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卫见此,惊慌失措之下,纷纷拔刀向乞丐杀来。

    乞丐面有异色的盯着贾荣,他感到这一剑仿佛是刺在了棉花之上,并没有入肉的那种畅快淋漓之感,当即意识到不妙,想要撤剑毅然来不及,论步战,贾荣称第二,还没有人敢说第一呢。

    一个过肩摔,将乞丐扔到了血卫中间。

    看着惊呆的乞丐,贾荣报以微笑,而后让血卫绑起刺客,向远处策马而去。

    若不是有宝甲相护,恐怕这个乞丐就得逞了。

    乞丐见行刺不成,老神自在的闭上了双眼,静静的等待着暴风雨的到来。

    这一剑虽然有宝甲保护着,被打到了身上确实实打实的,鲜血顺着嘴角流出,贾荣的身体在马背上左右晃动了几下。

    “将军!”一名血卫眼疾手快,急忙扶住贾荣。

    贾荣强压着胸口传来的疼痛,坐正了身体,摆摆手说道:“无妨。”

    当初花大价钱买来的东西就一次就值得了,否则小命就没了还要钱干什么,贾荣隐隐有些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在雒阳城内多转转。

    将刺客交给张绣,休息一晚,贾荣来到了军营,校场虽然热火朝天,贾荣却没有感觉到任何士气的存在,眼前这些人就是一盘散沙,不要说在西凉骑兵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连最基本的队列都站的歪七扭八。

    贾荣在赵云姜羽吕布等人的陪同下走上校场高台,扫视了一眼下面人头攒动的士兵,贾荣的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接过姜羽递来的超大号喇叭,贾荣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的训练我已经看到了,如果让你们上战场,恐怕名震天下的西凉军就要一败涂地了。”

    下面的士兵发出嗡嗡的讨论声。

    见贾荣的面色微微有些难看,各部将领按部就班的在士兵中间穿梭,应付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次了。

    士兵安静下来了,贾荣的脸色却怎么也好不起来,这样的军队打起来充其量只能靠人海战术堆积上去,碰到真正的精锐,一击就溃,或许他们每个人都有不俗的战斗力,不懂得配合只能称之为匹夫之勇,在战场上掀起的是一朵微不可查的浪花。

    贾荣摆手道:“从今日起,军中实行西凉军原有制度,三日后举行全军考核,能者上,弱者下,但有在军中违反军纪者,一律斩杀。”

    说完这些,贾荣背手离开了校场。

    “这些士兵抓紧训练,不合格的士兵一律赶走。”贾荣面色低沉的说道:“军营就要有军营的样子,乱哄哄的成何体统。”

    紧跟而至的将领急忙应诺,这次短暂集合,他们也感到丢面子,放到以往,西凉军集合,不过盏茶功夫,花了半个时辰集合还是这鸟样子,得到了贾荣的命令,这些将领如同得到了圣旨,准备回去大干一场,受苦的当然是那些新加入西凉军的将士。

    不出十日,诸侯军就会挥军雒阳,趁着这段时间,将军心收拢,雒阳被董卓祸害虽然很深,但底蕴仍在,不提其他,那高约十丈的城墙,诸侯想要攻下,没有一年半载,休想成功,何况城内和诸侯有关联的不止一家,诸侯也不敢将西凉军逼的太死,贾荣不会坐守雒阳这样一座空城,他在等待一个时机撤出雒阳。

    相比于虎牢关,雒阳就是一座钢铁堡垒,城墙上箭楼林立,守城器械更是天下之最。

    现在雒阳城外驻扎的联军士兵大约有五万人,没有袁绍大军的回合,这些士兵在主将的带领下,整日龟缩在军中,不敢轻举妄动,虎牢关的战事在雒阳周边传的可是沸沸扬扬,十万大军都攻不下虎牢关,更何况这五万人呢,放到雒阳城面前就是蚂蚁般的存在。

    “将军,蔡邕前来拜会,如今就在府外。”

    贾荣急忙出身相迎,自从回到雒阳,贾荣仅去过两次蔡府,对于贾荣在虎牢关的战绩,蔡邕没说什么,他也明白关东诸侯是不会放过贾荣的。

    何况关东诸侯的作风连西凉军的一半都不如,看看诸侯联军走过的村子郡县就知道了,不用尸横遍野来说,也足以称的上秋风扫落叶了。

    “恩师,如若有什么事,传唤我一声就可以了。”贾荣语气恭谨的说道。

    蔡邕道:“不知志远会如何对待圣上?”刚刚入座,蔡邕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雒阳城西凉军一家独大,若贾荣有意成为大汉中兴之臣,辅助圣上,外劝各路诸侯,则大汉中兴指日可待,像蔡邕这样的老人,最乐于见到的就是大汉能够中兴,国泰民安,连带着贾荣也能名留青史,在世人的眼中,这是最大的殊荣,应允了蔡琰和贾荣的婚事,也就将贾荣当做了一家人。

    贾荣道:“恩师此言差矣,每一位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是弟子毕生的梦想,大汉久经战事,国力凋敝,关东诸侯名义上是清君侧振兴大汉,其中真心为汉者,能有几何?让他们进雒阳之后,最先做的不是安稳百姓,恐怕是想着怎么去争名夺利,怎么把弟子给杀死。”

    蔡邕叹道:“难道十八路诸侯中就无一人真心为汉?”

