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明-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原理来说,这台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定子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和电枢的转速成正比。所以我们只要适当地调好力矩与围子线圈的结构,就能大幅度提高其功率。不过功率提高之后,就得由大马力的机械才能带动。为了带动这台发电机,我们用了一台转速快,功率高的蒸汽机来当动力源。”

    万磊看了看边上那台蒸汽机,现在已经开始生火,准备带动发电机发电了,就道:“试运行一下,看看输出功率有多高。”

    “先生,我们昨天试运行过了,最高输出功率为二十五千瓦,电压衡定在两百三十伏,由于电压相对较低,如果长距离输送,会损失掉很多电力,所以我们也在想办法用另一种方式来发电。”赤诚道。

    “如果是交流电,可以用构造简单的变压器来升降电压,不过交流电发电机的结构更加复杂,现在暂时别管它,先把直流电发电机弄好,我们暂时还没有建立电网的能力,只是小规模的使用,无须考虑输送的问题。”

    正当万磊与赤诚交谈之际,蒸汽机已经开始转动起来,带动着那台发电机开始高速动转起来,刺耳的嗡鸣声传出来,万磊只得拿耳塞把耳朵给塞上。而发电机四周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各种探测电流电压的小机器,每一个研究员都在紧张地观测和记录着。

    大概运转了半个小时,各位研究员都打出了一个手势,示意记录完成,蒸汽机边的人员这才停止加煤,并开闸放气,很快发电机就停了下来。万磊见发电机上热气直冒,想必它并没有加装上冷却系统,所以过热了。

    “先生,经测定,输出功率最大时,为五十四千瓦,电压衡定在二百一十五伏到二百五十伏之间。”赤诚把汇总数据递了过来。

    “嗯,不错,勉强可以用了。不过,我建议加装一个散热系统,不然这发电机长时间运转,会过热烧坏的。”万磊提醒道。

    “这个我们都想到了,打算加装上冷水冷却系统或者风扇排风系统。同时,这台发电机中用的多是耐高温的材料,**十度的高温根本就无影响。”赤诚道。

    “好吧,以这台发电机为原型,组装出一台火力发电机来,我准备用来建造一个电弧炉,用以金属冶炼。”

    其实,万磊之所以搞电力研究,最主要的并不是用来点灯,而是用来治金,因为只有冶炼出性能更优越的金属,才能造更精良的机械设备,而很多特种钢主要得用电弧炉来治炼。

    所谓的电弧炉,其实就是用电极电弧产生的高温来熔炼金属的电炉。由于电炉产生的温度可高达三千度,而电弧炉中不必投煤矿作为热源,且是密闭的,可以更好地控制炉内气氛,能有效地去除硫、磷等有害杂质,可以有效地控制炉温,进而熔炼出优质的合金钢。

    除了炼钢之外,一些锰铜金银等金属也可用电弧炉来提到冶炼效率,而且铝钠等金属的生产更是要用到电解炉。总之,电能在冶金工业上作用非凡,万磊才不会傻乎乎地把来之不易的电流用来点灯,毕竟现在用煤油灯已经足够了,在没有发明内燃机之前发明电灯,只会让石油工业陷入困境之中,万磊可不会办这种傻事。

    再说了,电灯可不是那么容易发明的,所以大范围的电网暂时是不会建的,就算是建立起电站,也是专门为指定的工厂输电,就连万磊居住的华园,也没有输电进入的打算。

第381章 经世济用(下)

    在科研与讲学中,时间过得非快,三月中,平西铁路开通至西安,这一条一千多公路的铁路线在几十万人的全力抢修下,用时八个月就通车了,这让万磊不得不感叹人多就是力量大。

    当然,这条铁路路过的多是平原地区,不用钻山进洞,自然就好修,如果想修兰州段,那恐怕花上十年八载也不一定能成,毕竟那里的地形太复杂了。至于修到青藏高原,那更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一百年能实现那就算是了不起了。

    平西铁路经过北平河南陕西三省,沿途路过保定真定顺德彰德开封河南西安等人口大府,由于交通便利,商旅增多,北平城可以说是人满为患,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达到了八十多万,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突破百万大关。

    要解决人口持续增加的问题,不得不进行扩建。而万磊没有在北平城外进行扩建,而是通过建立卫星城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最大一个卫星城就建在北平城东南面的海津镇。

    所谓的海津镇,其实位于海河边,元代时这个镇作为海运和漕运的枢纽,同时也是北方盐业生产基地,商业比较繁荣,明朝建立之后才荒废下来,现在万磊计划在这一片废墟之上重建一个连接北平与大沽军港的新城,其中铁路就是最重要的一条纽带。

