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吕氏外戚-第5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思的想法,此时却是已经心中有底了,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笑意来。

    “原来是袁三公子和公与先生。袁三公子高门之后,公与先生更是河北名士,董承闻名久矣,今日得见,却也是承之幸事!不知先生两位来此,有何见教啊?”沮授同袁尚趁曹操领兵出征在外,征伐之处还是袁家故领之时,来朝野皆知同曹操不甚对付的董承府上,其用意自然不言而明。倘若是在平时,说不得董承还真就会为这送上门来的能给曹操添点堵的两人帮些不会伤及自己的小忙。可现在,因为自家宝贝女儿之事,已经让自认有天子作为“靠山”的董承,失却了原本的自信。倘若那事被天子查察到蛛丝马迹,那谁肯相信董承也是事后才知?到时候别说是给什么人帮什么忙了,等闲能够在天子暴怒之下保全性命,而不被曹操一系的人落井下石,或许也已经是奢求了。所以,在知晓了沮授、袁尚两人的身份之后,董承也只是在初时露出了几分惊诧,而后又恢复了强抑平静的面容。

    “国舅近来似乎也有些麻烦?不知小可等,是否可以帮得上什么忙?”沮授察言观色,从董承自“接见”自己之后,便一直在变换着脸色,按理说就算是自己等人的突然到来,让董承心中生疑,也绝不至于会有这么大的情绪波动。那么解释就只有一个,在自己两人来之前,董承肯定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而且以董承的身份来说,能让董承如此这般的,绝不是件简单之事,而且所涉及之人,也绝对不是什么下里巴人。因而沮授此番着实是上了心,见董承现在的状态,实在是难以“帮助”自己达成什么愿景,因而也顾不得交浅言深,难得的借了次某人的虎皮,扯了回大旗,略凑近了董承一些,状甚神秘的低声说道:“国舅切莫要多心。有些事情,即便是在许昌之中,小可等人其实也是帮的上忙的。国舅可知,我家公子曾经可是差点取代如今徐州刺史秦旭,成为骠骑大将军吕温候女婿之人呐!其实也不瞒国舅,如今我等之安危,也是多赖吕将军维护,才得以通过糜家商道,来许昌而不被曹操所查……”

    “唔?秦旭!”沮授的话说的语焉不详,而且声音越来越小,其实就是想要营造一种后台很硬的气氛,即便是没有袁家这曾经强硬的后盾,也并不是人人可欺的,至少曹操如今唯一忌惮的青州吕布,就同自己等人关系非凡。可惜董承却是没能如沮授所愿,将吕布军的威势,借用在眼前这落魄的主从两人身上。而是秦旭的名字,仿佛蓦地触碰到了董承敏感的心弦。几乎是下意识的直觉,秦旭那年轻的容颜一闪而过,让董承心头一动,不可遏制的向着后院望去。(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五章 天翻地覆,乱战攻伐(二七)

    秦旭奉侍于吕布军,也许是因为吕老板的影响,或者之前在面对一些人时,做事留的退路太少,因而在已闻达其名的诸侯中,名声其实并不怎么好。

    “人贩子”、“秦愣子”、“妖孽”……等等诸多“赞誉”,就足可以说明这一点。而亲身领教过秦某人手段之人,也似乎是落下了病根似的,但凡只要有什么找不着罪魁祸首的破烂事,有秦旭的名字在,大多都会下示意将两者联系到一起,有时根本就不怎么考虑时间空间的连续性,诸如董承,在听到沮授口中说出秦旭的名字后,下意识的就将秦旭和自家女儿之事联系到了一起,但只是瞬间的恍惚之后,便又自嘲似的摇摇头,将这不切实际的联想抛之脑后,思量着怎样应付眼前正夸夸其谈的沮授其人。

    沮授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请董承帮忙让袁尚在人所部察的情况下,面见一下那位尽管是逃脱了董卓、李郭二贼之手,却仍旧政令不出未央的天子刘协,意图说服天子下一道诏令,给袁尚求一个护身符。

    董承听着沮授的凿凿之言,尽管是心知沮授不过是在纸上谈兵,但还是为沮授的苦心和口才所影响,不得不佩服这位早在天子困于长安时就鼓动袁绍出兵勤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天才。不过也仅仅是佩服罢了。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董承和沮授毕竟不是在同一个位置上,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同。沮授的那些想法虽然惊才绝艳。策略听上去也是天衣无缝,但对于董承来说,现在的局势虽然在外面看来。董承同曹操是针尖对麦芒,势均力敌。可董承却是深知,自己不过是在鸡蛋上跳舞而已,曹操之所以能容得下自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还需要借重“天子”这个大义的旗帜,而自己作为天子的舅舅加岳父,又因为前番几次和曹操的不和。被拱为朝臣之首,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朝臣一方的态度。才没有闹得太僵。且不说自己实际上根本没有同手握十余万精兵和像卫家这等世家大族支持的曹操相抗衡的资本,只看此番自己所遇到之事,就很有可能失掉天子的信重,也就是失掉了赖以傍身的根本。别说是给沮授帮忙袁家之事了。事情倘若败露,能够自身得保,就已经是天之所幸了。

