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鼻点头,暂时也只能如此了,,昌平,曹家庄子。
今儿曹佳氏使了两个仆妇过来,一是给李氏请安,送上些内务府当分到王府的一些瓜果,二是来接天慧到平郡王府小住。
早先在京城时,曹佳氏身份所限,不方便出门,但是每个月都挑日子接李氏过去小聚。自打李氏来昌平。母女两个已经数月未见。
因此,李氏就留下那两个王府仆妇,问了几句福晋同小阿哥们的近况。
那两个仆妇一一答了,除了大阿哥在宫里,每个月只能回王府一次外。其他几位小阿哥都好。就是福晋有些苦夏,每日里没有精神,甚是想念这边的小格格。
李氏听了,也不好直接做主,只能抬头,看媳妇的意思。
初瑜虽舍不愕,但是曹佳氏使人来接,她也无法开口拒绝,只能道:“天慧年岁还小,又要劳烦福晋受累了。”
那两个仆妇忙起身,其中一个圆脸的道:“舅奶奶切莫这般说”
格格虽是我们福晋的侄女,我们福晋却是当心肝儿疼的。奴婢们过来前,福晋主子还说,又要对不起舅奶奶了。但凡能忍住,都不会使 另外一个仆妇年轻些,是曹佳氏早年的陪嫁丫鬟,道:“大奶奶,王爷同大阿哥都不在王府,我们福晋跟失了主心骨似的。她晓,得小格格是大爷、大奶奶掌珠,也不愿老来接。还是四阿哥心疼福晋,说是自己个儿想念妹妹了,硬是央磨福晋打发奴婢们过来。”
听着这些话,李氏同初瑜都不好受。
曹佳氏再网强,也是个女人。丈夫同长子不在身边,谁也不会安。
初瑜已经说道:“都是至亲骨肉。有福晋疼我们天慧,我们欢喜还来不及,说别的就是外道了。网好后山的桃子熟了,还有庄子里产的时蔬,不是稀罕物儿,只是比外头买的新鲜,正想着这几日打发人进京往王府送些。既是两位管事来了。直接带回去也便宜。”
圆脸仆妇笑着奉承道:“那感情好,上回舅爷过去提过菜园子,福晋主子就上心了。要是见了这些,指定欢喜。”
屋子里其乐融融,倒是平添几分热闹。
李氏每日都要午睡的,跟着说了几句话,就有些乏了。初瑜见状。使人带两个仆妇下去小憩。
曹颗已经得了消息,晓得姐姐使人来接天慧。
天慧今儿背诵的《千字文》。背诵道“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批把晚翠,梧桐蚤凋”几句,回到屋子里。就问父亲“渠荷”同“园莽”是什么。至于批把同梧桐两个,她倒是有认知,没有什么疑问。
这四句说得是春夏秋冬,四时之景。
“渠荷,是池里的荷花,‘园莽,是园中的草木。这四句说的是夏春冬秋的景色。”曹颐看着女儿认真的模样,笑着讲解道:“姑姑家不是有荷花池么?那就是‘渠荷。天慧不是最爱吃新鲜莲子么?
现下可是莲子长成的时节。”
“姑姑家”天慧听了,颇为心动的模样,仰起头来道:“父亲,咱们家的菜园里怎么不种荷花?”
曹颗闻言,不由笑道:“那是菜园子,不是花园。天慧若是蓄欢。咱们也使人挖个荷塘出来,明年就能有新鲜莲藕吃了。”
天慧听了,连忙点小脑袋瓜子,口中说道:“大哥最爱吃桂花藕。二哥爱吃莲藕炖排骨,祖母同妈妈爱喝藕粉”
见女儿小小年纪,就能关心家人喜好,曹颐甚是欣慰,对于荷塘越发期待了。
初瑜走到门口,正听到女儿说着这一连串吃的,不禁笑道:“这是午饭没吃饱,怎么都是吃的?”
天慧只是笑,曹颐已经抬头说道:“闺女也盼着自己家有荷花池,我已经应了,明儿使几个人在庄子里寻个地方挖个水塘。除了荷花,再养着些金鲤,也是一景儿。”
初瑜听了,倒是一愣,道:“若是为了吃藕,何必费事,海淀园子不是有荷塘么?”
曹颍听了,拍了拍脑门道:“园子修了几年,也没正经去住过几日。倒是忘了那边还有荷塘。”
“这个时节,莲子同新荔都能有了,额驸要是想吃,就打发人过去摘些来?”初瑜说道。
曹颗看了她一眼,道:“福晋同额娘都在海淀王园,用不用抽一日。我送你过去溜达溜达?”
