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16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战一就是沧海舰上的专用电子战飞机,在林远时代,航空母舰都会配备专用电子战飞机,在这个时代,林远也为沧海舰配备了电子战飞机。

    这型电子战飞机使用中型民用客机的机身,装备各种电子侦察设备,能够有效发现、定位敌人的电磁波发射源。

    对电子战飞机来说,滞空时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滞空时间越长,就越容易找到敌方的电磁波发射源,林远为延长滞空时间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在机背翼根处、机腹处设计了四个保形油箱挂点,在机翼上也设计了两个副油箱挂点。

    其次是采用大涵道比的涡扇…20发动机,大涵道比发动机具有省油的特点,一般来说,涵道比越大越省油,涡扇…20的涵道比足足达到了十五。

    有了外挂油箱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之后,电战一的滞空时间一举达到了十个小时,足以发现任何电磁波发射源了。

    林远下达完“一架电战一”起飞的命令之后还嫌不够,于是又命令一架电战一起飞,围绕沧海舰战斗群搜索电磁波发射源。

    电战一不辱使命,刚刚起飞十五分钟就发现了一个电磁波发射源,那正是一艘波塞冬之刃级潜艇在与其他潜艇通讯,比埃尔霍夫的潜艇被击沉,其他七艘潜艇失去了指挥,所以众潜艇都使用拖曳天线联络友军潜艇。

    电战一在发现电磁波发射源之后,立刻把发射源的位置和波谱信息发送回了沧海舰,林远很清楚,这个发射源的位置是天线的位置,潜艇一定在天线附近,于是林远果断下令,起飞两架反潜一,飞抵发射源位置,寻找敌潜艇,并对敌潜艇进行打击。

    反潜一曾经在对日本的反潜战中立下过赫赫功劳,它们是反潜作战的利器,得到林远的起飞命令之后立刻飞向电磁波发射源位置,在发射源附近投下声呐浮标,很快把英国人的波塞冬之刃级潜艇给“揪”了出来。

    反潜一在锁定波塞冬之刃级潜艇之后便发射了深水炸弹,两艘波塞冬之刃级潜艇被深水炸弹重创,沉入了几千米深的大海。

    波塞冬之刃级潜艇在水下与世隔绝,根本不知道中国方面已经采取了反击他们的措施,他们还在使用拖曳天线通信,结果可想而知,一艘接一艘的波塞冬之刃级潜艇被击沉。

    波塞冬之刃级潜艇最后只剩下了三艘,这三艘见到一个又一个同伴消失,终于预感到了事情的不对,急忙潜入一百米的深海,向基地驶去,正好碰上水下的“诛仙阵”,最后残余的三艘潜艇也被名剑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击沉。

    这场反潜作战持续了一天一夜,在中国海空联合反潜的大网之下,八艘波塞冬之刃级潜艇无一漏网,全部沉没,在几千米深的海底成了人肉夹心饼干。

    沧海舰上的林远见到英军出动潜艇偷袭,决定不再等待,立刻对布里斯班发动全面攻击。

2564 中澳大决战

    六月二十五日,林远下令:“按照预定计划,对布里斯班发动全面攻击。”

    命令一下,陆军和海军同时动手,从陆地和海洋方面进攻布里斯班,中澳大决战随即爆发。

    陆地方面,两栖一师、两栖二师和两栖三师三支部队,在两栖作战军军长张闯的指挥下,在一百公里的宽度上向布里斯班推进,英军中部战区第一军立刻进行反击。

    陆地战斗几乎是东北战区战役的重演,因为交战地带和东北战区相似,没有山地,都是平原,战斗还是硬碰硬。

    这场陆地战斗和东北战区战役唯一的不同点就是,英军没有了空军的支援,因为他们把空军都调到海洋方向上了,而中国陆军,航空兵的实力更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塔基梅尔小镇基地的机场已经可以起降轰一和运一。

    轰一的载弹量可不是舰载一、直一和武直二能比得了的,有了轰一做空中支援,英军修筑的工事基本上毫无作用。

    运一的作用也不小,他们可以搭载整个师的空降兵,直接包抄敌后,林远的第六十空降师已经调到了塔基梅尔小镇,只等林远一声令下,就能像一柄凌空落下的重剑,砸碎英军的头颅。

    陆地方面的战斗是东北战区战役的重演,海洋方向的战斗却是前所未有的激烈,英国倾其所有,在布里斯班附近各个适合登陆的位置修筑了抗登陆工事,这些工事都需要中国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去一一化解。

    中国海军和空军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水雷场,水雷是抗登陆作战的神兵利器,一枚水雷的造价只需要几十万人民币,却可以击沉一艘造价数千万的星名级登陆舰、造价数百万的气垫登陆艇或造价近百万的登陆艇。

    林远在攻击之前本来想通过特工拿到英军的水雷布设图,可是这一招没能凑效,因为中国特工在英国人的内部级别极低,根本接触不到水雷布设图这样的核心机密,林远没有办法,只能让海军去扫除敌水雷场。

