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大明当才子-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大明官员的家中奴隶,他啸聚亡命,只能称为聚众作乱,剽掠辽东——可这位钱谦益钱大人却一口咬定是建奴犯边,难道他想把宁远以北的辽东土地都割让给建州奴部吗?这不是卖国求荣,自绝于大明列祖列宗,又是什么?”

    “皇上,冤枉啊!”钱谦益差点没吓晕过去,赶紧跪下磕头叫道:“微臣不是那个意思,微臣绝对不是那个意思?”

    “不是那个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张大少爷打起落水狗来一向都是毫不留情的,指着钱谦益的鼻子问道:“你说建奴犯边?犯的是什么边?山海关还是宁远城?我大明版图的边境在什么地方?建奴努儿哈赤是我大明奴隶,还是外国敌酋?被建奴劫掠而去的辽东军民,你想把他们视为敌国臣民吗?我大明万历皇帝抗倭援朝,难道是从建奴土地借道而行吗?我大明……。”

    张大少爷问钱谦益一句,明熹宗的脸色就难看一分,钱谦益的脸色也铁青一分,最后钱谦益实在无法抵抗张大少爷咄咄逼人的逼问,只能是拼命的以头抢地,磕头求饶,痛哭流啼道:“皇上,微臣失言,微臣用词不当,请皇上恕罪,请皇上恕罪!”

    “你岂止是用词不当?我看你是居心险恶!”张大少爷落井下石,又指着跪在另一边的刘若宰,大声说道:“这位刘若宰刘会元,他不过是因为出生于山东水泊梁山,你就肆意攻讦,说点他为状元不吉不妥,故意破坏国家人才大典!我问你,几百年前在水泊梁山造反的宋江吴加亮一帮人,最后是怎么死的?被朝廷招安后征讨方腊而为国捐躯!宋徽宗那样的昏君庸主尚且知道以德服人,不计出身而重用宋江!我大明当今万岁何等圣明,难道就容不下一个祖籍水泊梁山的本科状元?你竟然还敢劝当今万岁因为一个小小出身问题弃用贤良,难道你想让当今万岁做出比那宋徽宗还要昏庸的事?对了,说到这件事,我又想起你一个罪名……咳咳。”

    说到这里,说话太急的张大少爷咳嗽连连,明熹宗也不迟疑,马上一挥手下旨道:“赐张好古一杯茶,让他接着说。”魏忠贤眉开眼笑,赶紧亲自给张大少爷端来一杯茶,夸奖道:“小猴崽子,说得好,快喝口茶润润嗓子,接着说。”

    “谢魏公公。”张大少爷接过茶碗一饮而尽,又指着面如土色的钱谦益口沫横飞的说道:“这位钱大人,我刚才又想起来了,那宋徽宗最后是被谁给抓到了辽东去?建奴努儿哈赤的祖宗!你劝皇上做出比宋徽宗还要昏庸的弃贤之事,难道你想让我大明尽快亡国?让我大明皇帝象宋徽宗一样,被建奴努儿哈赤抓去为奴为仆么?”

    “嘭”一声巨响,暴跳如雷的明熹宗跳起来一把掀翻面前龙案,吓得满朝文武和殿试考生一起跪下,张大少爷也吓了一跳,赶紧假惺惺的磕头请罪道:“万岁息怒,草民出言无状,冒犯天颜,死罪,死罪!”

    “不关你事!”明熹宗大吼一声,指着钱谦益吼道:“来人,把这个卖国求荣的奸臣逆贼拖下去,廷杖打死!”

    “猴崽子,干得不错。”又干掉一个东林党官员,跪在张大少爷旁边的魏忠贤难免眉花眼笑,忍不住低声称赞了张大少爷一句。而东林党众官一起跪下,战战兢兢的叫道:“皇上开恩,钱谦益虽然出言不当,但实属无心,请皇上法外开恩。”颇得明熹宗信任的左光斗也大声说道:“皇上,钱谦益确实出言不当,但‘建奴犯边’一词,辽东诸将禀报军情之时多有用到,皇上如果因为这一句话就杖死官员,只怕辽东人人自危,动摇军心。请皇上饶过钱谦益这一次,并下诏辽东,让辽东诸将今后用词谨慎,勿忘辽东乃我大明土地,建奴努儿哈赤是辽东叛逆,这才是稳定人心的上策。”

    明熹宗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发现这个词确实已经有不少人用过,因为这点打死钱谦益确实怕是会让辽东人人自危,便点头道:“也好,朕就宽恕钱谦益的这一句话,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钱谦益阻拦才路,破坏国家人才大典,拖下去廷杖四十,即刻执行!朕也重申一句,辽东乃我大明土地,一尺一寸都不可让与他人,这点绝不动摇!至于建州奴部,朕迟早有一天要把他们彻底剿灭,光复我大明辽东全境!”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官员考生一起磕头,只剩下被锦衣卫拖出金銮殿的钱谦益大声喊冤,可明熹宗根本就不理他,只是指着刘若宰说道:“刘若宰,如果不是你的同年张好古深明大义,替你辩解,朕险些错过了你这样的人才,朕决定了,你就是本科状元。”

    “草民谢皇上隆恩。”刘若宰感激涕零,先向明熹宗磕头,又回头看了张大少爷一眼,虽不说话,但感激感动之情,却已在无言中。那边明熹宗又指着张大少爷说道:“张好古,你很好,能在朕被奸佞蒙蔽的及时提醒,也能为素不相关的人仗义执言,是个正人君子。朕决定了,你是……。”

