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官人-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很不客气的说,这是秦少游的根本利益。

    而武三思显然看准了秦少游的七寸所在,想要修运河,就绕不过河南府,因为差遣征发劳力,乃是河南府分内之事,只要武三思做一些手脚,少不得要让神策府日子难过一些。

    秦少游动容了。

    武三思的弦外之音他听得很明白,于是冷冷一笑,方才那风淡云轻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了几分狰狞,他道:“武使君,这些事似乎不该是武使君能过问的吧?”

    武三思忙道:“殿下何出此言,这当然是下官分内之事,河南府治理一方,这样的大事,下官岂可不闻不问?下官不过是想体恤民力罢了,这涉及到了治下百姓的福祉,下官若是不问,岂不是尸位素餐?”

    无耻……

    秦少游心里暗骂。

    想当初,为了救这武家。秦少游才得了武则天的授意,弄出一个所谓的宫变出来,若非如此,武则天何必要及早称上皇,而自己,在武朝照样可保荣华富贵,武则天的苦心,谁知道换来的却是武三思这些人如此的对待,而自己……又哪里想到,这个可恶的人。如今却成了自己的绊脚石。

    秦少游从前脾气还好,而如今,或许是沾染了神策军的丘八之气,此时见这武三思,不免勃然大怒,他重重拍案,咚的一声,却是道:“武使君,你言过了。本官自有主张。”

    言尽于此,秦少游也不愿意多留,直接拂袖而去。

    他其实是有意如此,不过是宁愿撕破脸。也不愿和这个人虚情假意罢了。

    ………………………………………………………………………………………………………………………………………………………………………………………………………………………………………………………………………………………………

    双方不欢而散,当秦少游发怒的时候,武三思心里咯噔一下,他万万想不到。这个小子竟是如此直接,眼见秦少游走远,他也没有去送。便看到外头一些被吓坏的差役探头探脑,武三思眯着眼,却是露出一丝狞笑,他高呼道:“来人。”

    一个佐官进来,道:“府尹有何吩咐。”

    武三思脸色平静的很,淡淡道:“方才的事,你瞧见了吗?”

    这佐官叫吴龙,他眼明手快,自然便投效了武三思,秦少游毕竟是和韦家为敌,而韦家代表的是朝廷,明眼人都知道该如何做选择。吴龙见武三思问起,便晓得考验来了,不敢怠慢,忙是小心翼翼的道:“下官以为,这弘农王未免太过猖獗,梁王殿下对他也算是客气,他说反目就反目,可见他这是目中无人,所谓骄兵必败,似此等……”

    摇头晃脑的吴龙正待要好生长篇大论一番,武三思却是不耐烦的道:“老夫说的是,方才老夫试探了他一二,这才知道,这修运河,乃是秦少游的逆鳞,可见对修河之事,他是尤为看重的,既然他将这修河当做了自己性命一样重要,不惜和老夫反目成仇,那么河南府当何以反制?”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若说办事,武三思或许是个废物,可是成事不足败事却是有余,要坏人好事,却似乎是武三思的强项。

    吴龙听罢,打起了精神,笑嘻嘻的道:“其实……殿下假若当真要坏事,倒也容易,只不过……此事却是急不得,河南府的治所,下头的差役小吏,其实是最容易坏事的,要阻止此事,殿下倒不必直接反对,无非……是寻个由头,激点热闹出来给大家看罢了,这大总管毕竟名义上是镇河南,那么假若当真因为他修河出了事,自然一切后果,也得他来兜着……”

    见吴龙绕圈子,武三思更加不耐烦:“到底什么热闹?”

    “民变!”吴龙咬了咬牙,干脆利落的道:“但凡是征夫,都容易激起民变,总能想到办法,况且这东西,往往是一呼百应,只要民变一起,那秦少游若是弹压,这尸横遍野的可是关东人,不但朝廷侧目,下头的百姓,只怕对这位大总管,也要心寒透顶了。即便神策军有天大的本领,可是杀的人越多,罪责就越大。可若是秦总管服软,那么这河,也就修不成了,既然修河乃是秦总管极力要做的事,却因为如此修不成,殿下想想看,往后还有何威信可言?人无信不立,堂堂大总管要办的事,却是半途而废,以后谁还肯信他呢?”

    吴龙是官油子,所以几乎不用思考,立即便用了平时这些地方官敷衍上司的手段,武三思听罢,精神一震,禁不住道:“该如何谋划才好?”

