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戏民国-第6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过就是宪政期,是要还政于民的。不如你们在你们的地盘上也训政十六年,也逐步实现军队国家化……到时候由选民来决定那个党上台怎么样?”

    历史上的蒋介石虽然是****的,不过在这个时空他又不是国民党的老大,真要是**也是胡汉民来**所以在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下,老蒋现在也在为宪政期的到来而准备着在他看来,等到了宪政期,他选上总统的概率还是颇大的。因为现在的国民党实际上是粤系独大,五大佬里面有四个广东人,这些人在两广福建是颇有些根基的,不过在东南各省的人脉和布局却不如他这个浙江大佬。有东南的选区作为依托,赢得党内初选应该是十拿九稳,有了国民党的支持赢得总统大选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走这条路上位成为国家领袖可比发动政变什么的安全多了……

    ……

    轰轰轰……

    就在西安华清池里,两党代表唇枪舌战的时候儿。在辽西塔山前线,日军的炮群又开始发威了从白台山山顶的炮兵观察所向外望去,塔山防线的国民党军阵地上面,突然就升起一团团的烟柱,各个姿态不同地直冲天空。烟柱起先还是一排排的几乎同时升起,到了后来就不分点儿了。一丛丛一簇簇的四下乱冒。

    鹿砦拒马的碎片,土木工事的掩盖,隐约还能看到人体的残肢断臂给掀上天空。打到后来,整条防线都被笼罩在了蓝黑色的烟雾当中。火药的味道充斥在战场上,缓缓流动,连远在白台山顶的安思华都能闻到

    安思华脸色阴霾的看了看空空荡荡苍灰色的天空,天空中没有一架飞机。负责提供空中掩护的国民党海军航空兵还没有到来由于秦皇岛和葫芦岛两大机场全部被摧毁,现在还没有修复。所以国民党军只能动用海军航空兵的A2A俯冲轰炸机,从山东半岛的机场起飞,跨过整个渤海湾到葫芦岛上空来投弹。只是三百多公里的航程大大制约了飞机的滞空时间和载弹量……因此对日军炮群的压制作用也就不大了。

    更让安思华和李宗仁头疼的还有后勤线的中断,由于两个补给港暂时无法使用,原本和日军旗鼓相当的炮群也无法发挥火力。安思华已经给炮兵总指挥桂永清下令,每一门大炮每天所消耗的弹药量不得超过二十发就是这样整个炮群一天也要打掉一万八千发炮弹,如果算上北线辽西山区的三个师,整个辽西战场上面光70毫米以上的炮弹,每一天的消耗量都在两万五千发左右东北战区的炮弹储备顶多也就维持一个月的防御作战。

    而日本陆军则正在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不顾一切的在整条战线上发动一轮又一轮的猛攻。从二月十三日凌晨到现在,不过两天多一点的时间,塔山防线已经承受了日军二十三次猛攻,其中的前三次还有坦克冲锋一度还攻破了第十一师防守的阵地,最后安思华不得不下令投入了一个坦克团掩护步兵打反击才恢复了阵地。

    日军的这一轮炮击持续了整整三十分钟,山崩海啸般的轰鸣声音才渐渐稀疏下来。弥漫在整条战线上的硝烟还未散尽,隐隐约约就传来长一阵短一阵的人浪呼啸的声音。日军的步兵进攻已经开始了……现在在战场上占据人数优势的是日本人,而他们在使用这个优势的时候也相当慷慨,每一轮攻势差不多都会投入一个旅团的步兵,沿着十公里宽的战场上发动全线进攻,而在攻击的重点地区,冲锋步兵的人线密集得更是好像在打人海战术一般。看到眼前这样的打法,安思华不由得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世界大战

    堑壕,重炮,铁丝网,机关枪,人海……这种打法纯粹就是世界大战的翻版。比得就是人命和炮弹的数量了。经过两天两夜的搏杀,战场上的死人一片一片的,多的已经无法估算,可是仍然有不计其数的年轻生命被不断投入这台战争绞肉机

    安思华放下望远镜,低声道:“你还打算让十一师支撑几天?”

    李宗仁也放下望远镜,微微摇头:“十一师这回是要打残了,两天两夜连续击退了日寇的二十多次进攻,自身也伤亡过半了。我打算让他们过了这轮就下来,让十八师上去。”说着他又叹了口气:“日本人的火力太猛了他们哪来的那么多炮弹?旅顺口不是给封锁了吗?”。

    安思华摇摇头:“大概是从朝鲜走陆路过来的吧?”说着他又冷笑一下:“也有可能日本人是在孤注一掷他们知道葫芦岛和秦皇岛的码头早晚会被我们修复的,到时候就该我们发威了”

    李宗仁的脸上闪过一丝忧色,如果日军能维持这种攻击力度的话,辽西的国民党军是随便怎么样也维持不到码头修复的。

    “思华兄,要不要命令第二集团军南撤?再让第二十师也靠过来,这样三十万大军紧紧靠在一起,应该能坚持到码头修复。”李宗仁犹豫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夏威指挥的北线战场同样面临着很大的危机,不仅是正面的日军攻势猛烈,就是在他的侧后也同样不怎么太平……

