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箭支上的白布全部被收缴了上来,贾荣随手掀开其中的一个,草草的看了一遍之后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随行的众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贾荣将布条上的内容念给了众将听,布条上无非就是一些劝降的话,不过说的还挺动听的,什么宦官弄权,将军身为汉将应该挑起重任,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贾荣哈哈大笑不止,这韩遂也太能扯了,自家的事管好就行了,怎么还抄着皇室的心呢,劝自己的理由实在是太蹩脚了,不过让自己担任联军的统帅却是实打实的好处,若真是如此的话,贾荣还真想尝试一下。

    韩遂这个老狐狸,贾荣可不敢信任,不然被他卖了说不定还在屁颠屁颠的帮他数钱呢,和他关系那么好的边章都被他阴谋杀害,何况是自己呢。

    贾荣说了一番誓死保卫平襄的话之后,将诸将遣回,立即着书一封,趁着黑夜将信射向了城外。

    韩遂拿着城内**出来的文书久久不言,贾荣的信上既没有表明什么投靠的心思,也没有说明会殊死抵抗的决心,书信的内容就好像是两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在聊家常一样,东扯一句西拉一句的,看完书信的最后一句话时,即使以韩遂的沉稳也忍不住破口大骂,信上称城内少粮草希望联军能够支助一点,而贾荣的西凉军呢,则会帮助联军看住后方,让韩遂带领联军放心的去进攻三辅之地,他绝对不会阻拦,而且贾荣的字实在是太难认了,韩遂在灯光下看了好久才将信的内容看完。

    趁着月光看向平襄城,韩遂的目光中露出深深的无奈,若是时间允许的话,他肯定会和贾荣耗下去,只是韩遂玩不起,八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不计其数,还有那么多的战马,与城内的汉军对峙一天,韩遂头上的白头发就会多上那么一丝。

    而今大汉境内的粮食已经成熟,有了充足的粮食做后盾,大汉可以从容的应对他们,别看八万联军声势浩大,实际上呢,只要大一点的郡城不投降,就要花好久的时间来攻打,古代人攻城没有什么手榴弹之类的,完全是靠着简陋的云梯向城墙上爬,要么就是用冲车对着城门冲撞,最好的方法就是里应外合了。

    不过像平襄城内,贾荣管理的那么严格,即使有奸细想要靠近城门也是不可能的,城门被大石完全封死,不是一会就能打开的,看守城门的尽是贾荣的西凉军,忠心毋庸置疑。

    如此又对峙了三日有余,联军仍旧没有丝毫的动静。

    贾荣丝毫不担心联军会玩什么花样,本来自己就是临危受命派到了平襄城,汉帝也根本没将自己的小命放在眼里,就是派来送死的,联军若是绕过平襄城,进攻其他的郡县,贾荣只会感激,如今城内的粮草足够支持一个多月的。

    又是三日之后,城外的叛军终于有了动静,韩遂亲自骑着战马来到城下,处在的位置当然是弓箭手不能射到的位置,不然贾荣不介意给他来上那么一箭。

    韩遂大笑道:“贾将军,不要再做徒死的挣扎了,附近的成纪显亲也被我大军攻下,而今平襄就是孤城一座,希望贾将军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贾荣心中恍然,怪不得这几日叛军一直没有动静呢,原来是去攻打附近的成纪、显亲去了,不过这又与自己有多大的关系呢,贾荣没有古代将军的那种坐落孤城的担忧,因为城外叛军的动作证明了他们比自己更担忧。

    “与我有什么关系,本将军奉圣命前来守平襄,只要平襄城不破便是有功无过,哈哈哈哈……”贾荣言毕发出一阵嚣张的大笑。

    城外的韩遂良久无语,想好的台词完全用不上了,贾荣的意思完全没将其他的诸县放在眼里,面对这样一个怪物一般的大汉将领,韩遂倍感头疼,怎么大汉有这么一个人物呢,就不怕朝廷的官员在汉帝的面前弹劾,想起贾荣在大汉掀起的风波,韩遂释然。

    见说不通,韩遂拍马离开了。

    韩遂留下两万人马驻扎在城外,带领其余人马连夜向略阳进发。

    留下的将领也要经过精挑细选,城内汉军的狡诈、勇猛,叛军已经切身体会到了,闻听韩遂已经决定带领大部人马攻略阳,都不愿意留下来看守城内的贾荣军。

    李文候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带本部人马看守城内的贾荣军,韩遂等人不疑有他,同意李文候带领两万本部人马驻扎在此,李文候的领兵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不过韩遂要是知道李文候和城内的贾荣有关系的话,就不会这么放心了。

    相比于平襄城,略阳县,叛军只用了三日就攻下了,之后整军连下陇县,直逼陇关的董卓军,除了平襄城,其余各县的人马被贾荣抽调了一半有余,各县的城墙也不是那么牢靠,有的县令甚至弃城而逃。

