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下,这俩都心动了,恨不得这就回去写东西。酒继续喝,谈话也在继续。陈燮是一个不错的听众,年轻人的表现**强烈,所以都是他们在说,陈燮微笑聆听。对付他们,跟对付几个女人就不一样了,这两要引导,而不是忽悠。

    两个乡试不第的秀才,自然是满腹的话希望有人听,结果赶上这酒不错,喝了几杯便面红耳赤的,话也多了起来。滔滔不绝的,一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会抱怨时运不济。科场失落。

    不知不觉的喝到下午两三点,这俩都喝高了,陈燮让人扶下去休息不提。

    一觉起来,窗外已经是黑夜,顾继坤睁眼看看四周,好友归庄兴也不在,起身时门口帘子后面进来一个丫鬟,万福道:“公子起来了!”说着放下一个马桶,打开盖子便退了出去,门帘也拉上了。这个安排真是贴心。顾继坤一通释放。刚停下门口便传来丫鬟的声音:“公子,奴家可以进来么?”

    年轻小伙子想到刚才人家在外面都听的清楚,不禁面红耳赤,赶紧收拾衣服道:“进来吧。”

    两个十五六岁的丫鬟进来。盥洗架子。白铁盆。漱口杯,温水,伺候梳洗。顾继坤整个就像是木偶,从来没被人这么伺候过。这可都是假娘调教出来的姑娘,这是没红起来而已,伺候人的手段都是专人培训过的。在明朝混了这么久,陈燮的节操也没剩几根了,这种派丫鬟伺候客人的事情,心里毫无压力。本来她们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你要解放妇女,人家能跟你玩命,说你害她。

    “思华,欲结好复社乎?”正在书桌前忙碌的陈燮,听了这句话不免回头笑问:“没有这个意思,你怎么会这么想?”郑妥娘放下手里的话本,款款行来道:“此二者为复社成员。”

    “复社以继承东林遗志为己任,历数东林一脉出仕者不在少数。主意观察,不难发现,东林一脉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政绩。讲学结社,放言高论,犯颜敢谏,直声名震天下。差不多都是这个路子,然后就自封为治世良臣了。可笑之极!大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先帝继位之后,要不是东林诸公为了各自背后的私利,断了朝廷诸多财源,当今朝廷税赋何困于此。商税、矿监、税司,他们反对的哪一样,不是朝廷重要的财政来源。说句不好听的,他们还不如魏忠贤的阉党。”

    郑妥娘给这话吓着了,赶紧伸手捂住陈燮的嘴:“思华,慎言。”

    陈燮点点头,叹息一声后压低嗓门道:“我知道,就是私下随口发泄两句罢了。大明要是亡了,这些人中间没几个会去死社稷,道理很简单,改朝换代了还得依靠他们去治理。”

    这话在郑妥娘的脑子里,结结实实的炸了一个霹雳。她相信陈燮说的是真相,所以才会如此震惊。这些满口仁义道德,三纲五常的道德君子,真就是如此不堪。

    “思华,能说的仔细一点么,我不是很明白。”郑妥娘不是什么心怀天下的奇女子,她也没这个本事,无非是关心陈燮,担心他的未来。

    “很简单,看一个国家的情况,首先看的是财政。天下事,离不开利益二字。朝廷财政情况好,说明朝廷内部是一条心的。先帝为何信重阉党,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这么大一个国家,需要大量的财政来源作为支持。东林党在干啥?他们在不断的砍掉朝廷的财政来源,这些被砍掉的来源,都进了私人的口袋。而国家呢?庞大的国家机构,耗费却一直在增加。东林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们除了攻讦他人,就不会干别的。为什么会这样?道理依旧简单,因为他们各自的出身背景决定了他们只会这么做。可是朝廷需要银子,辽饷、九边、京师官员的俸禄,哪一样不要银子。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魏忠贤能解决,你是皇帝你会信任谁?即便是抛开财政问题不说,你看看东林把持朝政期间,面对外患束手无策,内乱还是束手无策。所以,一个人说什么不重要,你得看他作了什么。既然身为朝廷官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就是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朝廷的利益。谁是朝廷的利益?谁代表了朝廷?我说的这些,不需要你能理解,记住就好了,等将来慢慢看。”

    陈燮的结束还是那句话,郑妥娘不由担心道:“思华,妾不过一红尘女子,如无君至,还得在秦淮河上卖笑。妾心无他想,但求君安好。”

    陈燮知道她的担心,也知道南京是个什么地方。于是笑着安慰道:“这个担心是多余的,我就没想过十年之内去跟这些人对立。敬而远之吧!就算东林内部不乏非我辈者即小人的论调,一群书生能奈我何?”(作者注:黄宗羲为代表人物,其观点很明确,东林诸君为君子,持异调者皆小人。此翁名气很大,影响尤为恶劣。夏允彝曰:东林之持高论,而于筹边制寇,卒无实着。黄宗羲反驳:夫筹边制寇之实着,在亲君子而远小人而已。迂腐、偏狭、无能!)

