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就是一个女人,胡师爷点头低声道:“县尊,在下知道该怎么做了。”宋毅阴沉的脸色才好了些,露出笑容道:“知道就好,多事之秋,能少一事就少一事。”

    陈燮还在城门口,白杆兵很快就到了,自知大事不好的刘三癞子,在地上吓的呜呜呜叫个不停。别人不知道,读了一段时间明朝历史的陈燮可是明白,刘三癞子这种人,等到民乱一起,都是什么样的人。明末的流贼,虽然是因为饥民而起,但是那些带头的人,可都不是什么好鸟啊。那些人就跟刘三癞子差不多,人命在他们眼里,真不值几个钱。大明的百姓,并没有从流贼那里得到多少好处,反倒被祸害的不轻。总而言之,左右都是死。这个时代要操蛋了,真是无法形容这个时代有多混蛋。所以,杀这种无赖,一点压力都没有。

    麻袋套起来,口扎上,陈燮朝城里看了一眼,胡师爷总算是来了,急急忙忙的。看见陈燮便大声道:“陈大使,在下奉县尊之名,前来协助查办破坏军需的犯人。”

    陈燮指着门口装粮食的袋子,冷冷的看着胡师爷道:“那些粮食是哪来的?猪都不吃的东西,拿来给人吃?”说着突然压低声音:“脑袋先给你留着。事情你看着办,这些给我军干活的百姓,要是少领一颗粮食,我杀你全家。”

    “小的明白,小的明白。”别看胡师爷有秀才的功名,可是在陈燮这种杀神的面前,读书人的那点傲气在这个特殊时间段真没啥发挥的余地。胡师爷赶紧去门口处,对那些排队领粮食的百姓道:“都去城西的粮仓领粮食,你,你,你们几个,赶紧去张罗。”

    安排之后,胡师爷回来,陪着笑对陈燮道:“您看这……。”陈燮摆摆手道:“有兄弟跟着你去看着你做。我也该走了,再晚城门都关不上了。”陈燮说着翻身上马,心里多少有点遗憾,要是这个胡师爷蠢一点,当场就能杀了他,绝了后患。现在还要多费一番手脚,没错,陈燮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这世道,你不狠一点,别人就会欺负你。这是陈燮在大明朝呆了这些日子总结出来的经验。现在的陈老爷,家大业大,稍稍软一点,别人看出你的软弱,就会肆无忌惮的扑上来,将偌大的家业吞的干干净净。

    现在的陈燮,如果可能,一定会把威胁彻底的扼杀。一百白杆兵笑嘻嘻的跟着去了,晚上有活动的时间了,出来有日子了,正好放松放松。

    扬鞭策马出了城,陈燮对身边的一个卫兵低语了几句。等陈燮走远了,换了一身衣服的卫兵,慢慢的走到城门跟前,亮了手里一块牌子,门口卫兵立刻放行。

    “思华,那小子干啥的?看谁都是一副贼眼。”马祥麟趁没人的时候,低声问。

    “锦衣卫!”陈燮淡淡的丢出一句话,马祥麟缩了一下脖子,立刻加速走掉,似乎屁股后面跟了一百条狼在追他。魏忠贤都死了那么久,锦衣卫的凶名在马祥麟那里还这么管用。真是怎么都没想到啊!陈燮心里如是想着,慢悠悠的往回骑。

    子时过半,胡师爷总算是回到了自己住的院子门口,提着灯笼心里琢磨怎么跟小妾解释的时候,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北上还是东进?

    第一百四十二章北上还是东进?

    第二天一早,胡师爷被发现躺在门口,浑身上下已经冻僵,开门的小妾被吓的尖叫,惊动了附近的人家。人已经死了,仵作查看过,说是心疾发作,没有他杀的可能。

    这事情官方草草了事不提,城里一些混混一大早就拎着包裹逃出城门,也不知道却哪了。香河县城的治安大为改观。

    陈燮一早起来,习惯性的在军营里溜达,听到一阵女生喊着:一二三四。走过去一看,百余女子在红果等人的带领下,正在做晨操。这些女子没穿军装,却也颇具一番风景。早晨起来,听到这些声音,真是提神啊。

    休息一天,等到撒出去的斥候陆续回来,带回来一个坏消息,三河被后金打下来了。这个消息把陈燮给惊着了,历史上的三河可是守住的,怎么这一次丢了呢?难道是应为香河没丢,所以总要丢一个城?百思不得其解的陈燮,默默的看着地图发呆。这个时候,该怎么做?

    就在陈燮犹豫不决,是北上通州还是出击滦州的时候,通州方面来了信使。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登州营副总兵张可大,联名签署命令,要求陈燮立刻北上。

    说实话陈燮不想搭理这道命令,他更想往东打,经开平下滦州,打通和山海关方向孙承宗的联系。只有这样,才有发财的机会。上通州有个屁的作为。

    陈燮让人带信使下去休息,叫来马祥麟商量该怎么办。马祥麟听了消息后,无所谓道:“我没意见,你说打哪就打哪?”陈燮犹豫了,担心后金主力没撤,一旦往东去,万一黄台吉没走,杀回头也就是两三天的事情,他的部队可不是骑兵,想跑都跑不掉。

    陈燮叫来后勤参谋。询问弹药、粮草的情况。刚打了一仗。火箭消耗完了,但是其他物资还很多,足够陈燮打两个月的。天津码头还有一批物资,不过那是给白杆兵预备的棉衣等军需物资。参谋要不提。陈燮都忘记了。

    “板甲还是产量太低了!”陈燮自言自语。马祥麟在边上听的清楚,嘿嘿笑道:“兄弟,你都准备了啥物资?”陈燮歪着脑袋看看他道:“你有银子么?老子是商人!”

