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将前朝之事带入新朝来。”封德彝面上忽然露出一丝笑容来来,连连称是,裴寂如此方哈哈大笑而去。其余王珪等人也朝封德彝点了点头,才告辞而去。片刻之间。东宫门前仅有封德彝一人。
“快去长春宫。”封德彝一见众人离去之后,脸上露出一丝羞恼之色,忽然快速的登上马车,吩咐前面的下人喝道。
“是。”下人不敢怠慢,赶紧驱赶这马车朝长春宫飞奔而去。
*******************************
“殿下,封德彝来了。”长春宫内,李世民正在推演着刘武周的行军路径,忽听的长孙无忌飞奔而来。
“封德彝,他来干什么?”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封德彝乃是东宫之人,并且李建成对他也十分的看重,这个时候跑到长春宫来见李世民,这是所谓何事。不过,李世民还是说了一个请自。
片刻之后,果见封德彝身着紫袍,缓步而来,这位曾经在杨广麾下混的风生水起的内史舍人面前李世民却丝毫不紧张,行走之间,自有一副风范。
“臣见过秦王殿下。”
“封大人,请。”李世民好奇的看着这位降臣。
“谢秦王。”封德彝不慌不忙的拱手谢过,道:“臣这次来是想告诉秦王殿下,朝廷不日将派遣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行军总管独孤怀恩出战刘武周。”
“姜宝谊?独孤怀恩?”李世民皱了皱眉头,看了看一边的长孙无忌一眼,却见长孙无忌也好奇的盯着封德彝,显然也不明白为什么封德彝会将这个消息提前告诉李世民。难道他心向着秦王殿下?
“哦,孤知道了。”李世民点了点头,脸上并没有任何的惊讶之色。
“殿下还需耐心等候,刘武周气势汹汹,又有东突厥为其后援,恐怕不是一个姜宝谊和独孤怀恩可以抵挡的。”封德彝低眉顺眼,淡淡的说道:“想来不久之后,陛下还会让殿下出征的。臣不宜在此久留,先行告辞了。”说着也不待李世民有任何反应,自顾自的就告辞而去,消失在长春宫内。
“辅机,你说这封德彝,这是?”李世民一脸的疑问,望着长孙无忌,那长孙无忌也摇了摇头。
*************************************
“崔郎,你怎么看这个封德彝,嘿嘿,名为东宫效命,实际上却跑到长春宫去告密,确实有意思。”卢照辞看着手中的情报,上面记载的正是封德彝出了东宫后,朝长春宫的情况。可以说,在长安城内,没有什么事情卢照辞是不能知道的。
“封德彝阴持两端,这并没什么奇怪的。”坐在卢照辞对面的乃是一个中年儒生,面容俊雅,正是崔莹莹的旁支族兄崔仁师。在卢照辞和崔莹莹的说服下,终于做了左翊卫大军的录事参军,实际上却是卢照辞的幕僚。
“此话怎讲?”卢照辞好奇的问道。
“他怕死。他生怕日后若是秦王上位,会找他们这些跟随太子的人算账,所以他才会暗通秦王。”崔仁师冷笑道。
“难道他就不怕太子知道此事?”卢照辞惊讶的问道。
“他既然这样做了,肯定有他的后手,想想,他在杨广手下干了这么多年的内史舍人,和虞世基、裴矩等人狼狈为奸,然后能在宇文化及手下逃命,由此可见此人的一般了。”崔仁师淡淡的说道:“倒是这里面,透着大将军的机会啊!”
“崔郎请指教。”卢照辞惊讶的拱手道。
“刘武周来势汹汹,身后还有突厥军队,这不是这个姜宝谊和独孤怀恩能抵挡的。所以这二人必败。到时候,将军可以上书让秦王和自己一起出兵,陛下肯定是不会愿意了,而裴寂作为皇上的肱骨之臣,自然明白这一点,更何况,这姜宝谊二人是他所荐,如此,无论是为了阻止将军和秦王主掌军权,还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他都会主动请令出兵。他裴寂才能低下,战略目光短浅,岂是刘武周的对手,到时候,大军再次战败,关中必然震动,陛下肯定会派将军和秦王联手,抵挡刘武周的,这就是将军的机会。”崔仁师双眼中闪烁着一道精光,这是他来卢照辞麾下的第一谋,不容有失。
“既然如此,本将就等着姜宝谊失败了。”卢照辞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他是见不得失败,但是却又无能为力,谁让他现在手中无一兵一卒呢?
