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扶起庞统,刘璋道:“典满,选两千虎卫保护士元与孔明,战争结束后,我要看着两位先生完完整整的归来!”
“是!”典满立刻下去挑选虎卫,他知道这群虎卫将保护刘璋军的未来,便挑选了军中最精锐的两千人,比刘璋的护卫力量有过之而无不及!
“主公,若我走了,政务交给谁?”诸葛亮倒没有想那么多,他还在考虑内政上的问题!
“让廖立暂代你的位置,你看如何?”既然廖立号称诸葛亮之腻,刘璋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公渊的能力是足够,可他的性格…”诸葛亮欲言又止,他并不想说同僚的坏话。
“放心,我有数!”刘璋早在廖立身边安插了情报部的人,再加上长安内有田丰、沮授这些人坐镇,哪怕廖立想造反也是做梦!
“既然主公已经做好了准备,属下听从安排!”诸葛亮微微一躬身,其实他也想打仗立功。
虽说高祖曾经说过,一个诸侯的成败,最大的功臣便是主管后勤的人,但诸葛亮深通韬略,若不能一显身手,他又岂能甘心?如今刘璋给了他机会,他就要好好把握,而后勤也是重中之重,他自然不能忽视。只有在毫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他才能全心全意的收拾司马懿…
*j
汉末皇叔531_第五百三十一章 孙曹起兵攻伐刘更新完毕!
第五百三十二章 科举选士有大才
送走了诸葛亮与庞统,刘璋并没有立即启程,虽然战况紧急,但他还要处理完第一次科举,才能亲赴战场。科举考试整整进行了三日,其中的题目无非是一些治国方针与灾难来临该如何应对。不过,正因为实用性大,考生给出的答案可以用千奇百怪来形容!
“这是什么?”看着手中的考卷,刘璋哭笑不得的问道:“奉孝,当天灾来临前向天诚心祷告,这有用么?”
“有用,在死前能有一点慰藉!”郭嘉接过考卷,脸上也有些无奈,可他看见考生的籍贯,不由笑道:“主公,也不能怪此人。蜀中人崇信鬼神,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他应该去学校再深造!”将卷子丢在一旁,刘璋又拿起了一份考卷。他都怀疑是不是黄承彦几个老头在玩他,拿来的考卷中,竟然十有**都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主公,其实这些人的答案,倒也有些亮点,否则黄老先生怎么会送给您看!”郭嘉拿起一份考卷道:“就说这位考生吧!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要注意教化,让百姓都明白礼仪,天下就不会乱了!”
“屁话!”刘璋摇头道:“仓禀足而知礼仪,现在连饭都吃不饱,还礼仪?见鬼去吧!再说教化,他说了该如何教化么?大而空泛!这种人做清谈客还行,又岂能做官?若让他做官,只能是误国误民!”
“不至于吧!”郭嘉皱眉道:“大汉几百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却也未见有什么不妥。”
“平时没有不妥,但如今正值战乱,就大大的不妥了!”刘璋摇头道:“最早提出克己复礼的就是孔家,可这么多年来,孔家人在干什么?就说最出名的孔融,也不过是一个清谈客。吹牛的本事不弱,干起事实来,却没有半点本事!就说当年黄巾之乱,若孔融有点魄力,拿出钱粮收拢管亥,数万大军唾手可得。有了数万大军,无论是投靠他人,还是守卫北海都绰绰有余,可他竟然据城而守,差点被管亥干掉!这种人,我要来何用?”
“主公所言甚是!”郭嘉将考卷放下,又拿起了另外一张。一张张考卷,在刘璋几人的审阅下被否定,而刘璋看着越来越薄的试卷,心中却有些无奈!
突然,贾诩惊道:“主公,这里有一份试卷很有见地!”
“哦?”刘璋闻言精神一震道:“快拿来我看!”
“是!”贾诩连忙将试卷递给刘璋,刘璋接过试卷慢慢品读起来。试卷中,考生对刘璋的政策进行了点评,甚至还指出了不少疏漏。看着这份试卷,刘璋就仿佛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样痛快。
“好!果然是好文采,好政略!先将此人的卷子放下,待看完所有试卷,再决定他的名次!”整整看了三遍,刘璋才将试卷放下。能写出这种文章的人,肯定不是寂寂无名之辈。他强忍着心中的好奇,将试卷放了下来。
将试卷一份份读过,刘璋越读越兴奋,原来黄承彦等人将最好的答卷都放在了下面。郭嘉与贾诩也时不时找出一篇妙文,还有几篇让刘璋都不得不拍案叫绝。花了整整三天功夫,刘璋才把试卷阅读完毕。拿着三四份最出众的答卷,刘璋犹豫了,他不知道该如何排名次!
“主公,既然不知道该如何排名,不排便是,何须如此忧虑?”郭嘉实在不懂刘璋的想法,为什么一定要让人才排一个高下!
“不能不排!”刘璋笑道:“奉孝,你知不知道,科举考试第一名代表什么?”
