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呢,现在的药虽然无意中让皇上吃到,可不能让皇上多吃,使他多活几年,继续将太子「字由戚泓妍提供」留在青海。这样,皇后就可以争到更大的实权。太子就是以后登基,也会被皇后驾空。太子驾空,朝中必然有大臣不服,那么唐朝内政也许比现在还要混乱。特别是皇后,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不得到更多权利罢了,得到了,说不定会做出更多让吐蕃惊喜的事。

    你们吐蕃现在最好忍着伤痛,不但忍着,上策是继续派出一支军队前来,那怕不交战,给唐朝施压,这样才能有借口,使太子继续留在青海。这叫先小痛,后大安。

    实际上他与裴炎想法差不多,先让皇后分出太子的实权,暂且庇护在皇后的羽翼下。只不过这样一说,更加冠呙咛呋省罗出不出兵,没禄氏能说的算?

    信就到了没禄氏手上。

    有的说了,有的没有说。

    但明崇俨写的信却带了过来。没禄氏主意很简单,先回京城,不回京城,什么事情都能让唐朝的皇帝与皇后遮掩过去。看到没有,论钦陵用李贤的事要胁,唐朝的那个皇后做得多漂亮?

    回到京城,说是斥候拦到送信回逻些城的吐蕃人,得到了这封信。立即将此事暴扬。先有李贤之丑,现在又有明崇俨之丑,明崇俨信中还暴露了皇后的野心。一下子就能将李治逼得退位禅让,说不定能逼得皇后,不得不退居深宫。

    至于明崇俨会被唐朝人五马分尸,或者扒皮抽筋,没禄氏没有想过了。

    “你这个女人好毒辣。”

    “好啊,那这封信,我将它烧掉如何?”

    这又是玩笑话。事情也没有没禄氏说得那么容易,要安排如何妥善操作,才能达到效果。并且不能激怒母亲,一旦激怒母亲,使母亲认为自己与二弟一样,想她彻底结束政治命运。那么迎来的报复,就是自己不是几年前,也会承受不起。但没禄氏带来的,却是好几条好消息,说道:“不管怎么说,孤还要感谢你。”

    立即起来,不顾自己与没禄氏是久旱逢甘雨,要及时湿润一下了,拿着明崇俨写给没禄氏的信,找到了裴行俭与李谨行。三人坐下来商议。

    裴行俭听完后,说道:“可惜。”

    可惜得知这个情报太迟。若是去年猜测出来,乘着吐蕃内乱不休,说不定一举能乘机将青海与西域整个夺下来。

    但那也未必,到时候没禄氏未必会推动。再说,不到此时……没禄氏也不会说。她也不想看到吐蕃被唐朝肢解。不管怎么说,现在得到太迟了。只剩下芒辗达乍布,论钦陵大军一回,芒辗达乍布必败无疑。

    只好扶助没禄上线

    有了没禄氏,可以相互联手……将唐朝这个头号眼中钉铲去,而且赞普是太子的儿子,有了许多操作的机会。进可以加演吐蕃的矛盾……退可以扶持一个亲唐的吐蕃政府存在。

    还有眼下的,如何利用好……没禄氏带来的机会。

    裴行俭与李谨行有些兴奋的议论,推算,直接将李威无视。

    过了半天,李威无力地说道:“裴侍郎,李将军,他可是孤的儿子。”

    “社稷为重,殿下啊,是你的儿子,可他身上是羊同公主与唐朝太子的血脉,与吐蕃没有半点关系。你要劝说那个王妃,让她明白这个道理。”李谨行说道。

    有那么好劝说的。

    部州城狂欢了三天。真有一些读书人让李威劝下来,留在青海教百姓子女读书识字。

    但给了一个承诺,以后朝廷会派出一些名额,从青海这些士子中选拨一些优秀的,进入京城参加科考。实际上,李威也说了他的一些想法,比如后来的科考制度。

    三级科考,乡试,会试与殿试。但对于现在的唐朝,有些繁琐。与这些读书人商议了一下,最后认为两级科考对唐朝很适合的。各州举行乡试,然后与两京国子监贡生们,一道参加京考。

    这样,也给了更多机会,给了各州的读书人。

    李威顺便又说了一议。现在科考还不象后来的顽固不化。有各种各样的科目,包括杂科。李威说了一个术有专攻,比如增加一些杂科,提拨一些善长杂科的士子,进入一些部门,担任技术官员。比如司农寺、都水监、将作监、工部。这个说法很有理由的,比如李谨行作战可以,用作将领是好将领,但让他修水利呢?行不行?

