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或许能够因为世界局面,在21世纪兵不血刃的得到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红利,而韦泽在19世纪后半段,只有用军事力量来得到自己的好处了。指望和平完全是幻想。
认真学习,认真讨论《海权论》,这是海军官兵的基本安排。不过这种打发时间的行动并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来北方做买卖。
光复军没有用军事行动参与到对满清的战争里头来,但是这可不等于光复军就准备坐视满清这么无声无息的覆灭。任何朝代的覆灭前都会有一个最终的垂死挣扎的阶段,满清想来也该如此。京城的粮价飞涨,光复军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就派遣了船队向北方销售粮食。
以前的粮食走运河,现在占领济宁的苗沛霖自称齐王,大有独立建国的意思。苗沛霖当然不敢对光复军动手,但是光复军并不想赌一把,蒸汽船也是很重要的物资,若是有损失,大家会心痛。更重要的是,走运河的效率太低,六千多吨的船只在湖南等地一次装满粮食等物资,顺江而下,直奔渤海外,其实满轻松的。
很快,外围就出现了其他船的身影,光复军此行的不仅有大船,还有一批小船。小船在外围构成了防卫的阵线,双方很快就开始接洽。双方先是谈论价格,接着验货。接着在海上进行装卸。这都是技术活儿,光复军为了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术还死过不少人。
装卸结束之后,那些小船离开,把粮食或者其他生活用品运到北方去。光复军的船队则在等待着下一轮前来做买卖的人。
贸易进行到了第五天,终于来了一支船队。这支船队的模样很是不一般,在他们的船后面还拖着东西,到了近前才能看清楚那是巨大的树干。在这些船后面有着巨大的木排,每一根木头看着都是百年以上的大树,光复军海军的人员都激动起来,那些赚到的黄金白银,其实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海军其实分不到这些东西,还要花费心力来包围交易的安全。
但是这些树木就完全不同了,光复军海军非常需要这些树木。从美国进口上等的橡木固然很好,可那太花费钱财了。皇帝韦泽陛下有过讲述,未来光复军的海军军舰都将是钢质的,一万五千吨的吨位。但是那仅仅是未来的叙述,现在制造的铁骨木壳覆盖铁甲的军舰需要大量优质的木头。越过太平洋得到木头实在是不划算,那么利用北方的木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这些木头是从哪里砍来的?”这是部队最在意的事情之一,等以后解放了全国,大家也要去那些地方砍木头。
“大概是从一个叫什么满清龙兴之地砍来的吧。”有了解过情况的海军人员答道。
“龙兴之地?那是什么鬼地方?”战士们对此并不理解。
说话的人也不是很理解,光复军现在根本就没有能力把手插到那杯靠北的地方。而且卖木头的人对此也没有任何解释,他们只说了这是北边来的。所有的情报都是天津商人在交易中间的时候偶尔说起的事情。光复军也完全没有敢把这个当真。
而此时恭亲王派遣的人也乘坐了船只到了外围与“洋鬼子”做生意。光复军也没有傻到完全不做掩饰的地步,至少每条船上他们都放了两三个雇来的洋鬼子当托儿。反正洋鬼子也不懂说中国话,光复军翻译们说什么都是什么。对面做生意的家伙也不明白。
而且韦泽很恶搞的把这个旗帜用成了后来欧盟的旗子,在蓝色的旗帜上,白色的星星围成了一个圆形。中国人问的时候,光复军海军说这是“欧罗巴联盟”的旗帜。满清连欧罗巴是什么都不知道,即便知道的也不知道这个欧罗巴联盟到底是何等玩意。总之也都被吓唬住了。
所以恭亲王派来的人听了船上那几个洋鬼子用外语叽里咕噜的吆喝了一阵,他们和翻译之间甚至爆发出一阵大笑,这都让恭亲王的手下概确定这的确是洋鬼子的船队。只是洋鬼子雇佣了一众中国水手而已。抬头看了看那奇怪的旗帜,恭亲王的手下也只能感到奇怪罢了。
大家商量了粮价,光复军倒也挺厚道,粮价与漕运的价格差不多。当然这对于光复军来说已经是极为有赚头的买卖。从湖南运出来的粮食本来就缴纳的粮食税,至于海运更是便宜。海军出动还算作作战训练科目,所以这买卖整体上还是赚了很多钱的。除了赚钱之外,还有诸多兼顾。
恭亲王的手下看到粮价与听说的所差不多,也就放下了心。可他完全没想到,这是光复军专门设计的价格。由于有光复军的贸易,外国商人都不怎么愿意和满清做买卖。而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头是从全世界购入金属货币。墨西哥的白银,美国的白银都以中国为销售市场。没有贸易,就没这笔收入。