    东林就是这么一群人,天启之初,明朝国家财政急剧败坏,他们功劳大大滴。

    陈燮的江南之行,一直在有意识的回避复社成员。顾炎武,不过是个小小的意外。

    如果非要从复社之中找那么一两个陈燮认为还算不错的人,顾炎武算一个,方以智算一个,陈子龙也算一个吧。当然在这个时候,陈燮是不会主动与复社来往。

    在明朝,一份免费报纸的影响力有多大,尤其是在文士之间的影响力有多大,很快就现出了端倪。次日,晌午,陈燮轻轻的挣脱玉臂的纠缠,起来梳洗,悄悄去了隔壁。

    进入工作狂状态的柳如是,已经在忙着在总编的办公室里看稿子。看见陈燮便抱怨道:“姐夫,稿子太多了,赶紧帮忙看一些。”陈燮不紧不慢的,叫来丫鬟端来茶水,亲手给她放桌子上道:“我总归是要回登州的,你要习惯这样的生活节奏。”

    撅着嘴,柳如是闷头继续看稿子,都是一些诗词的稿子。以柳如是的水准,应付的来。

    出了总编办公室的门,看看隔壁的编辑部空空如也,陈燮很是无奈。看来南京之行,还得呆上一阵子,总的把编辑部的架子搭起来才好走。柳如是做个样子还行,真的要管理报社什么的,她还差的远呢。所以,其他的人员也要配齐了。

    来到客房的院子里,顾继坤和归庄兴正在院子里说话,陈燮过来笑着点头:“早。”

    “思华先生,这里可有后门出去,外面来了很多投稿的学子。”顾继坤不好意思的表示要走,陈燮笑道:“明报的编辑部还没招募人手,二位可有兴趣出任第一、三两个版面的编辑。”

    “这个如何使得,南京城内大才如海,我等后学末进,怎能担此重任。”顾继坤明明很动心,还客气的样子,陈燮看着觉得很好玩。

    “其实也没什么,一版编辑,主要是抄邸报上的消息,然后以白话诠释,不需要任何点评。切记,天下事,天下人皆可知。不要点评,是为了客观的把事实告诉读者,如果有读者反馈,可适当的选一些文章出来,登载报纸上。这就是编辑该干的事情,你们就算有观点,也不要在报纸上表达出来。报纸的时事内容,一定要秉承客观。至于第二版,有一些在外的稿子来源,编辑就是挑选一下而已。第三版,由柳如是总编亲自负责,第四版,话本有专人来写。”

    “我们需要商量一下。”顾继坤回头看看,归庄兴笑道:“不用商量了,我答应。”说话间,他的眼神一直朝着里面看,陈燮回头,看见李十娘和顾喜在招手。失败感意外的强烈,看来自己不如两位美人有吸引力。

    “稍等!”陈燮笑了笑,走过去。顾喜道:“姐夫,我们要走了,那个话本,下次来继续看可以么?”陈燮点点头,李十娘道:“姐夫,我们可以经常来找郑姐姐么?”

    陈燮再次点点头,两女相视一笑,各自万福:“多谢姐夫。”

    目送两人离开陈燮不是很明白,后来才知道,这些女子从良后,进入高门大院,想出来很难。(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刚性需求

    第二百二十七章刚性需求

    顾继坤和归庄兴,正式加入《明报》,关于为啥叫这个名字,陈燮没解释,他们没问。实际上就是某人一个偷懒的结果,仅此而已。

    工作看似很简单,但还是有些要求的,先熟悉环境,后熟悉工作流程,这些很快就上手了。本来报纸也没什么太大的名堂,关键是这个时代的人脑子里没这根弦,技术上也不具备条件,还有就是财力的问题。没哪个明朝的财主会出钱做这种看不到明处利益的事情。

    第二期报纸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之际,陈燮悄悄出现在夫子庙一家酒楼,二楼的窗户对面是正在举行开张仪式的大发钱庄南京分号。试运营已经开始几天了,生意谈不上好,但也不至于门可罗雀。这个钱庄的关键,表面上看起来是汇通天下,实际上陈燮心里最看中的是银币的推行。这个得感谢明朝政府上下,没有铸银币的这根弦。

    采用现代社会磨具和添加一些金属的配方,铸出来的币外表光泽度高,形状复杂,难以仿制。这一点,陈燮还是很有信心的。不过也不能小看明朝的工匠,他们很善于制造奇迹。

    鞭炮在响,腾起白烟,敲锣打鼓的很是热闹,站在大门口的钱不多,频频朝贺客致意。一家钱庄开业,南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一个都落下,最差都派下人来送一份贺贴。远远的看着志得意满的钱不多,陈燮缓缓的转身。出了包间下楼来。

    出了酒楼,沿着青石板的街面,缓缓的消失在人群中。大发钱庄南京分号,第一天便吸入纯银一百三十万两,兑换银圆十万余。美洲货的热销,促进了银圆的流通。一些商号打出了银圆购物折扣的优惠牌子,更是吸引了大批银圆的流通。

    现阶段指望南京一地都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