“将军可知道当初您为什么被免了兵权?”崔仁师望了卢照辞一眼,淡淡的说道。
“这个自然知道,就是本将军功甚大,但是年纪又轻,若是以后再立功劳,恐怕是无官可授,功高震主了。”卢照辞淡淡的说道。
“不,将军只说了其中一点。”崔仁师默默的摇了摇头,道:“将军之所以被免了兵权,其中的原因有三,其一,就是将军所说的,将军的军功甚大,陛下为了保护将军,所以才夺了你的兵权;其二,就是怕将军的实力影响到东宫和秦王之间的平衡。将军隐隐为外军将领之首,只要有将军在,屈突通这些人会给将军几分情面,若是将军投靠了东宫或者秦王之中的一位,就会让另一位毫无翻身的力量。陛下是不会同意的。太子得了将军,就能在军中占据一席之位,就是提前继位也是有可能的,若是秦王得了将军,那足可以逼迫皇上废了东宫,立他为太子。陛下是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那怕这只是猜测,也是不会允许的。其三,就是陛下如今依靠的还是关陇世家,一旦关陇世家与将军发生冲突的时候,他还是会站在关陇世家这边的。更何况,将军只是他的女婿,而不是他的儿子,您的军功越大,陛下心中不能不有点忌惮。”
“本将是明白了。这么说,就算这次能与秦王联手,大战结束之后,恐怕还是没剥夺了军权了。”卢照辞面色一僵。
“那是自然了。”崔仁师毫不怀疑的点了点头,道:“不过,将军只要小心经营,有一天,就是当今皇上,想剥夺将军的军权也是不可能的了。不要忘记了,将军还有四将军,和三十名弟子呢。这些人才是将军的立身之本。可以说,将军当初下了一步好棋。”
“你…”卢照辞面色一变。!~!
..
东宫之争 第六十三回 狼狈而逃的裴监 (二)
“你很聪明。难道不怕本将杀你吗?”卢照辞面色冰冷。
“这不过是世家的保存之道而已。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所以当初陛下知道的时候,也不过是一笑而已。”崔仁师拱手道:“将军不必以为这有什么大不了。只是日后此事再也不能为之。万事都有度,将军做事不能过度。陛下当初之所以削了将军的军权,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为了给将军一个教训。想现在天下混乱,陛下虽然对别人有些猜忌提防,但是也不会不用将军的。毕竟将军乃是开国功臣,又是驸马。”
“本将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卢照辞闻言面色顿时平静下来,露出一丝笑容,道:“看来夫人说的不错,你确实是个人才。”
“多谢将军夸奖,仁师必定会为将军效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崔仁师却站起身来,朝卢照辞拜道。
“先生此礼太过了。”卢照辞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站起身来,将崔仁师扶了起来,道:“说起来,你也是莹莹的族兄,也与我的族兄一样,都是一家人,就不必如此客气了。哈哈!”
“属下告辞了。”崔仁师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恭敬。慢慢的退了出去。
“博陵崔氏!”待崔仁师出了书房之后,卢照辞面色青紫,将面前几案上的书本典籍连同着几案都踢倒在地。
他是不会相信崔仁师所说的世家保存之道。在历代王朝中,五百年以来,高门大族掌控朝政,所谓寒门无高士。高门大族为了自己的礼遇,或与辅佐帝王,或是与君权相对抗。五百年来,无一不是在斗争和妥协中完成的。世家的保存之道,无非是联姻、入赘、资助等等手段,但是却没有收徒这一条的。崔仁师刚才故意提出世家的保存之道,只是为了缓和环境而已。他这个时候提出来,不过是为了点明自己或者是博陵崔氏已经知道了卢照辞的算计而已,而后面的效忠,更是提出博陵崔氏和卢氏的利益是一致的。
“博陵崔氏,所图不小啊!”卢照辞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些世家,包括卢氏也是一样,他们从来不会有国家的概念,所有的只有宗族。卢氏和崔氏结亲,以前卢照辞认为是为了结好李渊,以期望以后在大唐的实力范围内占上i一份利益,但是现在恐怕不是这样了,或许以前就有这种观点。
那就是扶持河东卢氏,为博陵崔氏或许更大的利益。而这此的算计,就算不成功又能如何,照样伤害不了博陵崔氏的根基,但是一旦成功。博陵崔氏所的利益可是前所未有的。如此计算起来,这个崔仁师此举也是可以理解的。
忽然,一阵幽香扑鼻而来。卢照辞眉头一动,冷哼道:“你都知道了?”
“妾身也是刚刚知道。”来的正是崔莹莹。只听她淡淡的说道:“关中财阀与关东世家本就是不对头,郎君以一己之身做到今日的位置,已经是难得了。虽然李阀如今还信任你,但是随着郎君的威望越来越高,郎君难道还认为李阀会信任你不成?不说李密,就是李靖将军也受他猜忌。其下有东宫太子和秦王。东宫有关中世家,裴寂、王珪、韦挺等人都不会允许郎君投入东宫麾下的,而秦王更是如此,他本就对世家有反感,而且还与将军有间隙,侯君集更是要置将军于死地,最近更是听说秦王已经与柴氏有所接洽。郎君可是杀了柴绍啊!”
“好了,你出去吧!”卢照辞面色一变。
崔莹莹双目微红,双眼中隐隐一丝晶莹,朝卢照辞点了点头,婀娜的身影顿时消失在书房内,只留下了幽香一片和卢照辞那深深的叹息声。
次日,在太子李建成和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