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吗?
“说实在的,现在没有一个人敢说能战胜,不过大帅并不怀疑,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我们会赢得陆战的绝对优势!”
唐昭仪的话还在继续着。
“多半你也是认为此次工作太困难,成功的希望不大,觉得失败了无法交差,脸上无光,才推辞的吧。这次战争,已无所谓成功与不成功了。大家都豁出去了。东北将会动员自己的每一分力量!去赢得并且会抓住目前所有的优势,但是胜利需要外交的巩固,我们必须要在俄国这个庞大的帝国动员起力量之前结束这场战争,当然,军队会为你创造良好的时机……”
唐昭仪说话时显得极为自信,似乎对于战争的胜利,他是深信不疑的,当然,这也是因为他获准参加了军事会议,现在东北军正在策划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行动,一旦成功的话,战场的局面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扭转。
到那时将不会再有任何人怀疑东北军将有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他又接着说道。
“下面就谈你的事情。正因为使命重大,如果想到完不成时的不光彩没脸面,也许推辞掉更明智。但现在已不是考虑个人名誉和责任的时候了。需要你把你身上的知识,朋友关系及其他一切能力都提供出来,来帮助我东亚度过眼前的难关。你在美国有很多朋友,这就是极为重要的的财富。你把这些都抛出来,来为我东亚民族尽力,你要知道,这同样也是为了日本!不行吗?”
金子坚太郎被唐昭仪的话给打动了,但因事情过于重大,仍然低头犹豫了一会儿。
“阁下,我……我希望我可以考虑一个晚上再回复。”
这一夜,在宾馆房间里的金子坚太郎想了很多。美国与俄罗斯之间有着利益冲突,同样也有着利益上的共同,而与东北之间的矛盾之深,
“对于美国而言,他所希望看到的是中国与俄罗斯拼个两败俱伤,但绝不希望一方惨败……”
想起唐昭仪的话,金子坚太郎眉头微微一皱,朝着窗外看去时又是重重叹了口气。
“哎,希望一切顺利吧……”(未完待续。)
第233章 谋略(求月票)
“两艘即将碰撞的大船!”
在1902年的欧洲,这是最为知名的一张政治漫画,其中的一艘大船,船名“中国东北”,而另一艘大船,船名“俄罗斯帝国”,
尽管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他们根本就分不清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东北,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关心发生在东方的这场战争。
对于欧洲人来说,帮在东北的这场战争,甚至比英国参与的布尔战争更为吸引人们的眼光,这不仅仅是因为这场战争将会关系,两个国家的命运,同样也不仅是因为这是拿破仑也来规模最为宏大的战争。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是工业革命以来第一次有有色人种去挑战白色人种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这才是人们关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
尽管如此,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欧洲的主流媒体却站在中国的一方,究其原因,恐怕在于东北对于欧洲舆论的公关以及利用。
在确定对俄战争之后,东北方面既认定俄国的舆论战略就是发动欧洲的“****论”,为了阻挡这一切,情报局就派人到欧洲建立了“媒体战”进攻基地。被派去的情报官员,在欧洲各国发动旨在控制舆论的“媒体战”。那些情报官员会讨论什么媒体喜欢什么东西,这个编辑喜欢什么,要给他们送多少钱等等。
这些情报官员的任务,非常简单,一是确保盟友英国完全明白东北得战略意图。英俄不是死敌吗?那么在英国发动的媒体站上的说法就是东北是在阻挡俄国南下。二是要阻止“****论”的发生,要阻挡类似的文章登于报纸,进而避免“****论”在欧洲盛行,这就需要贿赂欧洲的媒体。
每个月上百万的“广告费”。无疑是极为值得的,在情报官员们的运作下,战争爆发之后,尽管偶尔有欧洲报纸刊载“****论”的文章,但其主流媒体却保持着沉默,甚至偶尔会反驳所谓的“****论”。
除了左右驻在国的舆论。对于住领事馆那的东北方面派出的情报官员来说,他们还见负责收集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情报的工作,而作为驻瑞典领事馆武官的明石元二郎,在一方面努力操纵子瑞典主流媒体的同时,还在为一个“人力所不能及”设想而努力着,
或许对于许多人而言。中俄两国之间爆发战争,有很大的突然性,但早在俄罗斯占领了日本之后,当时尚与日本陆军中任职的明石元二郎,便深信这场战争不可避免。
而在进入情报局之后,他更是坚定地认准了这一判断,从南洋到瑞典,有没有上这是一个职务的变化。但对于明石元二郎来说,却意味着距离梦想更近了。
也正因如此。几乎是在他刚一到任,立即着手加速搜集有关俄罗斯的情报,尽管瑞典距离俄罗斯有一定的距离,但人不妨碍他在瑞典手机与俄罗斯有关的情报。
不过他的情报收集并不顺利,他买通了俄罗斯陆军后勤部的一位官员,获得了俄军在远东的应对作战方案、运输计划和西伯利亚铁路列车运行计划等重要情报。但在获得这一下线不久。驻圣彼得堡的情报官员认为他把手伸得太远了,向其直接发出了警告。由此,他才中止在俄罗斯的行动。
但在战争爆发之后,随着住俄领事官员的撤退,瑞典便成为对俄情报工作的中心。这使得明石元二郎再一次活跃起来。激情高涨的投入到对俄情报工作之中。
“李君,我听说过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卡尔波夫先生有过交往是吗?”
