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大内总管-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重审各地地租若是弄不好就能挖出一堆在大明朝‘消失’了的土地,也就是不上土地赋税的土地,皇族宗室中,这样的土地怕是最多的,真地重审,皇帝地血亲都牵涉在内。崇祯如何能容许重审地租!

    历史记载,崇祯地老丈人,也就是周皇后的老爹,在地方专横跋扈,占地几百亩,未交丝纹土地赋税。崇祯的爱妃田妃的老爹,也就是田宏遇,在扬州、苏州、京城三地占地上千亩。仅仅北京一定就有接近四百亩私田。

    若是真的举国彻查地租实情。天都塌了!

    “朕知道爱卿为江山社稷着想,朕也有朕的难处,关于爱卿的第二个提议。朕不许,爱卿以后也莫要再提!”

    王承恩和倪元璐互看一眼,二人心头都咯噔跳了一下!

    崇祯继续道:“朕招两位爱卿前来御书房,朕有更重要地事情与二位爱卿商议!”

    崇祯说到这里然后朝左右侍候的太监喝道:“都退下!”

    待御书房内的太监都退了出去,崇祯朝王承恩道:“明日,朕就将各地勤王之师遣往陕西,朕想委任爱卿前去监军,但一时间又有另一事非要爱卿去不可!”

    “爱卿的上海办得有声有色,然而泉州、广州二地却举步为艰,朕想让爱卿再去办理二地的对外贸易,这边监军又让朕犯难,真是难两全啊!”

    原来,确实如王承恩当初料想的一般。去泉州、广州二地办理官办对外贸易的大臣还真的当办理对外贸易是个升官发财地机会,那想到到了两地后,连商人都组织不起来。

    这还不说,郑家船队和福建水师与荷兰人支持地刘香船队,在福建和广东海域打得不亦悦乎,这两地的商船如何敢出海贩运,只得绕道上海出海。而且郑芝龙的武装商船又负责运输和护航,现在上海几乎成了明朝出海物资地集散地!

    两个大臣无法,为了逃避责任,五个月的期限一到,只得自己掏腰包填上一地五十万两的亏损,心疼得脸都绿了,赶紧请辞返乡,发誓有

    再也不到泉州和广州了。

    这下满朝的文武都知道对外贸易可不是王承恩干那么简单,这官办的对外贸易试点,若不是王承恩这太监,其他只知道上朝吵吵架,下朝数数钱的大臣还真干不来!

    泉州、广州二地官办对外贸易试点失败,间接证明了王承恩的能力,无形中让崇祯更为器重王承恩。

    王承恩朝崇祯道:“臣到是想去,奈何分身乏术,不过臣到有一人,定能将泉州、广州二地的官办对外贸易试点办好!”

    崇祯听到‘分身乏术’脸色一肃,听到有一人能担当此重任,脸上逐恢复如常,笑道:“这人是谁,爱卿快快说与朕听。”

    “此人胸中犹若藏着千般能耐,才华横溢,天下万物无不知晓,却因为天启年间阉党专政屡屡不得志。素有‘龙眠狂生’之称的方以智,可惜这方以智还没有功名,臣在上海办实业,多亏了这方以智从中周旋,此人确实是个能士!”

    于公与私,王承恩在崇祯面前都必须举荐自己的左膀右臂,在朝廷内只有一个辅臣倪元璐太少了,将方以智这样的嫡系人手安插进朝中,对于王承恩来说太重要了。何况广州、泉州二地要改革,除了王承恩,这天下只有跟着王承恩在上海办过实业的方以智能担当。

    “方以智!”崇祯眉毛皱了一下,朝王承恩疑惑道:“此人可担当重任?”

    “臣以胫上人头担保,此人定能将广州、泉州两地的对外贸易给办好!”

    王承恩当然敢打保票,他王承恩带过的人,谁出去都是一方能吏,何况王承恩要在朝廷中迅速培养自己的班底,只有将自己的嫡系人马全举荐给崇祯,一个一个的捧红,这才是永久的王道!

    “哈哈!”崇祯大笑道:“朕还没见过王爱卿如此看中一个人。方以智没有功名在身,这也简单,只要是能者,朕必不亏待,朕明日早朝便委任方以智!”

    “臣代方以智谢皇上隆恩!”王承恩朝躬身道。

    崇祯笑问道:“征讨反贼的监军,爱卿可以安心去做了吧?”

    “臣不是不去!臣只是恳请皇上宽限些时间让臣做更为重要的事情,这些反贼多为流民,不足道哉!”

    崇祯疑惑道:“何事?”

    “臣以为,建奴才我大明之重患,需趁此次建奴入关损兵折将,暂时无力进犯我大明,臣想将上海的兵马与关宁军铁骑三千,走海运,从高丽登陆,待到我大明歼灭反贼,从宁锦防线两路夹击,小小建奴必灭!此时进兵的粮饷,依托上海所得,不需要朝廷出一分银!”

    “到也可行,朕准了爱卿用半年时间先去协办此事!”崇祯那里知道什么战略意图,只要能平辽东的策略一概能接受,要不当初袁崇焕的‘平辽闪策’也不会将崇祯唬得要什么给什么!

    此事成了看客的倪元璐开朝崇祯口道:“臣有一事,需要皇上定夺!”

