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浩瀚。”
似乎没有任何言语比这更让人安心了,没错,在太平洋上想要找到一支舰队是非常困难的,再不能发现他们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拦截他们呢?
可就在这时,就在水兵们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又有一个不赞同的声音传了过来。
“你们不要忘了,中国有许多远洋渔船,我们在美国的时候,他们可是一直停在港口里盯着我们,就是在这里,没准在外海就有中国的渔船,他们怎么可能找不到,我们呢?没准儿,他们现在就在太平洋等待着我们。”
听着大家的话。西蒙诺夫沉默了,他根本就不想参加这场战争,甚至有时候他觉得自己是被迫参与这场战争。
“即便是他们想拦截我们,也要有足够的军舰,不要忘了,第一太平洋舰队还在那里等着他们,相信我,现在对于中国人来说,更紧迫的事情,恐怕是趁着我们到达之前,发动对尼古拉总督区的登陆作战,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击败第一太平舰队。上帝可以作证,中国人一定这么想!”(未完待续。)
第254章 难择(求月票)
镇海湾,
从1902年起,这片位于朝鲜南部的海湾便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尽管在名义上,东北海军拥有旅顺要塞、镇海湾要塞以及多处泊淀场,但实际上,对于东北海军而言,其真正的大本在镇海湾,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海军基地,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水深港阔,可以说是北中国最为优良的军港,通过十年不计工本的建设,镇海湾早已经成为一座设施齐备的海军要塞。
在镇海湾海底上落锚的战舰“致海”,在微微泛白的海面上留下了一个浓浓的海灰色的舰影,“致海号”战斗舰是“经海级”的三号舰,相比于常备排水量为16400吨的“经海级”,其排水量达到惊人的17000吨,尽管其使用着与“经海”相同两台蒸汽轮机,但其航速仍不逊于“经海”,而相比于经海号其最大的不同在于更强大的火力,“经海”号仅有四座单装十英寸舰炮,而作为经海级三号舰的“致海号”经过设计之后,却安装了四座双联十英寸炮塔——也就“伏波”级装甲巡洋舰的主炮。
尽管在理论上“致海号”实际上已经超出了“经海级”,但为避免“刺激”假想敌,“致海号”以及其后继军舰,仍被列为“经海级”,尽管两者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在“致海号”服役之初,其便成为东北海军的旗舰。
时过八月,盛夏已经慢慢过去了,阳光依然极为强烈,但徐徐的凉风似乎提醒着人们,秋天即将到来。
“致海”号的吃水线比往常要低很多,“致海”的旁边是战舰“靖海”号。而“镇波”、“济波”也在附近。他们都被“满肚子”的弹药以及燃油压得很低。而那些在镇海湾到加德水道上的大小舰只也全部如此。
即便是作为“老旧舰只”的“镇海”以及“定海”同样也是满载弹药以及型煤,在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出发之后,泊停于镇海湾的东北海军的主力舰队便做好了随时出征的准备,甚至就连同十三艘运油船以及油水补充船也满载着重油以及其它补给。
如果说东北海军与其它国家海军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恐怕就是其军舰的燃油化——婆罗洲油田保障了海军的用油,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东亚能源公司在过去的数年间每年都花费数百万美元从美国采购上千万吨“废油”用于储备。而根据东亚能源公司于三年前同标准石油公司签署的十五年协议,在十五年内,标准石油公司其将以每吨1美元的价格向东北能源公司出售“提取煤油后的“综合废油””,十五年内供应数量多达两亿吨,其价格仅相当于石油的1/10。
没有人知道东北能源公司为什么会需要那么多的“废油”,尽管大家都知道“废油”中有汽油,有柴油,但又有什么用呢?只是没用的废油罢了,石油中最有用的是用以照明的煤油。
但那些提出煤油后的“废油”对东北用处极大。汽车需要汽油、鱼雷艇、潜艇等舰艇需要柴油,而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正是海军燃油锅炉所需要重油。而海军的燃料的重油化,则使得海军在海上的不依赖补给成为了可能。
而根据海军制定的计划,所有燃煤的甚至使用蒸气机的军舰,都将作为留守舰队,用于警惕第一太平洋舰队,现在,主力舰队已经作好了出征的准备。只是敌人在那?
“敌人从法属圭亚娜航行到德属西非,在那里补充煤炭后再航行到马达加斯加。然后经荷属东印,再从德属新几内亚迂回太平洋的可能性很大啊!”