    “先欠着!”这货现在已经知道了陈燮的底细。大言不惭的。陈燮叹息一声道:“算你狠,派人回京师,通报一下秦姨,派些人过来取棉衣、水壶、饭盒,天津那边,明天能送到。之前不知道有一万多人,东西少了点,先凑合用罢。等下一批把,总要给兄弟们把棉大衣配上。”

    为了拉拢白杆兵这支能打的军队,陈燮真是不惜血本。要说这些东西,给别的部队陈燮是肯定不干的,现代社会固然很便宜的货色,但也是要花钱买的。说穿了,没有白杆兵的配合,陈燮甚至都没信心立刻就往东打。毕竟后金都是骑兵,一旦路上被包围了,就算能冲出来,也会损失巨大。陈燮这些兵培养起来不容易,香河一战又战死了十几个,都是被重武器砸死或者受伤不治而是死的。想想都心疼的厉害。

    马祥麟很干脆,立刻派人一个小队的骑兵,连夜就往北京赶,给秦良玉报信。

    此刻的北京城,再次陷入了惶恐之中,山海关在手的好消息还没来得及消化,黄台吉一个往西打,就给三河拿下了。通州告急,但是勤王之师们一个都不肯动步就算了,还发生了延绥、甘肃等地的士兵无饷、无食而溃散的破事情。整个京师可以说焦头烂额,国库里是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到处都在叫穷。

    各地的勤王之师,唯一过的还不错的就是白杆兵了。陈燮帮着敲诈了不少粮食,蓟州一战又抢了不少。彪悍的白杆兵,也没人敢动歪心思。秦良玉几次上奏本求战,都没有回音。

    京师里真的没银子么?文华殿里的大臣们说没有。如果熟知历史,就知道这些中的很多人,在李自成进北京之后,被抓起来,严刑拷打之下,银子都乖乖的交了出来。真是很讽刺的一件事情啊,这些人大概以为就算李自成当了皇帝,也离不开他们。可惜,李自成不按牌理出牌,一通王八拳,把这些人给打醒了。导致了“我大清”打败李自成后,北京城里的文官和勋贵,倾向非常的坚决。这些都是后话不提。

    一群大臣面对皇帝的问策,谁都拿不出一个解决办法。各路勤王兵马的总理马世龙,也在奏折的里说:建部气势正盛,不可攫起锋也。当严守各城,待敌疲惫,徐徐图之。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中肯的意见,各位大臣的心思也是这个。但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表态。朱由检这个皇帝对官员下手可真叫狠,兵书尚书王洽、蓟辽督师袁崇焕已经下了诏狱,刘策也判了死罪。内阁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

    文华殿内的气氛凝固,崇祯请大家出谋划策,没人敢开口时候。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人开口,这个人自然是首辅韩爌。问题是,当崇祯看着他的时候,韩爌站出来道:“老臣年迈,恳请陛下准老臣回乡颐养。”

    实际上就算韩爌不这么干,他的位子也做不稳了。原因嘛,他是袁崇焕的座师。就是,在科举的时候,录取袁崇焕的主考官。自袁崇焕下狱之后,韩爌被弹劾甚多,迟迟不肯去职。这个时候站出来辞职,崇祯的一口气差点没顺过来。

    崇祯死死的盯着韩爌,这个东林党的代表人物之一。面对朱由检几乎喷火的眼神,韩爌站着没有动,只是把头低着。就在这个群臣尴尬的时候,有人准备跳出来再一把,让韩爌彻底滚蛋,断了崇祯挽留的心思时,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香河大捷!香河大捷!”声音由远而近,最初朱由检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竖起耳朵听着,越来越清楚,立刻对王承恩看了一眼。王承恩大步下去,奔着大门口走去。

    崇祯已经激动的站起来了,值此万马齐喑之际,任何一点好消息,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消息,都会让他激动。抢过奏报,崇祯颤抖的手打开,展开一阅,慢慢的坐了回去。

    群臣也都挺激动,就连韩爌都抬起了头,看着脸色渐渐泛红的崇祯,如同酒后一般的红。

    呼……!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朱由检突然觉得眼睛里有点热,转过身去,将奏报递给王承恩:“大家都看看吧。”还是首辅的韩爌,第一个接过了奏报,默默的看完之后,递给了周延儒,然后一个一个的传。

    现场沉默了很久,大家似乎都在想同一个问题,这个叫陈燮的家伙,怎么走到哪都能打上仗。这都退到香河休整了,还能遭遇后金五千铁骑奔袭香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