    贾荣苦笑着摇了摇头,如果论真来说的话,曹操算是一个真心为汉的人了,不过在权势的熏陶下,大汉还是葬送在了姓曹的手中。

    蔡邕道:“不管怎么说,这天下始终是汉室的,希望志远能够真心为国,让大汉的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放到以往,蔡邕肯定会说让皇室中兴,保卫大汉社稷。

    在贾荣的影响之下,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变成了为百姓考虑。

    贾荣道:“恩师尽管放心,弟子起身微末,自然懂得天下百姓的疾苦,有朝一日,弟子必让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不为一日三餐担忧,不为身家性命担忧。”

    蔡邕眼中闪过一道亮光,现在的贾荣无疑是最具有魅力的,将天下事系到自己身上,敢有这份自傲的人,放眼天下能有几何?

    本周首页精选,大家一起努力,将铁骑往上推推!

三四二章:兵临城下(上)

    “志远有什么需要我这个老头子做的,尽管明言,还有,就是常去府中看看琰儿。”蔡邕临行前嘱咐道。

    贾荣感到心中有一道暖流缓缓流淌而过,在遍地都是尔虞我诈的雒阳,能找到一份真正的关心何其不易,尽管这个老者有时会反对自己。

    在贾荣的命令下,虎牢关孟津关平津关的士兵全部撤到了雒阳城。

    不用贾荣劝导,得知董卓身死的消息之后,臧霸当即带领麾下人马加入西凉军,臧霸所部士兵无一人出言反对,他们被留在虎牢关,说白了就是被遗弃在了那里,侥幸回来,自然想起昔日里贾荣的千般好,尽管这人也有些毛病,不过这些毛病好像在加入西凉军之后全部成了优点,没有士兵会嫌弃主将对他们太好。

    董卓的葬礼很隆重,这个在大汉朝堂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彻底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或许若干年后,后人想起董卓,只是史书上简单的几句评语,放眼整个历史,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只言片语能有几个,多少雄韬伟略之辈,挤破头想要在其中占据一点地方,他们中间不乏惊采绝艳之人。

    西凉军部曲将领和董军将领全部参与了董卓的葬礼,看着队伍中有着朝中官员的身影,贾荣暗笑道“看来董卓在朝中不是那么的不受欢迎啊”。

    董卓的死去,贾荣顺势崛起,取代了董卓在朝中的地位,一日之下万人之上,带剑入朝,面见汉帝而不拜。

    半月后,雒阳城外聚集了十八路诸侯所有的军队,除去沿途关卡驻扎的士兵和攻城之时死亡的士兵,联军共计十余万人,旌旗遮天蔽日,连绵数十里。

    雒阳所有城门紧紧关闭,街道上巡逻的士兵比以往多了不知几何。

    董军和西凉军合并,经过全兵考察之后,敲定了军队基层的将领,伍长什长全部是能力超于平常士兵之辈,挑选的过程采取公开化,让士兵感受到公正的存在。

    看着昔日的部下竟成为自己的上司,不少士兵想起了贾荣在高台上的那句“能者上,弱者下!”

    在军中,强者为尊,西凉军的选拔并没有出什么乱子,在各部将领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热火朝天的训练,在西凉军选拔人才的制度下,鲜有人甘于做一名毫无作为的士兵,以往不是他们不愿意争取,而是制度在那里放着。

    城外聚集的联军没有让城内的士兵恐慌,经历了虎牢关之战,各部将领和士兵对贾荣充满信心,以一万多人就能扼住联军八万人进攻的步伐,别说现在了。

    诸侯兵临雒阳,朝中不安分的大有人在,这些世家聚集在一起的实力不容小觑,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世家官员可不是简单的秀才,他们是一个个手握私兵的秀才,诸侯联军刚来到雒阳城外,世家就组织了一次夜袭城门之事,不过被悍勇的西凉军抵挡了下来,事后被查明的世家全部斩杀,没有任何的姑息。

    雒阳城内的粮草足够城内守军一年之需,贾荣倒也不急在一时,和诸侯慢慢的耗,直到所有的诸侯精疲力尽。

    诸侯采取的乃是围三缺一之法,围住雒阳三面城墙,只留一面空闲之地,战术很得当。

    “主公,雒阳即使城高墙厚,被联军包围,也不过是一孤城,正所谓君子不置自己于险地,若诸侯一意消灭我军,截断我军退路,则危矣。”贾诩低声劝道。

    贾荣闻言心中一惊,怪不得三国上董卓见联军杀来会带着皇帝落荒而逃呢,原来是这个道理,联军刚刚聚集在雒阳城外,忙着庆功,夜夜笙歌,根本不想攻城之事,听说城内是贾荣,哪有人愿意上前。

    雒阳城内唯一的牵挂也就是蔡琰了,他和蔡琰的关系就像是未来世界的定亲,只差最后一步成亲了。

    “文和,就以你之见,抓紧时间筹备一切,切记,这件事要做的悄无声息。”贾荣叮嘱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