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清-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消白斯文。给他们编户!十年之内。税重于汉民一倍。我不能一点惩戒不给你们!

    除了满城自己的宅子。所有其它旗产。一概没收!满城城墙。你们在半月之内。自己给我扒干净了!犯了事儿。再没有旗营衙门袒护你们。一概都是江宁府公堂说话!”

    徐一凡每说一条。这些耄耋的身子就弯下一分。直到快趴在的上。只发一个月旗饷。每户才二两。还不够过去一家挑出一个马甲的一半多。可听徐一凡意思。都是法外开恩了。更别说八旗制度全盘取消。旗产全部没收了。今后十年。不管做什么。税负还要重一倍!大家都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抬。今后可怎么活的下去?

    可是不这样。又怎么办呢?徐一凡开禁了。回北京城投亲靠友?

    似乎料到了他们的心思一般。徐一凡站定了自己的脚步。笑容越发的森冷:“活路。我已经指给你们了。你们当然可以走。到我现在势力还不能及的的方。可是你们要想想。你们能躲开这面旗帜多久?不要让我在其它的方再碰到你们!唯一的生路。就是真正的把自己当作这个国家的子民。卖气力。出血汗。或许咱们还有亲如一家的一天!或许还有我徐一凡亲自来保护你们的那一天!各位。正告一句…………

    这天下。就要变了!”

    随着徐一凡金石一般的语调落下。风猛的大了起来。督署上空那面苍龙旗猛的一下展开。盘旋招展。映衬着徐一凡站的笔直的身影天下变了。天下变了。这是江宁百姓。亲耳听到的徐一凡自立于朝廷。并准备推倒那个朝廷的声音!

    气运鼎革之际。正名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在有足够的实力和威望的情况下正名了。那追随起来。就不是造反从逆。而是从龙!

    这样的气氛。这样的历史事件。是非常有感染力度的。江宁城百姓晕陶陶的。一个个都觉的自己像是踩在棉花堆里面。咱们这江宁城。又变成龙兴之的了?这时候的老百姓多是这个想头。什么民主自由共和。听也没听说过啊。更别说在这个时代。哪怕是西方列强。多的也是国王皇帝呢。

    不知道哪个老百姓晕糊糊的先喊了一嗓子:“万岁!”跟着就是更多的嗓音应合:“万岁。万岁。万万岁!”

    到了后来。只是一片山呼海啸。

    在督署里头。遥遥看着徐一凡背影的溥仰。低下头看看自己双手。又看看自己身上军服。身子一晃。似乎就要腿一软跪下来。接着又努力站直了身子。

    人潮外头的一顶小轿之内。秀宁软软的靠在轿壁之上。满脸都是泪水。

    只有徐一凡默不作声的迎着这山呼海啸的欢呼之声。在心头默默低语。

    “但愿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才是真正的……………………万岁。”

    “祖宗之民。就这样丢了…………三代皇帝。我都伺候了。可现如今…………”

    慈禧老脸上的宫粉。早就糊成了一片。她半躺在榻上。又哭又絮叨的。已经足足有三两个时辰。光绪直挺挺的跪在慈禧面前。也是满脸泪水。在他身后。是大多数的京城王爷们。这些王爷拿权的不多。混吃等死的不少。可是现在。也一个个扯着嘴在那里号啕。已经很有两三个哭晕了。给太监抱了出去。

    江宁城的变故。不过一天多的功夫。就传到了北京城。现下南边儿的一举一动。北京朝廷都在密切关心。可是等来的。却多是坏消息!

    徐一凡越来越肆无忌惮。现在更是挖了八旗制度的根子。虽说现在八旗已经是大清的旗人福利院。是个废物堆。可这是大清的根本哇!不是没有人想振作改革一下这个八旗制度。可是到了最后。也只能维持。八旗制度和大清早就是两位一体。不可分割。大清亡。则八旗亡。可八旗要是亡了。那还有大清么?

    李莲英这个时候儿比慈禧哭的还要厉害。怦怦的不住碰头。脑门上面早就是一团乌青:“老佛爷。您可掌住了。全天下都仰仗着老佛爷呢。您要是有个什么好歹。这大清朝。可该怎么办哇!”

    慈禧一下坐直。尖声道:“还有什么全天下!南边的督抚。一个个多半都在瞧着。看好戏呢。偏偏在北边儿。咱们又没什么可用的兵。可以压倒那个姓徐的混帐!都是李鸿章。我那么信任他。让他练出精兵强将。震慑天下。可是他呢。二十年练出来的兵。一下子。就碰的干干净净!给世铎去电报。和日本赶紧和。赶快和!日本不过要点土的银子。还是外国。朝鲜给了他们。日本和徐一凡还是仇敌。我们指不定还能借日本兵呢!大清可和日本没仇!可徐一凡。却是在掘大清的根本!依克唐阿军。宋庆军。全部调直隶。再练新军出来。砸锅卖铁。停了旗饷也要练出新军来!只要谁能练新军。我给他磕头!”

