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
“此等宝物;竟然还有第二副?”
“啊;那是自然的;我不是说了么;你好生去做;以后有更好的。”
苏粗腿觉得自己脑子里嗡嗡响;一时间都转不过来。过了会儿;他定了定神;小心地向下望;然后压低声音道:“主公;这等宝物;需得珍藏;不可轻易示人……咱们在莱州招募的人手;未必个个忠诚;若是偷了咱们宝物……”
“这个你就太过小心了;在船上;又于茫茫海中;便是偷了宝物;他们能逃么?”叶畅一笑:“相反;就是要将这宝物给他们看;让他们一心一意替我们做事”
“可是……”
“苏粗腿;若是有人真心怀不轨;早些揭穿了;终比晚些揭穿要好。”叶畅意味深长地道。
他们在了望楼上嘀嘀咕咕;下边正在使劲清理甲板的吴大河低声道:“大哥;这船果然好;不仅结实;比咱们以前的船还要稳”
“而且船速快;你看没有挂帆都有这般速度”吴大江亦道:“大哥;若咱们得了这船……”
“嘘;噤声”
吴大海瞪了他们一眼;吴大江与吴大河都闭口不说。
在他们身后稍远;正在清理着缆绳的卞平耳朵动了动;继续清理自己的缆绳。
叶畅对于船只的保养要求极严;这些水工闲着无事;便要打扫清理船甲板;每日都要洗个三五遍;这让他们根本无暇去赌博或者闲聊。
吴大海的眼光往卞平那边溜了一圈;见没有什么异样;便低声道:“都当心些;莫要胡说八道;咱们要小心做事”
“一群河鳖;到海里抵不得什么用处;大哥你太过小心了。”
“若不是我小心;咱们早就完了。”吴大海怒瞪了插话的吴大蛟一眼。
他正待再教训丨兄弟几句;这时却听得上边有人叫道:“吴大海;吴大海;你上来”
吴大海的心登的一跳;抬头望去;见叶畅已经从望楼下来;是被任命为船长的苏粗腿在唤他。
“来了;来了”
叶畅微笑看着这个四十余岁的水工伶俐地从自己面前跑过去;然后顺着缆绳爬上望楼。因为有海风的缘故;听不见苏粗腿在上边与他说什么;只看到苏粗腿将手中的望远镜交给吴大海。
然后吴大海如同苏粗腿方才一般;手一软;那望远镜险些掉了下来。
“该死;你这厮小心些;这可是千金难买的仙家宝物;若是摔坏了;便是拿你兄弟五条性命去换也换不来……”
隐约听得苏粗腿在喝骂;叶畅哑然一笑;分明是方才被自己教训丨了;便又教训拐忄人。不过听苏粗腿说;此次招来的水工当中;吴家兄弟算是侥侥者;不仅擅操船;而且肯卖力气学;故此甚得苏粗腿看中。
当然;苏粗腿也说了;这吴氏五兄弟必然不是普通渔夫水工;只怕在海上还做过一些违背大唐律的勾当。这一点叶畅不以为意;此时的海上之人;哪个不是兼营海寇的;便是那些海商;若是在茫茫大海中看到别的船;第一个念头也是能不能抢对方一票。
大海之上;现在还没有规矩;叶畅要做的;就是从这渤海开始;来确定海上的规则。
“吴大江;轮到你了”苏粗腿的大嗓门又响了起来;吴大江抬头;看到自己的兄长失魂落魄地顺着缆绳又下来;心中不由惊疑起来。那苏船长只是给自己兄长瞧了样东西;怎么兄长就变成这模样了?
莫非;那苏船长手中的东西;竟然能摄人魂魄?
