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杨震居然同意熊大缜将军区近期庞大军工的计划向这些教授传达,熊大缜很是兴奋,但旁边很少说话的王光宇和张镇华却同时反对。尤其是对今明两年军工建设计划极为了解的张镇华,更是激励的反对道:“一号,这不太恰当吧。”
“今明两年的军工建设计划,除了东北局和军区的几个常委之外,就连新调来的项主任都不清楚。现在就向这些专家、学者泄露,我们很难做到严格的保密。一旦这些计划泄露出去,恐怕对安全很不利。”
“国民政府那一边倒是无所谓,就算他们知道了,现在也对我们无可奈何。但是一旦被鬼子知道了,我想他们为了摧毁我们的持续作战能力,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摧毁这些军工厂。所以我认为这件事情,我们还需要慎重的考虑。”
“可以将我们的部分计划转告给这些专家学者,但如果全部都说清楚,我认为不太恰当。毕竟我们现在还处于战时,一旦泄密对我们的威胁太大了。尤其我们某些项目,就连美国人和江北方面也要进行一定的保密。”
对于张镇华的反对,杨震却是摆了摆手道:“老张,我们今明两年的这个庞大的工业发展计划,我认为和专家们说说,并没有多大的危害。只要不将我们新工厂的选址和确切的位置泄露出去,小鬼子即便知道了,也找不到。”
“而且我相信这些专家和学者的爱国心,他们不会将我们的这个计划泄露出去。这些**多都是留学欧美发达国家后返回的,明知道在国内的收入远不及他们在欧美,明知道国内给他们发挥本专业能力的地方除了当教授之外,几乎没有。”
“但是怀揣着科技救国、科技强国梦想的他们,还是义无返顾的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返回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而在现在半壁河山沦陷,国破家亡之际,也没有一个人放弃他们的梦想。”
“现在国统区物价飞涨,过去看起来充裕的薪水,已经减半不说。现在有限的薪水已经无法满足家人生活。很多教授、讲师为了填饱肚子,甚至依靠典当财物生活。但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之下,他们依旧没有人离开,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用他们一己之力,撑起了我们这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梦想。培养出大量的急需的理工类人才,为这个国家今后有可能腾飞的那一天,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国民政府给不了他们安定的生活,我们给。别人给不了他们一个安心育人的环境,我们全力以赴。别人给不了让他们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我们要做到人以致用,给他们一个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
“对于这些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在这战火纷飞情况之下与国共同纾难。即便生活困苦,也没有放弃教书育人职责的人,我相信他们不会出卖我们。如果这样的一些人,我们都不能相信容不下,那么我们还谈什么发展自己。”
“我更相信,这些一直怀揣着科技救国梦想的人,在得知我们这个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国防产业的计划后,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来参与。老张,对于他们这些人我们不仅要给予最优厚的生活待遇,更要给予最大的信任。”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要敞开胸襟,去迎接每一个怀揣科技救国梦想的人,来参与到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来。对于他们,我们要信任无底线。不要让某些政治因素,干扰了他们的参与的热情,发挥自己能力的决心。”
杨震这一席话,不仅仅是说给王光宇和张镇华听得,更多的是说给熊大缜听的。先不说王光宇和张镇华听完那句信任无底线后的反应是什么,熊大缜听完后却是两眼冒光,激动的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
看着一副激动不已样子的熊大缜,杨震翻了翻白眼,转过头看了看身后靶场上的那排武器后道:“这些装备就地先封存在嫩江军区。你们几个今天先别回佳木斯,一起去老王那里,我还有事情找你们。”
杨震虽然没有说找熊大缜和张镇华有什么事情,但反应也算灵敏的两个人,也大致猜出了杨震找自己有什么事情。既然没有在靶场上说,肯定是需要严格保密的事情。所以两个人谁也没有问,跟着杨震上了车。
到了王光宇设在日军原驻齐齐哈尔五十一师团师团部的司令部中,在让袁芷若和李慧兰去休息后,杨震才看了看面前的三个人,没有先和王光宇说话,而是将目光直接看着熊大缜和张镇华两个人,沉默良久才道:“选址的情况进行的怎么样了?”
