欢为准,如有不当之处,多多海涵。

    最实惠的还是润笔,拿到润笔的书生,无不得意洋洋,持报社送来报纸,邀朋聚友的拿润笔请客。人前人后的很有面子,本期报纸最有特色的一点,还是在头版的一则启事。“天下事,天下人皆可知之,诚邀各路名家撰文,针砭时事,指点江山。”

    第四版还是话本石头记,就为这话本,秦淮河上画舫里有点名气的姑娘都在盼着有人给他们的画舫送报纸。得了免费报纸的,自然是得意洋洋,觉得很有面子。那些没得到报纸的姑娘不乐意了,都是混这行的,怎么能厚此薄彼呢。能有点名气的姐姐,那个没几个酸文人做拥趸。一番抱怨加温柔细致的伺候,这些个文人跟打了鸡血似得,跑报社这里来要报纸。

    报社这边顾继坤出面应对,表示不是不送,而是报纸的数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大家留下地址,下一期会酌情考虑。这些文人一看这个情况,也没啥好说的。人家印报纸,要本钱的,白送的东西,给不给那得看人家乐意不乐意。闹腾几下,喊几嗓子,意思就到了。闹腾了一个上午,前后来了五六百个读书人,费尽口舌才打发走。

    顾继坤心里很纳闷,明明手里还有一百多份报纸,为何不送出去。没等他想明白的,来要报纸的人又上门了。这次不是什么文人了,各种各样的买卖人都有。顾继坤也只好继续应付,午饭都没能好好吃上一顿。

    柳如是就很不明白的问陈燮:“姐夫,为何有报纸也不给他们?”

    陈燮笑道:“求来的东西值得珍惜,还是白送的东西值得珍惜?”

    报纸的事情,交给柳如是和顾继坤等人肯定就是一个草台班子,不过陈燮也没什么好法子,只能暂时先对付。等他们熟练了,自己在走人就是。反正这里是明朝,报纸该怎么办,本身就是新鲜事物,没有参照物对比,谁能看出不对来。

    第二期报纸火了之后,陈燮让归庄兴出面,去招了几个老童生,这些人科举不行,一辈子都没靠个秀才,家里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自然不会拒绝这么一份稳定工作。这些上了年纪的童生,作为校对来使用,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第三期报纸增加了一千份的印数,依旧无法满足南京城里的免费需求,陈燮也没说加印的事情,就是让人在第四期报纸上发了个通告,鉴于报纸需求量太大,报社无法承受。故第五期还是免费曾总,第六期起,除了南京各政府部门可以继续免费送报纸之外,其他的报纸需收费二文一份。愿意付费的用户,可向送报的报童订阅。

    陈燮这个决定,可算是把柳如是给惊着了,两文钱对寻常人家来说,可是小数目。一个月出六期,就是十二文,这都够一家人吃几天的。这丫头赶紧找到陈燮问:“姐夫,这是为何?”

    陈燮故作高深的微微一笑,没有回答。有趣的一幕出现了,第四期报纸刚出不久,当天下午有一些人找上们来,要求订阅报纸。这些人都是本地商户、qing楼、画舫,店里有没有一份《明报》,现在已经直接跟店铺的品味挂钩了。

    当天下午一口气就订出去一千五百多份,按年缴费的就是二百多,半年一缴费的有三百多,按月缴费的人最多,有六百多户。次日又来了一批要求订阅的人,这些人都是风月场所来的,南京城里一千多条画舫,上千家青、楼,一口气就订出去两千多份。一些来订报纸的人还抱怨,当娘的要不出这个钱,姑娘们都不肯好好干活。为啥?都在追着石头记看,里头的好多词,都编成曲子在唱了。到时候别人家的姑娘唱葬花吟,你家姑娘还在唱枉凝眉,你这就是落伍了。

    风月场所的客人,多为文人,旧院与贡院就隔着一条秦淮河。有文人记载,旧院,人称曲中,前门对武定桥,后门在钞库街。妓家鳞次,比屋而居,屋宇精洁,花木萧疏,迥非尘境。到门则铜环半启,珠箔低垂;升阶则猧儿吠客,鹦哥唤茶;登堂则假母肃迎,分宾抗礼;进轩则丫鬟毕妆,捧娘而出;坐久则水陆备至,丝肉竞陈;定情则目眺心招,绸缪宛转。纨绔少年,绣肠才子,无不魂迷色阵,气尽英雄风矣。(注:妓家,仆婢称之曰“娘”,外人呼之曰“小娘”,假母称之曰“娘儿”。有客,称客曰“姐夫”,客称假母曰“外婆”。)

    所以为了生意,风月场所对报纸的需求绝对是刚需,尤其是一些文人,在报纸上登了文章,到了某家qing楼、画舫,那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拿着报纸对人道:“看看,拙作!”

