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洋霸主-第6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线指挥官随机应变,命令步兵冲上去,撤换下狙击手。

    火龙战车继续向日军阵地冲去,在这段时间里,日军有几个水龙炮发射了炸药包,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保护只可能降低水龙炮发射炮弹的概率,不可能彻底杜绝水龙炮发射炮弹的可能。

    此时水龙炮的另一个缺点暴露出来,那就是精度太差,这也是这种简易反装甲武器的痼疾,如果这种武器的精度高、射程远,那林飞时代各国就不需要装备反坦克炮了。

    水龙炮想要炸毁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唯一的机会就是集中多门水龙炮,同时攻击一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用数量弥补精度的不足,而在这场战斗中,华夏军用火力掩护,导致能够发射炸药包的水龙炮很少,因此炸药包根本没有一枚命中火龙战车。

    火龙战车终于靠近了日军阵地,在火龙战车里面,只有两名乘员,一名驾驶员,一名发射员,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配置,是因为汽油发射装置和汽油储藏装置都相当巨大,有必要把乘员的空间节省出来,分配给这两个系统。

    炮塔里尽管只有一名乘员,可是仍然显得非常狭小,发射员用简易光学测距仪测算了一下距离,随后调整炮管指向,向日军阵地喷射了汽油,此时华夏军支援火力都停止了攻击。

    火龙战车用的汽油都是经过精炼的,易于爆炸和燃烧,呈现出淡黄色,不像之前旅顺要塞战役的时候倾倒的石油,颜色发黑。

    黄色的油柱喷向日军阵地,油柱开始的时候是笔直的,飞到后面,就分散开来,像雨点一样落下,几乎每个日军士兵都被淋湿了,汽油落在地上,在地上汇聚成小溪,缓缓流淌,整个战场上空弥漫着硝烟和汽油的混合气味。

    日军士兵对汽油并不陌生,在旅顺战役的时候,齐天大圣飞艇就曾经用过投掷油桶的招数,那时的日军士兵就知道用铲子把汽油埋起来,现在这些日军士兵更是如此,他们见到汽油撒过来立刻动手挖土埋汽油。

    这些日军士兵没有工兵铲,于是就用手。水龙炮本身就是个大圆筒,所以有的日军士兵就把水龙炮当成铲子用,铲土埋油,现在是六月份,东北十分温暖,土地都是软的,十分容易挖。

    火龙战车原本的计划是把汽油都喷射完毕,再用机枪射出燃烧弹,可是现在一看,日军士兵竟然在动手埋汽油,于是乘员们改变了主意,现在就点火。

    乘员们用机枪射出了燃烧弹,燃烧弹一碰汽油,立刻把汽油点燃,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日军阵地上腾起了一团巨大的火球,一大群日军士兵在火球中炸飞起来,带着满身火焰落下,在火焰之中变成焦肉。

    火球熄灭之后,大火便在日军阵地上燃烧起来,火焰裹挟着浓烟,冲天而起,日军士兵的身上都有汽油,这些汽油也被点燃,日军士兵变成了一群群人肉火炬。

    人被一点火星沾上都能疼死,更何况是全身起火,火焰烧灼的剧痛让他们撕心裂肺地尖叫,用尽力气打滚,没头没脑地乱跑……

    日军阵地上一片大乱,就这样火龙战车还不满足,继续喷射汽油,汽油一浇到火焰上,火焰就呼的一下子蹿起来十几米高,日军士兵这回算是见识到什么是“火上浇油”了。

    大火还把水龙炮的炸药包引燃,不时有剧烈的爆炸在阵地上响起,让人意外的是,炸药包的爆炸常常能把混凝土胸墙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华夏军这边几乎都不用搭建斜面了。

    火龙战车见到大火腾起,就停止了喷油,不过它们并没有撤退,而是靠近到壕沟前面,因为搭建斜面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汽油在这个时间烧完,火龙战车还要“补刀”。

    趁着这个时间,大马卡车飞箭一样冲向壕沟,在壕沟边上猛地甩头,把车尾对准壕沟,车厢里面“嗖嗖嗖”跳出五六个战士,跳下壕沟,卡车上的留下两个战士,把车厢里的沙袋扔下壕沟,壕沟里的战士用这些沙袋堆起斜面。

    堆起斜面这个过程比较慢,后方的雷光和李明白等高级指挥官看的是心急如焚,如果火焰在这个时候熄灭,日军大举反扑,大马卡车和壕沟里的战士都很危险了。

    雷光转头看看身边的参谋,沉声说道:“把我这番话记录下来——我是雷光,请求陛下,尽管为我们装备一型能够快速架桥的装甲车辆。”

    雷光正在说着,突然壕沟里传来了一阵密集的枪声,很快有战士来报告:“日军出动了部队进入壕沟,正在和我们的战士交火。”

