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畏罪自杀。就更不可能牵连到他的身上了。他为什么还要处心积虑的除掉你?”
“宋师爷,你不是官场上的人。所以你只看到了表象,没看到了内在。”张大少爷叹了口气,背着手昂首凝视蓝天白云,淡淡的问道:“宋师爷,你仔细回忆一下,我们随着高第到辽东上任以后,那个重要的职位空缺了出来?。
“辽东巡抚!”宋献策脱口叫道。张大少爷微微点头,继续说道:“不错,当时喻安性虽然还在任上,但他受柳河之败牵连,罢官降职只是迟早的事,如果不从其他地方调动官员接任,在辽东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的就是他和孙元化,后来孙元化调任登莱巡抚,他理所当然的把辽东巡抚一职视为了囊中物日可高第把官职和他相等的我带到了辽东。就又给辽东巡抚一职的人选带来了变数,其后的朝廷迟迟没有委派新的辽东巡抚,而我不仅是九千岁的干儿子,高第的左右臂,还在锦州打得有声有色,甚至还偷袭盛京碍手,建立不世奇功基本上只要我愿意,辽东巡抚一职就非我莫属了。师爷,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办?”
“当然是干掉东家你!”宋献策也不忌讳,理直气壮的就说出心里
。
张大少爷微笑点头,“对,而且直接把我干掉太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株连满门,所以…刀刃建奴提供了我故意散播的假消建奴的千把我除接…说到这。张大少爷轻轻闭眼,叹气说道:“虽然我不愿把他想得那么坏,可是建奴提前发动攻打锦州战役,还有他中计向朝廷奏报我已经叛变,说不定都是他妄图除掉我的结果啊。”
“这么说来,他这次奏请在宁远给九千岁修生祠,很可能是冲着辽东巡抚这个,职位来的了。”宋献策捻着老鼠胡须沉吟道:“东家你回到京城一个多月了。新官职始终没有定下来,人也一直没有回辽东,只要是稍微有头脑的人,都应该猜到你是见好就收,不想再回辽东去了。他没了东家你这个最强劲的对手。就开始放心大胆的讨好九千岁,想要谋取辽东巡抚这个职位,因为他知道,只要东家你不想哥回辽东,九千岁就只能从其他人选里挑选。把九千岁的马屁拍舒服了,他的胜算也就更大了。”
张大少爷郑重点头,表示自己的看法和宋献策一致。
宋献策咬牙切齿一番,正要再说些什么。稍远处张大少爷的书房却被人猛然推开,开始在书房里讨论辽东军情的熊廷弼和高第表情各异的先后出来,熊廷弼是怒气冲冲的直接冲回自己房间所在的跨院,高第则是摇头苦笑,表情失望的走到张大少爷和宋献策面前。张大少爷苦笑问道:“高大人,看模样,你和我岳父母象谈得不怎么样吧?他老人家就是这眸气,有什么对不住的地方,我这代岳父向你赔罪了。”
“没事了,熊大人的坏脾气,十几年前我就知道了高第苦笑着挥手,表示自己没有在意。张大少爷又问道:“高大人,你和我岳父到底有那些地方的意见不一致?他怎么气成这样?。
“在战略观点上,我和熊大人到是非常一致的,都认为眼下应该立足于守,以坚壁清野战术消耗建奴元气,伺机光复辽东全境。”高第叹口气,解释道:“后来我又说应该放弃失去坚守价值的锦州右屯,以宁远为缓冲,坚守山海关。熊大人也没反对,只是说他久离辽东,具体应不应该放弃锦州右屯这个缓冲区,必须实地勘察掌握第一手情况后再做决定
“我老丈人脾气暴躁归暴躁。不过办事一向都是务实不务虚,这是他最大的优点张大少爷一笑。又问道:“那你们又是因为什么不欢而散呢?”
“还不是因为那位宁前道?。高第苦笑说道:“开始是熊大人说那个宁前道才干出众,建议我重用宁前道。然后我说那个宁前道是个言过其实又贪恋权位的人。不可大用。结果熊大人就和我争了起来。说我有眼无珠,不识良材美玉,我说这个结论不是我一个人得出来的,探花郎你也这么看宁前道,熊大人丐上就火了,骂你是黄口小儿,刚慢自用。以为自己偶尔偷袭盛京碍手一次,就以为天下除了你再没有第二个能人!再后来,我们也就不欢而散了
“骂就骂吧,谁叫我是他的女婿,被他骂是天经地义。”张大少爷苦笑,也不怎么生气。那边宋献策则阴阴的说道:“东家,这事情你可不能掉以轻心,那个宁前道深得你的岳父信任,你的岳父一旦重出辽东,他必获重用!到那时候,我担心你的老泰山被人卖了,还得帮人数钱!”
