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航海-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温等人互相看看,都明白了这个意思。绣衣直指是在汉武帝时期出现的一种官职,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使者,他们衣绣衣,持斧执节,到各地惩办各地jiān事,绣衣指其尊贵,直指是指其无所回避,直接向天子负责,现在这个绣衣直指虽然有所区别,可是宗旨却大同小异,听虞翻所说,他们针对的目标是官员,而且是大官,和以前的刺史职责有些相似,但是却以考核帐务为基本,显然比起以前那些宽泛的责任更明确了。一切违法的事件,最后无非要落实到利上去,贪污受贿就是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一般来说,不贪污,不受贿的官员,就算有点毛病,大多不会是太出格的。

    “好了好了,不要紧张。”虞翻见张温等人神sè不安,不由得笑道:“这个绣衣直指,就是防小人不防君子。诸位只要秉公办事,就会发现这些绣衣直指不仅不会给你们造成麻烦,反而会让你们更加舒心,至少不用担心上司因为没有收到你的孝敬就压制你的考功。当然了,你们要是想以权谋利,我还劝你们趁早离开越国,不等他们查到你,我就要先收拾了你们,免得被绣衣直指查出来,我面子上不好看。”

    张温等人连忙笑笑,他们有家有业的,有几个想靠贪污发财的。

    张温做了丞相府的长史,虞翻却没有安排陆瑁官职,他对陆瑁说,你不要急,现在我越国需要大量的人才,象你这样的肯定能找到合适的位置。你可以在钱唐等一段时间,反正我越国要迁都了,到时候会有大批的船来帮各府搬迁,你们可以跟着一起走,如果等不及,也可以赶到见大王,你从叔陆绩和从妹陆珊他们都在大王身边,你可以先找找他们,看他们还缺不缺人手,如果有合适的位置,也免得要等统一安排了。陆瑁本来还想等等,可是后来发现每天从各地赶到钱唐来的士子越来越多,他也坐不住了,辞别了张温,把家人先安置在钱唐,自己和几个朋友乘商船赶往海岛。

    到了入海口之后,陆瑁很容易就找到了越王的行营,一通报,很快就出来了一个年轻人,正是陆绩的长子陆宏。一看到陆瑁,陆宏就亲热的拉着他向里走。陆绩在郁林的时候,陆宏和弟弟陆睿和母亲留在吴县,母亲过世以后,他们兄弟多得陆瑁照顾,所以一看到陆瑁,陆宏显得十分兴奋。

    “兄长,你总算来了。”陆宏一边走一边说道。

    “你知道我要来?”陆瑁笑了笑。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陆宏笑得十分灿烂:“兄长,你不会不知道顾公是为什么到洛阳去的吧?”

    陆瑁心中一动:“是越王的主意?”

    “也算是,也算不是。”陆宏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说道:“其实就算越王不建议,吴王也会找别的办法把顾公从丞相之位上挤开的。吴王有勾践之忍,是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现在天下大平,他如何能容忍有凌驾于王权之上的势力?吴郡四姓树大招风,被他猜忌是不言自明的。”

    陆瑁眉梢一颤,突然想到了陆逊,他是不是也感到了危机,所以才提前让自己到越国来打基础?陆瑁一边想着,一边跟着陆宏往里走,来到孙绍的座船上,还没进船舱,就看到孙绍和一个年轻人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凭栏而立。孙绍面带微笑,凝神细听,而那个年轻人却操着一口洛阳官话侃侃而谈,口若悬河,陆瑁听了两句,发现他们说的他虽然每句话都听得清清楚楚,但却他们说的内容,他却是一窍不通。

    螺旋线?几何?齿轮?什么意思?

第三卷 海盗帝国 第九十八章 百川归海

    第三卷海盗帝国第九十八章百川归海

    孙绍感慨万千。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抑或真是基因好,夏侯渊的子侄中多有才俊,夏侯尚是他的从子,为人精明能干,生的儿子夏侯玄聪明过人,夏侯徽也是女中豪杰,可是与夏侯渊的几个儿子比起来,他们多少还是有点逊sè。

    夏侯逊有七个儿子,除了长子夏侯衡因为娶了曹操那个早死的弟弟曹德的女儿,受到曹操的特别宠爱,早早的就无须为前途担忧,成了富贵闲人,没有展lù出什么才华之外,其他的几个儿子都非常出sè,次子夏侯霸和三子夏侯称好兵,四子夏侯威为人义气,喜欢做游侠,六子夏侯惠和七子夏侯虽然还年幼,可是和夏侯玄兄妹一样lù出了早慧的苗头。然而,要说最聪明的,还是眼前这个正在众人面前谈论几何的夏侯荣。

    夏侯荣,字幼权,是夏侯渊的第五子,今年十九岁,年幼时就展lù出了过目不忘的变态记忆力,最得夏侯渊疼爱,一直带在身边。这次东海会盟,四王相约停战,曹植的智囊杨修被天子召回洛阳治丧,随后又被起复送到越国为官,曹植感到了心里不安,就把一直和他关系甚好的夏侯荣派到了东海。