第一卷谁乘星槎破虚空 第212章 不见天家官已久
因为不敢全力的缘故;不过是四百里的航程;一共花费了叶畅两天半的时间。他是四月十一日早自登州出发;四月十三日上午;通过望远镜便看到了陆地。熟悉这片海域的向导在稍后便确认;这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都里镇。
“果然;如同十一郎所言;只须判明方向;确定海道;自登州至辽东;不过是两日路程;比起长安到洛阳还要近些”
初次出海的叶英叶挺等人在提心吊胆了二天半之后;总算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一个个欢呼道。
两艘船沿着海岸缓缓航行;寻找适合靠岸的地点;船上的水手除了不能离开岗位的舵手和操帆手;其余人都涌了出来。
两艘船共载了一百四十多人;三十名自己的水手;六十名招募的水手;再加上五十多非航海人员;这几天都挤在船上;也确实够憋闷。
在向导的指引下;两艘船顺着海岸向东北方向航行;又过了一个多时辰;便看到一处比较开阔的海道;向导欢呼一声道:“便是这里;从这水道进去;就是都里镇了”
叶畅下令放下舢板;一艘桨划的小艇被从船上放下;艇上共载十人;其中八人划桨;一人测量;一人记录。向导见这模样;笑着道:“郎君不必如此;此地水深道阔;郎君之船;吃水并不深;可以过去;无须疑虑。”
“虽是如此;怕有暗礁呢。”叶畅笑道。
他是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若是在这里触礁沉船;便是能游上岸;损失也会非常惨重。而且;他也要为今后吃水更深的大船进出寻找安全的水道
舢板测量得很快;毕竟只是第一次探索水道;以后会补上更详细的数据。帆船随着舢板缓缓进入到水道之中;顿时觉得;风平浪静;气候宜人。
“此地好;此地好”有人笑道。
却是善直;他指着水道左侧;那里一个小小半岛伸了出来;半岛的本体乃是一座山:“和尚要在此山之上;树大佛像;佑护往来船只平安”
和尚虽憨却不傻;他此话一出;饶是叶畅对释教只是平平;却也点头:“三哥既有此心;某必助之;不过此事不急切;咱们先要做的;是寻一个立脚点
都里镇名为镇;实际上人口并不多;散落分布的一个小镇加几个村子;总共加起来人口也就是几千人。最初注意到叶畅他们的;乃是小河河口处的无名渔村;几户渔民半耕半渔;他们的渔船正要归航;发觉这两艘在他们看来是“大船”的帆船航来;一个个都纷纷靠拢过来。
“此地多是汉人;原先高句丽人都被内迁;这数十年来;山东与安东都护的汉人流落于此;与诸胡杂居。”向导指着来人道:“偶尔有商船往来于此;故此其人并不畏外船。”
如向导所言;那些渔船靠近之后便跟在了二船之畔;远远的有人问道:“客人可是自登州来此?不知欲货贩何物;若是高丽参;某等愿为客人中人……
渔民贫困;偶有客商来;便上来献殷勤;望着能赚几个跑腿钱。叶畅笑着探头问道:“汝等可是汉人?”
“自是汉人;自是汉人”
“那好;汝等为我引路;何处可以上岸?”
“郎君直去都里便可靠岸”
“都里之外呢?”叶畅并不准备去都里镇;在他看来;那儿既已经有了建筑;便不是他想要的地方了。
他要的是一张白纸;可以任意做画的。
几个渔民嘟囔了会儿;却说不出什么地方;叶畅也不问;极目向四周望去;只见正西方似乎没有什么建筑;便那儿一指:“那边是何处?”
“野林子。”渔民叫道。
那边是一大片茂密的树林;直伸展到海边;叶畅又问了一下那边吃水情形;得知那儿船可以靠岸;便确定了自己的落脚点。
既是树林;那么便是无主之地;少许多争执。
船靠上岸后;除了修检船的水工外;其余人都下了船;无论是水工还是工匠;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伐木。他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将船上的物资都卸下来;这需要龙门吊;而目前只能用木材来做一个简易的龙门吊。
叶畅则召来那几个渔民相询。
他们虽是渔民;出海时倒也去过不少地方;至少都里镇附近情形他们都很熟悉。都里镇加上附近村子;总共人口不过四千余人;不过再往东北去的青泥浦;人口要多一些;镇子加上村民;人口约有万人。这些渔民到过的地方;也就是在都里镇为中心;向北六七十里的范围;虽然名义上属于大唐积利州;但随着安东都护府不断西迁;大唐对这里的掌控只限于册封当地土人为官员;真正的控制力几乎是无。
不过都里镇这边是汉人为主;故此当听闻叶畅乃是大唐官员时;渔民们顿时肃然起敬;一个个下拜道:“不意又见我汉人官长矣……不知郎君来此;是出使渤海郡国;还是出使新罗?”
以往汉官来此多是承担大使之责;叶畅听得这话笑道:“都不是;我来此建一座港;听闻海外仙山更在日本以东;故此朝廷意欲在此建港为据点;寻觅海外仙山。欲建港口;须得人力;你们既是当地人;可愿来为朝廷效力?”
那渔民面色就有些讪然;他们从中原流落于此;对朝廷虽有敬意;可身为家中主要劳力;若跑来修什么港口;家中老少的吃食当如何去做?
叶畅自然明白他们的想法;便又道:“自然;绝非让你们白做;每日里论工计酬;发钱发米;你看如何?”
那几个渔民仍然犹豫;叶畅也不急;又道:“你们帮我去左右招人;招来人手;我也给你们报酬。”
这句话打动了几位渔民;他们纷纷应下;叶畅还让人买了些他们捕获的海鲜;打发他们离去。
不过直到第二天;才有人来叶畅的工地看热闹;第三天才有胆大的答应来帮工;但也是只帮半日;待这胆大的领到了每日结清的工钱之后;第五日来的人就多了起来。
都里人口少;到第十日;闻讯而来相助的也不过是四十余人;远远达不到叶畅所需要的人数。此时总算搭起了能够遮风挡雨的窝棚;简易码头也算完全建好;船上的物资被卸入仓库之中。
“下一趟便可以将沈溪的人带来;准备联络事宜。除此之外;还须派一个商队去渤海国;沿途招募人手。辽东的情形;这几天里我们也打听得差不多了。”叶畅召集主要人员在一起道:“善直师;你与叶挺率商队去渤海国;沿途多加小心。”
善直一愣:“我?”
“渤海国上下颇信释教;善直师去必有所得。”叶畅笑道。
如今辽东几乎处于完全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