而且韦泽很恶搞的把这个旗帜用成了后来欧盟的旗子,在蓝色的旗帜上,白色的星星围成了一个圆形。中国人问的时候,光复军海军说这是“欧罗巴联盟”的旗帜。满清连欧罗巴是什么都不知道,即便知道的也不知道这个欧罗巴联盟到底是何等玩意。总之也都被吓唬住了。
所以恭亲王派来的人听了船上那几个洋鬼子用外语叽里咕噜的吆喝了一阵,他们和翻译之间甚至爆发出一阵大笑,这都让恭亲王的手下概确定这的确是洋鬼子的船队。只是洋鬼子雇佣了一众中国水手而已。抬头看了看那奇怪的旗帜,恭亲王的手下也只能感到奇怪罢了。
大家商量了粮价,光复军倒也挺厚道,粮价与漕运的价格差不多。当然这对于光复军来说已经是极为有赚头的买卖。从湖南运出来的粮食本来就缴纳的粮食税,至于海运更是便宜。海军出动还算作作战训练科目,所以这买卖整体上还是赚了很多钱的。除了赚钱之外,还有诸多兼顾。
恭亲王的手下看到粮价与听说的所差不多,也就放下了心。可他完全没想到,这是光复军专门设计的价格。由于有光复军的贸易,外国商人都不怎么愿意和满清做买卖。而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头是从全世界购入金属货币。墨西哥的白银,美国的白银都以中国为销售市场。没有贸易,就没这笔收入。
都以中国为销售市场。没有贸易,就没这笔收入。
第111章 吸血(二)
“皇帝同志,你说要在北方制造钱荒,满清虽然积弱,但百余年的积累,只怕还不缺这点钱。”左宗棠用深刻怀疑的神色看着韦泽,身为一个本性好动之人,左宗棠最终还是决定到南京会一会韦泽。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左宗棠的部下们也不想再打仗,准备回家种地。左宗棠已经不太担心光复军搞出杀俘的名堂,但是左宗棠也想承担起责任,看着部下们安全回到家乡。
光复军的大批船只就捎上了楚君沿着运河回到长江流域,这个人情其实可是够大。以前的时代,把上万人从淮河以北运到长江以南,光是耗费就够大。光复军能够为俘虏们专门提供运输,这可不是一般的仁爱。
左宗棠与韦泽见面之后,当然也诚心诚意的表示了感谢。韦泽倒也会就坡下驴,他要求左宗棠给他当两年秘书,以偿还这份人情。左宗棠刚出来的是在张亮基手下干幕僚。现在给韦泽当秘书,在左宗棠看来这也是个与幕僚一样的职务。但是干了几天,左宗棠就发现自己不得不时时请教起韦泽来。例如这次的钱荒作战,左宗棠就完全不能理解。
左宗棠看韦泽认真的听,他就继续问道:“光复军就算是卖给满清粮食,却也没办法让整个国家都陷入危机吧。”
韦泽淡然说道:“那就得看你如何看待国家这个组织了。人家说国家有气运,我对这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认同。所以我就用信心来做这个解释用的名词。钱荒不是我把所有钱都给挖到我这里来。而是让交易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减少而已。”
左宗棠听过韦泽讲“货币是等价交换物”,仅仅听了韦泽的说法,又看了光复党的内部教程,左宗棠就真心服了韦泽。左宗棠知道财政是一门大学问,他在湖南也有过经营,感觉那真的是无比艰难的事情。在光复党这边,对于经济的理论构建只高深,超出了左宗棠最大的想象力之外。让他不服都不行。
“满清的问题在于不重视交通建设,更没有这方面的理念。所以他们的钱就是囤积在几个要点而已,这也是传统王朝爱讲的本末。所谓强本弱末,就是指大量的钱财和资源集中在几个要点,例如北京。一旦这几个要点出了问题,整个经济就会出问题,就会让大家失去信心。这种信心,大概就是所谓的气运。”韦泽对聪明的左宗棠很欣赏,不管左宗棠三观是不是有问题,但是左宗棠本人的聪明好学却是实打实的能耐。
“京城缺钱,满清就会从各地调钱?”左宗棠有点明白过味道来了。
“没错,满清从各地调拨钱财,就会让各地有种印象,这已经是全面缺钱。在全面缺钱的感觉中,你觉得各地会如何处置?”韦泽接着左宗棠的看法继续推导下去。
“这……”左宗棠皱起了眉头,“若是大家都觉得缺钱,自然不会花钱了。”
韦泽淡然笑道:“对啊。如果大家都死死攥住钱袋子,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只会越来越少。货币流通的越少,大家越不敢花钱,越不敢花钱,继续让通货紧缩,哦,就是让市面上的钱越少。满清除了强行从大家口袋里头抢钱之外,他的财政收入就会越少。可满清还有旗人这么一个大包袱,他们觉得旗人是满清的根本,作为满清的根本,旗人也得吃喝。他们自己不种地,不谋生,没有钱了,都饿死吧。”
左宗棠眉心拧起了一个大疙瘩,想理解这个逻辑链并不算太难。但是出于尚存的满清官员的本能,左宗棠第一感觉是如何想办法化解这个经济手段。但是想来想去,他发现除非满清能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