    陇关内的董卓军早在几日之前就收到了贾荣的求救信,面对昔日老部下的求救,董卓十分重视,立即召唤军中将领商讨。

    李肃表示了反对,昔日贾荣脱离董卓军的时候,李肃就曾建议将贾荣的兵权彻底剥夺,听闻贾荣被围求救,自然第一个跳出来表示反对。

    董卓直接滤过了李肃的看法,如今董卓军已经扩至两万人,麾下人才济济,涌现出来的大将更是不计其数,如今的董卓军中大将有华雄、牛辅、董越、胡轸、徐荣、郭汜、李催、段煨等,郭汜是因为贾荣的出现才得以提前进入大将之列。

    听闻贾荣在平襄被八万叛军围住,郭汜失去了以往的深沉,越众拜道:“贾校尉被困平襄,属下愿意带领本部人马前往救援。”

    华雄也不甘示弱,昔日他与贾荣的关系十分要好,再加上贾荣还是他名义上的主公呢,也立即站出来拜道:“卑职也愿意带领本部人马前往救援。”

    董卓的眼中闪现出一丝微不可查的厉芒,一闪而逝,亲切的将二人扶起后说道:“志远出自我军,如今被围平襄,本将军自然也是急于将其救出,叛军人马十万,号称二十万,而我军势弱,如若分兵,必会造成关内军力减少,恐为叛军所趁。”

    众将发现郭汜今日变的有些不依不饶了,苦苦哀求道:“求将军应允,即使敌军有二十万人马,卑职也不畏惧,平襄城内仅有五千人马,如何抵挡叛军的八万人马。”

    董卓的目光陡然一厉,喝道:“郭汜,你这是在质疑本将军的话吗?”

    郭汜悻悻的站在一旁,对于董卓,各部将领都有着一股发自内心的畏惧。

    董卓将目光投向李儒问道:“不知文优有何良策?”

    李儒捋了捋胡须,含笑道:“叛军虽然人多势众,未必就能攻下平襄,况且叛军十万人马,每日消耗的钱粮不知几何,而且探子来报,叛军的钱粮不多,只要贾校尉能够抵挡住叛军的攻势,不出半月,则叛军必退。”

    董卓沉思片刻之后说道:“文优之言甚是有理,只是平襄城矮小,况且城内的守军只有五千,能够挡住叛军的攻城吗?”

    这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消耗叛军的前提是平襄城不被攻破,而贾荣身怀圣命,据守平襄城,董卓更是得到命令,若是贾荣敢擅自退兵,立即夺其军权,押往雒阳,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这是汉帝要将贾荣往死路上逼。

    董卓丝毫不担心叛军攻来的消息,陇关地势险要,即使三千人镇守在此,八万叛军休想轻易拿下。

    李儒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让贾荣与叛军消耗,而陇关的董卓军就遭受到的攻击自然就小了,在不消耗军力的情况下得以完成汉帝交给的任务,何乐而不为呢。

    思虑良久之后,董卓下令道:“郭汜、华雄,你二人带领三千人马星夜前往救援,路途之上务必小心!”

    华雄、郭汜大喜,拜道:“多谢将军!”

    帐下诸将不解董卓为什么这么做,却不敢发问,董卓在军中向来是说一不二,决定之后的事即使是军师李儒也不能更改,即使李儒劝告,也是以委婉的方式,让董卓自己想明白。

    加更送到,有红票的朋友记得支持一下铁骑,断崖每日更新不易,给断崖来一点精神上的支持吧!

    新年到,在新的一年里,断崖祝大家事事如意家庭幸福美满!

一五九章:深夜定计

    华雄郭汜的三千人马刚刚离开没多久,探马就来报,平襄城外的叛军攻打了三日之久,仍旧没有攻下平襄,这样的消息让董卓宽心了不少,贾荣不管怎么说都是出自董卓麾下,昔日与董卓的交情甚厚。

    董卓其实也是有小心思的,现在于危难之中救助贾荣,来日若是他有什么事,相信贾荣也不会不管不问,这一次,董卓却是打对了算盘。

    又是两日之后,探马再次来报,叛军只是围住了平襄,不再攻击,同时叛军已经攻下显亲、成纪二县。

    探马接连传来的消息里可以看出,叛军人马距离陇关越来越近,而平襄始终没有被攻破。

    且说韩遂率领大军来到陇关下,遥看陇关的地势,头疼不已,而城上飘起的大旗,更是让韩遂生起了退军的心思,董卓在西凉成名已久,彪悍深入人心,陇关险要、董卓勇猛,二者一结合,想要攻下陇关势必比登天还难。

    韩遂带领的叛军经过前前后后的交战和在沿途各县驻扎的人马,而今只有四万余人,攻打这样的关隘,明显难度太大了。

    董卓大摇大摆的带领三千骑兵出了关隘,对着韩遂摇摇一拱手,笑道:“文约别来无恙啊!”

    韩遂身边的楼山劝道:“董卓如此托大,我们何不带领士兵一拥而上,直接将董卓击杀在关隘外面,这样一来,攻下陇关指日可待。”

    韩遂苦笑着摇了摇头,指着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弓箭手、弓弩手说道:“董卓的骁勇你们是不知道,他有心回关隘,我们根本无法阻拦,况且你真认为我们与他的三千骑兵打起来会占什么便宜吗。”

    “一别数年,仲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