在“致海”号的舱室内,秋山真之有些不安的念叨着。尽管现在有充分的情报显示,第二太平洋舰队会在法属圭亚那与第三太平洋舰队汇合,但是对于其未来的航线判定,依然没有任何定论。
“现在也就是两条航线。一个是从麦哲轮海峡或者合恩角穿越,一个就……”
秋山真之的脑海里完全混成了一团,作为舰队的参谋次长秋山真之的思路一直很混乱,在预测敌人的路线时始终是摇摆不定的。极度紧张的神经和疲劳的头脑使他的行动也有点脱离常轨。
比如说他会穿着鞋子睡觉,甚至在整个夏天都没有洗澡。以至于他的舱室中都满是恶臭味,这让讲究整洁的海军难以接受,但毕竟他的官阶在那里,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参谋都变得“神经质”了,他们经常会在半夜就睁开眼睛,还有的参谋尿血了,每一个人神情都显得极为紧张。
“干脆到夏威夷去等他们算了!”
有个年轻参谋这样说道。
这也有道理,夏威夷处在太平洋的正中央,不管敌人是从东半球来,还是从西半球来都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赶到。
不过这个办法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舰队主力调出的时间将会无限期的延长。在东京湾的横须贺,还有拥有7艘战列舰的太平洋舰队,舰队主力长时间在外,极有可能导致一系列不可料想的结果。
“俄国一定会从南美过来的!”
持有这一坚定立场的是舰队副司令官苏跃扬而支持他的则是海军参谋部参谋长韩彻,实际上拦截方案的制定者正是韩彻,当年他与秋山真之在美国海军学院时,就已经制定了这一草案,而这一草案的基础能够变成现实,完全是因为海军技术的进步——东北海军全世界唯一一支能够以18节,甚至20节航速持续航行的舰队。
相比于不能持续全功率航行蒸气机,蒸气轮机却可以持续长时间全功率航行,且其机械可靠性更高,当然,这只是部分原因,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相信这是谋求胜利的唯一的选择,对俄国人是如此,对中国同样也是如此。
尽管作为最早的“归化人”,秋山真之并没有归化汉名,也许这会被认为“心存异心”,但尽管如此。海军学校教官出身的秋山真之,作为舰队参谋次长的他的头脑一直深受众人的信赖,不过这次却在这一任务的重压下经常会发生思路混乱,现在同样也是“晕乎乎”的人。
“你认为敌人会走德属新几内亚?”
苏跃扬诧异的看着面前的秋山真之,他简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忍受着他身上逼人恶臭,苏跃扬再次反问道。
“你这可是和韩长官的意见相左!”
“我们的意见过去的是一致的,只是现在,我认为的他们走这条航线是极为可能的!”
然后秋山真之则向其继续解释着。解释着他的想法,听着他的诸多解释之后,苏跃扬先是沉默片刻然后说道。
“我过去曾“镇海号”去过南洋,也去过夏威夷,在热带附近的航行根本就是一种酷刑,天气酷热难当,特别是在装运煤炭时更是令人痛苦了。曾经的体验可以想象波罗的海舰队的艰苦程度,特别是他们途中要反复进行多次这样的煤炭装载。所以他们应该会比我们所预测的时间要晚到。所以我也认为敌人会从南美航线过来,因为那里。嗯,至少他们可以凉快一段时间……”
接着苏跃扬又把地图拿了出来,用铅笔在秋山真之画的那条线上用红色的铅笔沿着线划出了一条线来。
“从法属圭亚那,到德属西南非,然后再到法属马达加斯加,再到德属新几内亚。然后再从那里进入太平洋,航行到中国,这一路上,他们几乎完全都是在热带航行,这可是几个月的时间。这甚至超过体能所能承受的极限,如果我是罗杰斯特温斯基的话,我绝不会选择这个航线,我会选择南美航线……”
接着他又用蓝色的铅笔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约,在南美洲那是一道凉线。
“对于俄国人来说,那里的天气更宜人一些,甚至他们可以在那里进攻适当的修整,毕竟,他们可是不止一次闯进过港湾,即便是阿根廷,智利不欢迎他们,又能怎么样呢?外交上斡旋一下,还是有可能获得休整的时间,甚至……”
话声稍稍一顿,苏跃扬的声压的很底,像是在言道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似的。
“不要忘了,咱们在进行远洋航行的曾不止一次在那里进行过休整……”
在某种程度上,东北海军或许是世界上进行远洋航行最多的舰队,每一艘排水量三千吨以及的军舰,都曾进行过远洋航行,而无一例外的都曾驶过风高浪解合恩角,上百次的军方航行以及千百次远洋捕鲸船的航行,使得东北海军非常了解那一海域。
甚至就在两年前,海军主力舰队曾在那里举行过一次不为外人所知的演习,现在苏跃扬所说的话,实际上就是海军对“国际公法”的践踏——未经主权国批准进入他国领海长时间
“逗留”。
“无论沃拉斯顿群岛,还是火地岛以南的奥斯特岛、纳瓦里诺岛,那些岛屿面积虽大,可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