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撬档溃骸凹热恢鞴燃峋觯敲蹿家膊荒苊闱恐鞴プ龆袢耍慌翁焖嫒嗽福S釉苣芄痪】烊鍪秩隋荆鞴臀揖笳谷诺幕帷!�
……………………
陶副主任对岳丈倒是仁至义尽,在军事实力实际上已经反超岳父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冷静和克制,除了不肯再当炮灰,始终没有对大袁三公乘人之危,甚至连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主动挑衅都没有去做。可是就算如此,当苏由把陶副主任拒绝出兵的消息带回了许昌后,大袁三公还是大发了雷霆,一度扬言亲自率军攻打徐州,幸得崔琰死死拦住,一再劝说眼下死敌乃是曹操,绝不给曹老大死灰复燃的机会,大袁三公这才勉强压住了怒火。
“丞相,既然陶贼以守信为由拒绝出兵,那我们也不能让他舒服了。”见大袁三公怒火稍歇,唯恐天下不乱的郭图先生又建议道:“臣提议,丞相不妨再遣使者去与陶贼联系,要求陶贼向我军进贡粮草二十万斛,以供我军攻灭曹贼之用!丞相你是他陶贼的岳丈,当年如果不是我军约束曹贼,徐州贼军也早就被曹贼灭了,我军有理由向陶贼索取这批粮草,也有资格索取这批粮草。”
“言之有理!”大袁三公火气又起,一拍案几吼道:“对!当年他陶应小儿微末之时,如果不是我把女儿嫁给他,又看在翁婿情份上,约束曹贼不得为难于他,他那来的机会壮大实力?!现在翅膀硬了,就敢不把本相放在眼里了,做梦!!”
“速做书信与陶应小儿,令他进攻粮草二十万……,不!进贡粮草三十万斛与我军,亿……,亿供我军破曹之用!包……,包答我的当年大恩!!”
口齿不清的怒吼中,大袁三公的手脚又开始有些发麻蚁咬的感觉,那边主薄陈琳怕大袁三公气出好歹,不敢违令只是立即提笔,可就在陈琳的毛笔刚落到白绢上时,房门忽然被人撞开,一阵刺骨寒风夹着雪花首先涌进了房中,让穿着裘衣的陈琳都不由打了一个寒战,接着袁谭公子的焦急声音也传了进来,“父亲!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二弟征讨汝南,在羊山中了曹贼的埋伏,被曹贼大败,粮草辎重也被曹贼烧了一个精光!!”
出乎房中所有人的预料,狂怒中的大袁三公并没有习惯性的大吼大叫掀案几,众人再将目光从满身雪花的袁谭公子身收回,把目光转向居中而坐的大袁三公时,却见大袁三公的身体忽然歪倒,竟然在端坐中摔倒在地!崔琰和郭图等人大惊,赶紧冲上来搀起大袁三公,却见大袁三公已是口舌歪斜,双目翻白不见瞳孔,脸上肌肉还不断抽搐,整个人也失去了意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一章 袁绍传位
后世的医学界有着一个争论千年的话题,那就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大袁三公在建安六年正月十八这天忽然中风?其中的最大责任人是谁?无数医学专家教授就这个话题发表了长篇累牍的研究、心得、思考、探索,发表了数目骇人的论文,赚得了不计其数的稿费,还有不少普通医生因为对这个话题的独到见解而一鸣惊人,迅速跻身于砖家叫兽的行列,创造了难以计数的一夜成名神话。
众说纷纭,但公认的最大嫌疑人只有三个,第一个当然是不孝女婿陶副主任,不少精通心脑血管疾病的医学专家都指出,正是因为陶副主任的歹毒用心,故意怂恿已经出现明显高血压症状的大袁三公多多进食高钠食物,还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以及对高血压病人有害无益的人参补品,导致了大袁三公的病情加重,打下了大袁三公突然中风的坚实基础。
对于这点几乎是一致共识,但也有一些砖家叫兽指出,大袁三公在官渡惨败和许昌惨败后,两次因为气急攻心而口吐鲜血,其实已经显示出了高血压病情加重的征兆,所以即便陶副主任没有给大袁三公吃那些不利于高血压病情的食物,大袁三公中风也只是迟早的事。
当然了,以上只是部分砖家叫兽的意见,更多有良知的医学权威又指出,陶副主任还断然拒绝了出兵汝南的要求,大大激怒了提出这个要求的大袁三公。导致脾气火暴的大袁三公肝火旺盛,在愤怒吼叫中还出现了口齿不清的中风前兆,继而病情爆发,所以陶副主任是毫无疑问的罪魁祸首,不孝女婿的模范典型!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袁熙和袁谭才是最大嫌疑人,一部分学者认为是袁熙的不够争气,惨败在了日薄西山的曹军队伍手里,刺激到了大袁三公脆弱得不能再脆弱的神经,导致大袁三公的情绪急剧变化,情绪波动过大。这才造成了病情爆发。所以袁熙公子才是最大的嫌疑人。
还有一部分砖家叫兽不肯被表象迷惑,对当时的情况做了最为仔细的研究,考据详细到了大袁三公当时身上的衣服重量,当时陈琳提笔所用的墨汁产地。还有崔琰的脚气病情与郭图先生的口臭严重程度。从中发现了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重要细节。那就是袁谭公子忽然打开了房门,使一股冷风夹杂着雪花冲进房中,而当时房中正生着熊熊炭火。大袁三公在温暖环境中遭遇突然降温,空间温度忽然剧烈变化,体表血管大面积收缩,致使血压急剧升高,这才导致病情加重中风昏死,所以袁谭公子才是弑杀父亲的真正凶手!