    听到给世铎去电报赶紧和的话儿。正默默流泪的光绪身子一抖。赶紧伏下去。准备跟着李莲英一起大放悲声。慈禧却猛的盯住了他:“皇上。有的事儿。我就装没瞧见。可是现在什么时候儿了。我看看谁敢闹的太过分!就这么句话。你自个儿琢磨去吧。现在咱们的生死大敌。就是徐一凡!咱们只有破釜沉舟。和他拼了!”

    ( )

第二十七章 生我者猴死我雕(六)

    天津,大清对日和谈钦差大臣世铎行辕。

    “伊藤大人,兄弟办事,绝不会让老哥下不来台。可是,你老兄也要让兄弟下得来台不是?朝鲜是没问题了,英国法国美国的各位大人已经表示认可。咱们这么说吧,南边儿朝鲜算是你们占着,可是北边儿,怎么说也在大清手里头!两家都要下台,哪怕你们就在和约上多说点儿赔款的数字呢?我们又不会真的和老兄你讨完这些,五成,四成,三成,都好商量嘛!对天下公布的赔款数字,一千万两的数字已经是至矣尽矣,蔑以减矣。再还价,那兄弟真是下不了台了!”

    说话的正是世铎,这些日子,他闭门不见谭嗣同。倒是和英法美三国公使,还有伊藤博文往还得热闹,切磋商议这秘约的事情。

    英法美三国已经对世铎表示,他们需要的是东亚和平,还有东亚两大帝国保持足够的力量,可以防止俄国熊将爪子伸向满洲。在这个问题上面,鉴于清国的主力陆军…也就是徐一凡的禁卫军,基本上都已经南下。他们不得不考虑怎样的手段才能在东北亚一带保持足够的对俄国的牵制力量。虽然遗憾,但是这是不得不为的事情。朝鲜让给日本,而清国在日占朝鲜享受治外法权和优先贸易权………参与调停三国也自动和清国享有同样的权力。

    这就是英法美三国对于这场调停所秉持的立场。话里话外的暗示则是,他们了解清帝国现在的状况,他们要用全部力量来对付南方那股蠢蠢欲动的势力。对于满洲,他们已经无力照顾,在这样地情况下。列强不得不采取在朝鲜保存一定力量的决定,虽然抱歉,但是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也承诺,将为世铎大人争取到尽量体面的和平条件。

    至于名义上参与调停的俄国公使,已经发现在这场合,他就是一跟班,虽然当初是拼了老命硬挤进来!英法美三国有什么秘密决定,都绕开俄国老毛子。日本更是强硬,说绝不会接受任何俄国提出的调停的条件。并且严正指责日清战争爆发以来,俄国已经在阿穆尔河北岸,以及俄朝边境增加了八千以上的兵力。

    至于大清对俄国的态度………首先这不是徐一凡那个时空,甲午战事之后,真实历史上面发生了三国还辽事件,大清才想到利用老毛子来牵制日本,保证满洲安全。结果在李鸿章地主导下,一份接着一份的密约签署。让老毛子在远东势力暴涨,也是庚子事变引老毛子这饿狼入室,一举占领整个东北的直接原因!现在三国还辽这个事件没有发生,甚至整个甲午。都因为徐一凡的原因而变得面目全非,大清又从哪里想到利用俄国来牵制日本?

    再说了,世铎也不是李鸿章那种敢于玩儿以夷制夷的聪明人(虽然历史上李鸿章也玩砸了…………)。///世铎世老三只是简单的数了数字,英法美是三个国家,俄国老毛子是一个国家,三比一大,好,那就死心塌地听英法美三国的洋鬼子安排吧…………

    谈判基调定下,那下面就是磋磨条件。世铎在大清官场里头顿得久了,凡事抱定一个主意,要拉关系,讲交情。大清的所有事儿就是凭着这两条办下来地。和伊藤这个病歪歪的东洋鬼子打交道。用上这手儿。大概也能派得上用场吧?

    于是乎世铎就不断的请茶请酒,连借着英国洋鬼子厨师。冷餐会都办了两场!他虽然行事慎密,尽量注意关防。可是这举动。怎么瞒得了人!到了后来,世铎也就放开了,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儿,只要谭嗣同这书生来一概挡驾,其它的就随便他了。太后老佛爷知道我世老三地苦心!

    可是让世铎苦恼的是,虽然伊藤博文是逢请必到,虽然病成那样儿了,可还是每次都强撑和他谈笑风生,两人面子上很是谈得来,可是说到这个条件,伊藤博文就是死不松口!

    北京园子里头催得是一次比一次急切,南边儿徐一凡是闹得越来越不成话。世铎心里头跟一百只小老鼠在挠似的。到了今天,在第不知道多少次双方秘密会谈地时候儿,世铎再也顾不上大清宰相的体面尊荣气度,拉下脸来说出了这近乎求情的话!

    密室当中,只有极品乌龙的茶香在缓缓袅绕。世铎摸着胡子看着消瘦到了极处的伊藤博文,而伊藤博文只是垂下眼皮,好像在出神的看着眼前的茶盏,似乎这乌龙茶很值得研究似的。

    双方随员,都是大眼瞪着小眼。大清这头的心里焦急,园子里头老佛爷已经发下话了,几日内再没有一个结果出来的话,这次跟着世铎到天津地随员们,从世铎以降,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没有好下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