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吕氏外戚-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怒气,却是连个傻子都听的出来。顿时便令本来还在整理衣冠,准备拜见的沮授同袁尚两人不由得对视了一眼,不知道这位董国舅究竟吃了什么枪药。

    “董国舅!某听人言,即便是恶客迎门,君子固也该依礼相迎。今番我能备足诚意来访,尚未谋见国舅尊面。便先恶语相加,着实不该是国舅的风范所为啊!”被董承的这番“招待”,渐渐冷静下来的沮授。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这回头脑一热之下,选择独自带着袁尚来见董承之事的确有些欠考虑。沮授对董承,说起来最多也不过是点头之交,本欲是自逞可以言辞之利来打动董承为自己所用。共同对付同一个“敌人”曹操。可现在的情况,却是大大的出乎了沮授的意料。又被董承这极不耐烦中甚至隐着几分厌恶的语气一激,沮授的傲娇属性立马便被激活了开来。随着董承的话音刚落,尚未到门口之时,开口相激说道。

    “唔?不知道来者可否赐告名姓?有这番急智同才情,必不会是无名之辈!”本来是在后院同自家女儿怄气,几乎是用尽了所有能够想到的办法,但仍旧是没有套出究竟是何人得了自家如此“便宜”去。几番气急之下。突然想起这个因为能够爆出自家女儿闺名而引得自己心中生疑的两位访客,才暂时“放过”了已经跪足了一早上的自家女儿。前来看看能不能在这两位不速之客的身上,找到什么线索。不过董承虽然怒在心头,却也是知道这种事情属于家丑不可外扬之事,就连家中仆从,也只是知道自家大小姐似乎和主公起了争执,而具体内容,却是一概不知。因此,董承虽然此番来见沮授同袁尚两人的用意,就是打着有枣没枣打三竿子的心思,语气又怎么会好的了?却不料,话才刚刚说出口,便被沮授给不软不硬的顶了回来。这却是让董承赫然一惊。

    “人言董国舅乃是至诚之君子,历侍三朝而为人主重用,虽居高位而为人不骄,身处显赫而礼贤下士,今日一见,呵呵!”沮授其实也不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主儿,只不过是此时冷静了下来,为今日贸然求见而心中暗暗自警的同时,也有对亲眼“目睹”了盛名之下的董承,其实难副的“真实面目”。因此,话说起来,极为不客气。

    “咳咳!某观先生,看似极为眼熟,不知道是哪位故友来访?董承年过五旬,老眼昏花,家中又有琐事缠身,心烦意乱之下,实有招待不周,还请贵客恕董承不敬之罪!”身为国舅的董承,能在暴怒之下,以如此身份说出这番话来,其实诚意已经是表示的很足了。沮授也没有想到既是天子亲舅,又是天子岳丈,也因为同曹操正式翻脸后,被隐隐推举为朝臣之首的董承,在见了自己之后,竟然没有因为刚刚自己极其具有攻击性的话语而再生怒气,而且竟然还会有这等礼贤下士的作态。当真说不得要不是沮授袁尚两人前来拜访,其实另有所求,还真会为董承这番干脆的自责求全而心中生敬佩之意来。

    “实不相瞒!某同国舅,其实只十余年前有过数面之缘而已,如今妄称尊驾故友,实则是不得已而为之!”沮授开门见山的说道,眼眸却是一直在观察着董承的面色,见董承在听完自己所言之后,竟是丝毫没有生出轻视之心,仿佛之前说出那等满含埋怨之语的另有他人似的,沮授心中暗暗点头,继续说道:“而某之名姓,说来恐怕会污浊了尊驾之耳朵,某实非黄某,乃河北沮授是也,而这位……也非是本家后辈,而是某家公子,已故袁公嫡子,袁尚字显甫是也!”

    “啊!怎么是你们!”沮授话音刚落,董承却是连之前要暗中探查眼前这两人来意的心思都已经抛掷到九霄云外去了。这两个名字对于他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对于两人的来意,董承也能猜个差不离。不过话说回来,或许其他人来,要么是要钱要官或者是要名要借势,可这已经表明了身份的两人到来,要的,却极有可能是老董家全族性命!……(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四章 天翻地覆,乱战攻伐(二六)

    虽然身在许昌,但对于几乎影响了整个大汉朝局势的袁氏之变,董承还是知道不少内幕消息的。至少对于曹操此番名义上奉天子诏令,出兵以武力调停河北局势之事的真正目的,董承就知之甚详。