    日军士兵虽然被烧死了不少,可是日军并没有溃退,日军指挥官见到华夏军靠近壕沟,立刻出动了壕沟敢死队,想要把华夏军挡在壕沟之外。

    华夏军如果被挡在壕沟之外,日军就能够重新建立防御,华夏军可真就是前功尽弃。

740 收复东北

    华夏军虽然不知道日军专门组建了壕沟敢死队,不过却做好了在壕沟中与日军作战的准备,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机枪全部瞄准壕沟,之前进入壕沟的战士也都带着枪,见到日军士兵猛冲过来,立刻开枪,双方于是在壕沟里展开激战。

    壕沟敢死队在华夏军优势火力的打击下,很快全部阵亡,两道斜面相继在壕沟中堆起,这个过程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日军阵地上的大火渐渐熄灭,阵地上空飘散着烤肉的香气,这香气里面还混着肉烧焦的气味和硝烟的气味,十分怪异。

    日军士兵见到火焰熄灭,再次冲杀过来,火龙战车再次喷射汽油,再次点火,这次的汽油都喷在了混凝土胸墙之后三五十米的地方,形成一条几十米宽的火焰带,把日军士兵死死拦在后面。

    大马卡车趁着日军不敢冲过火焰的机会,从壕沟中冲出,在混凝土墙下面搭建起斜面,斜面搭建完毕,前线的侵掠之火火炮战车没有直接冲过去,而是发射了三颗绿色信号弹,这是进攻的信号,华夏军看到这个信号,就会全军出动。

    后方指挥所的李明白一声令下,华夏军就如同潮水一样杀向日军阵地,在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掩护下,华夏军的冲锋十分顺利,日军士兵几乎没有抵挡的能力,一道道防线很快被华夏军突破,日军士兵的阵地被越压越小,到了六月二十日,战斗发起的两天之后,日军被完全压缩进了吉林城,十二万日军此时只剩下了五万。

    六月二十一日,华夏军停止进攻,休整补充弹药,战场一时间恢复了宁静,吉林城中,日军高官不得不再一次商讨后续计划,是继续作战,还是撤退。

    由于吉林城的东边是松花江,日军完全可以借助松花江撤退,沿着松花江向南进军,最后进入韩国。

    撤退计划的簇拥者,主要是建川康之介,而反对者,正是千代和雄。

    在讨论会议上,建川康之介和千代和雄剑拔弩张,争论十分激烈,建川康之介首先说道:“我们现在必须撤退,没有别的选择了。”

    千代和雄却说道:“我们绝对不能撤退,首先,吉林城也有不少日本工矿企业,放弃吉林,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其次,撤出吉林,意味着我们彻底丢掉了清国东北,我们与俄国血战两年,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可是我们真的是无法守住吉林了,经过前面两天的血战,我们的部队都快要拼光了!”

    “我们可以向俄军求援,俄军此时就在松花江东岸,他们一定会渡江帮助我们的。”

    “不要再指望俄国人了,他们要是打算帮助我们,为什么前两天我们和华夏军血战的时候他们不来,他们还不是想要看着我们和华夏军两败俱伤,好趁机摘果子。”

    千代和雄和建川康之介正在争论,乃木希典轻咳一声,“好了,你们不要争论了,我决定了,做最后一次尝试,千代和雄,你立刻渡江,找到俄军指挥官,让他们立刻出兵救援我们,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出兵,我们就全军覆没了。”

    千代和雄答应下来,乃木希典又看向建川康之介,说道:“你立刻去准备撤退计划,如果俄军不是华夏军的对手,我们就只能撤退了。”

    建川康之介也答应下来,和千代和雄各自行动,结果俄军很快同意,出兵支援日军,不过具体如何支援,俄军没有通知千代和雄,给出的理由是保密,千代和雄觉得俄军就是在有意敷衍,十分失望。

    六月二十三日,休整完毕的华夏军再次对吉林城发动了攻击,华夏军得知,吉林城中已经没有清国百姓了,所有清国百姓,都在开战之前逃出了城,因此华夏军放心大胆地对吉林城进行了地毯式炮轰。

    华夏军为了减少人员的伤亡,几乎打算把所有炮弹都射入了城中,炮击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华夏军指挥部里,突然有战士前来报告:“在我军左翼,突然出现一支俄军部队,人数在一万左右,正在向我军后方扑来。”

    李明白的心猛地一颤,一支一万人的俄军部队扑来,很有可能把华夏军的后路截断,一旦如此,华夏军将会面对俄军和日军的两面夹击,因此一定要把俄军挡住。

    这场战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华夏军在东北第一次和俄军交战,能否取得胜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日后双方战役的走向。

    李明白对这次阻击战十分重视,派出装甲第二师三团和第十三师,前去阻击俄军,六月二十三日晚上十点,华夏军与俄军遭遇,俄军似乎是在试探华夏军,与华夏军简单地交了火,随即撤退。

    吉林城中的乃木希典很快知道了俄军撤退的消息,重重地叹了口气,感慨老毛子真是靠不住,于是开始了撤退。

    此时乃木希典还不知道,其实俄军并不是有意不帮助日军,而是俄军见到华夏军的火炮战车,很是发怵,于是不战而退。

    华夏军当然不能让日本人顺顺利利地撤退,派出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