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好孩子-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菏章蛉诵模趟约街萦胗闹莸目刂疲街萘腹忝穸啵傩栈Ф』乖谖倚熘葜希褂形榷ǖ恼铰砝丛矗匀绻嗽惺奔湮榷ḿ街菽诓浚次揖萑徊痪澹傧胪滩⒓街菔北厝换岢粤π矶唷!�

    “所以仪认为,我军利用劝和争取到备战时间即可,万不可袁氏兄弟真正达成和解,那怕是暂时的和解。”是仪总结道:“我军出兵时间过早,我军准备不足,出兵即便获胜也难以迅速扩大战果,时间过晚的话,又会给袁氏兄弟整顿内部和荡清后方隐患的喘息之机,只有在袁尚未及整顿内部、袁谭未及荡平后方隐患的关口出兵,这样才能把中原的局势搅到最乱,我军以整击零,以稳定攻混乱,那才是真正的想不大获全胜都难。”

    “既如此,主公如果想要维持自己一诺千金的形象,就绝不能促使袁谭与袁尚之间的和谈达成,否则的话,只会使二袁赢得喘息之机,我军则将错失出兵良机,且拱手让出发起战事的主动权,只能是等二袁有所动作,才能找到借口出兵。而谈判倘若破裂,双方不欢而散,我军则将掌握中原战事的主动,想要找到开战借口也会容易许多。”

    听完了是仪的分析,陶副主任难得优柔寡断了一次,踌躇难决,道:“子羽先生的话,虽然有理,可是文和先生的话也有理啊,帮袁尚喘过了这口气,再顺便帮他增加一些实力,将来袁氏兄弟自相残杀得越是厉害,同样对我军十分有利。如此自相矛盾,叫我如何抉择是好?”

    “主公,诩与子羽先生的见解并不矛盾,都是为了让我军处于有利位置,让敌人陷入被动。”贾老毒物开口说道:“惟独不同的只是出手时机,诩是建议主公平衡二袁实力。然后再坐山观虎斗,出手时机较晚,面对两个较强的对手。子羽先生则是建议主公早些出手,乘着中原这汪混水还没来得及澄清前尽快出手,面对一群较弱的敌人。殊途同归,具体如何选择,主公大可自决之。”

    陶副主任缓缓点头,盘算了半晌后,陶副主任又向在场的陈登等人问道:“我军是早些出手,还是晚些出手。诸公可有高见?”

    刘晔和荀谌面露难色。不敢轻下定论,战略战术上同样一流的陈登也是露出了一些难色,道:“从钱粮角度考虑,我当然赞同文和先生的建议。多积攒一些钱粮晚一些再出手。但是从中原局势的角度考虑。我却又很赞同子羽先生的建议。不给袁氏兄弟喘气的机会,只要我们暂时缓过了钱粮与新兵训练这口气,就立即出手逐鹿中原。以整击零,以稳定灭混乱,既容易获胜,也容易争取民心。”

    说到这,陈登顿了一顿,又补充道:“如果一定要我抉择,我比较赞同子羽先生的意见一些,早些出手,可以避免夜长梦多,尤其是可以避免袁氏兄弟稳定了内部与后方后,缔结盟约抗衡我军。”

    “袁氏兄弟缔结盟约?”陶副主任哑然失笑,心说袁谭、袁尚要是能化干戈为玉帛携手合作,历史上也就不会被曹老大揍得那么惨了。但转念一想,陶副主任又觉得这样的情况未必没有可能出现——毕竟因为陶副主任的妖蛾子翅膀影响,历史上传位于袁尚的大袁三公,这次可是把大位传给了袁谭的。

    考虑到这点,又考虑到河北毕竟战争潜力巨大还在徐州之上,陶副主任还是点了点头,“那就还是尽快出兵比较好吧,回书给杨宏,让他想办法先把谈判拖延一段时间,然后再想办法让袁谭和袁尚的谈判破裂,退出这场谈判,让袁家兄弟狗咬狗去!”

    ……………………

    既不能让谈判立即破裂,一段时间后又要促成谈判破裂,这样的事换成了别人可能难办,可是对咱们的杨长史来说,那却是比吃饭喝水还要容易许多的事。这不,陶副主任的书信送抵定陶后,虽然辛评和逢纪的讨价还价都已经快结束了,可是杨长史连夜接见了逢纪一次后,逢纪也就马上改变了主意,在讨价还价中再也不做丝毫让步,把本已快要达成的谈判重新拖入了僵局。

    杨长史是这么对逢纪说的,“元图先生,你怎么能答应只要幽州一半和进贡四十万斛粮食?幽州本来就和袁谭匹夫断了联系,应该归你们所有,四十万斛粮食白送出去又何等可惜?不要忘了,有我们徐州给你们撑腰,不必做丝毫的让步,你照样可以逼得袁谭答应。”

    正因为有了杨长史的怂恿,本已松口让步的逢纪也就严了口风,坚持替袁尚索要整个幽州,每年只进贡二十万斛粮食,还拒绝了辛评提出的立即送粮要求,坚持要到秋收之后再给袁谭粮草。辛评无奈,只能是再派信使返回许昌,请示袁谭的命令,耽搁了不少宝贵的时间,而当袁谭做出指示允许再次让步后,杨长史却又劝逢纪派人去与袁尚联系,征求袁尚意见再做决定,又浪费了许多时间。

    就这么几次三番的折腾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很快过去,时间进入了农历五月,再次取得大熟的徐州五郡冬麦尽数收割入库,得到了指使的杨长史也终于露出了獠牙,乘着辛评和逢纪争吵的机会大发雷霆,拍着案几吼道:“你们到底谈还是不谈?都两个月了,还在为了几万斛粮食和运粮时间争过来吵过去,菜场买菜啊?!你们如果不想谈,我们徐州也懒得劝和了,不想谈走,回去自己打去!我们懒得管了!”

