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鹭和王十三都是高手,安全可保无虞,只是这一别,不知还能不能见到伊人平安归来。
李曹心情复杂之极,默默看着那船顺水漂远,扬手同船上的文笙挥别。
有云鹭和王十三在,自然轮不到文笙划船,她望着岛上逐渐变成了小黑点犹在招手不已的李曹,心中突觉怪异,口里道:“云大哥。”
“啊?”云鹭知道文笙不好糊弄,听她叫到自己,不禁有些紧张。
文笙笑嘻嘻地道:“你有没有发现李录事有点不对劲。”
云鹭神经绷得紧紧的:“有么?”
“嘻嘻,以前没发现他这么多愁善感。”
云鹭、王十三:“……”
文笙身处从未到过的海域,天高海蓝,好像心胸也随之开阔起来。
这两个月别看她人在离水,好似自从说服了王十三,就放手任由他折腾,再也不管了,但其实她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各方的动向,颇为劳心劳力,突然放松下来,也有心情开玩笑了,笑话过了李曹,看看船上两人,目光落到王十三身上。
“十三兄,先前是谁赌咒发誓说这辈子不过飞云江的,坏了,记性不行了,是谁呢,我得好好想想。”
她嘴里取笑,歪头作凝神思索状。
王十三在心里替她接上:“是你爷爷我,还不都是因为你这个小娘们儿。”嘴上却道:“呵呵,记性不行就吃点儿补药,不是拿的么?”
文笙:“……”
云鹭关心则乱,明知道两月未到,文笙不会发作得这么早,听她说记性不行了,还是忍不住露出了紧张之色。
停了停,文笙却“哧”地一声笑了:“恼羞成怒啊这是,君子当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
文笙这一番之乎者也,云鹭是没听明白,王十三也想装不明白,可偏偏这些东西文笙之前不但写在了信上,还解释得清清楚楚。
他闷声不响,暗自里咬牙:“好男不和女斗。”
到半下午,三人找了一处偏僻的岸边停靠,岸上山石陡峭,路途难行,但这却难不住他们三个,云鹭自觉和文笙亲如长兄幼妹,没什么好避嫌的,背了文笙翻过这段山路,才来到坦途。
至于为什么这么谨慎,是因为此时整个江北都落在林世南所率的南崇大军手里。
三人久不来江北,不摸形势,只好先找个穷山僻壤,慢慢接近城镇,找着当地人了解情况。
半日之后,三人换了装束,混进了江北重镇云边。
江北两州十一县,文笙曾经到过兰城,这云边到是头一次来。
这里曾经在王光济起兵造反之后,饱受战火肆虐,这会儿在南崇人手里,整坐城池比之当日更加冷清。
三人没敢大摇大摆出现在集市酒楼那些场合,由王十三去找了户相熟的人家落脚。
这时候就体现出带他前来的方便之处。
王十三向主人家询问一番,安排三人接下来的行动:“你俩先在这里住一晚上,我出去转转,看能不能找到门路过江。只要能过得了飞云江,那边盘查就没这么严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今天投了粉红的书友:风卷云烟, 凝睿,fox121212,狂飙小马721,oxos(2),风尽头的风(2),木头大头(2);影印1981;别让我看到你(2),东方羽萦(2)、fwy19690107。
还要谢谢木高高同学打赏了桃花扇,么么哒。
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赐良机(二合一)
同王十三相熟的这户人家只有老夫妻两个。
男的平时沿街磨个剪刀锔个盆碗,女的帮人洗洗衣裳,算是能勉强糊口。
只是家里住得挺宽敞,几间厢房都闲着。
云鹭不清楚王十三怎么认识这老两口的,据他观察这两个都是普通人,女的腿脚不好,走起路来磕磕绊绊的,怎么想,都不该和王大善人、反贼之类扯上瓜葛。
而且这时候,王十三也不应该把他俩领到王光济的地盘上。
可惜老两口说话江北口音浓重,很难沟通交流,云鹭试了试,怕引人怀疑,只得作罢。
想是门路不好找,这天天黑之后,王十三出去了很久,直到半夜还没回来。
云鹭守在门口听动静,叫文笙先睡。
趁着独处的机会,他把一个精巧的机括匣子交给了文笙。
文笙现在失去了乐师的能力,遇事无法自保,这个小匣子可以绑在手臂上以防万一。
有宽大的袖子遮掩,旁人发现不了端倪,一旦需要,按动机关,会有两支短弩电射出去,关键时刻说不定能救命。
这本是江湖中人的手段,只是很多人都徒闻这暗器的大名,不得一见,云鹭能搞到手还多亏了李曹出面。
这机关本就难防,文笙看模样又很有欺骗性,若不提前知道,说不定连神仙都要中招。