    等到了第六期的时候,对读者吸引力最大的不是别的,而是话本《石头记》。作者的大名,传遍了秦淮河。这可是明朝,话本这个东西可不是现代的网文,可以读到的话本少的很。《明报》的这个连载,对于很多读者来说,绝对坑爹啊。

    到了这时候,已经是五月中旬了,明报的一些都上了正轨,陈燮离开登州都快三个月了,现代社会也很久没回了,必须要面对这个问题了。

    这一夜,一场欢好之后,香汗淋漓的郑妥娘批了纱衣起来,招呼丫鬟打水斥候。这个小丫鬟小雨,按照正常的节奏,等两年十四岁了,陈燮只要愿意,就是通房的节奏。风月场里长大的,郑妥娘在与陈燮欢好时,她得站在帘子外头等候,需要还得进来帮姐夫推几下。

    陈燮现在绝对是大老爷的路数,明朝**分子的毛病,他基本上都沾了。心安理得的接受两女前后忙活的伺候。完了回床上烫好,郑妥娘去洗干净回来,浑身香喷喷的挨着躺下。本该睡下了,陈燮却开口道:“妥娘,想好没有,是跟我一道回登州,还是留下?”

    这年月不是现代社会,从登州到南京,自己开车走高速,也就是十个小时的事情。这一去就是千山万水的,走一趟快则二十天,慢则一个月。

    该来的还是来了,郑妥娘在过去的这一个月里,努力不去想这个事情,多少有回避的意思。怎么说呢,跟着陈燮走没问题,离开生养自己的一方水土那就难了。“思华,你做主,我听你的。”

    最终郑妥娘来了这么一句,实在是难以抉择。(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心,被狠狠的烫了一下!

    第二百二十八章心,被狠狠的烫了一下!

    “我希望你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而不是因为我影响到你的决定。”陈燮这个态度,在明朝来说,还是很少见的。尊重女人,呃,或者说是相对的尊重。即便是相对的尊重,在这个把女人当做私有货物的时代,陈燮也是很少见的“好男人”了。

    这些日子,郑妥娘无疑过的非常开心,男人很随和,没什么富贵人家年轻人常见的纨绔习气。凡事都会顾及她的感受,鲜有简单粗暴的时候。昔日的姐妹们都羡慕她,没事来找她时,陈燮也不会露出不满,而是客气周到的招呼。并不以她们的身份而生出低贱之意。

    秦淮河上的这些姐妹们,红的时候男人捧着哄着,真的从了良,柳如是就是一个代表。给人做妾被大妇赶出家门,这还算是好的。小妾的命又不值钱,被大妇打死官府不管的多了。如不从良,在秦淮河上飘着的日子也有限,基本上年过十八,就算人老珠黄。打发去第一等的场所,继续做一些直接的皮肉买卖,这样活生生的例子还少么?

    所以郑妥娘很庆幸也很珍惜身边这个男人,愁肠百转之余,还是低声道:“老爷去哪我去哪。”这会,不再喊陈燮的字,改称呼为老爷了。陈燮被这个称呼弄的一愣,一拍脑门道:“糊涂了,竟然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这样吧,选个好日子。邀请姐妹们过来,用轿子从大门抬进来如何?”

    郑妥娘急了,做起惊呼:“不可,老爷尚未娶正妻,即便南京为外宅,也不可这般违礼。还是不要闹那么大的动静,邀姐妹们来了,一起热闹一番就算了。”

    烛光还亮着,坐起身子的郑妥娘胸怀毕现,鲜红入眼。肌肤赛雪。看个满眼的陈老爷。表情呆了呆,竟一时无言凝视。郑妥娘被看的面如丹霞,欲遮又止,缓缓服下身子。低声道:“老爷。如是妹子终究是要嫁人的。奴家就帮忙你看好南京的这份家业可行?”

    陈燮一翻身,在耳边低声道:“南京的宅子,报社。都是你的名下,每个月还有两千银圆给你,各项开支都从这里走。”这话可算是结结实实的安了郑妥娘的心,两个宅子不算,单单是一个报社,如今每期就是五千份的印数,这就是十万文,一百个银圆。一个月下来就是六百个银圆,开销什么的基本自给自足了。陈燮另外给两千个银圆,就算在秦淮河上继续飘着,也挣不到这个数。可见陈燮的心里是有自己的,物质未必能代表一切,但是绝对能作为一个衡量标准。

    “今后每年开春,你到登州走一趟就是,天凉了南人不耐北地寒冷,再回南京就是。有大运河在,行船旅途不会太辛苦。”陈燮又给了一颗定心丸吃先去,郑妥娘怎么都没想到,陈燮能为她想这么多,感动的眼泪都出来了,紧紧的抱着身前的男子,使劲的去迎合。

    陈燮还是有私心的,南京这个地方文人荟萃,实在是太重要了。郑妥娘出身红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