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勰茏プ∪ā5裰迫绱耍趺窗欤挥杏玫赂咄氐氖瓜喽ヌ妗�
东都洛阳只有郝处俊与阎立本,本来姜恪也到了东都,但现在去了凉州。因此缺少了尊者,将二人从长安喊来顶替。
其实二人一来,老百姓就知道,太子妃的事将要做出决定了。
礼仪很多的,最苦的就是这几个宰相,天地祖庙祭拜后,正殿奏拜。长安是太极殿,洛阳是乾元殿。拜完了,皇帝与皇后闪人。这时候天还没有亮,到主人家又有一番礼仪。然后将使者,也就是shì中这些大佬迎进府上,宣纳采制,主人再拜。
经过好几天折腾,到了这时候,太子妃的第一步,纳采算是完成了。
太子不会出面的,苦的是宰相等官员。但人不知鱼之乐,李威认为宰相很辛苦,参与的宰相与官员呢,却是乐在其中。这事很有脸面的,就象修史,后世算什么,一个史书,但这时可不是什么人能修史的。就算宰相,皇上不喜欢,都没有这资格。
一干官员开始布置,到这时候,外面还不知道太子这朵落谁家。直到车队到了裴居道府上,才知道最后裴家赢得了这场角逐。
时机又好。因为多方的因素,关中的粮价又掉了些,米价每斗只有三十文出些头,稍差的一些粟米只有二十文,最好的江南大米,也不过四十来文。
就连老天也似乎相助,天气开始正常起来。雁子正在迁徙,shì卫顺利在西苑捉到了一头很漂亮的,正在休栖的大白雁。因为好奇,李威去悄悄地看了一下,这只大雁长得是很好,可关在笼子里生生吓坏了,一个劲地发出悲切的叫声。官员不会顾它感受的,看到雁子长得好,说道:“大吉。”
连李治都感到很高兴。
然后问名,纳采是太尉宣的,问名却是宗正卿宣的。主家报上自家祖上的封号与官爵。裴家名裴居道跪答,整说了近两个时辰。听得一干官员心中不是滋味。自家与裴家相比,实在差得太远。幸好还不是崔家,不然估计说的时间更长。这才报上nv儿的岁数、生辰八字,又是一堆礼节。从天亮正好折腾到傍晚才结束。然后是问吉,就是对生辰八字的。对完了生辰八字,送礼通知对方,举行奠雁礼。这就是纳吉。开始纳征,送聃礼了。
一切顺利
但以前与杨敏时,同样一切顺利。
再后就是请期,定婚期。
直到此时,才出现了一些古怪,婚期定得有些长,一直到裴雨荷后年的生日之后,也就是两年后的十月份。
李威寻思了一下,有可能父母亲对裴雨荷依然不放心,有可能是因为岁数总之,裴雨荷也未必肯定是太子妃,就如杨敏一样,都临近婚期了,突然被休。当然,地位稍稍比杨敏稳定一些。毕竟休了一次,再休第二次,也有些说不过去。
又明白父母册封东宫的企图了,甚至李治让碧儿服shì殷勤些,都是有用意的。
毕竟自己及冠,不大婚也不大好。碧儿与上官婉儿,连韦月的册封皆是水到渠成,没有这回事,早迟也会册封。但现在册封有许多含味的,虽没有迎娶太子妃,东宫已有妻妾。韦月与上官婉儿可碧儿也有十四岁了,能够真正陪寝。如果生了子nv,地位低贱,对将来的太子妃威胁不大,甚至太子妃与良娣没有子nv,只有碧儿这个儿子,也可以将就。可进可退
说明这一切,在韦氏进东宫时,就想好了种种后着。
当然,父母做这些事,肯定是滴水不漏。不过徐俪,再无机会,碧儿生下儿子,没有威胁,可是徐俪出身很好的,长子出于她身上,东宫又是不宁。
李威想了半天,将此中关节想通了,叹了一口气,这样也好。立即将裴雨荷娶进东宫,没有子nv,又是不好。有子nv就要那个,十三岁的xiǎo姑娘,自己能不能下得了手?
昔日,李治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李绩、许敬宗、李义府说这是皇家之事,与大臣百姓无关。其实是错的,皇家的事,怎能只是皇内部之事。那怕是李治在皇宫放一个屁,都会引起一些震动。更不要说废立皇后了。
因此,太子妃许多百姓在关注,又是仁太子,又是许敬宗,又是休去原太子妃。这些天,太子妃成了洛阳街头巷尾jiāo谈的主要话题。但李威本人,却是很淡定。
反正是父母找太子妃,不是自己在找妻子……
再说,两年多时光,真的能平安渡过?
