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朝阳-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如果说没有改进的余地,我绝不承认,我认为,通过对钢材以及加工工艺的调整,十英寸舰炮的重量,虽不能降低至8英寸的水平,但完全可以减重30%左右,如此一来,也不见得比8英寸舰炮重多,而我们现在的火炮身管技术,仍然停留在十年之前的思绪上,却完全忽视了一点,十年前,使用的是普通钢材作为炮钢,而现在沈阳兵工厂却是使用强度更高的合金钢制造身管,即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大量的减薄身管,以减轻火炮重量,这样的话,以4门十英寸舰炮和14门6英寸副炮计算的话,嗯……”

    作为武器工程师的李道林,早已经计算出了两者之间的差距,甚至他给出的差距还是在保守的情况,实际上也许可以降低更多,毕竟现在的,仍然采用二十多年前技术制造的炮身实在是太重了,现在的火炮技术完全忽视了在过去二十多年间的冶金技术的进步。

    “那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十英寸炮弹的重量与8英寸炮弹的重量差距,前者重量约为500磅左右,至于后者,则为200至250磅,嗯,这个数量通过火炮剩余重量即已经解决了,所以整体吨位是不会增加的,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携弹量……”

    随着李道林的解释,整个房间内,似乎只能够听到他一个人的话声,所有人都在聆听着他的解释,什么弹药库内部阵弹位置的改进啦,总之,最终他还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了数量上相当于8英寸75%的携弹量,可以说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量。

    慢慢的似乎人们当真被他给说服了,什么钢材的屈服度,什么强度的差距,等等,一个个详细的数据是不会骗人的,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或者说可行性。

    “那么,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归根到底。还是火炮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火炮,是英国式的,还是德国式的,这个非常关键,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前者,因为我们引进的技术是英国的技术,但德式的锁栓式闭锁机却有着断隔螺式闭锁机的难以岂及的射速优势,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认为如果采用黄铜药筒的话,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射速!所以,我认为,10英寸的射速不如8英寸,不仅是武断的,而且是极不负责任的!”

    话声一顿,李道林看着史腾阁时,作为后辈的他非但没有丝毫客气的意思,甚至还充满了挑战的味道。这恰恰是东北官员的某种特点——从不屈从于权威,更不可能屈从的长官。他们总会在会议上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那怕是与长官相抵触。

    “我们是国家的职员,不是长官的职员!我们需要向国家负责,而不是向长官负责!”

    这种不顾上官体面的言语,在东北是颇有市场的,非但在年青事务官中广为流传,在技术人员之中,也颇受欢迎,甚至就是在军队之中,也有着一定的市场。在舰政处这个半军事机构之中,自然有着很在的市场。只有不畏具权威,才有可能取得突破!

    “嗯……”

    尽管史腾阁的脾气一直都很好,可是现在,权威受到挑战、甚至本人也受到质疑的情况下,他也难得的动了怒火,可是看着那张充斥着朝气的脸庞,却又不愿打压他。所以,他只是强压下心头的不满,甚至怒意,听着他继续讲下去。

    “还有,阁下,就是另外一个原因,根据海军的扩充方案,五年后,海军将服役六艘战斗舰,六艘装甲巡洋舰,当然还有2艘身英国采购的万吨装巡,这也就是海军部中常说的“六海八波”十四艘军舰,将会构成未来东北海军主力,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的一点是,要我们的海军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假想敌俄国!”

    话声稍顿,李道林直视着史腾阁大声说道。

    “俄国人同样制定了更为庞大的“大海军计划”,我们在大连与仁川现在只有4座可制造主力舰的船台,还有6座八千吨至万吨的船台,这也是海军五年计划的核心,即基于造舰能力,但是俄国却拥有8个能建造大型战列舰的船台,其今年同时开工了五艘战斗舰,其中有一艘是于日本开工,预计未来三年内,随着日本的造船能力的提升和进步,俄国大海军计划届时将达到顶峰,也就是同时建造8艘战斗舰,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沉默!

    他的话让众人无不是一阵沉默,甚至就连同先前心底压抑着怒意的史腾阁,也默默的吸起烟斗来,不再言语了,确实,对于东北海军而言,俄罗斯就像是一个无法绕过去大山,一直以来都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而偏偏现在这个大山造成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六海八波”十四艘军舰是海军部的备战计划,但是却远无法与俄国人相比。

    “阁下,我想请问,五年后,我们如何用一支拥有八艘装甲巡洋舰,用这样的一支巡洋舰队,去对抗一支拥有十余艘,甚至更多战斗舰的俄罗斯帝国海军呢?而且不要忘记,相比于我们,俄罗斯的装甲巡洋舰更为强大,他们的装甲巡洋舰吨位甚至不逊于“镇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如何用相同的八英寸舰炮去与他们对抗?”