    孙绍对夏侯荣没印象,他想不起来三国有这么一个人,但是夏侯徽及时的提醒了他,夏侯徽说,这个世上如果还有人能和夏侯荣相提并论的话,只有那个神童曹冲以及他身边的周不疑,他们兄妹虽然聪明,可是在夏侯荣的面前,那都是小聪明。

    刚刚到孙绍身边的杨修也说,夏侯荣很聪明,虽然他还年轻,可是已经展lù出相当的才华,夏侯渊家族中虽然人才辈出,可是要论成就最高的,应该就是这个夏侯荣,善相术的朱建平曾经说过,夏侯荣因为太聪明,可能会遭天妒,有早夭的可能。朱建平是邺城有名的铁嘴,他曾经准确的预言了夏侯荣的三兄夏侯称的早夭,并信誓旦旦的说夏侯荣活不过十三岁,不过后来他又改口了,说建安二十一年天有异相,夏侯荣早夭之相已经没了,他一定能成为一代名臣。

    孙绍本来不信,可是和夏侯荣见面之后,略一交谈,他信了。他甚至怀疑,眼前这个小子才是货真价实的穿越者,要不然他怎么能凭着赵爽发表的几篇有关几何的短文就无师自通的想到了齿轮上的淅开线?

    虽然夏侯荣说的还不是很精确,但是以孙绍那粗浅的印象,夏侯荣似乎已经触及到了那个最实质的问题,只是他的数学水平还有待于提高,毕竟三角函数什么的不是自己空想就能想得出来的。然而对于一个平时从不把这些当学问,只是当课外读物的年轻人来说,他已经是出类拔萃了。

    看到被陆宏领上来的陆瑁,孙绍笑了,轻轻的拍了拍手掌。“今天东海真是热闹啊,又来了几位才俊。幼权,你说的那些问题,赵祭酒对此也有研究,你们不妨单独探讨探讨,也许能互有助益。”

    夏侯荣点了点头:“敢不从命。”

    孙绍招手让陆宏把陆瑁等人带到面前,一一问了他们的姓名乡籍,有的他听说过,有的根本没印象,不过他都很客气的表示欢迎,然后请他们一起参加宴会。这段时间不断的有各地的士子赶到越国来,孙绍的鹰杨号上每天都有宴会,可谓是座中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孙绍向陆瑁打听了一下陆逊的情况,陆逊被孙权调回建邺述职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但是对他的三姊孙秀英的情况却不太清楚,不过问陆瑁也没用,陆瑁和陆逊基本没有来往,就算有来往也不会关心孙秀英的事情,孙绍不免有些失望,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大姊孙元英已经到了钱唐,二姊孙玉英夫fù很快也会来,可是三姊孙秀英和陆逊看样子一时半会的不会来了。

    晚宴很热闹,二三十位最近刚到的士子参加了宴会,有已经来了一段时间的,有和陆瑁一样今天刚到的,大家互相打着招呼,有生xìng活泼的就不停的打听各人的情况,有不少人名声在外,但是真正见过他们面的却并不多,甚至有通过信却未曾谋面的,现在看到好多传闻中的名士出现在自己面前,大家自然有些兴奋,有的热情的上前招呼,递上自己的名刺,有的则带些一些惴惴不安的心情上前搭讪。夏侯荣虽然很少在外人面前lù面,名声并不响,但是今天在众人面前一番高论一下子打响了名头,作为夏侯徽的从叔,他又具有接近孙绍的先天优势,所以不管是慕名而来的,还是为通关系而来的都不在少数,一个接一个的敬酒,很快就把夏侯神童给灌得七荤八素。

    孙绍笑盈盈的看着谈笑甚欢的士子们,心里美啊。在天子面前唱念做打,演了一出好戏,压制住了魏蜀吴的野心,同时也博得了美名,现在大汉的士子们都知道他越王孙绍是真正的忠臣,是真正把大汉的兴亡当成自己责任的中流砥柱,越国是最重视人才的地方,是思想最活跃,最先进的地方,不管是文学还是经学,朱崖学院的水平都是有目共睹的,至于科技之学,那更是首屈一指。虽然魏蜀吴也开始兴建类似的书院,但是不管是从规模还是从实力上来说,至少十年以内,都不可能有能和朱崖学院相提并论的书院出现,所以,随着四王盟誓的大汉公报发往各郡县,越来越多的士子来到越国谋求发展,特别是那些家世背景不够,很难从正常的途径得到发展机会的。

    孙绍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方面,他要招揽人才,进一步提升越国的实力,另一方面,他也需要把不同来源的士子充实到各个领域,防止越国成为几个世家控制的越国,同时,这样也可以促进魏蜀吴三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往过来依赖世家的习惯。

    从目前来看,他这两个目的基本都达到了,蜂拥而来的士人陆续被充实到各个岗位,一方面加强了他对新征服领地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也将越国因才施用的名声进一步的传播到各地,当初为了发布大汉公报而特地加强的邮驿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亲身体验到了越国好处的士子们通过邮驿系统,把越国地大物博,机会多多的好消息送到各地,更大的士子潮即将到来。

    这个时候的教育普及程度远远不及后世,这些士子虽然不过两千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