    “仲明先生,这是你的意思?还是陶使君的意思?”辛评板着脸问道。

    “是我的意思,也是我家主公的意思!”杨长史大发雷霆道:“我家主公只是袁家的女婿,不是袁家的兄弟,为了袁家兄弟的事,我们主公已经浪费了无数时间了,想取江东都一直腾不出手!既然你们无心谈和,那你们现在就可以走,我们主公懒得管了!将来曹贼和刘表这些人趁火打劫的时候,也别想找我们求救!我军马上就要兵发江东了。也没时间管你们了,你们想打就尽管打吧!”

    辛评偷偷露出了喜色,很快就向杨长史拱手说道:“多谢仲明先生,还请仲明先生回禀陶使君,不是我家主公不愿接受他的劝和,实在是袁尚欺人太甚,还望贵军遵守诺言,不要干涉我军的平叛战事!”

    说完了,后台实力目前还在袁尚之上的辛评先生拂袖就走,逢纪先生却急了。赶紧拉住杨长史的袖子说道:“仲明先生。不再谈判这件事真是陶使君的命令?我家主公可是很希望达成谈判的。”

    探出头看了看辛评走了多远,杨长史这才附到逢纪耳边轻声说道:“元图先生放心,我家主公决心放弃劝和,当然也做好了出兵准备。所以元图先生你大可放心回去向三公子交差。告诉三公子。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家主公,该出手时。自然也会出手。”

    逢纪大喜,赶紧向杨长史千恩万谢,杨长史却又补充道:“还有,记住布告天下,一口咬定是袁谭匹夫故意刁难你们,这才导致了这场和谈破裂,把责任推到袁谭匹夫头上,将来我军才有出兵的借口。还有记住,答应过我们的青兖二州,也别忘了噢。”逢纪连连点头称谢,当日便回了冀州向袁尚交差。

    于是乎,就这样,一场本可以顺利达成的和谈,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不欢而散了。紧接着,徐州军队是一边抓紧时间备战,一边传檄天下,宣称是袁谭、袁尚兄弟都不肯和谈下去,自军调解无效,将不再干涉袁氏兄弟之间的争端。而袁谭和袁尚则互相指责对方拒绝和谈,全都把矛头对准对方,却不敢招惹凶神恶煞的陶副主任,彼此之间剑拔弩张,随时都有可能打起来,战争阴影也再一次笼罩到了中原大地之上。

    尽管因为陶副主任的作梗而错失了平叛良机,但袁谭公子在此期间也不是完全的一无所获,军事与外交上都是小有战果,一是拿下了陈地,基本切断了曹军残部与梁地的联系,使得本就孤立的曹老大更加孤立;二是向刘表求盟得到成功,被蔡瑁、黄祖和刘皇叔怂恿的刘表为了北线稳定,选择了与袁谭缔结盟约,只是袁谭公子为了避免激怒陶副主任,没敢缔结共进盟约,主动提出只订立互保盟约,刘表乐得不背挑拨手足相残的骂名,自然也是一口答应——不过考虑到刘景升一贯的守门尿性,袁谭公子遭遇危险时能不能求到刘守门出兵还是一个大问题。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陶副主任才开始庆幸自己听了是仪的建议了,因为曹军残部控制的梁地尽管已经被彻底孤立,且被徐州军队弧形包围,但是受诺言限制,在曹军没敢主动挑事的情况下,陶副主任却说什么都不能下令出兵吞并,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这块还沾点肉星的骨头在嘴边晃悠,无法下口去咬——以此类推,如果让袁家兄弟也达成了暂时和解,徐州军队就更没办法向中原腹地推进半步了。但还好,陶副主任很幸运的听取了是仪的建议,没有让袁家兄弟达成那怕是暂时的和解,还可以耐心的等待出兵机会出现。

    机会很快就来了,五月底,因为收到了袁氏兄弟和谈破裂的消息,老顽固王允的侄子小顽固、忠于大袁三公的冀州中山太守王凌大怒之余,不仅拒绝了袁尚公子的官职册封,拒绝承认袁尚公子为主,还很干脆的投入了袁谭的怀抱,举旗反出袁尚队伍,还传檄冀州各郡,意图号召冀州各郡一起攻打伪造遗嘱自立位主的袁尚公子。

    如此一来,为了不让冀州各郡的太守将领效仿王凌,袁尚公子想不出兵平叛也不行了,而造成连锁反应的是,袁尚的两万大军北上后,袁谭公子也是想不出兵攻打袁尚也不行了——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忠臣死吧?结果袁谭袁尚之间的兄弟大战也终于掀开了序幕,北面是袁尚大军猛攻王凌,南面是高干与蒋义渠挥师攻打邺城,袁尚公子亲自率军御敌,同时遣使向妹夫求援,战火迅速燃遍冀州南北两端。

    消息传到徐州,陶副主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