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官人-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弘敏道:“此举就如当初楚霸王分封诸王,将天下均分诸国,使这天下诸州成为总督们的私产。韦氏若是肯如此做,那么这些都督,势必会对韦家死心塌地,因为洛阳的武则天,是绝不会轻易交出治权,都督们今日的一切,都是韦家赐予,想要维持他们这些都督的私权,势必希望韦氏的权位能够得以巩固,此其一也。”

    韦弘敏顿了一顿:“各镇既成了都督们的私产,都督们的钱粮俱都产于各镇,他们要练兵,就要招募乡勇,因此,人口对他们来说至关紧要,若是逃民甚多。若是都去了河南,他们怎会置之不理,因此在阻拦逃户上头,他们也一定会尽心竭力。河南的商贾大量从地方上赚取钱财,对于都督们来说,若是钱都被商贾们赚了去,如何镇守一地,因而,必定会尽力去控制,乃至于是遏制商贾。娘娘。这些人根本不必朝廷的旨意,既然本镇成了他们的私产,他们就自然而然成了一个个韦家,自然而然,会竭力去阻止韦家的侵蚀。”

    “况且,这都督的人选,亦可斟酌,咱们韦家有不少出众之人,这天下各镇。可尽力从韦家子弟或是韦家的门生故吏中挑选,臣虽无能,愿娘娘为韦家长治久安计,敕臣为昭义都督。使臣镇守昭义,侍中之职,臣宁愿辞去,倒是魏王韦玄贞。老成持重,可以取而代之。”

    “……”

    原本怒气冲冲,想要指责韦弘敏的韦玄贞愣了一下。

    韦弘敏居然请辞。侍中不做,去做一个昭义都督……

    如此一来,反而是推举自己为相。

    这一下子,韦玄贞老脸一红,韦玄贞垂涎侍中久矣,一直对韦弘敏不满,而如今,似乎要如愿以偿了。

    不过细细思来,这个韦弘敏,倒是好手段,他自知自己已经开始不容于韦氏,韦氏内部,对他已经多有怨言,就算是韦氏极力回护他,迟早这个侍中是留不住的,倒不如索性退位让贤,给韦玄贞做一个人情。

    而他自己……

    韦氏不禁道:“昭义都督……是什么?”

    韦弘敏道:“河南府既是心腹大患,那么朝廷必须予以遏制,在臣的构思之中,河北之地,百姓素来彪悍,可以设四镇都督,其一为昭义、其二为振武、其三为朔方、其四为天德,四镇各揽十几州,又领百余县,其中昭义镇最为关键,可下辖潞州、洛州、泽州、耶州、卫州等十三州,领河北沿河之地一百又十七县,臣愿为都督,就地招募兵马,连接天德、朔方、振武三镇,与这秦少游的天策府隔岸对峙。”

    洛州、潞州、卫州等地,相当于后世的山西省加河南省的背部,已经河北省的南部,这里是河北之地最重要的经济和人口重镇,一百一十七县,其辖地已经相当于三个河南府了。

    韦弘敏显然是给自己留了退路的,一方面,他辞去了侍中,却可借此,选择一块天下最富庶的土地关起门来做草头王,另一方面,也可依仗韦家,借此遏制河南府,在韦弘敏的预想之中,持节的都督,其实就是节度使,几乎在地方生杀夺予,既可以借此招募军马来与秦少游这个心腹大患对抗,另一方面,军马是自行招募,人事也是自行任命,钱粮也是自行取之于本镇,这几乎是将昭义镇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总比在朝中,以一个远亲的身份成为侍中,却处处受制的好。

    许多韦家的子弟方才还在义愤填膺,可是接下来,态度却是变了。

    他们猛地意识到了什么,这是分赃啊……

    如今的天下是谁的?说是姓韦的,那也没错,可是名义上,他就是大唐的,是李家的,无论韦家怎么折腾,最终还是要以李氏的名义来治天下。

    想要篡位,何其难也,那武则天不是篡了吗?遇到了多少的阻力?

    韦家上下,谁不担心一件事,那便是韦氏百年之后该怎么办呢?难道大家最后像武家那些人一样,最后去摇头摆尾,指望着新贵给自己一口汤喝?

    这分封却是最好不过,韦弘敏让出了侍中,给自己争取一个昭义镇,那么自己为何不可以?

    这都督的含金量,显然非一般的刺史可比,这可是凌驾于十几个州刺史之上的官爵,最重要的是,权柄之大,几乎可以与汉时的诸侯国并驾齐驱了。

    韦玄贞一下子,无词了,他居然从极力反对,变成了默认支持。

    方才许多就差喊出国将不国的韦家子弟,如韦安石诸人,此时也沉默下来,天下诸镇,总有上下其手的机会,若是不如此,难道一辈子在这里做一个显赫一时的朝廷大员,可是以后呢?