    一声反问之余,见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道林的话声微微一扬。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沈阳兵工厂在新型穿甲弹的研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可以确信的一点是,随着技术的发展,12英寸的大而无用的定义,肯定会被打破,当新型穿甲弹问世时,那么到时候8英寸是否能够满足新战术的要求?”

    接连的反问声中,史腾阁的眉头紧蹙着,他的脑海中反复思索着有关新型穿甲弹试验的数据,确实,相比于旧式的穿甲弹,新型穿甲弹确实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也许在未来的几年中,随着另一个问题的解决,它很有可能会改变对海战的定义,突然,他抬起头来,看着李道林反问道。

    “那么,你认为10英寸真的非常有前途吗?”

    “有没有前途,我并不清楚,但是我想,至少8艘装备二级主炮的装甲巡洋舰,对俄国人的威慑力,应该远大于装备8英寸舰炮的装甲巡洋舰吧!”

    面对长官的询问,坦然的一笑,道出了他的想法之中,最为实际的一个观点。

    “毕竟那怕就是小船扛大炮,同样也是一种威胁!更何况“镇波”……并不小!”

    镇波确实不小,8150吨的装甲巡洋舰或者同俄国的12000吨的装甲巡洋舰相比是小了点,但实际上,却只比英国人的二级战斗舰小了两千吨罢了,

    “实际上,它绝不逊于英国人的二级战斗舰,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能更大胆一些,用比装甲巡洋舰更强大的战斗巡洋舰去取代装甲巡洋舰呢?”(未完待续。)

第153章 从海底出击(求月票)

    镇海湾,因为主力舰队常驻南洋的关系,此时的镇海湾显得有些有“萧条”,不过在海军基地内,上万名海军官兵的存在,依然使得这座东北海军的大本营显得热闹非常。至于那些结束远洋训练的水兵,则更显得兴奋非常。

    当水兵们兴奋的盘算着离开巨济岛的时候,一些年青的海军见习军官还在军官营房里,盘算着,相比于水兵,这些见习军官无疑是在考虑着另一件事——最后一次远洋训练结束之后,意味着他们很快将会分配上舰,会登上那一艘军舰呢?

    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总会吸引所有人注意的问题。

    “有消息没有?”

    姚玄国对那几位站在院子中间的同伴发问道。

    “一点也没有!”

    同伴们摇了摇头,在分配的命令下达之前,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到那艘军舰上服役。

    “真的,我们去干鱼雷艇长就行了?”

    有些心烦意乱的姚玄国忍不住抱怨了起来,在永宗岛海军军官学校之中,他的学习成绩一般,自然不可能如前十名一般,得到大帅的赐剑,更不可能成为总督府的侍从官,那种人生道路的一帆风顺是与他无关的。

    “你要把人搞得稀里糊涂吗?我们训练出来是为了在海上作战,在军舰上作战的。不是驾驶着小舢板的!”

    小舢板……这是大家伙对待鱼雷艇的看法,那些几十吨的甚至采用木制船体的鱼雷艇,确实不是什么好角色。尽管海军部将其吹嘘成“射向敌人的利箭”。但对于每一名军官生来说。他们十分希望能到有先进技术装备的战舰上去,而不是驾驶着那种甚至连卫生间都没有,更不可能实施远洋作战的鱼雷艇。

    更何况,鱼雷艇对于海军军官来说,根本就是噩梦,一但被分配至少鱼雷艇上,那么意味着他的海军人生也就到头了,将再也没有机会成为战斗舰舰长。甚至巡洋舰舰长,他们的人生会止步于雷击舰舰长,甚至这还是最好的情况。

    “可是再怎么样,鱼雷艇,也是海军的武器,总需要有人去驾驶,”

    有一个同伴有些无奈的说道。

    总有人会甘于现状,总有人有那么一些自知之明。若非如此,那些鱼雷艇艇长们,又是从那里来的呢?

    “实在不行。就争取一下吧!”

    “怎么争取呢?”

    他人的反问让姚玄国一愣,随后。他又沉默了下来,他现在已记不得,当初在航行的时候,那些一个接着一个说了出来而又被驳倒的、热烈的、异想天开的提议。经过长久而累人的争论之后,所得到的是一个最简单的决定——没有任何捷径可循。

    “为什么不上随便哪一条军舰里去了解一下情况,是不是所有的位置全都有人了呢?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可以直接申请一下。”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提议让所有人都惊奇地张大了嘴,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决定吗?

    “我们上哪里去呢?”

    于是大家伙又争论起来,最后决定上那一个以前他们在那边实习的时候表现得不错的部队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