初瑜想了想,摇头道:“还是算了。要是太太过去住还罢,两家园子挨着。如今跟着几个里,又没有什么事儿,我还巴巴地回娘家串门子。实说不过去。再说,没有了紫晶姐姐帮忙,家里我也放不下。”
提及紫晶,夫妻两个都有些缄默。
天慧拉了初瑜的手,道:“妈妈。姑姑再也不回咱们家了么?前两日哥哥们还提及姑姑,说是快到姑姑生日了,大哥还为难呢,不知该怎么给姑姑过紫晶生日,比曹颗生日早三日。
前几年赶到那一日,初瑜都使厨房置办席面,在蔡院给紫晶庆生。所以天佑同恒生两个还记得。
“还有十来天了!”曹额心里算了算日子,叹了口气,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要不然寻个寺院,给紫晶姐姐点几个长明灯?”初瑜看着曹颗,问道。
曹颗摇摇头,道:“紫晶生前虽信佛,却不在乎这些虚的。记得前几年,京畿大旱时,紫晶曾使人在昌平施粥。今年雨水尚好,这斤。
时苹也不是施粥的时间,使两个人往昌平县城的普济堂、育婴堂舍些银钱吧,算是为紫晶积阴德。”
“还是额驸的意思好,上次往这两处舍银钱,还是在沂州时,那时紫晶姐姐也是极赞成的,到是比舍到寺里实在。”初瑜说道。
天慧听着父母说话,小声问道:“妈妈,这两斤。是什么地方?同姑姑有什么相干?”
紫晶摸着女儿的头,柔声道:“普济堂是收留异乡孤贫的,育婴堂是收养没有父母的宝宝的。你姑姑心善,怕这两处的人吃不饱饭,就含了银钱,给她们买米买菜吃。”
天慧听了,咬了咬嘴唇,对曹颗道:“父亲,我不要荷塘了,还是种土豆。父亲不是说,土豆结的多。能让大家吃饱了么”
见女儿小小年纪,就能有这份善心,曹颗弯下腰,举起女儿,笑着说:“都听咱们天慧的,就种土豆同样是早慧的孩子,生在不同之家。耳濡目染后,就有不同的计较。对于漫漫人生来说,不知是福之源,还是祸之根,!~!
..
第八百一十八章 局(上)
讣月下旬的京城,正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三伏天那种闷热,使得道路两侧的树叶都蔫了似乎,空气丰的浮沉更胜,使得人都变得灰突突的。
即便再热,在衙门中,这官服顶戴,也要穿得一丝不芶,要不然就是不成体统,短了官威。
孙练在兵部武库司衙门中,手中拿着帕子,不停地擦着头上留下的汗。这已经走过了未时,还是暑热逼人,他只觉得身上汗津津的,后背已经湿透了。
虽说兵部不掌兵权,也是六部中的实权衙门,不过孙办这个五品郎中。并不如他在李翼面前表现的体面。
在权贵云集的京城,六部司官如同牛毛,实是没什么分量。这些人中,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科举。鲤鱼跃龙门的的寒门士子;一种则是高门子弟,通过恩荫或者纳捐,混个顶戴。
无形之中,衙门同僚中,也划了楚河汉界。
孙技的身份,不过是包衣出身。算不得纨绔。他的心中,也是鄙夷那些纨绔的。他是正经的举人。但是比起进士出身的同僚来,又没有什么分量。
如此一来,孙猛的处境是有些尴尬,两边都贴不上。
平素不过是点头之交,面上过的去罢了,正经往来交好的同僚少之又少。
兵部只分了四个司,但是每个司的郎中有数人,满郎中、汉郎中,有个衙门还有蒙郎中的缺。
孙练这个武库司郎中,虽不是个摆设,但是也比摆设强不了多少。
曹颗虽在丁忧,但是这寿礼却少不得,孙孙无聊之中,想起此事,只觉得越发心烦。同样是包衣出身,为何自己父亲身上,只有个织造的衔,而死去的曹寅却能得个伯的显爵。
虽说民爵最高的是公,其次为侯。伯不过是第三等,但是除了开国时战功显赫的辅臣外,能封公的人家,多是后族。
曹寅不过是天子家奴,没有半分军功,就得了超品伯爵。
他却是不想想,若没有曹寅早年的提挈,他的父亲不过是京城六部的笔帖式,吃着七品俸禄,哪里有今日独掌一府的体面。
去年曹颊的寿礼,孙办花费了三百两银子,送得是对刻了兰竹的墨玉镇纸。今年曹颗已经承爵,不单单是他叔伯小舅子同表弟,还是曹家的家主。这三百两银子的礼,也显得轻了。
时之间,孙孙有些怔然,去哪里淘换银子?要是赶到年末,进京朝见的武官多,兵部这边也能分的不少“碳敬”如今圣驾不在京,武官觐见也直接往热河去,想要混斤小“冰敬”谈何容易。
孙珐正想着,就听到有人道:“孙大人?”
孙练回头,却是衙门里的熟人,主事沈青。
沈青是康熙五十一年的进士。选了庶吉士,入了翰林,前几年分到兵部,为主事,年纪同孙孙相仿。
因他籍贯江苏金华,早年迁居杭州。同孙办算是半个老乡。因这斤。
缘故,沈青是孙孙为数不多“好友”之一。
平素里,两人都是表字相称的。因在衙门中品级不同,所以有时还是客气称呼。
见沈青神情气爽的模样,孙猛也觉得烦闷去了不少,道:“看沈大人的样子,是有好事儿?”
沈青环顾四周,见没有旁人,压低了音量,道:“玉树猜得正着,今儿有新兵器入库。”
孙练闻言,眼睛一亮。
这武库司,全称呼武库清吏司。是兵部里的冷衙拜 除了掌全国兵籍、军工器械,就是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