    韦氏似乎也开始动摇起来,韦弘敏给出的理由很充分,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遏制武则天,是为了遏制神策府,唯有如此,方能使地方上的都督变成最顽固的保守派,这些人,是绝不容许神策府利用各种手段去吸干他们的血的,靠着那些流官,反正自己在任上也不过三五年就要拍屁股走人,我死之后,那管这里洪水滔天。

    而一旦如此做,各镇的都督,自然而然的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抗衡神策府的影响,这显然是一条遏制秦少游最佳的方案。

    深吸一口气,韦氏从韦家诸子弟的目光之中,似乎已经看到了他们的态度。韦氏道:“陛下那儿,倒是好说动,只是就怕朝中诸臣不满。”

    韦弘敏道:“就以均田制崩坏,府兵不堪为用,流民甚多为借口。一些重臣,自然要好生安抚和嘉许,少不得要出让一些好处,至于其他人,不必理会,只要生米煮成熟饭,他们也奈何不得,实在有人呱噪,大不了杀一儆百,当初武氏那娼妇杀了那样多的人,最后连谋朝篡位亦无人敢反对,如今,他们又能说什么?”

    韦氏眯着眼,不禁道:“就怕洛阳那儿,秦少游和武家那个娼妇……”

    韦弘敏正色道:“不必理会,一方面,娘娘的态度定要坚决,另一方面,那秦少游不是也是河南总管吗?可敕其为河南都督,亦敕他旌节,他若反对,就命他入京来做侍中亦可。”

    秦少游怎么可能会来长安做侍中,这显然是要挟的手段。

    至于武则天,她是上皇,管得着河南府,可是管的了天下其他地方吗?

    既然管不了,她也只能干瞪眼,只要此事做成了,即便有天大的反对,也已无用了,割据已成,得利的人自会极力的维持这个制度,支持者会比反对者坚决的多。

    而一旦都督们到了各镇,开始各自招募自己的私兵,建立自己的班底,那时候,就算武则天取代了当今天子,那也无可奈何了。

    韦氏动容了,她目光不禁落在自己父亲韦玄贞的身上,道:“魏王以为如何呢?”

    韦玄贞只是笑笑,道:“可以试一试。”

    他没有显露出过于坚决的支持,不过态度不言自明,这位魏王殿下,觊觎侍中之位已经太久太久,况且他还有三个儿子,很有机会能够成为一镇都督。

    这对于整个韦家,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就如一个总公司,老板并非是韦家,韦家不过是个代理的董事长而已,谁也不知道,韦家什么时候会被打发出去,既然如此,那么不如将下头的子公司悉数独立出去,再让自己的亲戚和心腹充任各个子公司的老板,这叫借鸡下蛋,鸡是李家的,可是蛋却是韦家的。与其去为了这只鸡的归属而斗个你死我活,不如直接将所有的蛋取走。

    韦氏目光一沉,似乎下定了决心:“既如此,那么就不妨试一试,试一试总好。”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二章:昭昭天命

    百凤楼。

    这儿是长安新近最奢华的酒肆之一,天还未入夜,便已是宾客满堂,门庭若市。

    在这酒肆的最顶层,东家张毅成已经开始奋笔疾书。

    百凤楼乃是朱楼置办的产业,几乎从酒保到掌柜,都是上官辰的心腹,他们在这里的目的就是探听消息。

    而这几日,显然很是热闹,这酒肆中的客人,几乎都是非富即贵,如今他们谈论的,却多是朝中关于天下设三十七镇的争议。

    大唐有三百余州,有一千五百七十三县,地域广大,本来朝廷是依靠十五个道来分领诸州县,只不过道只是负责监察而已,并没有实权,而如今,韦弘敏、韦安石以及诸人上书,要分天下为三十七镇,设都督,赐旌节,一时之间,朝廷哗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无数的言论,自然而然也就映射进了这酒肆之中。

    张毅成的职责,是上报酒肆里的一些消息,至于是否证实,就不归他管了。

    此时他已下笔,在纸上泼墨:“更有传闻,工部尚书王琴极力反对,韦后震怒,次日,万年参军王振为人状告谋反,即日收监。万年参军王振,乃工部尚书王琴次子也,今日王琴已上书告罪,朝中反对者,顿时闻之色变,诸人尽皆三缄其口。”

    “以某愚见,建镇之事,已是水到渠成,魏王韦玄贞府邸,今已门庭若市,多有长安诸豪强拜访,似有借此获利之心,楼中近来又盛传,河北诸镇,多由韦氏族子代领,江南诸镇,亦是如此。边镇获利者,韦氏族人诸多,关陇五姓,亦多有涉猎,即便清河崔家,似也有崔詧之子领剑南凤翔镇之传言,由此可见,诸姓反对者寥寥,却多有借此牟利之心。”

    写完这些,张毅成叹口气。这显然是一次狂欢,韦家等于是将李氏的财富一次打包,统统来了个所谓的‘私有化’,这一招,比之武则天篡唐更狠,因为武则天篡唐,固然会让一群酷吏得利,可是他们的利益只是一时,而韦氏却是将这天下分割。除了保持朝廷一定的控制能力,在各道保留一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