    闻及倪元璐的话,王承恩愣了一下。

    崇祯道:“喔,倪爱卿有何事尽管说,朕也有事交代与倪爱卿去办理!”

    “那秦少保的孙侄女秦雨在军中虽犯军法,臣觉得也不应该像秦少保那般,非要杀了秦雨不可,臣肯定皇上念秦邦屏当年在沈阳力战建奴殉国之功,为秦家保存唯一血脉!”

    “竟有此事!”崇祯心头一跳,道:“秦家一门忠烈,秦爱卿怎么能如此糊涂,一会朕特拟一道旨意,赦免了秦雨的罪就是了!”

    王承恩和倪元璐两人同时朝崇祯跪倒大呼:“皇上圣明——”

    “王爱卿将提议的一、三条,与倪爱卿拟一道可行的方略,明日给朕过目。”崇祯继续道:“两位爱卿还有何事?”

    “臣还有一事!”王承恩急忙道:“那建奴皇族俘虏多铎,臣肯请皇上让臣处置!”

    “爱卿要将这建奴如何处置?”

    不光崇祯好奇,倪元璐也好奇非常,随即,王承恩将自己的计划朝崇祯禀告了一番,崇祯听完,大笑道:“这建奴多铎成了大明俘虏,皇太极可真是倒了大霉了,爱卿的请求,朕准了!”

    一旁的倪元璐看着王承恩,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也亏得王承恩能想的出如此阴损的招数!

章154 竟然是个太监

    让群臣莫名其妙的是,崇祯竟然提拔了一个的人物,方以智为四品督察院右佥督御史,协理泉州、广州二地对外贸易事宜。

    更让大臣们意料不到的是,崇祯竟让倪元璐全力在各地州、府、县设立粮所,规定官府收购价,只收赋税抵粮食。待到秋收时节,由官府收购百姓在秋收后的赋税抵粮,充做百姓赋税,官府再将粮食在其他缺粮季节转手。

    朝廷只规定实际收购价来折算百姓土地赋税缴纳的粮食,转手后能卖多少,只要将朝廷所得的赋税上缴,多余的部分都算地方官吏的。而王承恩手下的‘廉政公署’密探将在各州、府、县暗访,那个官吏想趁机发财一经发现人头落地,当然外块任捞。

    明朝的官俸还是比较低的。此举一出,解决了百姓实际赋税过重的同时,又缓解了地方官吏拼命捞钱的念头。明朝疾患日深,暂时,王承恩也是只能做到如此而已。

    只不过王承恩这方法一出,涉及粮食贩卖的商贩就直接倒了霉,加上主办这事情的倪元璐又是个六亲不认的铁腕人物,谁敢提着脑袋来贿赂倪元璐说情。

    各地勤王兵马开始朝陕西进发,而王承恩的王家私兵和祖大寿的三千关宁精锐却一直留在京城外待命。

    当然待命,王承恩已经请旨,这支整编一万人的军队准备用船投运到高丽。

    王承恩还要先将部队拉回上海,然后联系郑家。怎么运,怎么补充给养,还得考虑段时间。

    不过王承恩在返回上海前,要去接走多铎,崇祯给了王承恩半年时间,不出意外,半年时间够将多铎彻底腐化了!

    大明朝地花花江山,特别是江南秦淮、苏杭一地的烟花柳巷。就算多铎一块铁板。王承恩也有信心将这铁板化成豆腐渣!

    好在多铎是皇太极的胞弟。崇祯也没多为难他,将多铎关押在条件比较优厚的大牢里。多铎见到王承恩的时候暴跳如雷,朝王承恩破口大骂道:“你这阴险小人,答应将我放出,为何将我带到这里!南朝明人竟不守信诺…”

    任由多铎辱骂,王承恩都不为所动,待到多铎骂累了。王承恩笑眯眯的朝多铎道:“贝勒爷,万军之中千人百众,都是眼睛呐,我若将贝勒爷放走,小的还能活吗?再说我王承恩都说了要放贝勒爷自然会放,这不是找机会吗?”

    “南朝明人不守信诺,你这厮的话,我不信!”

    此时地多铎心里还是期望王承恩说地是实话。他已成了王承恩地俘虏。要杀只不过是一个抽刀动作而已,何苦跟他多铎废话呢!

    “喏,我这不是在想办法吗?好不容易想办法将你从大牢里提了出来。准备找机会送你回去呢。”王承恩说完叹了一口气继续道:“竟然贝勒爷偏要将小的一番苦心当成驴肝肺,那贝勒爷请自己回牢,小的告辞!”

    说罢,王承恩还真的一转身就带着丁离准备离开,多铎一看,朝王承恩急匆匆问道:“真是如此?”

    王承恩连头都懒得回,这下多铎立刻就急了,朝王承恩半哀求道:“我信了!我信了!”

    “唉!这年头当好人还给人怀疑,真是…”王承恩摇头装成无奈状,其实心头早笑开了花。随即,让丁离看牢多铎,一行人出了大牢。

    多铎当然没那么好骗,在权衡了是待在明朝监狱还是信王承恩话的利弊后,多铎做出了无奈的选择,那就是相信王承恩能放他!

    一个后金皇族贝勒、正白旗旗主就这样成了王承恩手中的棋子!

    第二日,王承恩带上一百武监,让丁离时刻看着多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