亲自为的李国为倒酒时明石元二郎问了一句,李国为是前住俄情报官员,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在圣彼得堡各界有很多的朋友,在俄国有着一个情报网。
而且上一次买通俄罗斯陆军后勤部的官员,也正是因为李国维的警告,而不得不加以终止,但现在她得到了明确指令同意他介入对俄情报工作。所以两人现在也是合作关系,
在上次得到警告之后,明石元二郎萌发了与俄罗斯反*政*府的首领结识和来往的心思。这是在与在瑞典的俄国人接触中得到启示的,在许多场合之下,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俄国人,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指责俄罗斯帝国内部的存在问题,发泄对政府的不满,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让明石生出了从内部下手的思想。
根据对俄罗斯历史的研究和现状的分析,明石元二郎断定俄罗斯国内存在不满,即使是星星之火,也会很快形成燎原之势的大好局面。确信自己所设计的谋略工作,一定会取得成功。
“谋略乃被谋略国家自身之罪”,由于俄罗斯历届政府实施暴,政和人民大众长期遭受贫困,俄罗斯正在酝酿革命。而明石元二郎工作的第一步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第一个进入他视线的就是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卡尔波夫。
“嗯?”
李国维先是一愣,然后好奇地看着明石元二郎。
“是的,我和卡尔波夫先生是很要好的朋友,实际上卡尔波夫和很多外国人都是很要好的朋友。”
对眼前的明石元二郎询问此事的原因,李国维他非常清楚。他非常清楚,包括自己在内的外国人与卡尔波夫接触的原因,难道说她想在卡尔波夫身上取得的突破?
“那么,李君,你可以帮我联系到卡尔波夫先生吗?”
明石元二郎抑下心下的激动开口问道,社会民主工党是俄罗斯国内规模最大的革命党,虽说现在他们因为内部的思想分歧,民主工党分裂成以卡尔波夫为首的多数派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少数派,但是社会民主工党依然在俄罗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而他的影响力正是明石元二郎所需要的,他需要借助社会民主工党的影响力。在俄国发动一场革命,即便是不能从内部摧毁这个国家,也要让这个国家陷入动荡之中。
“看来你应该关注了有一段时间了,那么你应该知道卡尔波夫最近半年来的行动非常隐秘大佐阁下,你是知道的,他必须要躲避沙皇的警察。”
李国维看着明石元二郎说道。
“可以告诉我你的想法吗?”
“李君,您是一个俄罗斯通,那么应该知道以俄罗斯之大,以武力攻破俄罗斯是不可能的,至少我们不可能从远东一路打到圣彼得堡结束这场战争,所以我们就需要另辟蹊径,想其他的办法。而在俄罗斯有充分的余地开展谋略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要联络到卡尔波夫先生。”
明石元二郎的意图让李国维不禁一惊。但整个人随之又变得激动起来。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忽视了什么,一直专注于情报收集工作的,她忽视了在俄国内部发起攻势的机会。
“我当然知道,俄罗斯形成国家体制的历史较短,差不多也就是于满清同一时代吧,其统治基础并不牢固。而且在其统治上又实施者君主独裁再加上以及人民的贫困,使得俄罗斯国内一直在酝酿着革命……”
李国维的眉头紧锁,尽管他意识到自己忽视了什么?但同样也明白现在的俄国并没有达到发动革命的地步。至少时机并不成熟。
“但是,局势远没有达到一触即发的地步。一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各种活动。一直动用强大军队进行镇压,二则是各革命政党之间也不团结,加之分散在各地,行动步调不统一,即便是与政党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分裂现像,就像卡尔波夫先生所有在的社会民主工党一样。而最重要的原因是……”
“是因为那些革命党缺乏活动经费和武器。”
打断李国维的话,明石元二郎肯定的说道。
“他们所没有的,正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