    只是一个想法,李威现在有权议论,可无权实行。要等他正式为帝时,才能与诸位大臣商议后,颁布实施。但这个想法,也是给这些士子信心。留在青海吃了苦,以后朝廷会关照的。嗯,这就足够了。不然以他们,到京城活动,地位低贱,很难有出头之日。

    然后对各部族长老一说,皆是大喜过望,将这些士子们,当作神仙一样,就差一点供着,接了回去。

    种种的做法,使现在的青海,变得就象一块铁板。裴行俭很吃味地说道:“便宜了黑齿常之这个厮。”不过对裴行俭,李威想重用「字由戚泓妍提供」的,此人文武双全,难得的宰相之材,一旦为帝,得到实权,一定将此人拜为宰辅。但没有说,现在说太早。

    很快二月就到来了,到了二月下旬,没禄氏终于得到亲信的消息。果如没禄氏所猜想的,芒辗达乍布杀死了赞悉若,论钦陵大怒之下,调兵从象雄回返,芒辗达乍布数次战败不支,自杀而亡。论钦陵只好立论赞婆为武大论,自己担任文大论安抚国内。

    不敢出征了,这前面出征,后面又是叛乱,又是造反的,吐蕃准得出事。

    得到了这个情报,立即上奏朝廷,青海大约数年平安无事。还怕皇上下旨,让李威乘机出兵,平灭莫贺。又在上奏上解释此事,莫贺只剩下残部,不如留着,当作练兵的。此时还没有真正到扶持诺昌钵回青海的时候。做得太急,反而让论钦陵占住了道义,吐蕃的主和派不能得势。因此,不需要大的战役,劳民伤国,只要小规模的出击,继续骚扰,然后对吐蕃各部拉拢分化,慢慢削弱吐蕃的实力。

    话外之音,不打了,我留在青海还有什么作用。只是一个行军元帅,不是驻边的大都护。疏上,让刘仁轨他们争去。

    然后送没禄氏。

    吐蕃国内安定,没禄氏也要离开。

    夜幕渐渐来临,要到没禄氏走的时候,说道:“太子啊,我要你系那件红披风。”

    李威默默地将红披风系上。

    没禄氏又说道:“这一别,真的不知何年相见。”

    “想来,就悄悄地来。”

    “那有那么容易?”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菱花薄铜镜,用力地掰成两半,说道:“我听过说你们汉家南朝有一个叫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的故事。这半块镜子,给你留着。”

    “那块镜子最后团圆了。“

    “希望吧,”在李威额上轻轻地吻了一下,说道:“保重。”

    然后踏上马车,一行侍卫护送,渐渐地出了部州,消失在李威视线里。李威还继续看着地平线,二月末,部州城外有一些野花绽放,开得不多,香气时隐时无,良久,李威说了一句:“离愁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疏未到,可是东宫的两个小萝莉计划却发动了。(未完待续H

    ┏━━━━━━━━━━━━━━━━━━━━━━━━━┓

    ┃�网�������������������┃

    ┃�������������������������┃

    ┃��┃

    ┃�������������������������┃

    ┗━━━━━━━━━━━━━━━━━━━━━━━━━┛

    【……第四百五十二章 肯把菱花扑碎(三) 文字更新最快……】@!!

第四百五十三章 肠断竹马儿童(一)

    当时青海还在打着,虽然这种打,象是儿戏。

    或者就象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与老百姓打,纵然再胜,也不大光彩的。一样的效果,可不与老百姓打,与论钦陵论战,脑袋瓜子岂不进了水。这要打到什么时候?还有吐蕃,什么时候会反扑?

    若是明年反扑,殿下是不大好回来。若是四五年后反扑,难道殿下等上四五年时间?

    这个时间,两个小萝莉再聪明,也想不出来的。上官婉儿机会倒得很多,每天进宫,能看到一些奏折。虽然不能翻,可武则天批阅奏折时,并没有不让她看,就站在边上,一边陪武则天说着话,武则天一边批阅着奏折。但没有一封奏折上说过太子能什么时候要回京城的。

    这个只能询问刘仁轨。

    就是这一点,却将二女难住了。东宫有什么事务,必须让裴雨荷托人出去问询。这是制度。嗯问刘仁轨,自己托不了人。若是托太子妃问去,不要刘仁轨感到奇怪,就是裴雨荷也感到奇怪。为什么你们要这样问?难不成对她说,我们有主意了,要舍身饲虎,使殿下找到理由返回京。就是说了,这些人考虑风险,以及礼教,也不会同意的。

    要么出宫,不一定非要问刘仁轨,就是问秋仁杰也行。相信他此时也与刘仁轨正在商议此事。

    可是她们怎么随便出东宫?并且出了宫……再到大臣家中拜访!

    韦月与上官婉儿苦想了半天,最后韦月无奈,说道:“只好看看秋好与秋惹她们,什么时候探望她们的义父。”

    也不能随便就探望的,除非秋仁杰生了病,二女探望才不落人口舌。

    虽然还小,已想到这么多……还是不易。

    嘀咕了半夜,第二天进宫,上官婉儿眼睛红红的,张呵连连。武则天奇怪地问道:“婉儿,怎么啦?”

    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