    “放弃北线……”安思华深吸了口气,北线辽西山区是关内的中G向东北发展的要道,一旦放弃就等于打开了中G东进的大门。他缓缓摇头:“再等等,这两天西安那里还在谈,如果可以用秦皇岛和山海关换到一批补给,我们就能守下去了。”

    ……

    天津卫中G红海军的大沽船坞码头之外。

    此时正是一片冬日萧瑟的海景,码头栈房内外,都少有人走动。只有一些穿着老棉袄的工人师傅,在红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帮助下,将修理舰船的工具和材料运送上停靠在码头上的三艘弹痕累累的巨舰上面。

    远处大沽船坞铁厂也难得冒起了灰蒙蒙的烟气,有气无力的直上苍灰色的天际。海风一扯,就缕缕四散了。

    就连渤海湾的海水,都是一片灰蒙蒙的颜色。

    码头上停靠着三条兵船,都在船尾飘扬着鲜红的镰刀锤子旗。三条船大小差不多。船头都有金黄色的菊花纹章,这是日本天皇御用的家纹。这三条巨大的兵舰,就是“日向”号战列舰,“金刚”号战列巡洋舰,“雾岛”号战列巡洋舰;不过眼下它们已经有了新的名称,“日向”号改名为“苏维埃联盟”号,“金刚”号改名为“乌克兰苏维埃”号,“雾岛”号改名为“白俄罗斯苏维埃”号。

    虽然三条战舰此刻已经属于苏联,不过接管它们的却是中G的红海军。三条船上大约两千名穿着白色海兵服的水手和工人,有的在忙着搬运各种工具和物资,有的在用油漆粉刷在遍布舰体的弹痕,有的则在清理着甲板上紫黑色的血迹。

    两名穿着笔挺的白色海军军官服的将官,却在“苏维埃联盟”号的舰桥上。其中一名四十多岁,长得有矮又胖,还戴着一副黑框圆眼镜,正是原东北军海军副总司令沈鸿烈。此人是日本海兵毕业,曾经在北京政府海军参谋局和陆军大学任职,后来投靠奉系得到张家父子重用成为了东北军海军的实际领导人,眼下是中G红海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是张学良),也实际上在主持红海军工作。另一人李之龙,他是中G绝无仅有的“海军人才”,是烟台海军军官学校毕业的,这会也被委以重任出任了红海军政治委员。

    “多好的战列舰啊排水量有近三万吨,主装甲带有305毫米,炮塔正面护盾也有305毫米厚,还六个炮塔十二门356毫米的舰炮……真是好东西啊要是能归咱们中国海军就好了……给苏联实在是可惜了,太可惜了……”

    自打这三条战列舰到了大沽码头,沈鸿烈第一时间就上了“苏维埃联盟”号,还把自己的司令部也一块儿带了上来,这会儿红海军北海舰队(沈鸿烈兼任司令员)的司令旗也高高飘扬在这条战舰的桅杆上。这个很有点过把瘾的意思……反正国民党现在已经拒绝一切持苏联护照的外国人入境了,那些来接管战舰的苏联水兵也来不了,沈鸿烈当然是巴不得那些老毛子永远都来不了天津

    李之龙皱了下眉,轻轻叹了口气,虽然他是政治委员,可他也是一名立正复兴中国海军的海军军人并不是那种思想特先进,脑子特糊涂的积极分子。

    李之龙摇摇头:“章老(沈鸿烈),这条船给了咱们,咱们恐怕也开不动,更养不起吧?这可是战列舰啊,咱们的那点经费能养得起它?还是算了吧,能让苏联人援助两艘最先进的轻巡洋舰我就满足了。”

    沈鸿烈嗤的一笑:“最先进的轻巡洋舰苏联能造出来?那只有美国、英国还有那个中帝国主义才能造,德国佬在广州的船厂造的‘柯尼斯堡’级就不错。如果能用那艘‘金刚’级去换……”

    “章老”李之龙赶紧回头四下看看,看到舰桥上没有其他人,才轻轻吁了口气:“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是被苏联顾问茹科夫听到了,我可保不住您老”

    沈鸿烈不屑地摇摇头:“那个醉鬼懂什么海军?在田,我跟你说,苏联的海军根本不行,沙俄那时候还可以,不过到了苏联就不行了。要学海军得向英国、美国,还有德国或是中帝国主义学。你看日本人那么强大的舰队,不到一天就被中帝国主义打沉三十五艘战舰真是厉害啊到底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听说还打沉了一艘战列舰?真是不明白……”

    沈鸿烈的话刚刚说到这里,突然就听到一声“轰隆隆”的沉闷响声,然后船体猛的一阵沈鸿烈和李之龙两人一个没留神,全都被震翻在地。

    “鱼雷是鱼雷”沈鸿烈到底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海军军官,只是稍一思索就知道是中了鱼雷了。等他在李之龙的搀扶下爬起来时,发现战舰已经向右倾斜,再望窗外看去,另外两艘战列巡洋舰也同样正冒着滚滚黑烟……

    “弃舰快弃舰”沈鸿烈冲着几个慌慌张张跑进来的军官大喊道:“快去组织弃舰”

    “章老战舰还有救,只是中了一枚鱼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