后世如何争论姑且不提,到底谁才是害了大袁三公的真凶也暂时不去理会,总之十几名当世名医折腾了差不多一天一夜,好不容易把大袁三公救醒过来时,大袁三公已经再也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了,左手左脚倒是勉强还能够活动,右半身肢体却完全失去了知觉,僵硬得象是木头一般,即便强行开口说话,说出来的也是一些让人听不懂的含糊声音,且身体极度虚弱,饮食便溺都已无法自理,显现出了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半身不遂症状!
“各位医官,怎么样?主公还能恢复过来不?”
试了无数次,见大袁三公始终都只能说一些根本听不懂含糊话语,已经双眼都是血丝的崔琰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众太医的身上,抱着一线希望向在场的十几名太医打听大袁三公的身体是否还有希望痊愈?然而让崔琰和陶升等大袁三公心腹忠臣绝望与紧张的是,不管是太医令、太医丞、药丞、方丞,还是普通太医,全都是沉默不语还神情沮丧,不敢开口打这个保票。
果不其然,崔琰再三追问后,太医令才吞吞吐吐的回答道:“丞相这病,是,是中风卒中,从古至今还没有治好的先例,就算能够救过来,也是轻则口舌不清,言语不便,步履偏瘫,重的话就是再也站不起来,再也说不了话,且寿元还会大减。”
“丞相这也是命大了。”太医丞补充道:“这病十分厉害,死者十之七八,丞相能够救过来,已经算是邀天之幸了。”
崔琰绝望得几乎当场瘫坐在地上,陶升、陈琳和阴夔神色沮丧得几乎要哭出来,另一旁的袁谭、郭图、辛毗、逢纪和李孚等人则神情各异,袁谭公子一党是装做悲痛,眼中却有说什么都掩饰不住的喜色,逢纪和李孚两名三公子党成员则是神情紧张,眼珠子乱转着不知在盘算什么——顺便介绍一下,此时袁尚公子并不在许昌城中,而是奉命回了冀州,去迎接母亲、幼弟迁居许昌,还有集结冀幽军队移驻许昌,以便展开下一步的南线战事。
“那就劳烦各位医官全力医治丞相吧。”崔琰的声音沙哑得连自己都难以听清,道:“尽一切可能,争取能让主公重新开口说话。”
众太医拱手唱诺,然后太医令又建议道:“崔尚书,就下官所知,南阳的张机张仲景先生医术通神,不仅善治伤寒,对中风之疾也多有研究,他的医书《金匮要略》中就有一节是专门介绍中风病人的医治之法,听说他现在正在徐州广授医术,崔尚书若能请到他为丞相医治,应该有很大希望使主公重新开口说话。”
“多谢医官指点。”崔琰大喜,赶紧转向旁边的陈琳吩咐道:“孔璋先生,烦劳你即刻做书与徐州陶使君,向他介绍清楚,请他立即派人将张仲景先生送到洛阳,为丞相请脉。”
陈琳答应,那边袁谭公子一党却急了,一起喝止。然后袁谭公子还怒道:“崔季珪,你糊涂了是不是?父亲病得如此之重,还让陶应小贼立即知道此事,要是陶应小贼乘机来趁火打劫怎么办?”
“陶使君如果想要趁火打劫,当初他拿下许昌的时候就已经这么做了。”崔琰板着脸说道:“况且丞相病得如此沉重,陶使君迟早也会知道此事,与其隐瞒消息,不如开诚布公请来名医张仲景,这样丞相还有康复希望。孔璋先生,请即刻做书。”
“住口!”郭图先生大怒说道:“丞相病危。大公子尚在。你崔琰不过一区区尚书右仆射,位置还在我这左仆射之下,有什么资格发号司令?替丞相和大公子做主?”
崔琰抿了抿嘴,这才发现自己在情急之中行为有些僭越。忙向袁谭拱手说道:“大公子恕罪。臣僭越了。但是丞相病情如火,还请大公子即刻下令,派人知会徐州陶使君。请张仲景先生速来许昌为丞相医治。”
袁谭公子有些犹豫,郭图先生则赶紧附到了袁谭耳边嘀咕了几句,袁谭公子这才说道:“兹事体大,需容我与众人仔细商议,即刻起立即封锁相府内外大门,严禁任何闲杂人等出入,尔等知道父亲病情之人,全都留在府中照顾父亲,外事我自会做主!”
崔琰无可奈何的答应,可就在这时候,辛毗先生却忽然惊叫了起来,“逢纪和李孚呢?他们怎么不见了?”
崔琰惊讶抬头,这才发现逢纪与李孚已经不见了踪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溜出了房门,袁谭公子大怒,即刻命令秦升派人去追,还下令拿到逢纪与李孚不由分说,立即关进大牢,陶升无奈只得应诺,又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