听到杨震的问话,熊大缜和张镇华对视一眼后,才由熊大缜道:“一号,初步定在孙吴。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关东军在孙吴有大量相对完整的工业基础。发电厂年发电量,足以应付基建所需。”
“这一带,日军修建了大量的秘密工厂。虽然很多还没有投入生产,但基建已经完成。我们将这里作为首要选址,可以尽可能的利用日军原有的基建,有效的节省大量的基建时间。而且日军已经完成基建的工厂之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半地下或是地下,可以有效的避免日军轰炸。另外就是交通线比较完备。”
“孙吴的交通也极为便利。除了本身有铁路与齐齐哈尔、哈尔滨以及佳木斯联系之外。除了冬季之外,黑龙江全线可以通航。沿黑龙江走水路,经松花江可以直抵哈尔滨一线。其水陆交通,可以说极为便利。”
“而且日军在孙吴境内的曾家堡一线修建有一个大型的永备机场。其主跑道长度达到一千一百余米,宽达百余米。辅跑道长度达到一千二百米,宽五十米。可以满足我军现役的所有飞机起降。同时修建有完整的地面导航和掩蔽所。”
“这里还有丰富的资源。除了煤炭产量足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之外,这里也是伪满最大的黄金产地之一。这里也是北满人口基数最大的一个县,不算没有来得及跑掉的日本人、朝鲜人以及白俄,仅仅长住的中国人口就达到六十余万人。”
“除了基建有相当良好的基础以及交通极为便利,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之外。那里与江北只有一江之隔。将地址选在那里,即可以保证后方安全,也方便我们进口物资。虽说距离海拉尔一线的日军有些近,但周边的小兴安岭可以形成有效的屏障。”
“我们军工部东北局的统一指挥以及后勤部的配合之下,已经完成了对整个孙吴境内的勘察,并已经完成了选址工作。新建的几个弹药厂,已经利用原有日军修建的基础设施,已经安装设备。预计五一之前,便可以投产。”
“剩余的汽车厂、飞机厂、坦克工厂以及重武器工厂,也已经在孙吴境内完成选址。也本着多快好省的要求,尽可能的选用日军已经完成一定基础建设的地方。只是虽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并不太适合作为大型的汽车、飞机制造厂的厂房,我们还要进行一定的改造。”
“一待天气转暖,允许开工,便可以对日军已经修建完毕的基建进行改造。至于其他的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石油冶炼厂,我们初步定在哈尔滨以北的绥棱、通北、德都一线。而炼钢厂,我们选在了汤原。”
“整个伪满境内最大的多宝山铜矿,就位于嫩江境内。这里还生产钼等贵重金属,交通也相对的便利。所以我认为将主要提炼铜的有色金属冶炼厂,选择在德都一线还是比较恰当的。至于石油冶炼厂,选择在绥棱,就是一号您在去关内之前的要求了。”
第七百一十九章 选址的问题
对于熊大缜关于未来飞机、汽车等一系列工厂选址方面的汇报,杨震听的可谓相当仔细。尽管他并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但后来越皱越深的眉毛,却表示出了他对于选址方面的不满。只不过他并没有打断熊大缜的谈话而已。
直到熊大缜说完,杨震才道:“你们本着尽可能的利用孙吴境内日军原有的基建基础,大幅度的缩短工期,以便这些工厂尽快的投产。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在东北,我们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基建的工期受气候的影响太大。”
“按照你们尽可能的利用孙吴境内日军原有的基建设施,我们的工程所需时间可以大大的节省。但你们有没有过相对长远的考虑?难道你们的目光,还只限制于眼下的环境和根据地内?”
“将弹药工厂设置在那里,我没有意见。弹药生产设备,相对于炼钢和有色金属冶炼都设备还是比较轻的。将来在搬迁的时候,相对容易的若。你们选择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和钢厂的位置,我也没有太大的意见。”
“但是将汽车、飞机以及坦克等工厂放在孙吴,说实话我不同意。原因很简单,我们现在的敌人是日军,但不代表他们会是我们唯一的敌人。将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部门以及我们今后军工发展最重要部门的汽车、飞机和坦克工厂放在与其他国家只有一江之隔的地方,你们自己考虑一下是不是适合?”
“如果我们有一天与江北翻脸,这么近的距离,对方都不用出兵。只要一顿远程炮火,就可以将我们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这些工业毁于一旦。这些工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你应该清楚。如果我是我们的对手,也会选择这些目标作为第一打击力量的。”
“而且就我所知,这世上除了那些国土面积过于狭小的国家之外,没有一个国家会将自己的命脉部门,放在国境线边上。而且还是放在一个不确定,将自己利益放在了高于一切位置上,翻脸犹如翻书一样的邻居边上。”
“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没有纯粹的兄弟情谊。所谓的国际关系,不外乎相互利用而已。今天江北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支援我们抗战。但过几年,他们在认为我们的壮大已经威胁到他们的地步时候,一样对我们不会太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