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了,这个时候攻击周延儒真是浪费弹药。以其等到皇帝耐心消失,不如自己先出手。

    “陛下,臣温体仁有事启奏。”温体仁一站出来,吵架的现场就安静了,出来一个阁老。

    “爱卿请讲!”朱由检脑袋清净了,情绪稳定了一些。周延儒暗暗道一声可惜,这个温体仁出来的太不是时候了,你再晚一会出来会死啊。这家伙,专门跟自己作对,不然他们闹腾的厉害一点,坏了皇帝的好心情,正好收拾他们。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二,一为点验叙功,二为善后。点验叙功,自有兵部派员处理,善后一事,臣以为山东巡抚余大成无能败事,当与于适当惩处,以儆效尤。”

    温体仁一番话,算是把话题又拉回来了,同时在措辞上,看似要处理余大成,实际上有拉一下的意思。当然这个拉一下,是温体仁故意的。不然怎么会引出周延儒的攻击呢?

    “陛下,臣以为余大成罪过极大,山东糜烂,责任尽在此人。不可轻轻放过。”

    崇祯听了这个话,并没有对温体仁有任何的不满,人家也没说不处理嘛。反倒是用词有余地,老成持重。想了想,崇祯便道:“锦衣卫的奏报,大家都看过了。朕以为,陈思华临危受命,挽回局势,功在社稷,朕当封之一爵。不知众位爱卿,有何看法?”

    “陛下,万万不可,我朝自英宗年以来,鲜有因军官封爵之举,陈思华不过侥幸得胜,如何当得封爵?”说这话的是御史水佳允,正是因为此人弹劾梁廷栋,引发了周延儒对内阁成员钱象坤的不满,设计害之。结果是钱象坤辞职,梁廷栋也滚蛋。可见周延儒被列入奸臣传是有依据的。

    (四年,御史水佳允连劾兵部尚书梁廷栋,廷栋不待旨即奏辩。廷栋故出象坤门,佳允疑象坤泄之,语侵象坤。延儒以廷栋尝发其私人赃罪,恶之,并恶象坤。象坤遂五疏引疾去,廷栋落职。——明史)

    崇祯一听这个话就不爽了,你们这帮家伙,除了整天弹劾这个,弹劾那个,还能做点正经事情么?孔有德叛乱的时候,你们在干嘛?还是忙着弹劾这个那个,丝毫没有拿出一点解决办法。现在好了,陈燮平叛有功,户部没银子,想空了脑子才想到这个法子弥补一下,你们倒好,除了反对什么都不会。

    崇祯心里那个腻歪,怒道:“吴桥之变,满朝束手,剿抚之策难定。孔有德连陷数城,百姓涂炭,尤以新城百姓为叛军屠城所苦。彼时尔等在做什么?可曾拿出一个有用的法子?朕今天要封陈燮,各位臣工要反对可以,你们去给陈燮论功行赏去,你们来出这个银子。”

    本以为一帮文臣都会害怕,没想到在这个问题上,文臣意外的团结。纷纷走出来道:“臣等请陛下三思!万万不可开此例!”

    所有大臣都站了出来,整齐的弯腰说话,然后都不起身,大有崇祯不答应就不起来的意思。崇祯见状,气的手脚发抖,正欲发作,王承恩及时道:“陛下息怒。”

    崇祯腾的站了起来,拂袖而去。上个月他决定派太监去当监军的时候,大臣们都反对,但是没有今天这么齐心啊。看来在这个问题上,文臣是不会松口了。就算性格强硬的崇祯,也无法让他们放弃阻挠给陈燮封爵的心思。

    站在文臣的立场上,这个事情绝对不能让步。别的都好说,压制武将绝对不容改变。就算是现在的大明已经没几个能打的将军了,他们也不会放弃这个原则。

    这个结果,朱由检真的没想到,文臣在其根本利益被触动的时候,反扑是如此的强烈。

    回到文华殿的崇祯,面带怒色,呆坐不语。他可以罢这些反对人的官,但是不能把这些人都罢官了,朝廷的事情总是要有人来做。长久沉默,崇祯只能在四年的春节来临之前,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这个时候的陈燮,已经回到了登州,看看日子都尼玛腊月二十八了。赶紧收拾收拾,准备过年吧。昌邑县城里的事情,爱谁是谁,反正老子不管了,先过个开心年再说。

    守夜的鞭炮声中崇祯四年终于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总算是有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尾。看着一群女人围着麻将桌热闹的玩耍,就算是挺着肚子的两个女人也都斗志昂扬,陈燮突然觉得,自己在明朝做的这些事情,还是很有意义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主动示好

    第二百零七章主动示好

    大年初一,陈燮起个大早,乘车来到登州城内。眼下的登州说是陈燮和张可大联手瓜分,实际上已经是陈燮的军队在控制,不管是比军队还是比银子,张可大都没有可比性。不用烦什么神就能坐地分银子,张可大也没什么不满的地方。

