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贾诩把话说到这一步了,早已是吓得面如土色的汉献帝当然不再犹豫。马上就点头同意毁桥,心急如焚的杨长史也马上挥手下令,徐州队伍里的丹阳流氓兵更是立即扑上,刀砍斧劈很快就把浮桥的立柱劈断,浮桥也应声落水,浮桥上的董承军士兵和官员宫人号哭惨叫着摔落黄河,南岸来不及渡河的士兵官员更是嚎哭震天,场面凄惨得不忍卒读。…;
见此情景,汉献帝、董承、伏完和董昭等汉廷文武官员纷纷泪下,伏皇后更是在她兄长伏德的背上哭昏过去。咱们的杨长史却是长舒了一口气,脸上还露出了一些欣慰微笑,然而就在此时,杨长史又感觉好象有人在拍自己肩膀,回头看去时,却见站在自己身后之人却是大名鼎鼎的贾诩贾文和先生——还和杨长史一样脸上有些微笑。
“仲明先生,在下有一事不明,万望先生赐教。”贾诩很是诚恳的问道:“不知诩与杨车骑商议的退兵之策,先生是如何得知?平县渡口的隐秘退路。砍断浮桥的应急之策,这些先生是如何提前得知?”
“如何提前得知?”杨长史有些傻眼,喃喃道:“我不知道啊,我不知道你们在平县渡口还有一条隐秘退路,也不知道你们早就准备了要砍断浮桥啊?”
足智多谋的贾文和终于是难得疑惑一次了,打量了杨长史片刻,贾诩又试探着问道:“仲明先生,诩可是诚心求教,还望先生如实相告——先生昨日借口探望学生,故意提到平县渡口,难道不是在告诉我等,你已经知道了平县渡口的准备了?”
“我真是去探望学生。”杨长史大声喊起冤来,道:“我有个叫阿异学生住在那里,我想顺路去探访于他,所以才建议你们改走平县渡口的。”
“藏得还真深,不过算了,不愿说就不说吧。”贾诩心里嘀咕,便也没有和杨长史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只是又向杨长史低声问道:“诩再冒昧请教仲明先生,以先生之见,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走?以仲明先生之能,想必早已猜到,潜伏在我们之中的曹军内奸,肯定已经把我们北渡黄河的消息提前密报到了曹操面前,不出意外的话,曹操大军也该着手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布置埋伏了,不知先生认为,曹贼最有可能在何地伏击我等?”
“曹贼内奸?!”杨长史脸色又变了。
“仲明先生,同舟共济,同舟共济!”见咱们的杨长史一再装傻,贾诩涵养再好也有些生气了,低声道:“仲明先生,你我同舟共济共保天子,又何必一再欺瞒在下?天子刚决定遣使冀州,命令袁本初领兵南下接驾,曹操马上就计划腾出兵力,借口讨伐张扬北上河内,切断我军北上道路——若非内奸通风报信,曹贼如何能有如此灵通的消息?”
“是啊?曹贼如何能有如此灵通的消息?”一语点醒梦中人,咱们的杨长史终于察觉事情不对了,而发现事情不对后,之前无意中发现几个小细节也迅速跃入杨长史脑海,紧接着,咱们的杨长史几乎是毫不迟疑的,马上就扭过头去,盯住了百官队伍里的其中一人!
顺着杨长史的目光看去,见杨长史目光炯炯的盯住了正议郎董昭董公仁,贾诩也是恍然大悟,点了点头,低声道:“果然也是他,不瞒先生,在下其实也在怀疑他了,因为在下从车骑将军和董国舅口中得知,当初力劝杨车骑、董国舅与曹操罢兵的人,也正是这位董议郎!不过先生万勿揭破,此人……。”
贾诩的话还没有说完,咱们早已决心投奔大袁三公的杨长史已经指着董昭大吼了起来,“李郎,王五,上!把董昭奸贼拿下!马上拿下!”