“算了,我好人做到底高第对张大少爷确实不错,主动提议道:“探花郎,要不这样,乘着我现在这个辽东督师的官职还在,我和你联手上表举荐,先找一个可靠的人顶上辽东巡抚的位置,断了那位宁前道的念想,将来不管是不是熊大人接任辽东,我们都可以给辽东留下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没用的,他靠着逢迎溜须和高谈阔论取得孙阁老的信任,几年时间里已经把宁远经营得水泼不进,针也插不进,又和辽东望族祖氏紧密勾结,不管换谁当辽东巡抚,都奈何不了他的宁远军队。”张大少爷摇头,又自信的说道:“除非让我去当辽东巡抚,否则谁也对付不了他。谁也没办法把宁远军队从他手里夺回来已”
“探花郎,要不我举荐你出任辽东巡抚?以你的功劳,接任辽东巡抚肯定没有任何问题。”高第试探着问道。张大少爷又摇头。答道:“不行,至严现在不行,我需要时间打造一支新军,再说九千岁也不会同意我现在去远离京城的辽东。”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呢?”高第为难的问道。张大少爷露齿一笑。答道:“眼下最好的法子,就是让宁前道接任辽东巡抚!”
“就让他接任辽东巡抚?。高第和宋献策一起目瞪口呆,高第惊叫道:“探花郎,你疯了?你难道不知道。他现在主张的是重修锦州城,把锦州修建成宁远那样的坚固堡垒,锦州孤悬山海关外四百里处,修城物资和材料都运输不便,再加上官员将领中饱私囊,这一修建得耗费朝廷多少银子?国库吃得消么?况且锦州远离后方,城池就算修成了,粮草和军需的补给也及其不便,建奴如果采用蒙古人当年屯田围襄阳的战术,长期包围锦州,把锦州的粮草耗尽,锦州再坚固也就不攻自破了!”
“这些我当然知道,可我更知道,九千岁不是信王,不会糊涂到信王那地步,去相信他大言不惭的夸夸其谈!”张大少爷先说了一句让高第和宋献策摸不着头脑的话,又狞笑道:“这一叭。戏要让他自己拉出来的屎。砸到他自己的头上”。况…
大概是张大少爷打着熊廷弼的招牌送去的银子起了效果,又过了两天。明熹宗和魏忠贤终于召见熊廷弼了,张大少爷也陪同老丈人入宫,在乾清宫中,热血老愤青熊廷弼兴奋莫名,打起十二分精神向明熹宗和魏忠贤解说自己的三方布置平辽方略,并且特别强调自己的三方布置方略实际上已经进化成了四方一增加了蒙古林丹汗。上一次林丹攻打科尔沁草原,差点就要碍手,只是建奴及时分兵救援,林丹又胆怯害怕建奴骑兵的战斗力而主动退兵,导致功亏一篑(注),但这也证明了林丹确实是很有诚意与大明合作剿灭建奴的。所以熊廷弼建议适当奖励蒙古以作鼓励,坚定他们的抗奴决心,保持友好联系,再以钱粮为饵,诱使林丹继续出兵袭扰科尔沁,使建奴首尾难顾。而且熊廷弼对毛文龙的态度也十分合理,绝不用强,先用钱粮养着,但是不能让他吃得太饱。要逼着他继续袭扰建奴后方。以人头换钱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毛文龙这支敌后游击队的作用。
“我这个老丈人搞战略确实是没说的,如果执行得力,剿灭建奴肯定不成问题。可惜啊,历史上他没这个机会啊张大少爷静静听着。心中暗叹。明熹宗和魏忠贤主奴也是静静听着,直到熊廷弼说完。明熹宗才和魏忠贤交换一个眼色,由明嘉宗问道:“熊爱卿,你的方略很好,张爱卿也说过,他这次的辽东大捷,看似因为战术得当才取得的大胜,可实际上却是攀附在你的三方布置方略上哦,现在已经是四方布置方略了。总之一句话。这次的辽东之战你虽然没有参加。但你仍然有大功,也证明了你的方略十分正确,最为适合辽东战场。”
“微臣叩谢皇上厚赞。
”熊廷弼激动磕头,又难得替张大少爷说了一句好话,“不过微臣主张的只是坚守,张大人却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加以反击,并取得成功,可见张大人才是真正得兵家诡道之精髓而微臣只取一个以众凌寡的兵家正道,变通稍有不及。”
“张爱卿是将星转世,是上天和先皇赐给联的擎天护驾之臣,只可惜年纪轻了一些。”明熹宗点头,又问道:“熊爱卿。联今天最想问的就是,如果辽东战场继续采用你的方略以守待功,消耗建奴实力,那么我们大明军队应该什么时候发动总反击,全面光复辽东?又该采取什么战术反击,才能彻底歼灭建奴?”说到这,明熹宗又往张大少爷一指。说道:“张爱卿,你也说说你的反击方略,联也要听听你的意见。”
“谢皇上熊廷弼当仁不让。抢先说道:“微臣认为,目前建奴势大,不可急切求战,而是应该固守城池,精练士卒,屯草聚粮积蓄力量,同时四面袭扰,使建奴主力疲于奔命,日夜不得安宁,迫使建奴分兵四方。待到时机成熟,再四方一起发力。将建奴各旗各个击破辽东光复,指日可期矣
“那需要多少时间呢?。明熹宗追问道。听到这话,张大少爷的心脏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还好。熊廷弼没有喜欢吹牛的毛病,只是如实答道:“回皇上,具体需要多少时间。老臣也不知道。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能保证辽东的形势会发生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