“这…”郭嘉想了想道:“难道是天下第一?”
“对!正是天下第一!”刘璋道:“通过科举考试,就能踏上天下第一的道路,我要用天下第一,鼓励天下人学习!我设立了十门科考,而这十门代表了十个领域。每门的第一名,都是这个领域的天下第一!”
“主公好算计!”贾诩笑道:“世人爱名利,没有人可以不把天下第一放在心上!若按照主公的设想,我军治下的学风将大盛!”
“文和所言不差!”刘璋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从今日起,国家会出现文第一,武第一。既然有了官方标准,天下人还不为了这个第一,争得头破血流?故而,这个名次必须要排出来!奉孝,文和,你们给我一些意见!”
“主公,我看就这人做第一名吧!”郭嘉从试卷中挑了一份道:“此人不光文笔出众,还言而有物。他提出的几点漏洞,都有办法附上,比其他几份略强些。”
“能得奉孝赞赏,看来此人应该不凡!”刘璋接过试卷,翻到考生的姓名、籍贯,读道:“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竟然是他?难怪有如此文采!”
见刘璋满脸惊喜之色,郭嘉笑问道:“主公知道此人?”
“当然知道!”刘璋道:“此人也是荆襄才子,虽不如卧龙、凤雏,但比起石韬、孟建也不逞多让!荆州有传言道: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便是此人!”
“此人竟有如此之名?恭喜主公又得一大才!”听了刘璋的话,郭嘉也满脸欣喜,谁也不会嫌人才多!
反正也不知道该让谁第一,刘璋决定先看看这些人中,有没有出名的人物。继续翻着试卷,考生的姓名、籍贯一一印入眼帘。第一个被刘璋看中的考生,竟然是马良的弟弟马谡!不过,既然马良出现了,马谡自不可少,最让刘璋兴奋的人是另一位大才!
“蒋琬将公琰?!”看着试卷,刘璋的手都有些颤抖。蒋琬方正威重,是继诸葛亮之后的蜀国丞相,其能力或许不如诸葛亮,却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接着,刘璋又打开了另外一份试卷,上面赫然写着南阳郭攸之!
“主公又发现了人才?”见刘璋脸上的惊喜越来越盛,郭嘉与贾诩面面相觑。
刘璋没有回答二人,而是笑道:“这次科举,蒋琬为第一,马良为第二,郭攸之为第三!”
“这…”郭嘉犹豫了一下问道:“主公,蒋琬与马良不相上下,您这么排,我们没有意见,可马谡的答卷还在郭攸之之上,您这么排就有些不妥了!”
“没有不妥!”刘璋笑道:“郭攸之的文笔的确不如马谡,可他的策略都是实干之策,没有华丽的篇章,却充满了朴实,我军正需要这种人才!至于马谡,虽然言之凿凿,但不可行之处太多,以他的能力,还需要多加磨练才能大用。否则,他的成就顶多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既然主公已有定论,我等自然遵命!”郭嘉松了松肩膀笑问道:“是否就按照这样的排名公布?”
“是!”刘璋道;“立刻通知这些通过考核之人,三日后,在秦公府邸觐见!”
“属下明白了!”郭嘉与贾诩抱着试卷离开了,按照刘璋的吩咐,他们将这些通过考核的试卷誊抄、存档,还与名次一起贴出去,让众人心服口服。
国子监门口人山人海,如同后世的高考一般,所有学子都汇聚在此,等待着最后的通知。待典满将榜文挂上,众人立刻围了上去。千年科考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一些没能考上的人,竟开口说科考不公平,特别是一些儒生。
“的确不公平!”一对兄弟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弟弟一脸不满的发着牢骚。
“不得胡言乱语!”年长的哥哥看了看四周,两条白白的眉毛纠在了一起,他看着自己的弟弟说:“秦公选士自有标准,你看第一名蒋琬的考卷,虽然他的答卷与我相差不大,但实行起来,却比我的方法简单!由此可见,秦公最在意的还是实干!”
“我没说你,我说的是我!”弟弟皱眉道:“那个郭攸之,凭什么排在我前面,我看了他的文章,不过尔尔!”
“的确如此!”哥哥有些不解的说:“以秦公一贯的做法,的确有些不同寻常!”
“会不会秦公认识郭攸之,才给了他第三名?”弟弟皱着眉头,他出身荆襄,这种事见多了!
“不可能,秦公不会如此不智!”哥哥突然笑道:“你小子这么大胆子,不如待秦公召见我们之时,亲自问他!”
“这…”弟弟犹豫着说:“我听说秦公为人凶悍,若我在大殿上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会不会生气?”
“哈哈!”哥哥大笑道:“在荆襄,胆大到出名的愣小子,也会害怕?”
“正常人自然不会怕,可秦公凶悍,岂能不怕?”弟弟拉住哥哥的手,一起走向暂住地,而刘璋的人正等着他们。
三日后,天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