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脸,到时候伯爷赏了银钱,给你们吃蜜饯!”
那鸽子听了他说的话,竟似乎是通人性一般,咕咕咕的叫了好几声。
年轻人哈哈一笑:“去吧!”
说罢。便是解开了它们腿上的束缚。
三只灰色的信鸽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儿,便是想着西南的方向飞去。转瞬间就融入了苍穹之中,就算是目力极好的人,也发现不了它们的踪迹。…;
这个被称为纪小哥儿的年轻人,正是舒尔哈奇。
叶赫城一战之后,武毅军兵分两路,杨恺带领杨沪生夏子开大军到达白鹰峡之后,在那里逗留了三天,然后便带着自己的商队伙计继续北行,直到女真汗廷所在地土鲁亭山,并且在这里住了下来。明面上,杨恺还是那个汉人巨贾,而实际上,却已经成为了连子宁的耳目。
他来到的时候,女真汗廷还没收到南边儿的消息,而杨恺也是不动声色,因为他对外宣称是打福余卫蒙古那边儿直接过来的,所以在女真汗廷得到消息之后,也并未有所怀疑。
连子宁当然不会对杨恺那般放心,虽说连子宁掌握了杨恺的跟脚就是抓住了他最大的把柄,但是一切也得小心。为了保证他的忠诚,不但杨恺的家眷都被扣下,一夜之间,他商队里的护卫伙计也有七成换成了武毅军的精锐。
带领这些精锐的,就是舒尔哈奇。
他的忠诚度不成问题,而且也很机灵甚是可以说是油滑,堪可胜任。
之所以在白鹰峡停留那三天,就是因为舒尔哈奇——在白鹰峡停留的那三天里,舒尔哈奇在那里建立了信鸽站。
舒尔哈奇身材不像是女真人那么魁梧壮实,但是却是整个伊尔根觉罗部最好的猎手,就是因为其驯兽的能力极强,豹子老虎在他的驯养下乖得跟猫也似,而凶狠暴戾的海东青则是温顺如同家鸡。实际上,由于中原历代王朝从来都不缺少那些架鹰走狗的公子哥儿的存在,所以东北的海东青等驯服好了的猛禽从隋唐开始,在中原就有着极为良好的口碑和有价无市的销量,而随之而来的就是极为高昂的价格。所以大一些的女真部落都有这种驯兽驯鸟的传承,而舒尔哈奇就是百余年来伊尔根觉罗部最好的一个。
当初连子宁围猎的时候,他就放出海东青为连子宁擒来头雁,获赏了不少银钱,连海东青都能驯服,更何况信鸽了。早在收服了伊尔根觉罗部之后,连子宁便发现了舒尔哈奇的这个本事,当下便是如获至宝——要知道,信鸽绝对是人类通讯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古罗马人放飞鸽子以示庆典和宣布胜利,古埃及的渔民,每次出海捕鱼的时候携带鸽子来传递求救信号和渔汛消息,甚至在古代中东某帝国,在巴格达和其它的帝国各城之间建立起一个信鸽通讯网,形成一座著名的信鸽邮局。
国朝使用信鸽也是极为久远,相传楚汉相争时,被项羽追击而藏身废井中的刘邦,放出一只鸽子求援而获救。此等稗官野史不可尽信,然则五代后周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所记载的:“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却是证据确凿。
而信鸽在军事上更是有着特殊的作用,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时,便是利用鸽子来传递信息。滑铁卢战役的结果就是由信鸽传递到罗瑟希尔德斯的。甚至直到一战二战时期,还有用信鸽来传讯。
所以大半年以来,舒尔哈奇在镇远府的主要任务,就是驯养信鸽,而借助连子宁拨付的大笔资金和随意调遣的人手资源,成果也是斐然,半年多的时间,训练出了五十只很出色的信鸽。…;
此次征北,连子宁让舒尔哈奇带了三十只出来,为的,就是及时的传达讯息,甚至不必有多少,只要是有那么要命的几条,这些信鸽就算是建功了。
其实信鸽也有弊端,因为利用信鸽传讯的原理主要就是因为鸽子有天生的归巢的本能,无论是阻隔千山万水还是崇山峻岭,它们都要回到自己熟悉和生活的地方,所以利用信鸽只能用来定点传讯。比如说连子宁大军在外,就只能用信鸽往镇远府传讯,却无法收到镇远府的传讯。
不过对于这连子宁来说,有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而之所以在白鹰峡要建立信鸽站则是因为距离,女真汗廷远去镇远府何止千里?而这时候的信鸽严格来说都是份属于中近程信鸽,其飞行距离大致也就是在五六百里左右,所以信鸽需要有一个中转站,休息点儿,自然就选在了白鹰峡。而且对于从女真汗廷传出去的消息,重要程度和影响最大的,不是镇远府,而是白鹰峡。
信鸽的飞行速度在每个时辰二百余里左右,可以想见,大致在三四个时辰之后,白鹰峡的守军就会收到女真派出军队南征的消息,从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由于女真人对于保密的不看重,以至于舒尔哈奇在心中把女真军队的兵力分布都写的非常详细清楚。