    其实,北平到大沽口的单线铁路在去年就已经修通,万磊要做的是将它改为复线,一来是为了增加大沽海港到北平的运输量,二来是方便产于长芦盐场的食盐转运到各地去。

    由于大华民国的领土扩大了,人口也增加了,对食盐这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与明朝的盐铁专营不同,大华民国是不收盐税的,甚至还成了盐粮司,将盐粮等重要物资转运到各地,以平价出售,以防止奸商囤积居奇。

    虽然是平价出售,不过盐粮司还是盈利的,因为它是交通通讯部下设机关,有铁路之便,运输成本比一般的商人要低,所以竞争力强。好在盐粮司只是以调控物价,调济余缺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然其他商家非被挤垮不可。

    虽然不收盐税,不过这实际上对政府财政收入没什么影响,因为只是表面上不收,实际上在食盐放上火车皮的时候,就已经过税了,因为运输费中就多收了一笔流通税。

    而这一笔流通税的数额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因为如果不上火车运输,那运输成本就会更高,商人们都知道怎么选择。其实不只是食盐,各种由铁路运输的大宗商品,都是被收一笔流通税的,并将其直接收入国库以充抵减免的田税。

    总的来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商贩们多交了钱,自然要将商品涨价出售,最后这笔税还是会“附加”到消费者的身上。用收流通税这种方式来收税,容易收取,隐蔽,也得人心。而且农民的直接税负减小,手上的钱多了,消费的**也会提高,内需扩大反促生产发展,生产发展也能促进税收增长,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不过流通税只是财政收入了一小部分,约占百分之十几,真正的大头是海外贸易和进出口关税,特别是军火贸易,这更是来钱最快的,北平军淘汰下来的一门火炮,卖到海外去最少也值几百两黄金,而铠甲战刀之类的,也是热销品。

    要知道,有人就有争斗,有国家就有战争,从琉球到小琉球,从东南亚到南亚,很多地区都处在分裂状态下,大小国家(部落)数以百计,相邻国家(部落)间因各种政治经济宗教历史等原因而引发重重矛盾,三年一小仗五年一大仗,乱成一团乱麻,军火的需求量自然就大增。

    这些国家听说占城国和琉球的中山国从北平这边采购到了“先进”的火炮,也都纷纷派人来北平求购。就算一些爱好和平,不准备发动战争的国家,也想弄上十几门火炮回去充充门面,好震慑邻国。

    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者们的要求,万磊是有求必应的,不过价格方面就因人而易了,总之代价肯定是高的,白送是肯定没有的。另外,万磊在买火炮的时候,一般只配给少量的新制火药。

    这种新制火药比一般的黑火药强的不是一星半点,用过的人都说好,也都想多要,不过这个时候万磊就会发扬死亡商人那种无奸不商的国际主义精神,最大限度地向对方榨取财物。

    如果对方舍不得给,万磊就会悄悄地“卖”一点给他的对手,让他想哭都没眼泪,最后还得乖乖听话,成为大华民国剥削该国的代理人。而大华民国也正好借助军火贸易所带来的巨额财富,加速国内工业化进程,加快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

    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通过剥削他国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站在他族的血泪之上建立一个工业化强国。这或许比较残忍,不过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地球,仁义道德那是对自己人讲的,对外族有多残忍就多残忍,有多阴险就多阴险。

    这种剥削形式也就是是现阶段的,当大华民国完成工业化变革,并统一了江南之后,就不是剥削那么简单了,直接人滚地留下,直白的说就是发动侵略战争扩展领土。

    因为,大华民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具有强烈的侵略性与扩张性。就算心黑手狠的万磊不再主政,它照样还是一台恐怖的战争机器,为了利益,它可以不停地扩张扩张再扩张。

    三月十五日,万磊又接见了来自吕宋的使者,这些使者非常识趣,一见面就呈上国书,而且还是写在十几片金页上的,厚厚的一本少说也有十几两黄金,看来他们都明了:大华民国的大总统是一个见金眼开的主。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难怪对方有误解。华远公司在对外贸易时,要么只收黄金,要么只收香料珠宝象牙之类的实物,银铜之类的货币很少收,以至于南洋各国都给大华民国起了一个外号:金主国。

    早在两前年,吕宋就与华远公司打交代,自然知道这一点,同时也就想当然地认为:作为大华民国大总统的万磊,是一个见金眼开的主。而来使一见面就呈上沉甸甸的金子,想以此投其所好。

    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万磊收下了这一份国书,让秘书把它收好,就打断了还在狂拍马屁的吕宋来使,道:“贵国国王遣诸位远道而来,定是有事,直说吧。”

    “大总统陛下日理万机,小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