文笙接过来,捣鼓明白了。高高兴兴收起来。
铺盖虽然打着厚厚的补丁,睡着也有些硌人,但好在挺干净的。有一股暖洋洋的味道,文笙适应得很好,不一会儿朦胧睡着,连外边王十三什么时候回来的都不知道。
等她醒来,已是天光大亮。
自从使过《碎玉》,她睡觉便格外得沉,文笙忍不住自嘲地想。若不是身边有云鹭和王十三跟着,说不定半夜叫人家抬出去活埋了都不知道。
王十三昨天晚上看来到底有所收获,文笙捧着碗喝粥的时候。他哼着江北的民间小调进屋来转了一圈,而后告诉她和云鹭,吃了饭立刻出发,马车已经停在外头了。
这话叫云鹭不禁刮目相看。
云边是座大城。马车不难找。难得是怎么在路上跑,顺利通过关卡。
四门都在南崇兵手里,这时节还能乘车出入的人家,多少都得有些身份。
要么是归顺的官员富绅,要么与南崇那边有这样那样的瓜葛,反正不会是寻常的大梁百姓。
王十三又以挑剔的目光打量了一下文笙,道:“你这样可不行,太显眼了。走前需得换换衣裳,好好打扮一下。”
云鹭也赞同他这说法。
文笙虽然提前做了些准备。荆钗布裙,浑身上下半件首饰不见,实在是不能再朴素,不过也许真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云鹭和王十三看来,她还不如穿得浑身上下亮闪闪,叫人一看就是高门贵女呢。
不过高门贵女这会儿也不会轻车简从出现在云边。
王十三给文笙找来的是这家老妇人压箱底的衣裳。
文笙穿上肥大的灰蓝色粗布襦裙,脸上脖颈上涂了厚厚的米浆,米浆干了以后肌肤显得蜡黄,乍一看皱巴巴的,再戴上头箍,将乌黑的头发全都藏了起来。
云鹭对于易容也不陌生,帮她调了些黑的红的染料往脸上一通描画,文笙对镜一照,花容玉貌不再,凭空老了二三十岁。
她忍不住好笑,手握拳头放到唇边,装模作样咳了两声,抬头看向王十三和云鹭。
云鹭点点头:“还成,这么一捯饬,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他一想到文笙伤得这么重,可能活不长久,就不忍心苛求她。
王十三不知从哪里弄了块铜钱大小的狗皮膏药,非要给文笙贴到太阳穴上,道:“遇见人问你话,不知道怎么答,就哼哼唧唧装头疼吧。”
这块膏药一上脸,云鹭目光闪烁,就此不敢跟文笙对视,转向王十三道:“我和顾姑娘口音有些不妥,路上只能由你来应付南崇兵了。”
文笙到觉着丑些无所谓,笑道:“你们俩呢,不用改一改装扮?”
王十三道:“那到不用,都打点好了,刀收起来就行。我俩没你显眼,谁会没事盯着老爷们儿看,这么着就说护送家里老太太去沙前走个亲戚。”
沙前县在云边城的南边,再往南就是飞云江了。
文笙闻言眼珠一转:“知道了,大侄子,那咱就赶紧动身吧。”
王十三没想到她这时候还没忘占便宜,脸上一黑,瞪了旁边偷笑的云鹭一眼,心道:“笑个屁,我要是大侄子,好像你强多少似的。”
马车半旧,拉车的也不是什么好马,文笙松了口气,这样更好,走在街上不是特别显眼。
路上十分顺利,出城的时候王十三操着江北口音和南崇兵对答了几句。
文笙呆在车里,只依稀听着他说得到了一位姓黄的大人允许,至于那姓黄的官儿叫什么,文笙没有听清,只从南崇兵的反应判断,姓黄的官职不见得高,这些当兵的却需卖几分面子。
王十三攀谈几句,捧得对方高兴,趁机不着痕迹送了块碎银子过去,那边痛快放行。
王十三牵了马车出城,什么黄大人,自己认都不认识,昨天忙到半夜,将附近几县当权的打听个遍,一个熟悉的没有,逼得他出此下策。
这冒用名号瞧着简单,需得找个官职不大不小,既叫守城兵卒忌惮,又不会当场露馅的人,可着实把王十三难为得够呛。
他走出十余丈远,估摸着自己若是小声说话。那些南崇兵除非长了顺风耳,否则不可能听到,面露得色。便要和同行的两个人吹嘘几句。
便在这时,就听得身后城门口突起喧哗。
王十三和云鹭不由地驻足回头去看。
一辆马车想要出城,被守城兵士拦住了盘查。
那是辆双驾马车,拉车的高头大马通体乌黑,看着油光水滑,煞是神骏,马车帘子低垂。遮挡得严严的,车前两侧各偏坐了个随从。
只看下人的穿着气度,就可以想象得到。车里的怕是个大人物。
但再非常人,马车上没有标识,守城兵也需得拦下盘问。
他这一拦,引得车前随从大声呵斥。其中一人掏出块令牌之类的东西摔到守城兵身上。
那兵卒忙不迭退开。另一人一抖马缰绳,手起鞭落,一记脆响,马车由城里冲出来。
王十三一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