    吴龙笃定的道:“殿下放心,府中的差役,最擅长的也就是此事,只需暗中授意一二,还不是手到擒来。”

    ……………………………………………………………………………………………………………………………………………………………………………………

    第二章送到,是昨晚的第二章,很抱歉,刚去了医院回来,所以更新晚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八章:上皇

    自秦汉以来,随着豪强和士族的昌盛,以至一群熟读经史之人把持住了朝廷和地方的方方面面。

    不过这些熟读经史之人固然有不少才高八斗之人,可是绝大多数,终究还只善于清谈,即便偶尔出现几个治世能臣,他们的能力也体现在了决策上。

    至于治所真正的运作,某种程度,却需要依赖于中下层的官吏,这些人才是地方上的掌控者。

    武三思听了这吴龙的话,也就渐渐心安,只是秦少游方才给他的脸色实在可怕,让他心有余悸,虽然和秦少游已是离心离德,也不在乎得罪了这个家伙,甚至武三思有借此人来做垫脚石的心思,可是武三思依然觉得有些后怕。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后怕的理由,他后怕的不是秦少游,而是神策军,于是思前想后,决心去寻洛阳禁军首领韦正德。

    韦后在河南府做了许多的布置,河南府固然是有一个武三思,可是留守的禁军,却也安排了这个韦氏的亲族,韦正德当初不过是个小小的州司马,一个并不起眼的武官,不过韦后揽权之后,立即鸡犬升天,他和当初的武家不同,武家掌握禁军的时候,李氏和武氏的矛盾已经明面化,而禁军之中,支持李氏的武官不在少数,所以固然有不少武氏族人节制禁军,往往效果却并不太好。

    而如今,韦氏就是李氏,李氏也即是韦氏,韦氏只要一日不坐天子,那么与天子的关系便永远都是如漆似胶、密不可分,自然而然,韦家的任何人在禁军之中。都被看作是攀附的对象,只要得到韦氏的青睐,将来前程大有可期。

    韦正德虽只是一介小小司马,如今的日子,却远比当初节制禁军的武氏族人要快活的多,他当然清楚自己的职责。对神策军早就暗暗戒备。

    留守的禁军只有一万七千余人,人数其实也不算少,毕竟此时的神策军,虽然屡屡扩充,名义上号称万人,而实际上也不过七八千罢了。禁军毕竟也是精兵,而且是卫戍洛阳宫,关系重大,这也是为何武三思对韦正德有依赖的原因。

    韦正德就在外宫当值。听说武三思来了,倒也还算客气,亲自迎出来。

    洛阳宫和后世明清的紫禁城决然不同,明清时期,随着皇权的独大,宫廷成了不可侵犯的象征,除了极少数重臣需要入外朝当值之外,其余之人。不得诏命,都不得越雷池半步。

    而洛阳宫的内苑固然森严。可是外朝却相对开放,凡是佩戴了金鱼袋子的官员,都有入宫的权利,当然,也只限于外朝罢了。

    如今这宫中没有了主人,而上皇又是抱病。韦正德的小日子过的不错,在外朝收拾了个偏殿用作办公之用,见了武三思,便咧嘴笑道:“梁王殿下,今日不是那秦少游新官上任的日子吗?怎么你却是来了?”

    武三思没有心思去寒暄。直接将今日的事实言相告。

    韦正德皱起眉,冷笑:“这么说来,这秦少游,是把运河当做自己的命根子了,打蛇打七寸,娘娘让你我在此镇守,意图不言自明,总而言之,就是不能让秦少游彻底染指河南府,其实咱们做什么,都不必有什么顾忌,尤其是梁王殿下。”

    韦正德说话的功夫,却是投了武三思一个别有深意的眼神。

    你武三思有什么好怕的,你是朝廷命官不说,你还是梁王殿下,天大的事,就算当真惹火了秦少游,那又如何?秦少游再胆大,敢动你一根毫毛吗?就算你犯了天条,那也是朝廷来处置的事,秦少游虽然是大总管,却也奈何不了你,所以你能怎么恶心秦少游,尽力去做就是。那秦少游别看嚣张跋扈的很,可是有些事他是不敢去做的,毕竟你武三思代表的是朝廷,再者你的地位尊荣无比,韦后的意思,不就是借着你的这个身份,给那秦少游添堵吗?秦少游又不是傻瓜,难道他还敢动你不成?一旦动了,无论你有何罪,那都不要紧,却是恰恰给了韦后一个口实,即便是天子,也绝不会再纵容秦少游了,因为动亲王之尊,就是谋反,谋反大罪,朝廷绝不会姑息,到时候内有禁军,外有关东关中数十万平叛的军马,只要一声号令,管他秦少游有什么神策军,照样碾成粉末。

    想当初,大家忌惮神策军,是因为朝廷就在洛阳,一旦有事,只怕应变不急,那神策军可以立即做出反应,所以韦后娘娘才对秦少游忌惮无比。而如今,神策军这支力量固然厉害,可是坐困在河南府,一旦敢造次,陛下在关中一道旨意,这些人就统统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所以……秦少游除非是傻瓜,才会制造出一个韦后对付他的口实,毕竟这个家伙,现在还得到了天子的同情,朝中还有大量的关中人为他说话,因此没有板上钉钉的罪证,是没有人敢拿他怎么样的。可是他动了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