————————分割线————————
九月十八,柱邦大城。
在确定了阿敏所部逃窜入辽北将军辖地并且哈不出所部回师脑温江之后,连子宁便派出骑兵通知了镇远府。
留守镇远府的熊廷弼慎重起见,又是等了一日兵派出骑兵在方圆百里内四处巡伺一番并未发现敌踪之后,才派出八百里加急快马,沿着松花江河谷一路向西南方向通报武毅军大胜女真蒙古联军的消息。
乞勒尼卫、考郎兀卫、可木卫、兀者揆野木所,消息飞速的在松花江将军辖地上传开,无数人欢呼庆祝胜利,更是坚定了对武毅军战无不胜的信心。在地方官员的组织下,之前分散到各地的喜申卫周边的农民也都是纷纷回去——这个时节正好,等到回去之后,刚好是玉米成熟,正巧赶上秋收,对于担惊受怕了一年的他们来说,当真是最幸福的事情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四八一 锐金旗主
而在柱邦大城知府张希举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是立刻宣布战争结束。
在这里耽搁这么多时日,甚至后面的贱户都来了两拨,以至于在柱邦大城附近的贱民超过了三十万的数量,让张希举等一干官员整日新近肉跳的生怕出了什么岔子。好在战争及时结束,在吃过了践行饭之后,户部员外郎齐肇带着的三十万贱户开始启行,他们的目标,是镇远府。
早就得到了关外大片玉米即将成熟的消息,数以千百计嗅觉敏锐的关内商人都是涌向了松花江将军辖地,之前因为战争,他们都在柱邦大城滞留了不短的时日,现在也是赶紧启程。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支商队,便是插着武毅军旗帜,由一个百户的军兵护送的连家商队。
而京城刘良臣派来的信使早就已经奔驰在通往镇远府的路上。
江彬派来的锦衣卫心腹,几乎是跟他们差不多的行进程度,两者说不定许多次擦身而过。
连子宁派去向京城请功的快马刚刚到达可木卫,朝廷要去杖责连子宁二十大板的钦差早在山海关的时候就听说了东北打仗的消息,干脆就停下来了,这时候,还在山海关内和当地的将领聊天儿扯淡。
一时间,本来空寂无人问津的东北,却是行人遍于道路,商贾云集,热闹的紧。
也是在这一日,柱邦大城的西门儿,行来了一辆马车。
马车很一般,使用很一般的木头打造而成的,而且也显得颇为的陈旧了,上面带着岁月的痕迹,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是由于年久而发黑了。和陈旧的马车向匹配,驾车的车夫,也是一个六十来岁的糟老头子。佝偻着腰,穿着一身褐色的衣衫,脸上皱巴巴的皮肤像是晾干了的橘子皮,眼神浑浊。握着马鞭的手看上去也是有气无力的。
但是与马车的陈旧和车夫的糟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拉车的马却很是神骏,是东北特产的高头大马,毛色油亮顺滑,保养的很好,走起路来似乎都有一些趾高气扬的样子。而它们的马屁股上,都是打着烙印。这是军队中才用的手段。
而这等奇怪的配备,若是看到周围的护卫,那也就不奇怪了——在这辆马车的前后左右,足足有超过五十个精锐的骑士护卫着,他们大部分都是身穿三层泡钉棉甲,骑着高头骏马,面色冷峻,马刀就放在最趁手的位置。身子微微弯着,就像是一张绷紧了弓弦的弓,随时可以暴起发难。但凡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劲卒,战斗意识非常强横,以至于在这种和平的环境下都保持着非常高的警惕。
而毫无疑问,能被这些多精锐的军中悍卒簇拥着的马车,里面肯定也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蹄声得得,马车在一众骑士的簇拥下向着柱邦大城西门缓缓行去。越是接近城池,路上的行人便越是多了一些,这会儿正是晚霞满天的时辰,不少进城卖菜做工的农人都赶着出城了。路上拥堵的很,不过看到他们,所有人都是避开,让到了两边。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些军兵是什么来头,但是总归知道一点,反正不是自己惹得起的人物就是了。而且在东北这地面,由于连年战争不断,所以士兵们的地位就格外高一些。
车轮碾在石子儿路上,发出呀呀的声音。马车一侧的竹帘被拉了上去,里面的布帘微微露出一丝缝隙,一双漂亮的眸子出现在后面,好奇的上下打量着这里的一切。…;
天高云淡,四野都是无尽的密林,甚至脚下的石子儿路,远处的百姓城池,对她来说,都是从未见过的景象。
这双眼睛打量了好一会儿,才是恋恋不舍的收了回去,车厢里面空间不大,陈设也很简单,只不过在车壁上挂着一管洞箫而已,地板上铺着锦墩,两个少女面对面而坐。那双眸子的主人是一个穿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