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9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匡点点头,他也是这般想法,区区徐州一个土豪,比起偌大天下算得了什么,在这个时候猖狂,无非是欺负大明各处用兵,腾不出手来,真要有了余力,转手就能灭杀,不用这么担心。

    不过来这个值房一次,除了禀报公事之外,私事也是要说的,他也有自己的差事要做,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也只有在见面时候尽可能的禀报交流。

    “老祖宗,封五殿下为信王的事情已经定了,说是八月下旨,孩儿觉得万岁爷和五殿下兄弟情深,是不是也该过去奉承奉承,也是为日后铺一条路。”小匡建言说道。

    “咱们就一个主子,伺候好万岁爷就比什么都强,你也不要胡思乱想,万岁爷正是年轻的时候,现在不急,晚几年也就有了,那五殿下早晚要去外面就藩的,你联络他做什么呢!”魏忠贤回应的很是严厉。

    小匡只是恭顺的低头说道:“老祖宗教训的是。”

    皇宫内最要紧的人物就是天子,他的好恶可以改变局势,把握准了才能长保富贵,这第二要紧的往往就是太子,这储君是将来的皇帝,巴结奉承好了,以后的富贵也是不愁,所以内廷二十四衙门都知道奉承储君,各个大珰的义子徒弟往往都会派到储君身边伺候。

    可天启皇帝到现在还没有子嗣,而且宫内众人都知道,这位万岁爷不怎么喜欢女人,反倒是在那些年轻俊美的小宦官身上下了不少功夫,这可是生不出孩子的,若是一直如此,天启的亲弟弟五殿下朱由检就有了继位的可能,对于帝位承袭这样的大事来说,有一分可能就值得下注,但小匡也知道,魏忠贤很厌恶旁人谈这个话题,他一直很坚定的认为,天子早晚会有子嗣,到时候再做安排就好。

    因为这个想法,魏忠贤对朱由检也不怎么喜欢,一直觉得这朱由检到现在还没有就藩,是别有所图,却忽略了天启一直不愿意让这个弟弟离开,而且消息已经确定,即便封了信王也一样会留在京师内伴驾。

    ************

    有明一代,皇帝诸子,只有太子才会有相对完备的教育,会有教习和侍读,而其他皇子往往要等到就藩后才会接受教育,那时候有老师和王府长史督导,总比在京城要好得多。

    皇弟朱由检照例是没有老师的,不过天启皇帝对这个弟弟关爱异常,特意安排翰林学士前往教导,可翰林院的诸位才俊都是等着做尚书和大学士的,谁也不愿意在一个无谓的藩王身上耗费精力,你教导的再好,这皇弟朱由检再亲近感激,又有什么用处,等到就藩的时候,难道堂堂学士还要跟着去做王府长史,那岂不是被天下人笑掉大牙。

    翰林院对这个安排也是敷衍了事,安排了一个马上要致仕返乡的老学士过去,这人也是时运不济,本以为进了翰林院前途无量,却接连得罪了要紧人物,一来二去就只能在里面蹉跎了,被打发过来教导朱由检,他也没下什么工夫,只是教对方读书识字,偶尔兴致来了,才会发发感慨。

    “师傅,这天下间辽东被建州女真鞑虏肆虐,西南土司反乱,河套又有动荡,这那一处的祸害最大?”皇弟朱由检很是好奇的问道,因为人在京师,又时常伴随天启左右,时局政事他倒是了解的很,经常对这个提问。

    不管怎么敷衍,教授皇弟功课,面子上总是要做得周全,外人看起来也挑不出错处,不过这一次朱由检询问,那学士却严肃起来,颇为郑重的说道:“殿下,什么建州女真、西南蛮夷、河套蒙古都不过是疥藓之疾,那徐州才是心腹大患。”

    皇弟朱由检才十一岁,听到这个顿时愣住,有些迷糊的问道:“师傅,这徐州不是太平地方吗?那是大明腹心之地吧?”

    “殿下或许不知,那徐州有一豪霸赵进,他练私兵运私盐,还插手漕运,这赵进行事残酷强横,又善于勾结地方贪官污吏,明面上做大明的保正,私下里却对抗官府朝廷,横行不法,对徐州地方上残害极大。”这师傅说得义愤填膺。

    朱由检听得瞪大眼睛,开口说道:“这样的豪霸为什么不捉拿下狱,还任由他横行不法。”

    那师傅叹了口气,满脸痛惜的说道:“殿下,这赵进狡猾之极,善于钻王法的空子,当地官府士绅都被他买通,对其多有包庇,现在朝廷各处用兵,又腾不出手对付他,这才任其做大。”

    不得朱由检再问,这师傅慷慨激昂的说道:“那些外族鞑虏不过求些财货粮食,咱们大明富有四海,给他们些也就打发了,可赵进这等豪霸却是心腹大患,他们一口口吃大明的肉,祸害的是大明的子民,更掐住了大明的命脉,若有异动,当真是大祸啊!”