    “皇上,微臣有本要奏。”张大少爷的死对头曹于汴又跳了出来,行礼说道:“启禀万岁,张好古虽然为人仗义执言,但是否其中有私,尚无结论。况且张好古上得殿来,至今一字未写,一笔未动,倘若皇上就此让他得中,岂不留下千古笑谈?依微臣看来,还是先让张好古做好文章,皇上再决定他的名次不迟。”

    “是啊。”李若星也阴阴的说道:“张好古既然能在会试中考中一甲第三名,想来学识文笔具都非凡,皇上让他做好考卷再决定名次,一来不破坏大明法典,二来又可让臣等瞻仰张好古的生花妙笔,岂不妙哉。”

    “也好。”明熹宗被曹于汴和李若星说动,便点头道:“就让张好古先做好考题,朕看了他的文章再决定他的名次。”那边魏忠贤一党的人都知道明熹宗根本不识字就是装装场面,张大少爷无论怎么写都肯定没问题,所以也就没有反对。只有咱们的张大少爷继续傻眼,心说,“糟了!我刚才应该故意输一点给钱谦益,让皇帝把我乱棍打出去,现在可怎么办?”

    “张好古,你怎么还不回座答题?”见张大少爷久不动弹,明熹宗忍不住问道:“怎么?你觉得题目太难吗?”魏忠贤也非常奇怪,正要问张大少爷话时,金銮殿外忽然跌跌撞撞的跑进来一个小太监,刚进殿就气喘吁吁的叫道:“启禀皇上,有人……有人……有人……。”

    “有人怎么了?”魏忠贤不耐烦的问道。那小太监磕了一个头,喘息片刻才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有人敲响了登闻鼓喊冤!”

    ( )

第三十五章 登闻鼓响

    (ps:新人新书今日第二更,求点求票求收藏。)

    “有人敲登闻鼓?告御状喊冤?他疯了?!敲了登闻鼓告御状,他就算是告赢了也得发配口外充军!”魏忠贤大吃一惊——第一反应就是这人肯定跑来告自己,否则谁会冤屈到拼着被流放到内蒙古充军、也要来敲登闻鼓告御状的地步?所以魏忠贤马上就吼道:“混帐东西,怎么办事的?皇上万岁现在正在主持殿试,有人敲一个登闻鼓,犯得着进宫来禀报皇上吗?去给看守登闻鼓楼的官员传话,叫他把敲鼓之人暂且收监,改天再问他为什么告状。”

    说罢,魏忠贤转向明熹宗,赔笑哈腰问道:“皇上,你认为奴婢这么安排,还合适吧?”明熹宗这会正奇怪张大少爷为什么不写试卷,也没心情去理会告御状的人,直接便点头同意。魏忠贤大喜,正要赶走那个来报信的太监,文武官员人群中却忽然走出向明熹宗行礼,用非常平静的口气说道:“启禀皇上,微臣认为此举不妥,皇上应该立即接见敲鼓喊冤之人,或者最少应该先了解事情紧急与否,再决定是否改日处理。”

    羊群忽然跳出一只兔子来,魏忠贤内心的愤怒可想而知,可仔细一看这只胆大妄为的兔子,魏忠贤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只兔子可不好惹啊,他的先祖张玉是靖难第一功臣就不说了,另一个先祖张辅曾经平定过安南叛乱,为国捐躯于土木堡;还有一个先祖张軏是夺门之变中拥立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功臣,世代忠良,德高望重,大明最高世袭公爵,大名鼎鼎的第七代英国公张惟贤是也!这样的人不要说魏忠贤了,就是明熹宗都不敢不给他几分面子。

    “皇上,我大明早在太祖洪武元年就已经设立了登闻鼓,太祖皇帝曾经有言,无论士农工商,贫富贵贱,凡有大冤及机密重情者均可击鼓鸣冤,朝中官员但凡有阻碍刁难,皆重罪之。”年过五旬的英国公张惟贤说话铿锵有力,语调却平静自若,缓缓道来,简直让人无可婉拒。张惟贤又水稻:“后至景泰年间,朝廷又设一例,凡敲登闻鼓者,无论所告是否属实,皆流放口外充军,以防止刁民故意滋事,无理取闹。自此以后,我大明之登闻鼓鲜有敲击,但鼓声一响,不是有军国大事,就是有千古奇冤。所以微臣认为,现在既然有人敲响了登闻鼓,于情于法,皇上都应该先了解了情况再做处置,而不是直接搁置。”

    张惟贤不仅身份尊贵,同时在朝廷里和民间的口碑也都极好,极得清流言官拥戴,所以张惟贤的这番话说完后,东林党官员及朝中中立派官员大都出列,异口同声道:“英国公所言极是,臣等附议。”只有魏忠贤一党的官员心中叫苦,生怕来告御状的人矛头对准的是自己——因为可能性实在太大了。而魏忠贤则心中暗恨,“他娘的,英国公这个老东西肯定是看到咱家今天又弄倒一个东林奸党,心中不满,所以跳出来和咱家为难。不好,这个告御状的人是不是东林奸党安排的?”

    还是那句话,张惟贤祖先的功劳和自己的声望放在那里,明熹宗无论如何都不得驳他的面子,所以明熹宗不得不收回命令,向那个来报信的小太监问道:“说吧,敲鼓之人是什么人?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