    天子不是笨蛋。虽然曹操在许昌时每日按时朝见问安,三五七日的大小朝会,也是必定到场,而且无论人前人后,都是执礼甚恭,给足了他这大汉天子满满的面子。倘若还是两三年前,没有经历过董卓、以及李傕郭汜二贼之事的话,没准刘协还真会认为这是曹操忠心体国的表现,就像曹操在刘协面前自我标榜的那样,是担忧天子年幼,耽误国家大事,才凡事亲力亲为,而天子只需要努力同曹操麾下文臣学习政事,便足可两厢相处平安了。但天子毕竟是亲历过权臣秉持朝政,天子威势旁落的遭遇的,尽管就连刘协自己也知道,现在大汉颓势尽显,就凭他一个毛孩子,就算是文帝再世、汉武复生,仅凭朝堂上这一堆忠心或许可嘉的朝臣,根本就不可能有所作为,眼下诸侯并起,虽然面上还都是大汉臣子,但实际上,却早已有了当初战国春秋时的气氛,而皇室要重振,大汉要中兴,说不得也是亟需像曹操这般至少表面上能忠君的能臣来平定乱世,再图其他。在这等情况下谈论治世和乱世、能臣或者忠臣,这其实已经是个伪命题,最终在实际面对曹操时。也只能一方面刘协在身边朝臣的影响下,的确是愈发的忌惮这位被许子将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护身符”曹操。可另一方面,却是又不得不依赖曹军之势,以彰显朝廷之威。

    好在曹操现在虽然实力愈强,但大汉四百年的惯性还是难以令人跳出桎梏,这才形成了在许昌这一亩三分地上,虽然是曹操的地盘,但却还有以董承为首的“保皇派”朝臣同实际的掌控者曹操表面上平衡的景象。

    曹操留这些人是在保全自己的名声。以掩盖其对事事被掣肘而愈来愈不满的局面,这点董承何尝不知?只是同样经历过乱臣秉政之事,董承对于当初表现出过善意的吕布和袁绍势力。也难免存了几分猜疑之心。不过所不同的是,吕布军实力就摆在那里,而且兵力常陈济南国,距离许昌。不过数百里的距离。快马一日夜便可到此,人家根本就不会在乎他董承会如何作想,就像是上回秦旭送“重犯”来许昌遇袭之后,人家根本就不怎么在乎朝廷,或者说是曹操会有什么说法,对董承彼时所表现出来的“善意”也是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儿戏一般刺激了曹操一把便拿着好处飘然而走,让董承是既恨其没有出全力维护天子权益。却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威慑有时候比当真将天子“抢走”更能维护天子那仅剩的权威,由此是恨也恨不得。令一方面,秦旭毕竟那一番搅合,让曹操也吃了不小的亏,却还是因为秦旭的“不识抬举”而爱也爱不得。

    可尽管这样,相对于袁家来说,吕布军简直就足以算的上是忠君的典范了。老袁家作为世受大汉朝廷“恩惠”的大士族。所做的那些子事,说实话董承是不怎么看的上眼的。不说在董卓乱政时,袁绍所作出的那解释不清其动机的另立天子之举,单单在曹操、吕布奔赴长安救天子于危难时,最后姗姗来迟的,也是他袁绍的兵势。在这一方面来看,董承对袁绍的观感就十分不佳。更何况,老袁家还出了个私匿传国神器称帝的逆贼袁术。按照大汉律,满门抄斩都算是从轻发落的,甚至相比于凌辱百官、秽乱宫廷的董卓,据朝臣、天子而相争的李傕郭汜二贼,更加可恶!

    好在如今那袁绍、袁术这等或是托名忠臣或是有谋反称帝之举的逆贼,皆是已经尘归尘土归土,可这哥俩曾经做过的事情,却是很难随之而去。这也就是为何曹操欲伐河北,朝臣虽然明知道这不过是曹操欲扩大地盘,才想出的蹩脚的调和袁家内。战的借口,却还是在略表抗争之后,让曹操在河北打得顺风顺水的原因所在。这也是个有着难以解释矛盾的伪命题,但不论是曹操还是朝臣,却是难得的保持了一致的缄默。

    而就在这个时候,沮授同袁尚的来访,而且因为自己的“家事”,竟然真的放他们进了府中来,董承就有点心中泛起些不太自然的情绪了。

    从目前的形式看。虽然曹操的行动,在一方面的确是通顺了被了老袁家做出的那些腌臜事恶心到了的朝臣们的心气,可曹操在彼此的根本利益上,却是同朝臣截然相反的。因而在不难猜出了两人来意之后,说实话从心底深处,董承还是愿意在不损及自己的情况下,能帮一下就帮一下的,一边是有不臣之举的袁家,一边是同样有不臣之举的曹操,狗咬狗一嘴毛,董承乐的坐山观虎斗。

    可眼前这位曾经袁绍麾下的顶级谋士,却是令董承不放心的根源。沮授!这可是沮授!那曾经企图说服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沮公与!若是说袁绍的那些作为,有乱臣贼子嫌疑的话,那这位,可是实打实的没有把大汉朝廷放在眼中,就连天子也不过是其心中的一件工具而已。和这种人打交道,说实话董承心中是着实没有任何底气的。可问题是,因为自己刚刚的“心烦意乱”都已经将这两人接到了府中,若是不能满足这两人的某些条件的话,倘若闹僵起来,最终倒霉的,估计绝对不会是身无长物,可转身就走的这两人。说不得最终连自己也要被搭进去。那又是何苦来哉!

    “国舅怎么了?莫非是贱名污了贵人耳朵么?”见董承在听了自己的名姓之后,就露出了这幅表情来,沮授哪里还会不明白董承此刻的心思波动,一开始还在担忧董承会有“不合作”心思的想法,此时却是已经心中有底了,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笑意来。

    “原来是袁三公子和公与先生。袁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