    “殿下你想,那鞑虏异族不过是虎狼,给他们几块肉喂饱了就是无害,可这徐州豪霸却是病症,这病症越来越坏,可是要命的,攘外必先安内,这是至理名言!”那师傅讲的起了性,随意发挥开去。

    朱由检带着稚气的脸上全是惊骇,然后颇为郑重的点头说道:“我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和皇兄说,让他出兵剿平这乱贼。”

    那位师傅笑着点头,站在朱由检身后的一名中年宦官本来一直低头,这个时候抬头看了眼,却是暗自撇嘴,这师傅的来历他们当然清楚,却是淮安府山阳县人士,出身豪商之家,这学士家里经营的就是粮食,和漕运干系极大,说白了就是吃漕粮这一路的,赵进控制漕运之后,这些吃漕粮漕运发家的豪商都吃了大亏,一直和赵进不对付的也是他们,自家吃亏,这位教授朱由检的老翰林自然要全力诋毁。

    若放在平日,这老翰林说说也就说说,无非过过嘴瘾,这藩王就藩之后也做不了什么,可眼下不同,司礼监提督东厂太监魏忠贤魏公公对徐州的话题极为忌讳,而且这朱由检时常和皇帝见面,这个话题就是麻烦了。

    不知道是朱由检和天启皇帝提过,又或者是有人报信过去,那位老翰林讲完这个之后没几天,就被寻了个由头打发致仕回乡,而朱由检的文字功课则由内书房出身的写字宦官教授。

    “殿下,你这是做什么呢?”曹化淳看到朱由检正在屏风上写字,连忙过去询问。

    *********

    感谢“用户花笑云白、用户可乐,用户天天,再见某人、元亨利贞、风中龙王”几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

第1003章 徐州和建州

    曹化淳本来是司礼监太监王安的义子,是宫内的红人,可王安被魏忠贤逼死之后,他也就被打发到这边来,而且日子越来越难过,说是马上就要被发配到边疆做事,曹化淳倒是个忠厚性子,顾念家人喜欢孩童,对朱由检一直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双方感情很是不错。

    “曹伴伴,我在屏风上写几个名字,让自己一直记得,有机会和皇兄多提提。”朱由检很是郑重说道。

    曹化淳苦笑了下,他知道朱由检这个习惯怎么养成的,却是有宦官给朱由检讲述水浒故事,讲到那徽宗在屏风上写四大寇的名字,结果朱由检就养成这个喜欢,上好屏风被墨涂了好多块,不过屏风是小事,身为亲藩不安心享福,而总对国事发表意见,这可是取祸之道。

    “殿下,万岁爷愿意听殿下讲这个,可其他人未必愿意,到时候恐怕会对殿下不利,奴婢还不知道能在殿下身边伺候多久,殿下一定要谨慎啊!”曹化淳压低声音劝道。

    皇宫大内,人心凶险,朱由检虽然年纪不大,可也比心智成熟许多,听到曹化淳的话,沉思片刻之后用力点头,开口说道:“曹伴伴,我记得了。”

    “封殿下为信王的旨意八月就下来了,等到那时候,殿下可比现在好的多。”曹化淳笑着安慰了句,瞥了一眼屏风上,却见到上面写着四个歪歪扭扭的字,却是两个地名,一个是“建州”,一个是“徐州”。

    “皇兄总是念叨辽东建州女真,每次说起来都很发愁。”朱由检开口说道。

    曹化淳点点头,微笑着说道:“殿下操心国事,可惜以后只能是个藩王”说下半句的时候,曹化淳情不自禁的放低声音,知道自己失言了,可在这时,却情不自禁的闪过一个念头,万岁爷不在嫔妃身上下力气,要是没有孩子的话。

    想到这里,曹化淳自己摇摇头,先保全自身,再说其他,万岁爷这么年轻,有孩子还不是随时的事情,想那么多何苦来。

    ************

    在徐州的喧嚷热闹中,徐州州城的大牢被提走了一批人犯,他们被押送着去往骆马湖东岸的流民村寨,这批犯人倒是没有受到什么折磨,只是被押送的时候嘴被扎住没办法发声,而且专门配备了人数相等的团练押送,不少人都看到这批犯人边走边大哭,只是发不出声音来。

    这批人犯在赵字营上层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们是潞王王府派到徐州的各色人等,有王府属官,也有王府仆役,还有什么王妃的亲戚等人,来的时候都以为可以作威作福,从徐州身上敲出一大笔好处来,却没想到直接被投入大牢关押紧闭,每个人都在那边叫嚣自己是王府来人,碰他们就是谋反,是杀头抄家的大罪,可在牢里最多换来一顿打,饿几天肚子,渐渐的大家都是害怕了,这么无法无天,天知道会不会要他们的性命。

    不过最后的处置是按照流民俘虏对待,不得离开所在村寨,因为这些人连灭口都没必要了,且不提潞王王府已经几个月没有再派人过来,鲁藩灭门的消息传开,潞王王府上下自然能猜到些,惊惧非常,居然隔着几层委托河南的商人来打招呼,只说自家派来的人都已经找到,却是在河南境内遭到了绿林强盗的毒手,尸首已经收敛,和赵字营没有关系,从其那些都是误会笑话,不必当真。

    按照内卫队从卫辉府传回的消息,潞王王府周围戒备森严,官军一时间没有,他们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