    进了城,陈燮直奔张瑶府上,拜年之后一番叙话,张瑶谈起过去一年的事情,不免忧虑道:“区区一个孔有德就糜烂了半个山东,大明军心士气,败落至斯。去岁宁、陕、晋三边总督杨鹤坏了事,罢官流放,招抚之策彻底落空。朝廷这才下决心剿灭,以洪承畴为三边总督。六月间,新任兵部尚书熊明遇担忧辽东战线过长,下令大凌河孤军撤退,祖大寿坚持留下,孙阁老支持。九月,陛下以太监张彝宪总理工部和户部钱粮,诸多臣工苦谏,陛下不从。十一月,又使太监李茂奇监督、视察陕西茶马贸易。陛下重新启用内监为各地监督,天下臣子无有不忧者。”

    张瑶说到这里,慢悠悠的喝茶。陈燮在侧听的仔细,这些事情基本上他都知道,熊明遇曾指出辽东防线过长,下令放弃大凌河的事情,倒是第一次听说。张瑶的重点在于皇帝开始重新信任太监,并且派驻各地的事情。这个事情陈燮看来其实很正常,这是崇祯对文臣失望的必然结果。张瑶大概是担心出现第二个魏忠贤,对此陈燮不置可否。

    陈燮关心的重点。还是自己的情报网络,现在看来存在很大的问题。新年伊始,这个事情必须要认真对待了,打造一个更为高效的情报体系。

    张瑶还沉浸在自己的担忧之中,陈燮已经走神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张瑶还以为他也在担心这个事情,毕竟太监这种生物很难搞,遇见贪婪骄狂之辈,天子家奴的身份,臣子很难应对。陈燮是土豪,自然是最担心太监这种东西的。

    “思华。不必多虑。即便是天子家奴,在登州的地面上何惧之?”张瑶这话说的很硬气,这位老先生一直就很硬气。

    陈燮从走神之中回来,苦笑道:“张叔。我得走一趟甜水巷。”张瑶知道他要去见孙元化。点点头道:“去吧。时候不早了。今天你事情多,我就不留你了,等几日不那么忙了。来家呆一天,你婶子天天都在念叨。”

    陈燮起身告辞,张瑶送到门口才回。马车到了甜水巷,陈燮下车步行,一阵穿巷子的阴风卷来,钻进领子里,一股寒意弥漫,浑身上下打了个寒战。抬头看看幽深弯曲的巷子,陈燮仿佛看见了大明朝未来岁月的曲折。

    短时间的快速崛起之后,陈燮同样面临很多难题。现代社会的物资虽然好用,但是在明朝多数物资不可再生。这样一来,随着军队数量的增加,消耗的加大,伴随而至的就是方方面面的问题。就陈燮的支柱军队而言,后勤的组织,运输能力等等,都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假定将来投入对流贼的战场,现有军队的消耗程度对后勤无疑是一种折磨。对此陈燮必须做出应变,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打土豪式的的战争了。如何更加有效的运用现有能力,这个问题也必须要慎重对待。

    四名亲卫在前,四名在后,拥着陈燮来到巷子尽头的小院子门口。轻轻地敲门,里头出来一个十二三岁小丫鬟,上前来开门万福道:“奴家见过陈老爷,我们家老爷有吩咐,您来了只管往里请。”陈燮飞快冲四下看看,打死他都不信附近没有孙元化的亲军。

    “辛苦菊儿了,大过年的也没什么好东西呆在身上,这朵珠花你拿去戴着。”陈燮随手递过去一朵来自现代社会,价值不过百十元的珠花。小丫鬟欢天喜地的接过去,殷勤的在前带路,转过屏风拐角的时候,低声道:“我们家老爷心情不佳,一直盼着陈老爷来。”

    陈燮冲她笑了笑,丫鬟识趣的很。孙元化当官的手艺一般,但是在铸炮等专业领域还是很强的。相比于其他职业的官僚,陈燮更希望这个巡抚由孙元化继续来当。明朝对武将的压制极为凶残,换成别人来当巡抚,陈燮绝对不会有现在这么自在的生活,文官岂有不主动生事者?就算奈何不得陈燮,也能给你找不少的麻烦。

    眼下对孙元化来说,也算是一道难关要过,孔有德是他带到登州来的,加之麾下的皮岛兵变,虽然被尚克义帮着黄龙稳定住了局面,眼下朝廷对皮岛这一块存在不少非议。尤其是黄龙这个总兵,隐没士兵的赏银,克扣军饷,中饱私囊,肯定是要被拿下的。根据锦衣卫的线报,熊明遇提出撤销皮岛总兵,甚至放弃皮岛等地。

    就这个事情来看,熊明遇也是个纸上谈兵之辈。

    一身便装的孙元化,站在帘子后面,朝陈燮笑了笑,待陈燮见过礼后,邀他到炕上落座。陈燮去了大氅时,接过的是孙元化的爱妾,这个举动让陈燮心生警惕。丫鬟在门口与长生说了几句,请他去了隔壁房间,待小妾过来招呼时,奉上礼单不提。

    大清早的热酒热菜摆上,喝酒自然不是重点,孙元化不过轻轻抿一口便道:“思华,朝中有人要撤了皮岛,本宪不敢苟同,欲上奏君前,讲明道理和厉害。奈何黄龙无能,时下无人能领东江各岛之事。”

    陈燮沉默少许,方道:“中丞大人,卑职不过一介武夫,此等大事,不敢妄言。”

    孙元化笑道:“思华不能说,还有谁能说?此番平定孔有德之变,思华当属首功。可笑那余大成,竟带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