    “老大人还有什么可以疑虑的么?只要此番河北事谋划得成,那曹操在朝中就失掉了威信,而有了我家公子在外相策应,曹操绝不敢再轻举妄动,这样一来,国舅在内而我等在外相互呼应。只待天时一到,便可请天子暗发诏令。天下忠贞之士必然景从,曹贼末日便将至矣!到那时,王子师未竞之功业,便可在国舅手中完成,大汉中兴之日,为时不远矣!”见董承听自己之言陷入了沉思当中,沮授并不知道这老哥是触景生情,在感慨自己的身后事,还以为是其所言打动了这位历经三朝,侍奉三家逆贼尚也能身居高位的皇亲国戚为自己之言所动,于是又在话头上加了一把火说道。

    “唔!公与莫慌,这并非小事,且容某再好生思量思量!”董承闭目轻叹一声,脸上的表情让沮授也看不明白,也未知可否,只是淡淡的说道:“这几日先生同袁三公子且不要离开某之府邸了,这四周多是曹操探子,某且吩咐下人放出风去,只言先生乃是某之乡邻故交,先生两人且安住听某消息便是。”

    说实话,对于一门心思向要和曹操对着干的沮授同袁尚两人,董承着实是难以将拒绝之语说的太明白,可眼下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这两人死心,也只能先暂时稳住两人再说其他。沮授虽然看出了董承仿佛对自己所言颇有些不太上心,不答应不反对,当时还有另寻他法让董承就范,可董承这番留宿之语,却又让沮授也难以摸透董承的真实用意了。

    “来人!将某这两位乡邻安置在东厢跨院之中,这几日来客一概婉辞,只说是某要同好友叙旧便是!”不等沮授有所表示,董承便抢先一步对门外心腹亲随吩咐说道。不能再让沮授说下去了,董承暗中直摇头不已。沮授的心思董承名白的很,而且之前的策略,董承听说之后,虽然对有“前科”的沮授不甚欢喜,但也没有厌恶之感,只是觉得沮授没有经历过朝廷高层的这些博弈,一些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想让曹操失掉威信?曹操在朝中的威信,还不都是由他自己说了算?但凡一些沽忠卖直的,不管用意好坏,前番刚刚冒了个头,不就在许昌流血夜中被虎豹骑杀了个干干净净,直到现在血腥味尚未散尽呢。

    还天子暗中发诏,招天下英雄勤王?这事之前不是没有过啊!而且当时的盟主,还是沮授的老主公,那个总想着另立天子以贪从龙之功的袁绍!可当时的结局是什么?面对几乎是天下皆敌的董卓,十八路关东诸侯,聚集近二十万兵力,可谓英雄集聚,可结果呢,现在那当年的十八路诸侯何在?袁绍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暴毙!袁术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暴毙!孙坚私匿传国神器,暴毙!孔伷暴毙!刘岱暴毙!唯独孔融好点,最终还弄了个身败名裂!公孙瓒、刘备兄弟,在河北折腾的倒是欢快,可也是久战兵疲,而且在沮授言语中还是叛臣贼子,倒是有个实力大增,“跟随”在天子身旁的,就是曹操,昔日的关东义士,如今的盖主权臣,这中间的事情,又岂是沮授简简单单一句“天下忠贞之士”可以以偏概全的?被沮授的话头引到这里,董承不由得又想起就在咫尺之外陈兵以慑曹操的吕布来,当年这可是阻挡十八路诸侯勤王尽忠的头号大反派。如今却成了天子最后的依靠,这世事如棋,当见如斯。谁也难以料定。下一手该当如何变化。看来说什么都是虚的,最终要的还是保全自己,保全天子,不至于再令天子成为一些人手头的工具,才能在如沮授所言最适当的时候有所作为。

    “主公,这两人是什么来头?”董承揉了揉头疼的脑袋。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送走了意图没有达到的沮授,手下有亲信谋士见董承这般模样。问道。

    “没什么,两个不知所云的狂士而已。且吩咐下去,这两人这几日皆不可出府门半步。倘若再要见我时,便推我这几日不在府中!”董承没有回答自家谋主的问话,凝眉思量了片刻,说道:“再有。差人去宫中递个话。就说贵人这几日身子不爽,在家休养几日,待某明日入宫,觐见陛下再说。”

    “诺!”虽然不知董承为何会在安置了沮授同袁尚之后瞬间变了脸色,但董承的吩咐,在府中还是宛如圣旨一般管用。

    “琳儿,你还不愿意说那人是谁么?”安置好了沮授同袁尚,董承左思右想还是没有什么头绪。缓缓踱步,竟然又回到了董琳的住处。宫中的宦官早被打发走了,此时也无人再来,见董琳还是跪在后堂之中一动不动,董承直觉愈发无力,深叹了口气,将宝贝儿女儿搀了起来,问道。

    “爹爹还是不要问了!”董琳脸上的倔强,一如当如在长安城外,喝问“救命恩人”秦某人时一般,眼眸中的羞怒同倔强糅杂在一起,连董承都搞不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