'。。'
。。
第一百六十五章 甜(上)
第一百六十五章甜(上)
没有风,院子里的树有些苍黄,古井上有些苔藓,有几只鸟雀在树桠上鸣叫。狄家不大,可在这个安静的秋日里,更有一些祥和的气氛。看到太子来了,狄蕙狄好惊喜地迎了出来。
自从上次以后,狄蕙与狄好见到李威时,眼神越发温柔起来,宛若江南那些xiǎo桥碧树间的流水,或如二月晴空的一团
沏上了茶,狄仁杰吃的茶并不好。偶尔有一些衙mén里核定的赏赐,便留作招待客人用的。给李威沏的茶,便是如此。看着两位少nv在看书,也是一本《诗经》,nv子嘛,唯求识字,不大可能做官的,所以她们读《诗经》较多。
随心地谈起《诗经》。
时光却是快的,一晃就七个多月下来了,长进了不少,可对一些上古经义,依然拿不出手。但《诗经》与《论语》两本书尚可,主要能说出这个时代一些没有过的见解。
看到狄蕙在翻开的《蒹葭》上做了许多标注,问了一句:“狄蕙,你很喜欢这首诗。”
狄蕙迟疑了一下,最后点了一下头。这首诗很优美,只是有些凄婉,名列《秦风》,倒更似《卫风》。太子喜欢写壮诗的,即使偶尔有清新的诗或者诗余,可大多数隐含着雄浑之气。担心太子不喜。
李威答道:“这首诗我也很喜欢。”
不是虚言,主要更象“诗”,不象《大雅》、《颂》里面许多诗说教意味浓厚。再说了,只是古诗,后人将它上升到战略xìng的高度,但在李威心,未必有更不如后来李白杜甫与李商隐等人写的诗好。
风格亦是如此,喜欢雄纠纠亦可,喜欢甜蜜蜜也行,没有必要扣上大帽子。
外面传来说话声,李威迎了出来。
君子坦人常戚戚。得到李威五百缗的赏赐,周兴稍稍心安。但回归中书省重做都事了,现在朝堂有争有斗,避免不了的,任何时间都有,可不是后来的武周王朝,风气还是很正派的。于是看周兴,眼sè都有些不对,李威说众官以商为虎,倒也未必,可周兴的这些酷刑才是真正的凶虎。大家甚是不耻。
如果得势了,会害怕,那天说不定落在此人手中,可没有得势,只是一个都事,于是这种耻笑都放在脸上。周兴自己以为有功,却遭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尽管得到了李威五百缗钱,渐渐心中又是怏怏起来。
向狄仁杰抱怨了一下。
狄仁杰也无奈,正好另两个人也从南方回来,带了口信到东宫,让李威出来,“安慰”一下人是不能得罪的,这个道理还懂。对明崇俨也好,对周兴也好,李威反而很客气了。
“殿下,臣那敢当……”跪下泣道。
唐朝有跪礼,有伏礼,二者有区别的。比如上朝,诸臣不是站,是坐,但不是坐在胡而是坐在自己的屈膝于地,其实与跪无异,不过稍稍自由一些。伏礼已是一个很大的礼节了,平常却有单tuǐ跪礼,这是士兵之礼,要么,弯一下腰,拱一下手,nv子欠一下腰。有跪礼,那是皇帝都享受不了的,是跪父母,跪神灵。与伏看很相似,其实有很大的区别。
李威将他扶了起来。
心里又诽谤一句就是自己是一个太子,还不是皇帝呢,就行跪礼,以图讨自己欢心。当然,不会在嘴上说出来。三人到了客厅当中,坐下,狄好与狄蕙重新将粒薮魃稀9粗匦赂瞧悴琛�
李威反客为主,伸出手说道:“周都事,请。”
“臣不敢,”很是恭逊。李威对此人更是不屑了,但如狄仁杰所说,这个xiǎo人就是不用,最好都不能得罪。因此,和颜悦sè地说道:“周都事,逆贼许敬宗一案,周都事出了大力。孤心中……”
抚了一下意思是说,你懂的。
又说道:“周都事,你今年才三十左右,来日却是方长。有些不公,可你再看狄寺丞……”
并没有多说,是不能说出来,一说出来会授他话柄。不过意思周兴还是能明白。周兴的不公平,还没有狄仁杰来得不公。人脉,狄仁杰身为太子首要的幕僚,又是阎立本看好的人。出身,虽然未必是名mén望族,可也是官宦人家。自己本人也是正大光明的明经及第,不是通过荫途得以为官的。论功劳,此案中的功劳,他会占去一大半。特别是能力
原先审案子很神奇,可只有大理寺内部知道。现在许敬宗一案,将他推到刀尖上了,一举一动,许多人侧目。传扬最多的,就是前十几天,关中渐渐平稳,但洛阳还有流民。这些流民才是真正的旱灾受害者,大多数是山地,平时收成就不好,这一年更是焦土千里。于是借着旱情重,赖在洛阳不走了。
其实灾民,大多数一起安置回去,准备明年的夏收,要播种xiǎo麦大麦的啥。但他们不回去,连地都不要了,渐渐就象流民方向发展。又因为朝廷一群人上上下下皆是心软。李治在想办法救灾,武则天也在尽力,太子同样在尽力,大臣更是在尽力。于是呢,挂着灾民的牌子,做了一些不好的事。
惹下的案子多了,又不大,可官员与衙役,却不知道如何处理。最后听说了狄仁杰的名声后,将这些卷宗打包了,一下子送到了大理寺。真处理很容易的。偷窍扒拿了一些,依法处理就是。可沾了灾民,连商事都不敢提,怕污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