    扫除水雷的任务自然要交给濒海战斗舰,濒海战斗舰的速度快,吃水浅,机动灵活,最适合扫除水雷作战。

    林远为濒海战斗舰装备了反水雷模块,这种模块由反水雷火箭发射系统、反水雷拖曳网组成,在扫除水雷的时候,濒海战斗舰拖曳着反水雷网寻找水雷,在找到水雷之后就发射火箭将其引爆。

    这一招看似有效,可是在实际作战中效果却并不明显,从六月二十五日上午八点反水雷作战开始,到下午四点,两艘濒海战斗舰触雷沉没,需要扫除的雷区竟然只完成了不到六分之一。

    林远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暴怒,一个小小的反水雷作战,竟然让两艘濒海战斗舰沉没,林远立刻召见濒海战斗舰部队指挥官,稍加询问得知,原来敌人布设了大量声音引信水雷,这些水雷对濒海战斗舰的声音十分敏感,在濒海战斗舰靠近的时候就会爆炸。

    濒海战斗舰是双体船,储备浮力比较小,所以一被爆炸损伤很容易沉没,林远想起了在珊瑚港战役中缴获的声音引信水雷,他们对那枚水雷进行了分析,结果找到了声音引信的起爆方式,随即研制了诱饵弹,专门欺骗这种引信,在面对英军的海豚攻击时,这种诱饵弹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远立刻为濒海战斗舰调配了大量诱饵弹,利用诱饵弹引爆水雷,效果非常明显,六月二十六日一上午,扫雷任务完成了百分之五十,效率几乎是此前的两倍。

    英国方面,总指挥官鲁米埃尔得到了中国海军一直在扫除水雷的消息,立刻把奥沙利文请来,此时的奥沙利文,因为潜艇部队全军覆没而丧失了往日的高傲,像一只斗败的公鸡,鲁米埃尔把情况一说,奥沙利文当即决定,派出高速布雷舰攻击中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

    鲁米埃尔有些担心,问道:“我们的高速布雷舰能挡得住中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吗?”

    “没问题的,我们的高速布雷舰可以发射鱼雷,还装备了小型舰炮,足以对抗中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

    鲁米埃尔听到奥沙利文这样说,疑虑才稍微消退,奥沙利文于是派出六艘高速布雷舰,攻击濒海战斗舰,双方都是高速战舰,在大海上展开了一场高速对高速的战斗,双方都用火炮对战,濒海战斗舰凭借其优异的火控系统占据了上风,在自身被击伤两艘的情况下,击沉了三艘高速布雷舰。

    林远收到英军出动高速布雷舰发动攻击的消息,立刻指示濒海战斗舰的指挥官,竭尽全力抓捕高速布雷舰的舰员,林远这个命令一出,不少军官都不理解,还是足智多谋的雷云看穿了林远的“诡计”,林远是想从这些舰员口中问出水雷的部署情况。

    濒海战斗舰很快抓捕了不少英军舰员,林远还担心这些舰员会宁死不屈,可是他想错了,这些舰员面对中国特工审问的时候没有丝毫抵抗,乖乖地说出了自己知道的一切,原来战争进行到这个境地,英国人的斗志已经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而松懈了。

    林远得到了英军水雷的部署情况,扫雷进展得更加顺利,到六月二十六日晚上八点,雷区全部清理干净。

    清除完水雷场,林远要面对的就是复杂的滩头工事了,英军在海滩上部署了密密麻麻的反坦克三角锥,反步兵铁丝网和反履带三角钉,这些东西不清除干净,装甲车辆就别想冲上海滩。

    这些东西清理起来是极难的,因为英军的步兵工事就在附近,人员过去就会遭到英军的杀伤,想要清理滩头工事,只能使用远距离攻击手段。

    林远对此早有准备,他把八艘武术级火力支援舰调了过来,武术级火力支援舰是大舰巨炮时代遗留的产物,装备的都是306毫米口径重炮,用这些舰炮轰击滩头,费效比相当高。

2565 一个人都死不了

    在武术级火力支援舰对滩头凶狠炮击的同时,林远还命令空军出动,携带云爆弹对滩头阵地上的英军发动打击。

    舰载一、轰一都携带上了云爆弹,一次次地掠过英军滩头阵地,云爆弹的烈焰一次次在阵地上空腾起,英军损失惨重。

    林远还把轰十调了过来,这种“大怪兽”携带圆径五千千克的云爆弹,一枚爆炸就足以让半径三百米的圆里没有任何活物。

    在中国空军和海军的打击下,鲁米埃尔终于支撑不住了,命令滩头阵地的守军全部转入二线阵地,任由中国方面开辟登陆场,等到中国发起登陆进攻的时候再转入阵地。

    英军滩头部队撤出的消息通过情报网送到了林远的案头,林远随即命令海军陆战队中的蛙人特种部队,潜入海滩,清除海滩上的防御工事。

    从六月二十七日到六月二十九日,整整两天时间,中国方面的部队终于在海滩上开辟出了一条宽度达到十公里的登陆场,中国两栖作战军两栖四师、两栖五师随即开始了登陆作战。

    在登陆作战中,打头阵的必然是高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