“先生……。”本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贾诩大惊,想要开口阻止已经晚了,杨长史的亲兵李郎和王五已经飞一般的扑了上去,三下五除二就把董昭按在了地上,祸从天降的董昭大惊失色,大叫大喊的挣扎,正在痛哭流涕的文武百官也是一片大乱,之前首先的韩暹也急匆匆的过来,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第一百六十章 鸡同鸭讲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李傕郭汜两位老大在内讧中严重大伤了元气,头一天夜里又被敌人劫营得手重创了士气,但一番苦战下来,杨奉和徐晃率领的两千殿后军队,还是只有不到六百人逃过了黄河,逃到轵县与韩暹、董承的队伍取得会师,李傕和郭汜两位老大则抓紧时间整理队伍,抢搭浮桥准备渡河追击不提。
凭心而论,在有着强势敌人紧紧追击的情况下,总数仅有八千余人的汉献帝队伍能够有五千余人渡河成功,已经算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奇迹了,不过咱们的杨长史却对这样的奇迹嗤之以鼻,觉得杨奉拿自己的队伍殿后便宜其他人,简直就是犯傻!不过咱们杨长史并不知道的是,因为听了贾诩的建议与调和,杨奉率领的两千殿后队伍中,真正属于杨奉队伍的兵力只有六百余人,余下的炮灰队伍由董承和韩暹平均分担,同时因为壮士断腕的毁桥之举,实际上受损最大的反而是对汉献帝最忠诚的董承队伍,真正负责殿后的杨奉队伍损失反而不大。
不管怎么说,杨奉和徐晃能够领着将近六百的后队赶到轵县会师,还是给提心吊胆的汉献帝队伍打了一针强心针,也让兵力单薄的董承与队伍战斗力较弱的韩暹松了口气。同时还有一个喜讯送到轵县,那就是屯兵野王的张扬派人送来消息,说是他已在野王紧急筹集一批粮草。只等汉献帝的队伍抵达邘城,便可将粮草送到邘城。暂时缓解汉献帝队伍的燃眉之急。这个消息公布后,吃得比杨长史还惨的汉献帝队伍上下当然是欢声雷动。对顺利抵达冀州获得大袁三公庇护充满了信心。
当然了,月有阴晴圆缺,也不是所有人心情都好,至少贾老毒物就一直心事重重,面有忧色,还有杨奉和徐晃得知董昭之事后。也是马上的破口大骂,只恨没能亲手宰了这个吃里扒外的二五仔!而好不容易骂完后,杨奉少不得向咱们的杨长史和贾老毒物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揪出了董昭这个曹军内奸。避免了进军路线被曹老大提前知晓的人间惨剧。
面对杨奉和韩暹等人的真诚致谢,咱们的杨长史当然是得意洋洋,一副小人得志模样,贾老毒物却毫无喜色,只是摇了摇头,语气担忧的说道:“车骑将军不必客气,诩身为汉臣,理当如此,但董昭这事还绝对没完,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奸贼到底有没有把我们进兵冀州的路线提前泄露给曹贼队伍,更不知道曹贼队伍是否已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陷阱?”
“文和先生说得对,这点是不得不防。”杨奉点头,又转向旁边的韩暹埋怨道:“老韩你的脾气就是改不了,抓到了董昭奸贼,你起码得先拷问一下情况再动手嘛,就这么把他杀了倒是解气了,可这个奸贼到底泄露了什么军情给曹贼,我们就没办法知道了。”
“是怪我。我当时气坏了,没想那么多就下了手。”韩暹倒也爽快,坦然承认了自己的冲动,又道:“不过也没关系,不管董贼有没有把消息泄露给曹贼,我们换一条路走不就行了?”
“不能换路。”贾诩摇头,脸上担忧更深,道:“我们的队伍缺乏战马,老弱妇孺又多,还携带有大量的朝廷典籍与御用之物,行军速度快不起来,如果弃大道走小路,行军速度只会更慢,李傕郭汜二贼一旦领兵追来,只怕……。”…;
杨奉和韩暹等人都闭上了嘴巴,都知道贾诩的担忧全是实情,倒是咱们的杨长史满不在乎,道:“杨车骑,韩征东,文和先生,在下冒昧建议,我等可以先走波县到野王,直接在野王补充了粮草再北上邘城转走官道。这么一来,只要我们能在李郭二贼追上前抵达野王就安全了,到时候我们能走就走,不能走就坚守野王等待援军就行了,只要本初公的迎驾军队一到,看他李傕郭阿多和曹孟德敢放半个屁不?”
听了杨长史这番话,杨奉和韩暹都是大点其头——杨奉等人之所以弃守洛阳,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洛阳缺粮和城池残破,无法长期久持,不得以才弃洛阳奔河内,而野王有粮又有城池保护,实在不行完全可以坚守野王等待援军,所以杨奉、韩暹和董承等人没有犹豫,也没再征求贾诩意见,马上就一致决定先把汉献帝送到野王再说,还立即派出信使赶往野王,通知张扬做好迎驾准备。
杨奉等人做出这个决定时,贾诩始终面无表情,瞟了杨长史一眼后,贾诩忍不住在心里嘀咕道:“这家伙果然够狠,嫌张雅叔的实力被削弱得还不够,一定要祸水全部引到张雅叔身上才舒心。”
“不过也没那么容易。”贾诩又在心里暗暗琢磨道:“张雅叔是大汉忠臣不假,但他也没有忠心到痴傻的地步,这次为了迎驾护驾,他已经做出了那么多牺牲,怎么可能还继续给天子陪葬?这次就算张雅叔肯,只怕他的麾下文武也不肯了。”
被贾老毒物的乌鸦嘴言中,第二天,当杨奉等人听了杨长史的馊主意弃官道走小路后,不仅行军速度下降了许多,直到下午才抵达早已在战乱中废弃的波县小城,还没等汉献帝的队伍渡过沇水,张扬就又派人送来了消息,说是鉴于曹贼主力渡河,河内郡治怀县告急,自己只能是赶紧率军押粮赶往怀县救援,所以请汉献帝不要再移驾已经是空城一座的野王,继续按原计划走官道往冀州,答应进贡给汉献帝的五百斛粮食,自己也已经派心腹将领送到邘城,只等汉献帝的队伍抵达便可获得补给。
听到这消息。到野王去吃一顿干饭的梦想落空,咱们的杨长史当然是如遭雷击。杨奉、韩暹和董承则是急得直跺脚,大骂张扬糊涂。不急着来迎天子反而去救怀县,简直就是糊涂透顶!惟有贾诩是不动声色,知道张扬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以自保为上——这个时候把汉献帝迎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